内蒙古某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抑郁状况的调查
2021-11-29任慧娟田文平王玉路魏彩红赵万霞
任慧娟,田文平,王玉路,王 宏,魏彩红,赵万霞
(1.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10)
现阶段,高校研究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成熟,在注重教学内容与师资改革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心理状况,从学生的角度观察教学模式的不足,补充并完善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管理与培养方式,从学生的需求规范教学,从根本上补足与改进。
总观我国研究生的心理状况,抑郁情绪是其中尤为明显的问题,研究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高达26.5 %,其水平也显著高于全国常模[1]。抑郁情绪影响个体的学业表现[2]、人际交往[3],是一种常见又危险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差、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根据时间与严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不同等级,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调节和处理,持续的抑郁状态很大概率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杀意念[4]。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临床工作繁重,同时承受着学业、规培轮转的双重任务,难以保障放松及睡眠时间,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学生的抑郁情绪与疫情是否相关也有待研究。因此,有针对性地预防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对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学院研究生1-3年级205名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研究生178份。
1.2方法 (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研究生/规培生、专硕/学硕、年级、月收入、月花费、每天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与导师关系、与同学同事关系、与家人关系、科研学习压力、临床规培压力、就业压力等情况。(2)抑郁自评量表采用Zung编制(1965)的抑郁自评量表(SDS)[5]。SDS有较好的信效度,其内部一致性满意。问卷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制,分正、反向计分。正向计分题按1、2、3、4分计;反向计分题(题号:2、5、6、11、12、14、16、17、18、20)按4、3、2、1分计。抑郁总分为20个项目得分相加后得到粗分,再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SD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国内常模为(33.46±8.55)分。
1.3质量控制 对研究对象进行团体测评,经由统一培训过的调查员进行现场调查。事先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目的,并说明填写要求。研究对象独立、自愿、匿名完成。调查结束后立即收回问卷,并对问卷进行逐一核查、编码,剔除无效问卷。纳入标准:(1)在籍全日制临床研究生;(2)无精神病史及精神病家族史;(3)近期未服用精神类药物;(4)自愿填写本次问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对数据进行双人录入并对数据进行核查,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对研究生抑郁状况与各因素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医学研究生抑郁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78名被调查的医学研究生中,48.3 %(86/17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抑郁量表总体评分为(38.97±10.837)分。其中轻度抑郁占21.9 %(39/178),中度抑郁占22.5 %(40/178),重度抑郁占3.9 %(7/178)。
2.2临床医学研究生抑郁状况的单因素分析 对不同特征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抑郁得分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抑郁评分在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每月生活费以及是否有男/女朋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睡眠时间较短且睡眠质量不高者抑郁评分高(t=0.280、P<0.01)、科研压力大(t=0.280、P<0.01)、临床规培压力大(t=0.403、P<0.01)、就业压力大(t=0.242、P<0.01)抑郁评分高,与同事、同学(t=0.288、P<0.01) 关系好则抑郁评分低、与家人关系好则抑郁评分低(t=0.298、P<0.01) 。学生抑郁程度与新冠疫情对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著相关(t=0.385、P<0.01)。
3 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48.3 %的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且评分高于全国常模。影响抑郁的因素较多,其中睡眠质量与抑郁程度明显相关。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学历,在短短的3年在校期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与竞争。临床医学的研究生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还肩负着规培轮转计划,这意味着可能无法保证充足的放松与睡眠。约半数的研究生在2年级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并开始独立管床,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日常的病历书写、手术、门诊等占据了他们几乎所有的上班时间,下班后才开始完成科研任务,查阅文献、复习临床知识、准备出科考核、准备科研文章、书写毕业论文等,这势必导致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放松,精神压力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夜班或手术导致生物钟紊乱,偶尔即使工作减少,也无法安心入睡。长此以往,学习与工作的时间问题导致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则明显的诱发出抑郁情绪,抑郁情绪又反过来影响睡眠,造成恶性循环。
人际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抑郁情绪[6],有数据显示其能够预测抑郁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从而减少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7]。
对该校研究生而言,抑郁情绪与同事、同学、家人的关系有明显正相关,有相关数据也证实,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显著降低学生的抑郁情绪[8]。这表示我们各临床医学院可以适当组织团体活动,促进在院职工与临床研究生的良好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临床科室主任应适当普及团体意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本科室职工及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与环境。从数据中发现,该校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并没有影响其抑郁情绪,这表明该校的导师与学生沟通比较合理,导师并没有造成学生的抑郁情绪,这样的教学氛围值得提倡。
科研、临床规培、就业的压力也在显著影响着学生的抑郁水平[9],科研与临床规培的压力与睡眠相关已毋庸置疑,就业的压力也是近几年研究生压力很大的一部分。临床医学研究生经过多年的付出和努力得不到与之相期望的回报,其心理难免会受到打击。相比于本科医学生,研究生对自身期望很高,追求大城市、大单位,宁愿等待观望也不愿脚踏实地,就业单位尤其是医疗行业近几年对人才的能力及学历要求也不断增加,这导致在大城市等人才聚集地区“无业可就”、人才紧缺地区“有业不就”的就业矛盾[10]。面对这样的局面,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医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在上学期间明确奋斗目标,实事求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11]。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本次研究也做了相关的调查,发现学生的抑郁情绪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对于临床医学研究生而言,疫情不光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也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就业与生活,疫情的到来几乎填满了他们的学习与工作。对于在校的医学生而言,前线的医护人员所做的表率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态度必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冲击[12],牢固医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13]。
基于以上对高校研究生抑郁影响因素的分析,对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善有着很大的启发。由于岗位的特殊性,临床医学生研究生的学业、就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14],情绪导致学生的身体疲劳程度愈发严重,在以抑郁为首等负面情绪扑面而来时,作为即将成为医者的学生群体们,首先有一部分竟先发展为“患者”,情绪问题不容忽视,在临床教学改革中,我们在教学内容和师资培养方面已经投入很多,在进一步打磨“外部框架”的同时,我们也呼吁重视学生的负面情绪,在政策及教学模式中,体现人文关怀,加入对学生生活与工作的补贴与慰问,制定防御与应对措施,例如在筛选研究生时提高对心理测量的重视、提前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制定解压与沟通措施等,灵活调整学生心态,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临床医学院应更加注重同学、同事、家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适当增加团体活动,积极宣传科室凝聚力的积极作用。在科研、轮转、就业方面增加交流讲座,缓解学生压力。政策及时下达,各方积极配合,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改质量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