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藏环游记(二)

2021-11-29戴新三周晓艳整理校注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地

戴新三 著,周晓艳 整理校注

(西藏大学文学院 西藏拉萨850000)

四、刚巴拉①远眺

四月二十六日,晨五时起床,远望西北一带山岭(即羌塘高原之边缘)遍布白雪,乃系昨夜所降,幸刚巴拉山上未有雪迹,于吾人翻山行程,尚无所碍。早饭后六时三十分,由刚巴八则启程南向溪谷上行,谷面宽约五十公尺至一百公尺,坡度舒徐,如行平地。遥见山旁台地上,有破屋数椽,其墙壁上有白土所画之“山”字符甚多,据云该处原有人家,故植有桃柳数株,近年该户绝灭,遂无人居,村民以其地凶煞,恐有妨碍,故特画此符号,以为吉祥,溪谷两岸山岩有灌田水涧三条,余初见其垒石成壁,疑其上系人行道路,行数里后,见涧中有水流出,始知此乃八则村中,赖以灌田之水涧。此称人工水涧,时在半山,时在谷底,水源远在十数里外,以碎石砌成涧壁,颇似山地公路之路基,平截山腰,不崩不漏,藏人砌石技术之精妙,令人惊叹。

行八里许,溪谷骤狭,宽仅十余公尺,自此始进入崎岖之山路,坡度陡急,道路曲折,盘旋绕登,马亦喘息不停,行约里许,望见东侧高台地上,有农地一片,居民五六户,度其地势,当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诚西藏境内最高之肥沃农田也。再前行五里许,地势愈高,道旁有荒田及残垣,往昔当有人在此垦植,想系因高寒乏水而废弃。再续上行,即耐寒之刺棘灌木,亦不生长,仅一片枯黄之草原而已。余为试验在高山上步行之情况,特下马步行,计每步行百余公尺即必须停步休息片刻,调匀呼吸,始能继续前进,较之初入藏登尾牙所拉山②时,仅能步行数武,即为喘气所迫而停步者,已有进步,但视随行之乌拉③娃,终日徒步马后,毫无劳苦之状,则又瞠乎远笑。

十时四十分,抵刚巴拉山口,其上有吗呢堆④一座,即前后藏之分界处,上插经幡。以祀山神。藏人过此,每就地取石子数粒。投诸堆上,以能投留顶端者,为最吉利,故吗呢堆上石子,日积月累,颇有逐渐增多之势。余自刚巴八则至此,计费时三小时又零十分钟。抵此后,乃席地略事休息,藉以观览四周之景象。东西两面,山岭连绵,不能远望。北面可遥见雅鲁藏布江北岸各山岭,峰峦起伏,白雪皑皑,弥望无际。俯瞰雅鲁藏布江,水色碧澄,萦绕于河谷之中,势如长蛇。南望羊错湖,为一环形长湖,平静如镜,水色蔚蓝,深不可测。湖面较江面为高,一清一浊,一淡一浓,各有妙趣,盖亦地势使然也。山麓湖滨,有村落一处,名曰古巴隆,有居民二十余户,南来旅客多喜投宿于此,以便翌晨有充足之时间翻越刚巴拉山口,且可赶赴嘉桑过渡。余于休息十余分钟后,以下坡路陡,不宜骑马,遂顺山路步行南下,至山麓计仅费时四十五分钟,途中毫未休息,亦不觉劳苦,较诸上山时之难易,实有天渊之别。下山后,复乘马傍山沿湖,蜿蜒西行,沿途人烟绝迹,未见树木。道旁间有破屋断垣,及荒废之农地,似已久无人居,度其地势,应属可耕之区,竟尔荒弃,殊为可惜。行约二十五里,至西洛,始见居民七八户,农地数片,错列谷中。余由印度入藏时,因系夏秋之交,藏江水旺之时,即系由此分路北行,登越尼牙所拉⑤山口,而至孙马康穹过渡,则不必经过冈巴八则,亦可至曲水也。

再西南行二里许,道旁山谷中,有居民五六户,农地一片,此处湖水对岸,亦有居民数户,农地一片,渐破荒凉之象。又行五里,道旁有农地一片,但无人户。又五里许,抵白地宗⑥,依山滨湖地面褊狭有居民三十余户,人口二百余人,耕牧并重,农地散在附近十里内之山谷中,东南有土角伸入湖中,其上建有碉房一座,即旧日之宗署,现已倾颓,其形势极为雄伟,数十里外,即可遥见,实为白地唯一有艺术价值之建筑物。

白地系布达拉军资列孔之采邑,宗本例由该机关直接委任,五年一换。充之职者,多系该列孔之觉拉⑦,盖以此为调剂之缺也。由曲水支用之乌拉,应在白地更换。据支差头人称,由白地支乌拉至仁布宗⑧,按例应作三站计算,但行程改为两日,亦可到达,惟乌拉费须以三站付给,由仁布宗至日喀则,亦系如此。余当告以,仍须按站前行,不必赶路。盖意在得以从容详查沿途情形也。

五、绒楚河⑨探源

四月二十七日,午前七时四十五分,自白地启程,依山傍湖西南行,可清晰遥见西南方有大雪山一座,(在将到白地之途中亦可望见)绵延甚广,无数雪峰罗列其间,有主峰一座,为白色金字塔,高插天际,俨以鹤立鸡群,雄伟无比,藏人称为“乃青康萨”⑩,亦即仙人之居,藏戏中且有一剧,专述此仙人之故事,脍炙人口,盖亦西藏有名之神山也。

行二里许,路北谷中有农地一片,无人户,但见废碉数座。又行四里,路北谷中,又有农地一片,废碉数座,亦无人户。盖均系白地人民经营之农地。再行四里,南望朗噶子宗⑪,隐约可见,羊错湖自此分为二支,一向朗噶子南伸,湖面愈阔,平静透明,水天一色,心神为之怡然,又行二里,至一悬岩,凿山通道,滨湖而行,湖中水草杂生,游鱼可数,见人亦不惊避,盖亦藏人信佛,不食水族,鱼类可优(今应为悠)游自得,而不以行人为可怖。由此南望,游目所及,可遥见厦亚拉向固雪山,宛为银屏,巍然屹立,计其途程,已远在数百里外,此即西藏与不丹之界山也。

行过此岩,转向西行,仍傍湖滨蜿蜒而行,四里许至格桑桥,系就湖水浅处,筑长堤为路,中留涵洞数眼,以通水流。由此过桥向东转南行,即系至朗噶子之大道。余由此迳向西行,前进未远,即尽羊湖之西端,续在阔约五六里之谷中前进,又六里,至尧喜,有居民廿余户,已开农地尚多。再行二里,有居民四户,农地与尧喜村相连。附近有湖名“隆桑楚颇”,湖面宽约二里,长五里许,有水道与羊错湖通,余在此下马休息十余分钟后,始又继续前进,地势渐高,行约六里,道北山麓台地上,有村落一处,名曰“隆桑”⑫,有居民十余户,村之西有溪流一条,村民即就溪流引水灌田,故农地大半均在溪流两旁,此溪系自喀拉雪山⑬北来,至此折而东,流入隆桑湖。又行五里,至遮首湖,宽可半里,长约二里许,有水道与隆桑湖通。遮首村即在湖之南岸台地上,有居民五六户,农地系就山麓斜坡开垦,面积不大。过此路旁有一小山嘴伸出,其上垒有石子一堆,此即朗噶子宗与仁布宗分界处,自此以东,属于羊错湖盆地,包括数宗之地,藏人统称之为“羊错”,自此以西,入于绒楚河流域,即藏人所称之为“绒”也。

过此续向西行,两旁山岭紧逼,谷面其狭,宽仅一二里。前行不远,即有溪流一道,自南面山隙中流出,入谷后,折而西流,宽仅丈许,深不及尺,谷底土壤呈黑黝色,水中杂有黑泥,显系自乃青康萨雪山冲刷而下之物,此即绒楚河之上源也。入绒境后,沿途荒凉,人烟绝迹,行十里,至夹汤⑭,始见住户五家,农地一片,又行二里,至咱党⑮,仅有住户七家。余因决心按站而行,故特在此留宿,时正十二时卅时五分钟,天气骤寒,细雪飘飘,势亦不宜继续前进。由白地至咱党,计程共四十七里,道路平坦,尚易行走。午后闲暇无事,取酒自酌,并与居停⑯谈天,据云,咱党与夹汤共属一村,有支差之富户五家。贫户七家,不负支差责任。余之居停乃此间最大之一家,家主男女大小共十四人,佣工六人,全家共计二十人。其余四家富户,各有主八九人,佣工三四人。贫户每家亦各有大小丁口八九人。则是全村共约有一百三十人之。村中农产品,只有青果及萝葡(疑应为青稞及萝卜)两种,其他均不出产。居停所有之农地,每年播种青菓二百克⑰,可收获四百克;畜羊四百余只、牦牛四只,奶牛二只,螺(应为骡)马八匹,驴子十余匹,生活尚称小康。其余四家富户,每年可收获青稞二百克,并各畜羊一百余只。贫户均无农地,仅畜有羊十余只,乃至三四十只,平时系请托富户佣工顺带放牧山间,遇农忙时,及其他特殊事件,贫户丁壮,恒充富户之临时佣工,但须按日付给工资。故村中贫富颇能相安,互助为生。

六、楚撑温泉⑱

四月廿八日,午前七时廿分,自咱党启程,沿绒楚河西行,约四里,有溪流自南来会;再三里,又有溪流自北来会,谷中有废碉一座;再行三里,又有溪流自南来会,谷中有废碉一座。破屋两所,及大佛塔一座。过此谷面骤狭,宽仅二十余公尺,遍地乱石,水流其上,怒吼不已,道路曲折,坎坷难行,两旁山势嵯峨,峭壁嶙峋,高出谷面可三四百公尺。又行五里,有溪流自南来会。再行五里,至滋松⑲,又有溪流自南来会,谷面路阔。滋松在山岩上,有居民十余户,农地均在山坡上,甚至高出谷面一百余公尺之处,亦有农地,由此可以推知谷旁山坡可供耕种之地尚多。附近有水磨一所,利用水力,磨制糌粑,为藏人日用必须之主要食粮。

过滋松,策骑登山,向西北行,谷面愈狭,宽仅十余公尺,两岸山势陡峭,至不能在谷底开辟道路,须在山腰凿石为路,崎岖坎坷,下临深谷,行者无不惧其危险。此段山路计长三里许,又复下至河谷,向北前进,行五里,至打拉⑳,有溪流自东来会,水流甚急,吼声益烈。打拉在道右悬岩上,形势险要,约有居民十余户,农地散在附近山岩上,谷中发现树木数株,自越冈巴拉至此,尚属创见。余在河边下马休息十余分钟后,又复继续前进。由打拉溪水会流处,折而西行,山势险恶,道路崎岖,行约十里,至让巴㉑,即拉萨让巴大喇嘛㉒之乡邑,有居民十余户,村在道右台地上,农地散在附近山坡,有林园两处,转经堂一所,系让巴大喇嘛自建,其西北山巅,且有喇嘛寺一座。村外有溪水一道,自北流来,汇入绒楚。过此谷面渐阔,绒楚河纳流已众,渐成巨□(流)。

续向西行五里许,有溪流自南来会,道左山坡上有村落一处,名曰“麻惹”㉓,农地散于山坡各处,居民亦随之而散于各处,总计共约二十余户。村中有稀松之树林数处,且有一高坡住户前,亦有树木,可见如在山坡上培植人工林,亦必毫无困难。再前行十里许,高峰逼峙,谷面又狭,水流急湍,吼声震耳,时值雪花飞舞,寒风袭人,仰视天空,仅留一线,地势险要,实无伦比。又西行五里,山势略低,谷面渐阔,一时卅分抵楚撑,宿于差房,自咱党至此,共计五十五里。楚撑滨临绒楚河,有居民十余户,农地散在山坡上,河边杂生野树,而无农地,土人以绒楚河床太低,不能引以灌田,因有称之为“名楚”者,意即无用之河也。

“楚撑”以温泉得名,泉在村中一院内。泉自一石穴中汩汩涌出,流入于石砌之方池中,池宽八尺,长丈许,深可二尺,温度为华氏七十八度,以手探之,温暖宜人。院周建有敞房数间,可供休憩。凡羊错及日喀则一带之人,多有专程来此沐浴者,无须付费,即可入浴,惟住此日久者,始略给茶资少许,可谓廉价之至。余原拟入池试浴,旋为随从劝阻,以旅途疲劳,未经休息,即行入浴,易罹疾病,遂□(寝)其意。村内尚另有一泉,在一民房户外涌出,砌有阴沟,以导水流,沟上留有小洞一处,系供人洗面之用,深才数寸,热气蒸腾,俨如沸水。此二泉导出之水,均流入绒楚河中。

楚撑负有支差义务之户,共计十家,其最富之一户,每年播种青果二十克,丰年可收七八十克,荒年有时甚至欲收回种子亦不可能,全村共约下种一百克,但每年无论丰欠,均须向仁布宗缴纳青菓二十克。又最富之一户,经常畜羊一百余头,其余各户,则畜二三十头,乃至五六十头不等,全村总计不过五百余头。至于所畜之奶牛及牦牛,少者二三头,多者五六头,共计亦仅有奶牛及牦牛各四十头而已,但每年以牛羊奶制成之酥油,例须向宗署缴纳四十克。此外每户每年并须向宗署缴纳全羊一只,白纸五百张。(本村虽不产纸,亦须以现金自他处购缴)以上各物,均须于藏历十冬两月以内缴齐,不得短少。至乌拉之支应,则无一定限度,长途乌拉,奉令即应照办;短途乌拉,则每日均须预为准备,以便随时支应,又村中尚特产一种助染矿石,产于村南山间,共有三种矿石,一系染红色用者,一系染黄色用者,一系染黑色用者,余曾嘱居停将三种矿石标本取阅,均呈灰褐色,状极相似,无法分辨,而彼则谆谆言其不同。此种染色矿石,本身亦无颜色,乃系助染材料,为弹染氆氇及其他毛织品,必须之物。凡染氆氇等物时,必先浸入此种矿石之溶液中,然后取以投入染料中,则染成之后,有经久不变及入水不脱之功效。此种特产,除运销拉萨外,每年例须以三百驮供应藏政府在山南所设之染厂,政府临时有征用,亦应随时支应,即扎什伦布方面如有需要,亦必按例支应。矿石本身虽无成本可言,但采掘运送,颇费人力,村民每年收□(为)支应此项差务,咸戚疲于奔命。以故西藏地方人民,恒不愿有特产物品出现,盖惧差务频繁,耗费人力,匪恃于地方□□,且受无穷之祸累也。

楚撑北山之北麓,有戎亚底地方滨雅鲁藏布江,出产以菜油青菓豌豆为大宗。为藏中富庶之区,村落毗接,共有人户二百余家,系拉萨贵族拉鲁㉔之庄田。可由咱党及让巴两地,抄山谷小路前往。由戎亚底放皮船至曲水,一日可达,极为便捷,如遇货物太多,仍多以驮运往咱党或让巴两地,绕过刚巴拉山口至曲水。如有曲水溯江陆行而西,亦可经戎亚底再至日喀则,惟山路险窄,仅有单人步行之小道,难容骑驮,险阻天成,遂使前后藏交通要道不能不绕经刚巴拉山口矣。

本文对游记所涉及地名、人名的校注,西藏大学教授本擦·达瓦、阿贵博士、格朗译审提供了许多资料和宝贵意见,谨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未完待续)

[注释及参考文献]

①刚巴拉:“今写作‘甘巴拉',在贡嘎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意为跟前山口。汉字曾译作噶木巴拉岭、甘不拉、西昆仑山(据《西藏志》载)、康巴拉、冈巴拉。海拔4794米。有公路通过,为通往浪卡子县的必由之路。山麓北侧为雅鲁藏布江。南侧为羊卓雍湖。”见国家测绘局地名研究所编.西藏地名[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158页。

②尾牙所拉山:疑为尼亚所拉山误写为“尾牙所拉山”,见注释⑤。

③乌拉:1.西藏民主改革前,农奴为官府或农奴主所服的劳役,主要是耕种和运输,还有种种杂役、杂差。2.服这些劳役的人。也作乌喇。

④“玛尼石刻,系广泛流传于藏区民间的一种石刻艺术。一般是将佛教经文、六字真言及各种佛教图像镌刻于石板、石块或卵石上,大多堆放在玛尼石堆上,或立靠嵌刻于寺院和殿堂的墙壁上,不少地方还修建有专门供奉玛尼石刻的建筑物,甚至还有用数千块玛尼石刻镶嵌而成的极为壮观的玛尼墙。玛尼石刻衍生于一种古老的玛尼石堆——灵石崇拜的祭坛。玛尼石堆的形成直接源于藏区原始的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随着玛尼石堆的延续扩展,玛尼石刻艺术便应运而生。……石刻表现的内容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即灵兽动物类;兽头人身神衹,后转化为护法神类;经文咒语、六字真言及其他符号类;佛、菩萨、高僧大德类。”见王尧,陈庆英主编:《西藏历史文化大辞典》,西藏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177页。

⑤尼亚所拉山,疑似仁布县隆桑拉山口。“仁布县龙桑拉:山口名,在仁布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意为好谷山口,汉字曾译作龙沙拉。两侧山麓有农田和天然牧场。”见《西藏地名》:279页。另有:西藏自治区民政厅所编:《西藏自治区地名志》(内部资料)343页有记载:仁布县然巴乡有“娘荣拉山口,北纬29°00′,东经90°08′。藏语含义为颈谷的山口。在仁布县然巴乡,距乡驻地东南约14公里处。海拔5218米。山体呈南北方向。通小路。”

⑥白地宗:今白地乡,“属浪卡子县。位于县驻地以北。意为小威。汉字曾译拜的、巴德、博得、配对、羊卓白地、拜底城、白底谿。又曾写岳吉牙来杂、雅尔博罗克巴勒底宗。曾为白地宗。地处羊卓雍措西。”《西藏地名》:24页。

⑦觉拉:据笔者咨询本擦·达瓦教授,认为“觉拉”类似于“大少爷”的意思,因为在军资机构任职的都是贵族子弟,百姓习惯称他们为觉拉。

⑧仁布宗:今仁布县。“在西藏自治区南部,意为聚宝、多宝。汉字曾译仁本、仁崩、仁朋、仁蚌、仁穆、仑彭、仑朋、能本、林崩、林奔。又曾写领思夺寨(明朝)、林崩宗。曾为仁布宗。1960年改设仁布县。”《西藏地名》:412页。

⑨绒楚河:“绒”藏语意为两边有森林的峡谷地。西藏大学本擦·达瓦教授认为,“绒楚河意思是‘峡谷之河',应该指的是‘仁布河',因为仁布也叫‘绒仁布'。”

⑩“乃青康萨”:此处应指主峰宁金岗桑峰。“宁金岗桑,山峰名,在浪卡子县与江孜县交界处,位于浪卡子县驻地以西,江孜县以东。意为药叉与满贤神名。另说为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之意。汉字曾译作诺特金冈臧拉、宁金抗沙、诺金康桑。海拔7191米,终年积雪,有冰川。山麓有天然牧场和农田。”《西藏地名》:353页。查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下卷146页,记有:“乃金岗桑山,北纬28°56′,东经90°10′。曾名勒金康桑。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药叉,属小神名;《西域同文志》中说,诺特律为罗刹,岗桑是净雪,意为山势险恶多雪,乃金岗桑即夜叉神住在高贵的雪山上。在浪卡子乡境内,距县治浪卡子村西南22公里。属喜马拉雅山东段余脉。南-北走向,椭圆形山顶,海拔7191.1米。山顶北侧西坡为大面积悬崖,冰雪覆盖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浪卡子、仁布、江孜县界山。”另有147页:“乃吉冈萨山,北纬28°57′,东经90°16′。曾名奶吉康沙。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中间圣地雪山岭。在浪卡子乡境内,距县治浪卡子村西12公里。属喜马拉雅山东段余脉。南-北走向,海拔6060米,雪山。山势陡峻,覆盖面积达12平方公里。”上卷“曲水县然巴乡”(下)亦有“聂金岗桑山,北纬29°01′,东经90°12′.曾名勒金康尚。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勇健神山。在仁布县然巴乡,距乡驻地东南约15公里。山体呈南北方向。主峰海拔6151米。长约10公里。宽3公里雪山。”

⑪朗噶子宗:今浪卡子县。“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边陲。意为白鼻尖。在此实指鼻形白山梁。汉字曾译浪卡(唐)、浪噶子、浪噶则、郎噶子、郎噶孜、纳噶拉则、拉噶子、南噶子、那则宗、那孜宗、纳噶尔宗、那戛子宗、那戛尔宗。曾为浪卡子宗。1960年与白地宗合并,改设浪卡子县。1964年打隆县并入浪卡子县。”《西藏地名》:266页。

⑫隆桑村:北纬29°07′,东经90°19′。曾名龙桑。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好地方、好乡、好域。属白地乡。在县治浪卡子村西北18公里,然巴雄曲下游北岸谷口。有乡路东行接拉萨至亚东公路。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下卷》152页。⑬喀拉雪山:应即卡惹拉山,“在江孜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意为嘴山垭、顶山垭。汉字曾译喀若拉、卡惹山口、噶惹拉、卡汝拉。海拔5045米。”《西藏地名》:234页。

⑭夹汤:应为今加塘。“北纬29°07′,东经90°15′。曾名甲当。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大坝子。属白地乡。在县治浪卡子村西北21公里,然巴雄曲下游北岸。通乡路。”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下卷》:152页。

⑮咱当:应为今杂塘。北纬29°07′,东经90°14′。曾名扎当、泽当。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草原、草场、草坝。属白地乡。在县治浪卡子村西北22公里,然巴雄曲北岸。沿河通乡路。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下卷》152页。

⑯居停:唐宋城镇中一些房主兼营的旅馆、仓库。《旧唐书·食货志上》:自今已后,有因交关用欠陌钱者,宜但令本行头及居停主人、牙人等检察送官。

⑰克:传统面积单位,指能种1克的种子的土地面积,即1克地。相当于1亩或小于1亩。按西藏(如江孜)计量,1克有两种算法:1克为14公斤,1克为16公斤。一般一亩地需用青稞种子17.5公斤,因此,1克青稞能种的土地面积约为1亩。见:丹珠昂奔,周润年,莫福山,李双剑主编:《藏族大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415页。

⑱楚撑温泉:疑为日喀则仁布县查巴乡曲参村:“北纬29°06′,东经90°03′。曾名曲珍公社。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新泉水。属查巴乡,在乡驻地东南约16公里。”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上卷》:342页;又见《西藏地名》391页:“曲灿卡:村名。属仁布县。位于县驻地东南。意为温泉坪、温泉口。汉字曾译曲村卡、曲撑卡。有公路相通。种有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

⑲滋松:疑为日喀则仁布县然巴乡孜松村:“北纬29°06′,东经90°10′。曾名则松。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三座顶峰。属然巴乡,在乡驻地东南约6公里。”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上卷》:343页。

⑳打拉:山口名。“在仁布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南。意为虎山口。汉字曾译打让拉、推拉。”见《西藏地名》:90页。又“达廓拉[山口],北纬29°11′,东经89°41′。曾名当国拉。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虎头山口。属母乡,距乡驻地西南约14.5公里。通小路。”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上卷》:339页。

㉑让巴:应即仁布县然巴乡然巴[村]“北纬29°07′,东经89°07′。藏语含义为茅草或兰靛。属然巴乡,距县驻地东南约31公里。是然巴乡人民政府驻地。”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上卷》:343页。

㉒让巴大喇嘛:疑为阿兰巴(Ram-pa)家族的成员,据达瓦教授介绍:“毕达克书中的‘阿兰巴赛'其实是藏文的音译,意思是‘让巴少爷'。如果是1946年左右,那时让巴家族里有一位大喇嘛(也是喇嘛噶伦)叫让巴土登贡钦。当时他是四大噶伦中唯一的大喇嘛(僧人噶伦……也叫噶伦喇嘛,汉语里常常译成喇嘛噶伦)”“在1909年和1912年达赖喇嘛两次返回西藏时,我们发现有一位任乞钦勒仓(chibs-che lastshang,乘舆助理大臣)的阿兰巴赛。1920年,他任雪尼,并受命主管察日朝圣。这个家族的另一名成员,官方称其吉堆赛,而通常被称作阿兰巴赛,大名南杰旺秋(rNam-rgyaldbang-phyug,生于1905年)。他于1923年步入仕途,1924年任扎尼(rtswa-gnyer)。后来他任觉莫(Jomo)宗本,随后任噶仲,再后为噶准。1932年,他陪同哲通夏卜拜前往康区。当他于1934年返回时,被任命为雪尼,在雪尼任上时,他于1936年担任了锡金行政官(古尔德先生)的接待员。1943年5月他迁任拉恰,1949年仍在拉恰任上。他可能就是1950年任颇本的那一位让巴(《黎吉生信函》)。1952年他仍生活在拉萨(《哲康上丹才班口述》。)”以上见毕达克.《西藏的贵族和政府》[M].沈卫荣,宋黎明,译.邓锐龄,校.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149页。

㉓麻惹:应即麻日[村]。“北纬29°06′,东经90°06′。曾名康麻日。1989年定今名。藏语含义为看不到。属然巴乡,在乡驻地西南约2公里。”见《西藏自治区地名志·下卷》343页。

㉔拉鲁:根据毕达克著《西藏的贵族和政府》,拉鲁家族分为早期和后期拉鲁家族。“早期全称拉鲁嘎察,这是该家族建在拉萨附近的壮观宅第的名称。第八世达赖喇嘛出身此家族。该家族向黄教提供了数目很多的灵童。……该家族未知姓名的祖先生有三子。长子名叫索南达吉。索南达吉也生有三子:索诺木达喜,罗桑多吉和未来的第八世达赖喇嘛。索诺木达喜于1771年拜访班禅。1781年,他从皇帝那儿获得辅国公的头衔。他本人有两个儿子,长子成为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可图罗桑土登旺秋。次子拉布丹纳木扎勒于1782年继承其父成为辅国公。”“后期拉鲁家族全名拉鲁嘎察。这是第十二世达赖喇嘛的家族,奠基者是其父彭措策旺。为了避免政府将庄园分配给新的亚谿家族,政府于1858年下令第十二世达赖喇嘛的父亲和亲戚与第八世达赖喇嘛的家族混居,这两个家族由婚姻纽带合二为一。1859年,皇帝赐给彭措策旺公的头衔。彭措策旺有三个儿子,达赖喇嘛是幼子。长子伊喜罗布汪曲……在1877年和1878年,他作为拉鲁公被提及。”见《西藏的贵族和政府》:20-31页。

猜你喜欢

农地
农地规模经营法律规制的理论阐释与制度重构
家庭非农收入、养老保障与农地流转参与
——基于农地福利保障调节效应的分析
美媒:1200万公顷农地被外资买走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农地三权分置的风险及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