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安石诗歌中的“空灵”诗境内涵
2021-11-29史俊杰
史俊杰
(青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空灵”,本是佛教用语,是指人心境的清净平淡和身心的轻松快乐,而后通过佛禅诗、诗僧文人之间的交往等途径引入绘画、文学和诗评领域,与中国道家和哲学家主张的空灵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学理论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文论范畴,中国的传统诗论注重“朦胧”,这两者都注重诗歌的含蓄蕴藉,但空灵是一种意境,更注重透明的含蓄,同时也具有空寂和灵动的美学意义。本文将文论和美学领域的空灵内涵与王安石的诗歌相结合,借此深入探究其诗歌中“空灵”的具体内涵。
1 “空灵”概念
“空灵”一词最早出现于清代诗人张问陶的《论诗十二绝句》之四的“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1]262,他认为诗歌只有创造了“空灵”诗境,才称得上是一首好诗,此时诗人创作诗歌的艺术水平才会让人叹服。清代之前,虽然有部分诗论家对“空灵”的内涵做过不同程度的阐述,只是他们对空灵的内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并未对“空灵”的内涵和范畴做系统论述。如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的“三境”说时,对“情景”说的论述中论及了空灵诗境的具体内涵;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论述诗歌风格的冲淡、纤浓时对“空灵”的具体内涵作了浅显论述。宋代著名的诗论家严羽《沧浪诗话》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2]157作者吸收融合了禅宗里“空”观、顿悟思想和“空灵”的佛国境界,营造了“无痕迹、纯洁无瑕、辽阔深远”的空灵境界,并与诗歌的意境相联系,表现出诗歌的自然贴切、诗境“空灵”的特征,凸显诗歌的“诗风清、诗味永、诗旨深的特点”[3]201。元代陆行直主张诗人了解了空灵的概念和范畴,并成功地运用在诗歌创作中,使诗歌呈现独特的“空灵”之境,则是诗人一生受用不尽的绝妙创作之法,凸显诗人高超的创作水平。清代著名的诗文评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将“结实”与“空灵”和诗词文创作中的“虚实”结合起来论述,对空灵的内涵做了更为详细的阐释,进一步丰富了其内容。笔者认同宗白华、张树霞等学者的观点,认为“空灵”是“诗歌艺术所达到的一种超逸灵活,不着迹象,通脱幽远的至高境界;是诗人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和生命灵气”[4]15;在“空灵”诗境中,“‘空’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在意境中展现壮阔幽深的空间,高超莹洁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5]376。
综观专家学者对王安石诗歌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大部分学者对其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政治诗、佛禅诗和“荆公体”方面,而且主要探究其诗歌中蕴含的诗言志、佛禅思想等内容,对其诗歌中的“空灵”诗境内涵、特征等内容研究相对较少。结合当今学术界对空灵范畴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对王安石诗歌中的“空灵”诗境进行探析,借以深入了解其作品中蕴含的生命灵气、生命情感。
2 王安石及其诗歌
王安石,童年时期跟随母亲长大,少年时期便随父宦游南方各地。在他弱冠之年,高中进士之后,辗转多地任地方官,先后到过青原行思禅师弘扬佛法的地方——庐州(今合肥),六祖慧能传播佛法、弘扬佛道的佛教祖庭之一——韶州(今韶关)以及佛禅文化极为深厚的金陵(今南京)。在辗转这些地方期间,他看到南方秀美的自然风光,体察到不同的风俗民情,了解到了社会百态。他博学多识,遍览诸子百家,曾自称 “故某子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农夫女工无所不问”[6]1264,并且主持编纂了《诗经新义》《尚书新义》《周礼新义》等儒家经典。为官期间,他勤政为民,积极造福一方百姓而被重用,拜入相府。随后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在变法过程中,王安石不断受到保守派的反对,再加之人至中年爱子王雱去世等现实,让他精神和身体遭受巨大打击,心灵遭受重创,为了缓解精神上的痛苦,也为面对现实生存困境和消弭人生的困苦找到一条出路,他选择退官归隐钟山,并笃信佛教禅宗,以此实现他亲山水、入禅门的夙愿。
纵观王安石的创作生涯,从现存最早的诗作到其去世大约50年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了大约1 500首诗歌,创作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出仕和隐居两个时期,其各种诗歌艺术水平都很高,其中以古体诗和晚年创作的绝句成就最高,诗歌题材广泛,不仅有政治抒情诗和历史哲理诗,而且还有咏物诗和佛禅诗等。其诗歌风格,在创作生涯的前半期多具有直抒胸臆,以议论为主,后半期多委婉含蓄,描写更加精细。之后,宋朝的陈师道《后山诗话》、周紫芝《竹坡诗话》、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严羽《沧浪诗话》以及明朝胡应麟《诗薮》等诗文评论都对王安石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今学术界对王安石及其诗歌的研究热潮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王安石的诗歌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其诗歌题材内容上,也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诗歌风格、艺术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学术界研究其诗歌的角度越来越多,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虽然整个宋代诗歌具有很强的思辨性、重理等特征,但是受个人经历、文化教育背景、社会文化思潮、宗教氛围等因素的影响,王安石的田园风景诗、佛禅诗中蕴含着独特的“空灵”诗境,值得深入探讨。
3 “空灵”诗境内涵
笔者在上文中粗略梳理了目前学术界对“空灵”概念的论述,认为“空灵”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用于营造诗歌境界并提高诗歌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文论范畴。“空灵”是中国的文人墨客在借鉴吸收佛教禅宗悟道方式的基础上,融合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形成,饱含文人骚客的诗化感悟与生命情调。将“空灵”与诗歌的意境融合,使诗歌中营造的诗境以及诗歌的艺术境界呈现前所未有的艺术至美,故称之为“空灵美”。结合学界研究成果,笔者尝试探究王安石诗歌中蕴含的空灵诗境的具体内涵。
3.1 自然之“空灵”
“空灵”的呈现总要凭借一个载体。纵览王安石的诗歌,其“空灵”诗境内涵的呈现就很好地借助了“自然”这个载体。自然,作为哲学概念出现在文学领域的频率较高,广义的自然是指自然界,大到日月星辰、风云变幻、山川河流,小到物理世界的粒子,包括物质世界和物质宇宙。在中国哲学文化中,“自然”作为道家术语使用次数较多,经过不同时代文人士大夫的丰富完善,逐渐成为道家文化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学术术语。
研读王安石诗歌,笔者发现其诗歌中的“空灵”诗境具有自然的内容和特征。其中“空灵”诗境的自然内容和特征是指宏阔辽远、浩瀚的宇宙,在无限广阔的空境之中,作者置身其中显得极其渺小,作者的内心更加放松,精神更加自由,神思更加活跃。在这里作者将禅宗标举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境界,凭借一种直觉的感受和空灵的体验”[7]36,与其所观所思所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万物一体、万籁俱寂的“空灵”诗境,在这种“空灵”境界中作者的神思得以放飞,心绪、情感瞬间得到释放,这一刻便是永恒。王安石创作了一些包含这种“空灵”之境的诗歌,如《垂虹亭》曰:
坐觉尘襟一夕空,人间似得羽翰通。
暮天窈窈山衔日,爽气駸駸客御风。
草木韵沉高下外,星河影落有无中。
飘然更待乘桴伴,一到扶桑兴未穷[6]938。
诗歌中描绘了自然界的事物在运动。傍晚时分,深冥、幽暗的天空下,苍茫的群山半含着将要落山的太阳,作者在这明朗开豁的自然环境中,感受清新凉爽之气。世间有灵的万物在宇宙中浮沉,九天银河的影子在宇宙中若隐若现。身处浩瀚无垠的宇宙中,作者感觉自身如同一叶扁舟。作者通过运用“窈窈”等具有“空”字内涵的文字来塑造浩瀚无垠的宇宙是如此万籁俱寂、玄妙莫测、万物一体,作者身处其中并没有感到高下有无的分别。在这种虚空、毫无约束的环境中万物可以随意变化。这种辽阔、旷渺的“空”为展示“灵”的内涵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载体。诗歌中通过自然意象的空灵让诗歌的意境具有了自然属性的“空灵”。除了本诗之外,《松江》等诗歌也营造了这种“空灵”诗境。
王安石不仅通过描写宏阔辽远的宇宙空间来呈现幽深缥缈、虚无寂静的“空灵”诗境,而且还通过具有不同色彩、充满生命张力、活力和灵力的自然景物来呈现水月交光、山光映水的另一番“空灵”诗境,这类诗歌表现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心体察,也是对诗人田园隐居生活的一种反映,如《示元度(营居半山园作)》《凤凰山》《桃源行》《古诗》《两山间》等。《太湖恬亭》曰: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6]970。
本首诗通过“槛、溪、落日、桥、树、鸟、秋风、斜月、钓船”等自然景物描绘了一条小溪边上有一个亭子,亭子的栏杆被绿树围绕,向远处望去,溪水的两岸隐现在高高低低的翠林之中。日落时分,人在断桥上独自站着,看着鸟儿栖落在不远处的树林中,这种人、树、鸟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象,以及这种环境中所包含的生命意味、充满生命绿意的“空灵”诗境让作者甚是喜欢。作者笔下的斜月、山鸟、林溪、落日、钓船等意象是“如此的轻灵明快,给人以一种宁静闲适之美,显示了一位隐者独特的心灵世界”[8]99。作者“整日流连于充满自然意趣、山重水复、人迹罕至、风景幽美的境界中,耳之所闻,目之所睹,都是自然界纯真的万物,没有尘世的喧扰,没有俗事的纠缠,一切都是那么自然”[8]99,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尘世的烦恼,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以至夜幕降临之后,作者仍留恋这美好的环境,并有幸在秋风明月的朦胧夜色中,乘舟享受山光映水、水月交光的自然空灵之美。诗歌将禅宗标举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7]36的境界与作者内心的感受巧妙融合,再糅合诗中具有生命灵性的事物,最终让本无生机、单调乏味的“空灵”之境增添了生命的色彩,多了一些活力和灵动感,为作者摆脱尘世烦恼,寻找心灵栖息地提供了很好的空间,进一步解释了“空灵还是诗人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和生命灵气”[4]15。《山中》诗曰:“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春晨花上露,芳气着人衣。”[6]1003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山月相随、云动花香、幽清宁静的“空灵”之境。行人在月亮的伴随下走出大山,云伴着行人而归。春天的早晨,山谷中盛开的花朵鲜艳迷人,花瓣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花的香气沁人心脾。诗中塑造的“空灵”诗境与唐朝诗人王昌龄诗“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9]61以及王维诗“润芳袭人衣,山月映石壁[10]33”等诗句营造的“空灵”诗境有异曲同工之妙。《独卧二首》(其二)曰:“茅簷无影转悠悠,门闭青苔水乱流。百啭黄鹂看不见,海棠无数出墙头。”[6]1242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展现了一个物我一体、寥无人迹的环境:只能看茅檐的影子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缓慢变换位置,长时间无人走过的地方长满了青苔;远处树林中传来黄鹂的鸣叫声,与院中盛开的海棠树相互映衬,使本无生命活力的诗境顿时具有了动态美和生命美。诗中具有静态的自然景物与充满生命力的鸟鸣声相互映衬,创造“无我”之“空灵”诗境。在这首诗里,作者巧妙运用具有动感的黄鹂鸣叫声突然打破空寂的环境来凸显“空灵”诗境的幽清,“从而让诗歌中的意象少了浓烈的情绪色彩,变得空灵精致”[8]100。
在王安石诗歌中营造的自然之“空灵”境界,大到浩渺无垠、虚无寂静的宇宙空间,小到农村的田园风光,无不在营造一个没有世俗羁绊、心灵和精神有所寄托的“空灵”之境,这种恬静淡然的“空灵”之境融入诗人的情感,便让本无生命灵气的“空灵”诗境具有了生命的灵力和灵动感。
3.2 主观之“空灵”
王安石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宦游做官,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到过佛教文化氛围浓厚的金陵、韶州等地,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他从政后,主持编纂过儒家经义,在北宋统治阶层重视文臣、大力提倡儒学的背景下,王安石将儒学复兴推向新的高峰。当时文人士大夫普遍追求“内圣”,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注重个人良好品性。他从政期间,掀起了“熙宁变法”,之后变法失败、儒门淡薄、旧党对其打击,加之中年痛失爱子王雱,内心无比困苦,为了缓解苦闷,便开始在禅宗的“空灵”世界中寻找解脱之法。而此时其诗歌中的空灵更多的是塑造一种主观心性的“空灵”,这种“空灵”境界更注重人的品行和性情的修养,实现内心“净化”,达到“内圣”的境界。如《谢郏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登小茅峰》《登中茅山》等诗歌,其中以《登小茅峰》最具代表性,其诗曰:
扪萝路到半天穷,下视淮洲杳霭中。
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愿付苓通。
白云坐处龙池杳,明月归时鹤驭空。
回首三君谁更似,子房家世有高风[6]957-958。
诗中作者通过攀缘葛藤到达山顶,站在最高处,俯瞰大地,远方的淮洲隐现在幽深、缥缈的云雾中,犹如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一般,这种仙境在天和人世的中间,犹如与世隔绝的世界一般。超脱于尘世之外的道家仙境之游可以多来几次,人间的那些荣华富贵在这道家仙境之中毫无价值。高山之上仍遗存有旧时得道成仙的真人留下的道观以及其中比较深的养龙池,正是龙栖息蜷伏的好地方,等到明月当空,便可驾鹤升到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诗人融合自然景物做凝神的注视、认可,进而将自己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忘却了自然景物之外的所有东西。”[8]102回首尧舜禹三代明君,谁做到了通过加强自身修养最终完全摆脱尘世烦恼,仔细发现家世非常好的张良,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之自己不断的努力学习修养身心,深习儒家文化并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后来偶遇贵人黄石公相助,成为汉初的一位谋士,铸就了一段佳话。诗歌中充满神秘性、幽远缥缈的仙境令人心驰神往,但是这种雄奇壮美的“空灵”之境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一部分人通过良好家风的熏陶,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行修养,提升个人品德修为并得到贵人相助,便可以进入到让人心向往之的圣地,这种虚无缥缈、幽深渺茫的“空灵”之圣境反过来更加强化了诗歌中主人公心性的“空”,促使作者内心回归本性,显现自我真情性的生命情感状态,诠释了“空灵的灵魂,可以是人们相信的存在着的神灵,也可以是作者自身的精神灵魂。诗学中空灵表现为有灵意,即有作者之灵魂”[11]125。
在王安石的作品中,除了通过加强道德品行修养强化自身主观的“空灵”内涵外,还可以通过梦境来凸显主观的“空灵”。其诗歌《梦》就营造了一种充满梦幻色彩的“空灵”诗境。其诗曰:“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6]102这首诗里,作者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像梦一样虚幻不实、幻灭不定,身处梦境中的世人无欲无求,世人一无所求,内心就会空虚寂静,容纳万物。他用亲身积累的经验指导众生脱离苦海,自己并不觉得内心苦闷,责任重大,而是认真地指导世间众生解脱,这一切都像是在另一个梦境中一样无所挂碍。佛陀菩萨为众生默默地奉献,这也是佛教主张的一种修行,这样修行的功德就像恒河里所有的沙子一样数目繁多、细数不尽。处于虚幻“空灵”梦境中的人无欲无求,性情更加纯净,却拥有无上的神力,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作者巧妙地将佛陀的宗教教化观念和心灵抚慰功能全部集中到梦中人身上了。梦中人借助佛禅的见性成佛、无心是道的参禅悟道方法,注重加强自我的心性修养和道德修养来获得神力,成为佛禅观念的现身说法者、弘道的标准和参照,并将自己的生命情感气力融会其中,实现梦境的“空”与主观精神的“灵”有机结合,营造富有内心情感色彩的“空灵”境界。
3.3 佛禅之“空灵”
王安石与佛禅结缘的过程中,与当时的大德高僧有密切的接触,他研读过《楞严经》《维摩吉经》等佛教经典。他在舒州任通判期间,与当时的佛禅大宗师有密切的交往,创作了一些蕴含禅意、禅理和禅趣的诗歌,如其创作的《题舒州山谷寺石牛洞泉穴诗》和《璨公信心铭》等文章来表达对禅宗祖璨大师“穷之弥深”思力的敬仰。与大德名僧结识的经历,为其深入了解禅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禅宗文化里“心寂静如”“识心见性,自成佛道”“以心传心”“无心是道”等思想对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禅宗中主张的顿悟、万法皆空思想与其诗歌中灵觉、智慧相结合,营造出富有禅意、禅趣的“空灵”诗境。
王安石有部分诗歌是借助梦境塑造一个纯洁的理想国,这是一个充满神秘和魔幻能力的佛国世界,这种理想的“空灵”之境和受佛教文化熏陶后的“空灵”心境反映到诗歌中形成了富有禅趣、禅意的“空灵”诗境。诗人通过描述梦境来展现富有禅意的“空灵”之境,如诗歌《记梦》曰:“月入千江体不分,道人非复世间人。钟山南北安禅地,香火他时供两身。”[6]1118作者通过描绘万古长空一轮孤月照遍大地,如充满智慧的佛陀普度众生一般,无执念、万事皆空,人生如梦如幻,一切随缘任运的恬淡心态,最终到达彼岸的佛性体现在每个信徒身上,佛的智慧与众生是融合一体的,因此所说的众生也就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了。佛门重地钟山南北都是修禅圣地,信徒供奉的香火既供奉佛陀又滋养信徒的心性,使其内心在佛教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下,渐趋于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水月交光、月色朦胧、佛禅文化浓厚的“空灵”禅境中,是以自然景物与身边的社会生活为原型,以环境清幽、风景奇美为核心,人处其中身心也是纯洁无瑕的,佛禅文化中的“空”境为人心的“灵”提供了空间载体,在山光水月交映,幽远缥缈的“空灵”境界中,“空与灵结合在一起,在纯净、虚静、空荡的气氛中时时透露出生命的灵气”[7]36,实现禅境“空灵”与心境 “空灵”的统一。作者表现富有禅意、禅趣的“空灵”诗境还通过万物皆空的思维方法来实现,如其诗歌《即事二首》营造的山云相映、人心静寂、何处寻形迹的“空灵”诗境便是作者深受佛禅文化熏陶,利用佛禅理论和思维的方式创造的。其诗曰:“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6]85这两首诗前后以问答的方式辨析如何悟得佛道。第一首作者以象征佛法相的云为核心,认为云从钟山升起,在自然中飘荡,最终又回到它最初升起的地方。因为不理解最终归向了何处,就寻问身居幽静山林之中的人,好像最终也没问到答案。这主要是化用佛禅文化的“空灵”内涵,结合参禅悟道的方式,营造出神秘玄妙、远离尘世而又富含禅意的“空灵”之境,这种具有蕴含禅意的“空灵”之境是以人迹罕至的现实世界为导向幻想出来的,凸显其“空灵”境界的真实性与神秘性。在第二首诗中,直接用禅宗的顿悟和无心是道的思维方法吸收中国文化的内涵,认为无量无边的佛法以及拯救信徒于苦难的佛是从“人们当下不起任何执着的无念之自心”[12]50-51而来,然后又回到追求虚静与自然本性的坦然面对一切事物的“空灵”心境之中。作者又很遗憾这种无念之心性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无法寻找到,因此劝人们莫要苦苦寻求不让人起任何执念的“空灵”心境了,而是让顿悟者凭借悟性和智慧去领悟,将眼前景物与佛法的相——云相结合,融合佛禅的“空灵”与心境的“空灵”,塑造理想的“空灵”境界,这种境界既有丰富的禅意,又深蕴佛禅的哲学内涵。其另外一首诗《与道原步至景德寺》曰:“前时偶见花如梦,红紫纷披竞浅深。今日重来如梦觉,静无余馥可追寻。”[6]1070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曾经到景德寺游玩,偶然看到一株与梦境中很相似的花朵,姹紫嫣红的花朵争奇斗艳,再次重游圣地如大梦觉醒,周身只有清净安谧的环境,并没有争奇斗艳的花朵和沁人心脾的花香。作者借用象征佛法的梦和花,表述朦胧耐寻的梦里,出现如花般美好纯真的身影时,花也开得似梦一般朦胧耐寻,让人感觉很美。这种充满魔幻和神通的梦境是作者心向往之的,但是这种包含自由无碍、神圣奇幻的“空灵”之境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因此作者主张不如回归现实,用禅宗的“空”观和顿悟思维方式,在清净、无碍、任运随缘的佛国世界中修身养性,涵养自己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用受禅文化熏陶之后的本心去体悟诗歌境界中蕴含的禅意禅趣禅理,滋养心灵的“空灵”境界,体悟佛国的无穷力量,最终实现“‘心隐’,就是诗隐(诗旨不明),也是禅隐(王安石也想在‘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中找到契合点,以‘绕路说禅’。)”[13]86,从而提升心灵境界,达到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统一。
4 结语
通过探究王安石诗歌中所蕴含的自然属性、主观性情、禅意和禅趣的“空灵”诗境,笔者理解了其诗歌不仅具有直抒胸臆兼含蓄蕴藉的特征,而且进一步发掘了王安石诗歌中的诗学特征和“空灵”美,加深了对其诗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