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题壁诗发展演变刍论

2021-11-29于东新康奥博

于东新,康奥博

(内蒙古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诗体形式之一,题壁诗,顾名思义是指古代诗人题写于墙壁上的诗,而墙壁则有居室墙壁与影壁、驿站邮亭、景点别墅之壁、楼亭殿堂之壁、寺院墙壁、酒店商铺或倡肆以及村壁、山壁、山石等。古代文人兴会所至,提笔挥洒,写诗于各种墙壁之上,墙壁遂成为他们发表诗作的场所。题壁,始于汉代,据《艺文类聚》卷六十三引《华阳国志》说:“蜀城十里,有升迁桥、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其门曰:‘不乘驷马,不过汝下。’”[1]1128又,据《晋书·卫恒传》载,卫恒有《四体书势》曰:“至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讨钱足而灭之。”[2]1064两汉尚有墓石、棺椁、石阙、墓地祠堂等处的题记,如《武梁祠画像题记》,偶尔也有韵语题记,但应该说,无论题门还是题壁,题壁诗还尚未出现。

六朝时,题壁诗进入初创阶段,时见于诗人的诗集中,像马岌《题宋纤石壁》云:

丹崖百丈,青壁万寻。奇木蓊郁,蔚若邓林。其人如玉,维国之琛。室迩人遐,实劳我心。[3]951

从东晋到隋代,时见题手板(如梁武帝《戏题刘孺手板诗》)、题柱(如梁柳镇《题所居斋柱诗》)、题屏风(如北周庾信《题画屏风诗》)、题叶(如梁刘令娴《题甘蔗叶示人诗》)之诗,而题壁诗只是偶或一现,如梁陶弘景《题所居壁》:“夷甫任散诞,平叔做谈空。不言昭阳殿,化作单于宫。”[3]1814梁萧纶《入茅山寻桓清远乃题壁诗》:“荆门丘壑多,瓮牖风云入。自非栖遁情,谁堪霜露湿。”[3]2029隋王谟《东海悬崖题诗》:“因巡来到此,瞩海看波流。自兹一度往,何日更回眸?”总体来说,这个时期,是题壁诗初创期,数量不多,在体制上多为五言诗。至于题壁诗的发展与繁荣,那是唐宋时代的事了。

一、题壁诗的发展与繁荣

唐宋时期,是题壁诗发展与繁荣期。在数量上,据《全唐诗》统计,题壁诗有近千首之多,诗人达三百余人,而《全宋诗》里有题壁字样的诗作,就已达三十多万言。两宋时期,文人雅士每到一处,必寻访题壁诗,为一时风气。题壁诗的作者,有皇帝、贵族、达官、士子甚至还有僧人、隐士、伎女等,几乎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唐宋题壁诗之所以繁盛,主要在于以诗取士。由此文人群体的构成,不再像六朝时那样仅限于贵族显宦,大量出身贫寒的士子因科举也有了晋身上层的机会。为了显示个人的才华,士子们或向占据要津的大人物写信,投递自己作品的手卷;或题诗于墙壁,墙壁遂像今天的报刊一样成为士人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何况,宋代官方发布诏令,也往往粉墙特辟场地,这类墙壁就成了“布告墙”。文人也可以借此题诗,以吸引人们的注意,为自己的仕进铺垫道路。其次,唐宋书写工具如“文房四宝”,有了很大进步,携带比过去更为方便。像李贺外出,带着奚奴,得诗后草就,便放进奚奴所背负的锦囊内,如果没有随身可携带的书写工具,这就很难做到。再加上,唐宋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众多城市涌现,商家店铺,常常设有题诗墙壁以及笔墨伺候,一旦高官、名人题诗,就可使铺面生辉,借此可以招揽顾客,如王绩就有《过酒家五首》(又题作《题酒家壁》)、《题酒家壁》、《戏题卜铺壁》等。唐宋时,寺庙也是人流交会的地方,“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梅尧臣《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姜店》)[4]170,这种现象在唐宋时代极其普遍,故出现了大量的寺庙的题壁诗。

据文献载录,唐玄宗有两首题壁诗传世,即《续薛令之题壁》《过大哥山池题石壁》,其中前者云:“啄木嘴距长,凤皇羽毛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5]172薛令之为东宫官员,嫌为官清淡,故题诗壁上。玄宗在东宫见到此诗,遂索笔题壁上,算是对薛令之牢骚的批评,薛令之见续诗后,不久便称病归乡。可见,壁上题诗还是唐人信息交流的一种平台。在宋代,徽宗赵佶被金人俘虏北行时作有《北上题壁》:“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6]90并且,宋人不仅有题壁诗,也有题壁词——这是题壁诗的变体。据载,南宋太后等人被元人押解北上,宫中女官王清惠在途中,题《满江红》词于壁上,中有“愿嫦娥、相顾肯从容,随圆缺”句子,文天祥读后,叹曰:“惜哉。夫人于此少商量矣。”于是,他代作二首[7]494。至于官员、文人士子题诗于壁,此期就数不胜数了,像李白、杜甫、崔颢、孟浩然、张继、张籍、顾况、孟郊、崔护、刘禹锡、柳宗元、元稹、白居易、张祜等重要诗人都有数量不等的题壁诗,其中以元稹、白居易、张祜最多。宋人如苏舜钦、王安石、苏轼、秦观、黄山谷、陆游、杨万里、辛弃疾、吴文英等,除了题壁诗以外,还作有题壁词。文人雅士外,一些隐居之士、僧人也不甘寂寞往往题诗壁上,最著名要属唐代诗僧寒山,他题写于山壁的诗达五六百首之多。如做考察,唐宋题壁诗的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其一,触景生情,或赞美眼前的景物,或对景思人叙事,抒发感慨。

这类题壁诗数量较多,像王维《戏题盘石》:“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8]401泉水、盘石、垂柳、春风、落花在诗人眼中化为充满生命力的和谐图景,让人领略出一种灵动的美感。此外,著名的还有崔颢《黄鹤楼》、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等;宋人中有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苏轼《题庐山西林壁》等,也都是被人称道的上乘题壁诗。黄庭坚有不少题壁诗写得生动,不过有时以议论入诗,如《题君子泉》:“云梦泽南君子泉,水无名字托人贤。两苏翰墨相为重,未刻他山世已传。”[9]11416宋人题壁词有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触景生情而抒发爱国情怀的题壁词,感人至深。

其二,表达政见,成为诗人批评时政、反映现实的工具。

唐顺宗时,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的朝政革新,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后被宪宗召回京师。有一次,他到京郊玄都观赏桃花,作《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被朝中新贵认为讥刺朝政,又贬他任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十余年后,唐文宗召刘禹锡回京,他又赏桃花,作《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10]912,不久,他又被排斥到外地。宋代,有不少题壁诗是讥刺时政的,像林升的《题临安邸》,就是批评统治者醉生梦死的题壁诗。还有的针对某项时政措施的作品,如张宗橚《词林纪事》卷十八引《江湖纪闻》云:“淳熙壬子,饶信行经量。番阳以邑庠置局。有题诗云:‘大成殿下水漫漫,堂上尽是经量官。孔子回头顾孟子,是你说出许多般。’咸淳甲子,又复经量湖南。醴陵士人有诗云:‘失淮失蜀失荆襄,却把江南寸寸量。一寸纵教添一丈,也应不是旧封疆。’”[7]482南宋韩侂胄专权时,太学生敖陶孙赋诗于三元楼壁,敖陶孙纵笔之间,壁上诗板已被抬走。陶孙心知有异,急更衣下楼,与捕者交臂而过,幸得逃脱,足见当时政治斗争的激烈。

其三,倾诉个人苦难,反映社会动荡时期人们的悲惨遭遇。

五代后蜀有花蕊夫人,后蜀亡,被押送宋京师,路上曾题诗在驿壁上:“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妾最婵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宠爱偏。”[11]417张宗橚《词林纪事》卷十八引《中吴纪闻》:“建炎庚戌,两浙被兵祸。有题《水调歌头》于吴江者,不知其姓氏。其词曰:‘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簔。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鲙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边城千里,不为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7]480,这首词写得悲壮豪放。再如,据载,金人进犯汴京,武阳令蒋兴祖死难,其女被掳至雄州驿,遂题《减字木兰花》于壁间,曰:“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12]413,此类反映动荡年代悲惨际遇的题壁诗词不少。

其四,题壁于僧道精舍、隐士居所的,其或描绘居处的静寂,或借此参道悟禅,表现诗人内心关于出世、入世的矛盾。

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13]740通过对寺院幽深静寂环境的描绘,表达对佛禅的仰慕之情。再如刘长卿也有参道悟禅的题壁诗:“久迷空寂理,多为繁华故”“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10]344这类诗到宋代,诗人借题壁直接阐发对禅理的参悟,著名的有王安石《题半山寺》:“寒时暖处坐,热时凉处行。众生不异佛,佛即是众生”,还有《题西太一宫壁》:“草色浮云漠漠,树阴落日潭潭。三十六陂流水,白头想见江南。”[9]6683苏轼也有相似的作品《题灵峰寺壁》:“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14]548黄庭坚的一些题寺与题隐者居壁的诗,将禅语揉入诗里,如《题竹尊者轩》:“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说。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15]304读懂此诗,需参照《传灯录》的禅语,方能了悟,至于苏轼著名的《题西林壁》阐述的则是人生哲理而非禅理了。

其五,或抒发诗人坎坷遭遇,或披露对爱情的追求与失意的情怀。

最著名的是崔护人面桃花与红叶题诗的轶事。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10]919再有,唐代流传有宫女题诗于落叶上,诗曰:“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此事据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载,说舍人卢渥后来得到了这首红叶诗,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16]124后来又有不同说法,或云于佑,或云李茵等,这类诗遂成为后世所津津乐道的佳话。还有的却是悲剧性的遭遇,像徐君宝妻题壁词《满庭芳》,在动乱中,夫妻分散,妻被掳,主者屡欲侵犯,她遂在壁上题词而自杀,绝命词说:“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12]417写得哀婉凄恻,读之令人落泪。

相类的还有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据周密《齐东野语》载:“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于其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云:‘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17]17唐婉后读陆游词,和《钗头凤》词一阕:“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18]1191唐婉和词后,不久郁郁而终。他们的词,千年后读之,仍使人感动同情。

其六,唐宋时期的题酒家壁一类的诗,最初是诗人适意抒怀,但渐渐变为有意识的商家广告,成为广告诗词的开端。

唐初王绩曾写过《过酒家五首》《题酒家壁》《戏题卜铺壁》,这是题壁酒家、商铺之始,其《题酒家壁》曰:“昨夜瓶始尽,今朝瓮即开。梦中占梦罢,还向酒家来。”《戏题卜铺壁》曰:“且逐刘伶去,宵随毕卓眠。不应长卖卜,须得杖头钱。”[10]126这两首题壁诗,只是借题壁抒怀。其后,诗人多在邮亭驿馆以及客舍题壁,像孟浩然、张谓有《题长安主人壁》。间或题诗酒家的,像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诗中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10]408,可以看出当时文人在酒家会饮留别的风气。宋代诗人题酒家壁诗,著名的有陆游《题酒家壁》:“明主何曾弃不才,书生飘泊自堪哀。烟波东尽江湖远,云栈西从陇蜀回。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19]429题壁词,著名的像辛弃疾《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20]202

不过宋代有的题酒家、商铺的诗词,还有逐步向商业性质转变的特点。厉鹗《宋诗纪事》卷七载:“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邃《左氏春秋》。嗜酒,尝从酒店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竞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21]169宋无名氏《题太和楼壁》诗,就已带有替酒家招揽生意的色彩,在宋刘应李编辑的《翰墨大全》里,所收的无名氏词中有《少年游·题锦标社疏》《菩萨蛮·题刀镊行簇》《满江红·贺人开酒店药铺》等,已明显是商业广告词了。诗歌从陶冶性情供人欣赏的作品,逐渐增加了商业的使用价值,这是宋代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在体制形式上,唐宋题壁诗既有古体诗,又有近体诗,并且还有词。在表现形式上随每个作家的风格不同而不同,并没有创造出独特的样式。

二、题壁诗的衰落与转型

(一)题壁诗的衰落

元明清时代,题壁诗已不及题画诗,数量大幅减少,走向了衰落,这可能与书写工具以及印刷业的发展有关。唐宋时期,纸张比较昂贵,后来随着造纸术的进步,元明清时期纸张越来越便宜,再加上印刷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此期的文人抒发思想情感的手段不再单纯倚托于诗墙、诗板,所以比起唐宋来,题壁诗大幅减少,但受传统影响,文人仍有题壁诗创作,特别是社会动荡时期,诗人们还常利用题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诉说自己的苦难。元人方回、赵孟頫、马祖常、虞集、张养浩、贯云石等都有题壁诗,像虞集的《书上京国子监壁》为古体诗:“神京极高寒,幽居了晨夜。雷风无时发,零雨每飘洒。炎光不到地,萧爽度长夏。大化漠无宰,岂必事陶冶。扬雄不晓事,守道栖栖者。玄经百无征,白发谩盈把。”[22]26册11他还有《宋诚甫侍郎垂纶亭》,是四言古诗,而《题南野亭》则是五律,可见其体制形式多样,并且多以议论为诗。赵孟頫《题周秀才此山堂》:“青青云外山,炯炯松下石。顾此山中人,风神照松色”[23]106,则是描摹景色,类似题画。张养浩《书半仙亭壁自和二首》是自唱自和,可谓是别开生面的题壁诗。再有,元人题壁诗有许多并不明写题壁,像贯云石的《题岳阳楼》《题庐山太平宫》等只说题某某。并且,元代是多民族融入中原的时期,像贯云石为维兀人,即维吾尔族人;马祖常雍古人。在元代少数民族深受汉文化熏陶,多以汉文写诗,他们的诗风往往别具一格,像马祖常《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史馆闲题二首》《闲题树叶上》等,不妨看看马祖常的《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过溪踏瑶琼,入山采苍翠。仙宫名神山,下负六鳌背。我来访丹药,羽人已千岁。清啸响山谷,幽姿媚松桧。白水从北来,南与众川会。开窗目沃野,千峰俨相对。自是山林乐,何但官爵贵。……”[22]29册297格调豪纵,颇有李白诗风。再如贯云石作为维吾尔族人,他的汉文题壁诗也比较豪放,形象灵动,如《题岳阳楼》:“天远岳阳楼影孤。下窥梦泽渺平芜。城南老树依然在,试问仙童重到无?”[22]33册315

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喜写题壁诗,如《题老君废庙》《题隐者》《题神乐观道士》等,所以明代前期诗坛写题壁诗者大有人在,且多喜古风体,如宋濂《东雒山房诗》《题王允冈山斋》、刘基《若耶溪杳郭深居精舍》《题安仁余氏留余堂》等,偶尔也有适情遣兴的短章,如宋濂《题亭上壁三首》之一:“意随流水行,却向青山住。因见落花空,方悟春归去。”[24]1963刘基《题沙溪驿》:“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鸣作车轮声。西风吹客马上去,夕阳满川红叶明”[25]272,写得较出色。在明代诗坛,写题壁诗较多的是袁凯,这与他一生颠沛流离有关,故其题壁诗多写他真实的生活情景与悲苦境遇,如《大雨书寓所壁二首》《浦上寓所一首》《书寓所西斋二首》《题东斋壁》等,像《大雨书寓所壁二首》之一:“湿云密密覆高轩,浊流滔滔注满园。一双白鸟当窗下,无数黄蜂入户喧。亲朋何由致音问,道路已绝无扳援。野瓜新菜最称意,引蔓开花满败垣。”[26]72只是,这类题壁诗在明代并不多见。

明代中后期,题壁诗逐渐减少,但并未断绝,好似高潮后的退潮。一般诗人差不多都作有几首题壁诗,像李攀龙的《少府伯徐公明明月轩三首》《题欧职方鹅山泉高斋》《题候涛山观音寺徙自落迦》,汤显祖的《题窗示儿二首》《甲申见递北驿诗多为故刘侍御台发愤者附题其后》,陈子龙的《题虎丘石上》《题梅花墅和眉公韵》《于忠肃祠》,而唐寅题画诗较多,题壁诗只有《戏题机山》一首。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清代,间或也有个别诗人作题壁诗,偶尔也会有好诗出现,如王守仁《兴龙卫书壁》:“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尺素屡题还屡掷,衡南那有雁飞回”[27]1783,他还有《纪梦题壁》也受人注意。明代还有题壁关塞的诗,有的写得颇有气势,如杨一清《山丹题壁》:“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共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早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28]196该诗把边塞与题壁结合起来,写得雄浑沉郁,但这类诗在明代亦不常见。

还有一首反映女子不幸命运的题壁诗。据载,明末崇祯(或云万历时),有会稽女子题诗新嘉驿壁。据诗前小序,可知女子生于江南,幼读诗书,受父母逼迫,“事负腹之将军,加以河东狮子,日吼数声……鞭棰乱下,辱等奴婢。”于是在驿壁题绝命诗三首:“银红衫子半蒙尘,一盏孤灯伴此身。恰似梨花经雨后,可怜零落旧时春。”“终日如同虎豹游,含情默作恨悠悠。老天生妾非无意,留与风流作话头。”“万种忧愁诉与谁?对人强笑背人悲。此时莫把寻常看,一句诗成千泪垂。”[29]517这三首题壁诗最初被袁中道、钱谦益等所推重,并有和诗,故广为流传,一时间和者甚众,说明这位薄命女子的不幸命运,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情。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满州入主中原。这期间的一些题壁诗反映了人们悲苦的处境,如江阴女子《题城墙》:“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30]927类似这类书写不幸的题壁诗,在明末清初,约有二十余首。褚人获《坚瓠集》中收录了一些,如卷一《琉璃河馆壁诗》,作者是长沙女子,在良乡琉璃河馆壁所题:“多慧多魔欲问天,此身已判入黄泉。可怜魂魄无归处,应向枝头化杜鹃。”[31]5她共题三首,和者也很多。此外像吴芳华《逆旅题壁》是被掳北去女子的题壁诉哀诗,而查嗣庭女《题驿诗》则是入清后因文字狱牵连而遭流放入边的题壁诗了。明亡入清,像顾炎武等志士有志复明,他们虽不能公开题壁,以免杀身之祸,但顾氏作《书女娲庙》《介子推祠》一类的怀古诗,偶尔作《题李先生矩亭》,也都含而不露。再如冯班有《朝歌旅舍》:“乞索生涯寄食身,周前波浪马前尘。无成头白休频叹,似我头白有几人”[32]729,吐露出自己保全志节的豪迈之情。相类的题壁诗还有陈恭尹的《虎丘题壁》:“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市中亦有吹篪客,乞食吴门秋又深。”[33]820此期的钱谦益,作题壁诗较多,像《临淮田舍题壁赠王鹤年》《闻山东贼平喜而书驿壁代书示顾伯钦小仪》《新嘉驿壁和袁三小修会稽女子诗》《西溪郑庵为济舟长老题壁》《浮丘公题记于南峰石壁》以及《初八日雨不止题壁》等,其中以《初八日雨不止题壁》最有名:“凭仗鞋尖与杖头,浮生腐骨总悠悠。天公侭放狂风雨,不到天都死不休。”[34]138

清代康乾之后,文人题壁诗中,故国之思渐被伤时怀古、赏花观景、隐逸闲适以及个人失意的述怀所取代。比如袁枚,他是清代题壁诗数量较多的诗人,其《宿海会寺题壁》《茌平题壁》《和良乡题壁诗》,多为写景抒情,而《题李后主百尺楼》《再题马嵬驿》等,均为怀古之作,如《再题马嵬驿》:“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不须铃曲怨秋声,何必仙山海上行。只要姚崇还作相,君王妃子共长生。”[35]20这个时期,可以说更多的题壁是写景抒情,像厉鹗《湖楼题壁》:“水落寒山处,盈盈记踏春。朱栏今已朽,何况倚栏人”[36]312,或者如王士祯的唱和题壁诗《题新乐县驿寄宋荔裳》之类,或者像盛远的《自题寿域》:“窣堵波成傍佛寮,钟鱼香火伴昏朝。不知一盏花前酒,谁向刘伶墓上浇?”[37]530除了写景抒情外,也有的是题壁于精舍、寺院道观的诗,像张问陶《宝莲精舍自题》:“宝莲精舍一枝灯。照我回光得未曾。经卷堆成无佛庙。旃檀薰透在家僧。最难身脱千重障。及早心从七处征。参遍具多真实语。肯依权说问三乘。”[38]1317这是自题精舍绘画的诗,当是题壁诗的变型。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朱暝庵榜诗于门》载曰:“同治时,朱暝庵侨居长沙,岁暮贫甚,榜诗于门曰:‘申椒零落菊英残,从古潇湘作客难。连日市门三尺雪,更无人记问袁安。’时曾忠襄方家居,闻之叹曰:‘文人至此,我辈之责也。’急造访,赠钱十万。至除夕,复榜门曰:‘羔酒笙歌饯岁时,蓬门苔瘦得春迟。苍生莫问安危局,我且无聊尔可知?’有告巡抚者,巡抚怒,将迫逐之。或解之曰:‘名士狂态固尔,不足责。’巡抚笑曰:‘名士能辟谷乎?’暝庵闻之,又为诗曰:‘名士原无辟谷方,贵人休替达人忙,冰山我有天公在,胜似人家沈部堂。’”[39]109这类题于门上的诗,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名士的狂放桀骜之态。

此期,也有的题壁诗带有戏谑性,如清钱德苍辑《解人颐》卷下《惊奇集》载:“有一士人,居山寺读书。午夜月明,有女叩门而入,强士通之,士坚执不从,至五更钟鸣而去,惟壁间一吟:‘妾住小水边,君主青山下。青年不可再,日月坐成夜。只见船泊岸,不见岸泊船。岂能源谷里,风雨误芳年。薄情君抛弃,咫尺万里远。一夜月空明,芭蕉心不展。解下绿罗裙,无情对有情。哪知妾意重,只道妾身轻。经从佛口出,佛不在经里。郎在妾心头,郎身隔万里。月色照罗衣,永夜不得寐。莫打五更钟,打得人心碎。’或曰:“此花妖也。”[40]173其实,这类诗只是小说家之言罢了。

清代后期值得一提的题壁诗是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41]308此诗生动地表达出为变法而献身的英雄气概,在清代题壁诗中,可谓是放出异彩的杰作。

(二)题壁诗的转型

如前所论,在宋代,当题壁诗蓬勃发展之时,文坛产生了题壁词,这当然和当时词体文学创作的兴盛有关,但这也标志着题壁诗体制的转型。如前所述,两宋时期出现了一些颇有特色的题壁词,比如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辛弃疾的《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等,这些作品宣示了题壁诗的艺术新变。到了元代,题壁词继续发展,尽管数量不是很多。在这些数量不多的题壁词中,一类是游览题景,像耶律楚材《鹧鸪天·题七真洞》、白朴《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满江红·题吕仙飞吟亭壁》、虞集《法驾导引·庐山寻真观题》等;另一类则是或题别墅、斋室,或题隐士道人居所等,像王恽《浣溪沙·题韩氏别墅》、朱晞颜《哨遍·题坐忘斋》、张雨《南乡子·题李紫·山居》、谢应芳《水龙吟·题曹德祥水居》、张埜《念奴娇·题钓台》、吴存《水调歌头·江浙贡院》、廉希宪《水调歌头·读书岩》等,总起来说元代题壁词的数量远不及宋代,且在艺术水平上,正如元词不及宋词一样,元代题壁词也赶不上宋代。其中题壁咏楼者较有趣味,据明人都穆《南濠诗话》载:“元盛时,扬州有赵氏者,富而好客。其家有明月楼,人作春题,多未当其意者。一日,赵子昂过扬,主人知之,迎致楼上,盛筵相款,所用皆银器。酒半,出纸笔,求作春题。子昂援笔书云:‘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主人得之喜甚,尽彻酒器以赠子昂。”[29]523贯云石亦有词咏楼,其调寄《水龙吟》云:“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璚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十二栏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望画桥檐影,紫芝尘暖,又唤起,登临趣。回首西山南浦。问云物,为谁掀舞?关河如此,不须骑鹤,尽堪来去。月落潮平,小衾梦转,已非吾土。且从容对酒,龙香涴茧,写平山赋。”[42]126程文海跋贯云石诗文时,曾称其“五七言诗、长短句,情景沦至”[42]160,以之评判这首题壁词,也是允当的。

明代题壁词的创作情形与元代相似,也相对寂寥。值得一提的题壁词,是刘基《浣溪沙·处州叶叔安溪南草堂》:“细草垂杨村巷幽,白沙素石引溪流。青苔矶上有扁舟。门外好山开庵画,屋头新月学帘钩。窗风一榻似清秋”[43]536,以描绘景色为主,相类的还有沈谦《月笼沙·九日题南楼壁间》以及刘侗的《金菊对芙蓉·书壁》等。此外,有的虽未标明题壁字样,也属于题壁词,如瞿佑《满江红·紫阳洞》。明代另一类题壁词是题于客舍、驿馆、庙宇与隐士居所的词,像王行的《虞美人·顾氏隐居》《虞美人·题邹氏隐居》、瞿佑的《南柯子·书吴兴客舍》《蝶恋花·题西湖隐居》以及《满江红》(香火依然)等,其中王行的《虞美人·顾氏隐居》曰:“黄花翠竹临溪处,正是幽人住。不嫌拄杖破苍苔,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隔帘尘土纷纷起,久厌襄阳市。若能招我作西邻,从此一溪春水两家分。”[44]48至于像杨循吉《洞仙歌·题酒家壁》的作品,在明代不多见。其词云:

吴郊春满,绿草熏南陌,风弄轻帘小桥侧。瞰荒垣濃丽,几树夭桃,仿佛似、薄醉西施颜色。酝香飘十里,更着流莺,乱掷金梭向林织。天宇净繁芳,日暖蠭游,早阑住、高阳狂客。便典却罗衫又何妨,算容易飞花,韶光难得。[45]503

清代题壁词数量远超元明两代,这与清代词的中兴有关,除题画词、咏物词外,题壁词在清词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词人都有题壁词创作。清代题壁词的内容,一类写于士大夫庄园与隐居之所,如陈维崧《醉太平·题孙无言半瓢居》《贺新郎·题思嗜轩,为姜勉赋,用题青瑶屿原韵》、朱彝尊《风中柳·戏题竹垞壁》、李符《绮罗香·和蘅圃芸筑题壁》、龚翔麟《绮罗香·芸筑成、同耕客赋》、沈皞日《摸鱼子·题王咸中石隖山房》、陆纶《迈陂塘·题荻雪邨庄》、陆培《摸鱼儿·题荻雪邨庄》、王时翔《南浦·题香涛园中小舫》、沈德潜《解佩令·王冈龄园居)、汤寅《最高楼·题张氏隐居》、张四科《高阳台·著老书堂新筑露台歌以落之》、王又曾《望湘人·述庵三泖渔庄》、朱昂《清平乐·题三泖渔庄》、韦谦恒《迈陂塘·述庵先生三泖渔庄》等,这类词表现了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他们或于仕宦时筑好安乐窝,过着风雅园林生活,或急流勇退,归隐田园,以诗酒自娱,所以这类词极力美化庄园的恬静安逸,最典型的要数沈德潜《解佩令·王冈龄园居》:

古枫江宅,小停云馆,又移徙、梅家桥左。手自锄园,植海外、名花佳果。化石松、屈蟠磥砢。画师文沈,诗师王孟,会精神、艺林称可。喜宴嘉宾,每分咐、河干留舸。白头翁、座中惟我。[46]2612

另一类题壁词多写风景名胜、亭台庙宇之类。此类题壁词多有名作,如曹寅《洞仙歌·三屯道上,题龙女苗》、纳兰成德《清平乐·弹琴峡题壁》等,后者云:“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些。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47]190此外,像陈维崧《临江仙·寄题淡公丹霞精舍》《婆罗门引·题露筋祠》、朱彝尊《南乡子·游鼓山,题灵源洞壁。相传五代时,有高僧喝水,水移他处,遂涸》以及徐芗坡《台城路题邵西樵酿花小圃,黄云廊、冷香径、花韵馆妙香亭话雨蓬》等。题咏庙宇、精舍的词很少借机谈禅,只不过微露怀古之情而已,如朱彝尊《南乡子·游鼓山,题灵源洞壁》:“披雾晓同游,竹杖篮舆各自由。翠磴红亭三十里,淹留,行到松门路转幽。僧饭雨初收,风末钟声树杪楼。多事山僧曾喝水,桥头,至少飞泉一道流。”[48]94清人也有不少词,并不标题壁,直接记游写景,让人很难判断是不是题壁词,如吴锡麒《摸鱼儿·平望》、史承谦《一萼红·桃花夫人庙》、陈章《点绛唇·宛转桥》等作品。

还要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元明清时期不仅有题壁词,而且还出现了题壁诗的另一种新形式——题壁曲,题壁曲经历了元代的初步形成、明代的繁盛、清代则渐渐衰落的过程。

整个元代,题壁散曲数量并不多,这是因为散曲最初是通过歌唱来抒情表意的,即在歌楼酒馆与士大夫宴集的酒会上,多歌唱男欢女爱以及风花雪月的曲子,故元代题壁曲较少,卢挚【黄钟节节高】(题洞庭鹿角庙壁)、【中吕喜春来】(陵阳客舍偶书)比较有名,前者是这样的:“雨晴云散,满江明月。风微浪息,扁舟一叶。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闷倚篷窗睡些。”[49]10通过写洞庭夜景,抒发曲家旅途的孤寂无聊。此外,赵禹圭有【双调蟾宫曲】(题金山寺),乔吉有【双调水仙子】(玉壶园题水亭赠国公十一公子),刘时中有【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题和靖墓),张可久有【双调落梅风】(第一楼醉书)、【中吕朝天子】(题惠山寺)、【中吕满庭芳】(题小小蓬莱)等,其中尤以张可久的题壁曲数量最多,内容多为名胜景观的题咏,形式上都是小令,而与张可久同时的任昱,有【南吕一枝花】(题东湖),为套曲,改变了小令独占题壁曲的历史,具有标志性意义。

元末明初的汤式是创作题壁曲最多的曲家,且多为套曲,如【正宫端正好】(题梧月堂)、【南吕一枝花】(题心远轩)、【南吕一枝花】(题友田老窝)、【南吕一枝花】(题崇明顾彦昇洲上居)、【南吕一枝花】(题云巢),此外又有小令【双调天香引】(题金山寺)、【南吕一枝花】(题舜江寺)、【中吕酔高歌带红绣鞋】(客中题壁)等,因而成为元代重要的题壁曲作家。在其散曲中,有一首【般涉调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这是为勾栏瓦舍写的宣传作品,带有商业广告性质,很独特。他的题心远轩、题友田老窝一类散曲,只说题某某,没有明标题壁字样,这在明代很普遍,从内容来看,介于题咏与题壁之间。

明代散曲数量远远超过元代,题壁曲亦然,其大抵吟咏男女恋情、咏物、题画之类的作品,然明标题壁的并不多,多数标题是题某某之类,如朱有燉【北双调清江引】(题隐居)、沈贞【北双调蟾宫曲】(题于有竹居)、王九思【南南吕梁州序】(题舫斋)、王磐【北双调沉醉东风】(再题石亭风花雪月分得风字)、康海【北中吕粉蝶儿】(题集翠楼)等。内容不外题咏士大夫田园归隐之所或风景名胜之地,在尽情描绘风光之余,或赞美隐居的幽寂恬淡,或吐露自己的内隐衷,如朱有燉【北双调清江引】(题隐居):“些儿利名争甚的,枉了着筋力。清风荷叶杯,明月芦花被,乾坤静中心似水。”[50]4宁献王朱权、周宪王朱有燉身为皇族,在明初永乐夺嫡为帝之后,他们不得不寄情声曲,一心求道问仙,不问世事,所以尽量把自己的生活描绘得如隐士一般。其他如王九思、康海被罢官不得录用,故寄身诗酒,只谈风花雪月,但内心中一肚子牢骚,这些在题壁曲中都有隐约的表现。

明代有一种题壁曲很独特,像冯惟敏【得胜令】(题刘伊坡寿域),写的是刘伊坡生前为自己筑好了坟墓陵园、时邀亲朋宴饮之事。作者赞叹道:“呀,人都道拼死命逞英雄,俺只道寻活计觅从容。为甚么看日月如飞箭,这期间觑乾坤似转蓬,心胸,好世界游仙梦。疏慵,泼生涯过耳风。”[51]93冯惟敏因看不惯官场黑暗辞职,过着笑傲山林的生活,所以他的《题市隐园十八景》《题丹元楼》《题长春园》等套曲,都是歌颂皈依山林、美化隐居的草堂是桃源、诚心慕道。明人从汤式开始,多喜长篇套曲,除冯惟敏上述几首散曲外,其他如康海的【北中吕粉蝶儿】(题集翠楼)、【北中吕粉蝶儿】(题华严三友亭),施绍莘【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泖上新居)等。除了这类士大夫散曲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无名氏的讽刺乱题壁的曲子,见于李开先《词谑》,其【北正宫叨叨令】曰:“东来的也写在墙儿上,西来的也写在墙儿上,南来的也写在墙儿上,北来的也写在墙儿上,兀的不羞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恶杀人也么哥,再来的休写在墙儿上!”[52]4657此曲活泼有趣,又富讽刺性,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出题壁曲子的战斗力。

题壁曲到了清代与近代,呈现出衰微的趋势,直接署题“题壁”的曲作,唯寥寥数首而已,如金农《题僧壁》、许惠《妙香庵题壁》、张文虎《茌平题壁》、卢前《温泉寺题壁》,其中卢前已是近现代人了。还有一类是可以看出是题壁曲作的,像徐石麒《自题坦庵》、厉鹗《题大涤贝錬师房》、黄图珌《题竹石主人居》、张埙《题汪山樵木杏桥新居》、潘普恩《自题风月双吟楼》、凌廷堪《题李问原数椽潇洒临溪屋》、卢前《题快活铺》《题鸡鸣寺》《戏题酒店垭时黔中禁酒》《戏题老舍多鼠斋》、许宝善《题邵西樵酿花小圃》等,上述两类合起来也不过十几首而已。其余像标题只写“登金山”“木兰院”“村居”“黄叶村庄曲”“淮阴漂母祠”“西泠息养社”之类,介于题咏与题壁之间,难于判断。题壁曲创作数量较多的作家是卢前,其题壁散曲的内容以题僧寺庙宇、乔迁新居或园林隐居为多,题于酒店、旅舍则很少。至于题僧寺隐居之所的曲子,时有佳作,如金农《题僧壁》:

溪禽格格,山花索索,莫把酒杯空,却须满满斟著。三百六十少年场,紫毫一管颠狂。醉来题字不成行,乱写僧家粉墙。[53]153

再如凌廷堪的【北南吕四块玉】(题李问原数椽潇洒临溪屋):

歌咏怀,吟招隐。客到闲庭破苔痕,眼前名利君休问。柳抱村,花映门,酒在尊。地静深,人萧散。镇日开轩对青山,倦来欹枕饥餐饭。水半湾,屋两间,竹数竿。[54]6

除小令外,不少题壁散曲是套曲作品,其以细腻描绘周围环境为其所长,像徐石麒【北南吕一枝花】(自题坦庵):“图书拥百城,花竹开三径。衣冠羞济楚,杖履怕经营。闭户先生,没针砭的疏狂病,有担当的风月情。只会向笔尖说短论长,不会学圈套中偷炎送冷。”环境的刻画意在衬托对世态炎凉与现实黑暗的不满与摆脱的心境,故其结尾说:“尽聪明不换我痴情性,任热闹难开我冷眼睛,少甚傀儡衣冠好形径。鼓槌儿住停,戏棚儿拆净,则我一觉南窗梦初醒。”[53]41总之,清代的题壁曲也与整个散曲的走向一样,逐渐衰微,只有少数专家与爱好者支撑着局面罢了。

综上所论,题壁诗有着漫长的发展史,它发端于六朝,至唐宋达到繁荣高峰,元明清既是题壁诗的衰落期,也是它的转型期。唐宋时期题壁诗作者几乎涵括了社会各个阶层,在体制上它既有古体诗,又有近体诗,还有词的形式,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多样,可以说它与唐宋诗坛繁荣发展的历程是同频共振的。迨至元明清时代,随着造纸术的进步、印刷技术的发明与改进,诗人不再单纯依托诗墙以抒情达意,题壁诗逐渐走向衰微,但受传统影响,文坛仍有题壁诗创作,并且伴随着词曲文学的发展,此期的题壁诗发生了值得注意的新变,即出现了题壁词曲。相较于两宋,元明清的词文学趋于低迷,但在题壁词创作上仍有惯性发展,尤其伴随着清代词学的中兴,不少词人都有题壁词创作,此期题壁词的内容较为丰富,显示出新的成绩。与此同时,还产生了题壁散曲,其在体制上既有小令,也有长篇套曲,在思想内容上与此期散曲的主调是一致的。历史的车轮演进到清末民国,随着古体诗词的式微,题壁诗也逐渐淡出文坛。所以,题壁诗发展演变的进程,几乎就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一个生动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