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方法
——基于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形成的考察

2021-11-29文茂臣

关键词:伦理观费尔巴哈伦理学

文茂臣

(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南宁 530006)

19世纪后期,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家逐渐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的颠覆性威胁,试图以曲解德国古典哲学的方式歪曲马克思主义,割裂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渊源,宣称马克思主义只是从后者之中简单拼凑而成,以期达到破坏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的目的,从而混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根本区别,企图将工人运动导向改良主义歧途。此时,施达克著作出版,宣称费尔巴哈的哲学是唯心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新时代》杂志编辑部恳请恩格斯加以驳斥,恩格斯撰写了著名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该著作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体说明了其理论的根源与自然科学的基础,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思想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与本质区别。在著作中,恩格斯用引述的方式分别对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的伦理观进行了分析,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德国古典哲学伦理观及其发展的三个阶段

以伦理学的视角看待德国古典哲学伦理思想的发展逻辑,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康德的伦理观。康德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上承启蒙运动,调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培根的经验主义,以全新的哲学视阈打开了伦理学新的大门。在这扇门的背后,有无数的财宝供后人挖掘。反映康德伦理观的代表著作是他的《判断力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康德认为,人先天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否定意志被外界因素支配,意志的自由体现在为自己立法。这套自然法则是普遍存在的并被人们运用于所有道德准则中。基于此,义务相较于带有某种功利目的的行为更符合真正道德行为界定的标准。因此,康德更重视动机的善,强调人真正的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服从于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时才是自由的;否则,人就从属于各种事物,成为欲望的奴隶。

第二阶段:黑格尔的伦理观。首先,黑格尔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伦理学说体现于他的法哲学观点。黑格尔法哲学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法到经济、政治直至道德伦理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具体而言,黑格尔的法哲学包括抽象的法、道德、伦理,以及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1]31。其次,黑格尔对伦理道德进行了区分,认为道德与伦理一样都是自由意志的产物,但道德仅是从属于内心世界并约束内心存在的一种特定的法;伦理既立足于内心,但又通过外物具象化。最后,黑格尔不否认恶的积极作用,认为恶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表现形式,并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一,恶若表现为对某种日渐腐朽神圣事物的亵渎抑或人们所崇奉的落后秩序的违背,这种恶是一种进步的恶,是打破人类社会发展桎梏的恶,是值得肯定的恶;其二,恶来源于阶级的对立,为打破阶级的无形束缚,人的恶劣情欲如贪欲与权势欲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逐渐结成恶果,但这种恶果通过历史证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杠杆,如封建制度发展到资本主义制度正是因为这种恶果才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到来。

第三阶段:费尔巴哈的伦理观。费尔巴哈作为继黑格尔之后的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其著作《基督教的本质》一经出版,便将唯物主义推向了高潮,破除了自康德、黑格尔以来宗教所幻想的最高存在物的束缚。恩格斯直言:“它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这就一下子消除了这个矛盾。自然界不依赖任何哲学存在,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1]14-15之后,费尔巴哈的伦理观也随着其著作逐渐浮出水面。费尔巴哈将道德的基本准则分为3个层次:第一,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受到双重的矫正;第二,双重的矫正源于社会与他人,也就是说个体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行为产生的后果先是被社会矫正,然后被他人矫正,承认他人同样有追求相应欲望的平等权利;第三,爱是维系这一切的核心准则,其他一切准则都是通过爱引申出来的。费尔巴哈的道德论以形象的比喻来叙述证券交易所。他宣称这是最高的道德殿堂,唯一的条件便是人们的投机欲望始终都是要得当。每一个进入证券交易所的道德人,只要是出于追求幸福的欲望指引以及正确估量过自身行为的后果,哪怕是赔了钱也只能说是他的行为“不道德”;因为他盘算错了,并非是证券交易所的问题。因为维系这所道德最高殿堂的核心是爱,只要人们互相实现了爱,就是道德的。

因此,德国古典哲学伦理思想的转变历程是沿着唯心主义的伦理学而不断发展到唯物主义的伦理学,也是从利己与个人的伦理向度向集体与社会的伦理向度蜕变的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形成的哲学考察

(一)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恩格斯说:“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费尔巴哈决不希望废除宗教,他希望使宗教完善化。哲学本身应当融化在宗教中。”[1]28换言之,在费尔巴哈看来,宗教之所以需要批判是因为其过去借助某种神灵的虚幻映像走向了错误的道路。如今,费尔巴哈宣称找到了正确的路,即用你我之间的爱去寻觅真理。爱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性爱、友情、舍己为人、同情等,而这些爱的维系还需新宗教赋予新的神圣权利,否则是不完满的爱。

正如恩格斯所言:“费尔巴哈想以一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基础建立真正的宗教,这就等于把现代化学当作真正的炼金术。”[1]29而这些爱的最高殿堂却是以证券交易所的形式存在。不难看出,费尔巴哈寻求爱的幸福的目的论本质是利己主义的道德观,道德相对于追求幸福的人们而言只是一种工具,而且是带有目的的工具,所以其本身善与不善不作为评价标准。这种惊人的相似如同费尔巴哈所处的时代工业革命技术带来的质变一般,技术同样是带有目的的工具。而作为约束人们内心的道德何以等同于技术呢?恐怕,只是简单地认为费尔巴哈的利己主义等同于英法源流下来的“合理利己主义”是不太妥当的。因此,需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只有追根溯源,方能消弭这种似是而非的认知错觉。

首先,费尔巴哈的伦理观从某种意义上继承了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学说,这就决定了他从本质上是反对康德“先天理性”的,并批判这种带有虚伪与欺骗性质和虚无缥缈的东西。正如他批判基督教一样,也同样批判以“先天理性”为基础的道德戒律,因为它一度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上帝。这是其思想与合理利己主义相同的地方。

其次,费尔巴哈伦理观与合理利己主义的分歧点。其一,费尔巴哈极力扭转了以唯心主义为基础的伦理学,将其转向到了唯物主义。费尔巴哈说:“康德著述的伦理学不是为普通人们的,而是为那些仅有纯粹理性的生物。”[2]592换句话说,社会最为普遍存在的零工、农民、手工业者与樵夫等都不在这个纯粹理性生物的范围之内,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养活自身。事实证明,脱离了现实社会人们生活条件的伦理观终将是被扬弃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核心之所在。其二,费尔巴哈所奉行的利己主义并非一种单一对象化的利己主义,而是包含多种利己主义。费尔巴哈说,有“令人憎恶的臭的利己主义”,有“为别人发明出地狱而为自己发明出天堂的二元利己主义”,有“偏向多妻制的男性利己主义”[2]806。总的来说,费尔巴哈在这里似乎就预见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合理利己主义无法克服的弊端,无法推行以一种宽泛的利己主义来代替狭隘的利己主义。这与他同情穷苦人,处在劳动人民的立场有关。不过,终究而言,他的唯物主义并不彻底,这种不彻底性也体现在他的伦理观上。为了消除这种不和谐的状态,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并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英法源流下的合理利己主义进行批判。恩格斯肯定了费尔巴哈伦理观中的革命性,这种不彻底的革命为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扬弃与超越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扬弃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形成受到了费尔巴哈伦理观的直接影响,这里也可以分为3个阶段来考察。

第一阶段:志同道合时期。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一度都成了“费尔巴哈派”,他们在《神圣家族》中对费尔巴哈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费尔巴哈从黑格尔观点出发,结束了黑格尔的哲学。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到费尔巴哈的影响,放弃了对纯粹哲学问题的文本研究,将目光落到现实社会问题的批判考察上来的原因。早期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雏形也是潜藏在费尔巴哈关注的一系列问题上,如费尔巴哈所言的“皇宫里的人”与“茅屋里的人”的区别,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将“阶层”与“阶级斗争”纳入了关注的重点,并深入研究生产劳动与经济活动的联系,最终落脚到生产和分配方式的根源问题上来。

第二阶段:分歧时期。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研究的深入,其伦理观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费尔巴哈无法超脱人道主义的历史局限,并将这种希望寄托于新宗教之中。费尔巴哈的目光始终局限在一些表层的东西上面,如人的自然需求单纯只是一些较为低级和普遍的需求,因此他的视野总是关注大多数人的苦难与一小撮人的奢侈这样的不平等状态,而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原因。恩格斯说:“费尔巴哈下面这个论断绝对错误:‘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1]30

第三阶段:分道扬镳时期。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批判的深入,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不断发展。基于这样的情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为出发点,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强调精神自由,并重视物质自由的基础性。至此,抽象的人的时代终结了,迎来的是连接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与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的实践的人。马克思、恩格斯以阶层与集体的视角探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问题,个体与他人的连接并非单纯的利己主义个体,而是这些人生活在其中所关联的总的经济和利益关系。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强调的那样:“无产阶级要想解放自己,必须设法从它的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中解放出来。”[3]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伦理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解决道德的前提这个基本问题之后再去谈论道德。恩格斯说道:“只有在不仅消灭了阶级对立,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却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越这种对立的回忆、真正人的道德才成为可能。”[4]另一方面,立足于当下,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坚持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原则。只有处于集体主义原则之下,利己与利他的对立才有可能实现消弭,完成真正的统一。

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的课题

新时代,世界局势变幻莫测,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传统哲学、伦理思想面临挑战,这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面临的机遇。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面临需要解决的课题有德性论的难题、知识论的怀疑、科技论的两难、制度论的缺陷、实践论的困境等。

(一)德性论的难题

伦理学关注的重点自古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德性论,当今时代更是如此。各种全球性危机都威胁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伦理秩序。因为德性论的难题,导致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正在建构的道德哲学都无法对当下混乱的全球局势作出合理的解释。如2020年春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发表《由无端的紧急状态带来的例外状态》一文,认为个体一旦受到类似疫情这样的安全威胁,很可能会甘愿放弃个人自由。此文一出,引发了欧洲哲学界的一次大争论。争论持续数月,最终也没能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这样的危机势必会引发知识论的怀疑。

(二)知识论的怀疑

当今世界,如何依照可信的知识、正确的理论和深刻的思想理解、诠释人类共同的科学和价值问题,依旧极为重要[5]。人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诚然,丰富的知识的确会活跃人的思维,增强人的判断力,从而抓住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机会。但当下知识的创造、积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这种极具诱惑力的知识幻象迫使人们愈发奋学习,愈觉得自己陷入了“瓶颈”之中。知识对于解决发生的自然灾害与卫生危机仍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例如,英国为解决新冠肺炎疫情提出了“群体免疫”疗法,这种骇人听闻的防疫手段竟然出自医学如此发达的英国。人们甚至认为这种被知识幻象所包装的“群体免疫”疗法是一种为了肃清贫困阶级而故意为之的不道德的手段。

(三)科技论的两难

而知识如此无力的今天,科技到底又处于什么样的危机下呢?各个时期的哲学家与科学家无一不在反思科技的危机。海德格尔曾经说过:“真正莫测高深的不是世界变成彻头彻尾的技术世界,更为可怕的是人对这场世界变化毫无准备,我们还没有能力去沉思,去实事求是地辨析在这个时代中真正到来的是什么。”[6]

当今时代,得到科技便利的人们,其获得便利的程度越大,其隐私安全的泄露程度也越大。隐私泄露与大数据曝光引发的信任危机正在逐渐摧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逆转导致伦理关系的异化。因此,处于人们内心信念深处的道德律令无疑也会随着这种危机的加深而逐渐失去其约束力。

令人无法反驳的是,科技的推手后面正是垄断资本家和垄断权力享有者。科技无时无刻不处在权力与资本的控制之下。通过科技的力量,一小撮社会精英人士掌握了大部分人的命运,势必引发社会矛盾的加剧。马克思、恩格斯早就预言了这样的场景,并郑重宣告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方能有制衡资本的力量。因此,想要层层化解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从制度的缺陷上进行审视。

(四)制度论的缺陷

当个体的生活被公共权力粗暴介入,处在被监控乃至被支配的场域下,那么,披着合法性权威和强制的制度是否能够履行并实现公共的善?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与先进性取决于物质财富,而财富的分配与社会地位的形成机制取决于其价值原则是否正义、公正、自由与平等。更进一步而言,这种公共的善的实现与否,取决于对制度霸权的制约程度。以现代性的空间维度而言,其一是个体国家,其二是全球性的整体。制度霸权隐藏在二者中间,威胁着地方乃至全球的稳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的霸权政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甚至还引以为傲,成为西方伦理制度的典范。这种伪善威胁并破坏着全球的道德秩序,引发的局部地方冲突愈演愈烈。为此,西方资本主义试图以资本、权力与文化的三重手段主导并推行他们的全球化理念。这种反现代性的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甚至可能让全球化实践陷入困境。

(五)实践论的困境

立足于当下,新时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直致力于讲好3个叙事主题,即道德关怀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国情怀的弘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践的过程中,形式主义与地方主义是中国面临的主要实践困境。一方面,实践体现于生活,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维护是基于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而物质生活的丰富满足并没能带来对等的精神生活的富足自由,二者的逆差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阻碍;另一方面,弘扬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频频受到西方资本与权力的干扰,西方各国以文化输出的方式实施其意识形态侵略。

综上所述,构建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任重而道远,基于德性论的难题、知识论的怀疑、科技论的两难、制度论的缺陷、实践论的困境五重维度而言,亟需解决的问题不在少数。为此,应充分运用两种思维方式齐头并进:其一,回归文本以找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提升哲学素养;其二,着眼当下讲好属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叙事主题,为人类命运之大同贡献力量。

四、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完善其研究方法需推动问题研究,而问题研究的推进方式则要依赖学术体系的建构。学术体系的建构逻辑总体来说遵循返本开新的基本原则,即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头出发,找寻寓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之中的伦理观,坚持实践哲学导向和关注日常生活的道德价值。

(一)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研究导向

一般而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关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当社会主义还处于理论以及空想的情况下,其伦理学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的弊端产生的道德困境进行批判,对落后的社会道德秩序提出修正的理论假设。第二阶段是当社会主义成为现实并以国家的形式存在,其伦理学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对不同阶段的社会与国家道德秩序建设予以指导,掌握话语权,抵御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输出,稳固社会形态,肃清道德风气。

更进一步而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方面需要吸收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观念与伦理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关注社会主义运行状态产生的伦理矛盾与道德困境,如当下全球化趋势中,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逆全球化的倾向与保护主义的抬头,一旦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形成对垒的局势,当代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必有特定的问题域与极为丰富的价值意义。

因此,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思路。一是学术上的追根溯源,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回归文本解读,当阶级开始分化,并逐渐对立的情况下,伦理道德何以维系社会秩序的发展。二是着眼于当下进行创新,在现代性的场域下,如何理解当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产生矛盾时,抑或美好生活下个体精神自由与物质自由处于两难状态时,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应如何发挥作用,关注人的自由与发展,有效地对这些困境进行索解。

基于这些困境产生的新的秩序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个体本身、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发生改变,威胁现代社会的稳定,新的社会道德秩序建设也亟需提上议程。

(二)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生产、劳动和类本质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推动了人类对自身本质即何为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的本质的认识,然而这一切却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异化劳动和劳动异化。其伦理观无论以怎样的方式与合理性对私有制进行批判都无法改变其必然存在于历史的事实性。换言之,私有制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然出现的历史阶段,无疑它具有双面性。一方面,它的出现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私有制注定了剥削与被剥削是阶级社会雇佣劳动制度决定的事实,也是构成剩余价值压榨的根源之一。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中,马克思更进一步从应然与实然的纠纷之中论述异化劳动的产生,认为“劳动资本化、资本私有化、私有制度化,才是导致异化劳动的根源”[7]。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观应建立在对历史必然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谈论善恶的根本与社会道德秩序,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用3个章节的篇幅深刻论述了道德、自由、平等的历史性与阶级性,认为它们植根于人们的生产、交往与日常生活之中,是客观的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阶级的道德在不同的情况下有着不同的变化形式,如统治阶级占据绝大优势时,它表现在为统治阶级的行为与利益辩护;当社会动荡,被压迫阶级逐渐联合不断壮大的时候,被压迫阶级运用它争取更多的未来利益以及为反抗的起义行为赋予正义性。无疑,道德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长足的进步,但始终没有跳出阶级的范畴,所以恩格斯认为它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道德——一种不以阶级为依赖,而是属于真正人的存在的道德。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发展历程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基础上的,它揭示了未来如何实现平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现实道路,为无产阶级照亮了前进的方向,以整体性的思维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问题,为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方法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伦理观本源的具体探析,为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方法指出了方向,即在上述本源研究的基础上开出新意,研究当代中国的伦理问题与实践难题,构建一个完善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理论体系。

1.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以历史逻辑和价值逻辑相统一为思维原则,构建一个由普遍性问题、特殊性问题和个别问题有机组成的逻辑体系[5],并吸收中西方伦理思想史中的精髓,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学。

具体而言,包含3个层次。首先,坚持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唯物史观正是在此方法上进行系统的阐述,以前者为基础就是要保持逻辑的概括始终是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精神内核就内蕴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其次,逻辑和价值的统一。伦理学是价值哲学之一,文德尔班认为价值是一切知识的标准、主体所具有的普遍性规范。伦理学的价值就是依托于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约定俗成的规范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的知识通俗易懂,与主体的情感和意志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应该为了个体的美好生活与更高层次的精神自由而不断完善自身。最后,根据上述两种逻辑的统一,构建道德的三重维度,分别是道德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产生与发展。

2.坚持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化、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伦理价值问题,它一方面继承了伦理学的实践特征,同时也具备了以中国具体实际为特色的叙事风格。因此,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实践特征可从3个维度进行考察。其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学。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生态观,都是极具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其二,重视公民德性与个人幸福的辩证统一,培育公民的家国情怀,化解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三,加强对德性、规范与实践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疏通其内在逻辑,建立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

3.关注日常生活的道德价值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积极应对个体价值与公共价值、精神自由与物质自由的矛盾。当今时代的生产模式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8]。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碎片化、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也从福特主义的“大”的理念中解脱出来,依托解构主义,公共价值的统一性被颠覆了,取而代之的是个体选择至上的新规则。在这样的规则之下,价值判断不再以公共价值的规范作为导向,而是取决于个体处于何种情境之下。显然,这样的价值判断方式造成了日常生活的微化。所谓微化,具体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过度依赖互联网碎片信息、微电影、微博、短视频等一系列具备微化特征的自媒体工具,且沉浸于其中。随着日常生活微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呈现两极分化:一边是虚拟世界,借助网络,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不断拉近;一边是现实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却愈来愈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就是个体生活空间原子化,即个体随意组合自己的生活单元,即使脱离了现实社会,孤立、片面的个体同样可以依托于互联网模式长期生活下去。这种生活方式的人通常被称为宅男宅女。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唯唯诺诺,在网络上重拳出击。人们日常之间习以为常的调侃、一张照片、一条微博、一句评论往往都能在不经意间引发大规模的热议。人们的隐私如此轻易地暴露在公众视野面前,来自人的本能的恶意揣测往往形成道德绑架,就会引发网络暴力。当个体的精神自由与物质自由处于失控状态,个体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就难以实现。基于此,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要消解后福特主义带来的现实困境与挑战,关注道德绑架与微传播带来的网络暴力问题,掌握话语权,引导人们乐观向上,多一份宽容,多重视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五、结语

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视域出发,构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方法。首先,应回归文本,从经典著作中感悟马克思主义伦理观的形成逻辑,通过唯物史观总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精神内核。其次,应着眼现实,在现代性的场域中开出新意,关注当代中国前沿的道德建设问题,如针对日常生活的一些道德价值选择困境与挑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式。最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伦理体系,并关注日常生活的道德价值。坚持实践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本质,为协调个体与集体、家国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价值观贡献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伦理观费尔巴哈伦理学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伦理学意蕴探析
最有思想的句子
“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无锡召开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浅析董仲舒“五常”伦理观及其当代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反思
从红色和白色看中日两国的伦理观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马克思对象化思想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