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威效应的AB面

2021-11-28张旭

人力资源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机长权威意见

张旭

前阶段家人身体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首先,他要在医院的官方小程序上挂号,家人等了好几天,说一定要挂某某专家的号。我跟他说,你的身体并无大碍,为何偏要挂专家的号,这位专家的号非常不好挂。家人却说,看病一定要找权威专家,人家水平高,不会耽误病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看病要去三甲医院,挂专家号;上学要去升学率高的学校,还要找名师指点……这在心理学中称权威效应。关于权威效应的体现,可谓无处不在。在企业中,领导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这往往比命令的效果更好。因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肯定是企业的权威,或者为企业培养了一个权威,然后利用权威暗示效应进行领导。当然,要树立权威就必须要先对权威有一个全面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正确地树立权威,才能让权威保持得更加长久。

不要盲从权威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给某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们讲课时,向学生介绍一位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说这位德语教师是从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化学家”煞有其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瓶子,说这是他新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有些气味,请在座的学生闻到气味时就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对于本来没有气味的蒸馏水,由于这位“权威”的心理学家的语言暗示而让多数学生都认为它有气味。 人们都有一种“安全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种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人们还有一种“认可心理”,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要求相一致,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会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因此,这两种心理就诞生了权威效应。

前阶段,我的一位老同学出版了一本新书。作为出版界新人,他的书虽然内容很好,可是并未引起读者的太多关注。在一位策划人的指导下,他找到了业界的一些专家进行点评,并在图书网站上进行宣传。比如“某某专家推荐年轻人必读书目之一”“某某专家强烈推荐睡前阅读书目”。他还让某位权威专家为自己的书写序和书评。经过一番操作,他的书果然登上了畅销排行榜。不可否认,这本书在内容上的确很好,但是没有权威专家的推荐,这本好书也只能淹没在浩瀚的书海中了。

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有一种现象叫作“机长综合征”。这是一种倾向于保护机长的处罚机制。根据机长的地位,如果机长和飞行员同时犯了比较明显的错误,导致飞行发生了故障或事故,那么将会对飞行员进行惩罚,对机长的错误会不予处罚。“机长综合征”往往是根据机长在航空中的较高地位,来决定其权威影响力,也决定了其可以不受处罚。

“机长综合征”引发的惨案并不在少数,而且每一次事故都是鲜血的代价,可直到现在我们仍旧没有挣脱权威效应的束缚。著名的空军飞行将军恩特,在执行一次任务的过程中,因为副驾驶员生病,总部临时给他特别委派了一名副驾驶员,作为替补的副驾驶员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在起飞的过程中恩特哼起歌来,并且将头一点一点地随着歌曲的节奏拍子动起来。一旁的副驾驶员以为恩特要他将飞机升起来,尽管当时飞机还远远达不到起飞的速度,可副驾驶员还是把操作杆往上推。最终因为速度不够,飞行出了故障,飞机的腹部撞到了地上螺旋桨的一片飞叶,也插入了恩特的后背,这导致了他终身残疾。

事情发生后,有人问这位临时替补的副驾驶员:明知不能起飞,为什么却还是将操作杆推了出去?而飞行员的回答却是:他以为恩特让他这样做。所以在客观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只要是恩特发出的指令他都会遵守。而这个故事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分析,也反映了权威心理效应的负面性。

在現实生活中,人很容易因为他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大小来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权威总会持有信任和服从。从这些现象都能看出,权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很多时候仅仅是一个头衔,便能根据它做出相应的反应,甚至都不用在乎对方说了什么,只在乎说话者本身的权威地位。因为权威者是绝对的完美,而且是号召力的中心,跟从权威者是每一个人的正常心态。

提升自我认知突破权威效应

值得肯定的是,在生活中权威效应也有它积极的一面。例如:让权威人士做群众的楷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请权威人士进行科普,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相关行业的知识,也能更好地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无论在哪一个领域,能成为专家,一定有其过人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作为后辈或新人,一定要多多向专家学习和讨教。

但同时我们应当明白,权威人士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来自时代和自身条件的约束,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在权威面前,就能保持比较清醒的头脑。我们应当如何破除权威效应的笼罩呢?

卢瑟福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核物理学专家,且曾经因为研究出元素裂变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曾说,没有人能够从分裂的原子中获取能量,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任何想要从原子裂变中获取能量的人,都是在空谈。可是在几年之后用于发电的原子能就问世了,而且现在原子能和核能已经成为新的能源。

在伟大的19世纪科学时代,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伦琴发现了X射线,其后便有科学家断言,科学的尽头已经抵达,以后的科学任务就是将实验的误差缩小。然而不久之后,爱因斯坦就提出了相对论,为科学界打开了新的宇宙。如果人们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并为此孜孜不倦、执着不已,就能够破除权威效应的影响。

权威效应本质上是对权力和威望的服从,但若是自身足够自信且相信真理,权威在自己面前不过是一面能够映射出真理的镜子。因此,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才能突破权威效应的天花板。

首先,我们要养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做任何事情,只有经常动脑筋思考问题,才能够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才能够正确分辨他人意见的利弊,才能够从他人意见那里获取有利于自己的部分,才可能及时发现专家意见的不足之处,从而不会去迷恋权威。

其次,我们要理性认识专家的意见。专家虽然在某一领域很有建树,但他并非什么都懂,同样,专家也会犯错误。专家的意见如果能够通过实践和历史的检验,那就值得借鉴和学习,通不过实践检验的,我们也不能盲从。因此,面对专家的意见,要积极地加以思考和论证;选取其中可行的部分,去掉其中不可行的部分,不能因为他“权威”就完全照办。

再次,我们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多人对自己的决定不自信,总喜欢提出疑义,尤其是当他们的意见遇到专家的疑义时,他们就非常容易相信专家,而对自己本来很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产生怀疑。因此,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在专家面前,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多思考,拿出科学依据提出质疑。

权威的确能够帮助我们认识问题和事件,但它始终都是有两面性的存在。一方面我们会通过权威认识事物,但另一方面也会因为权威而被束缚,不敢发出质疑,也不敢提出新的看法。真理往往是在博弈中产生的,也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在看待问题时,不应该被权威轻易束缚,即使是板上钉钉的道理,也要从相对论的角度出发,凡事留一线自己思考的余地。学会独立思考,才能够化权威为己用,辩证地运用权威,既是成就自我,也是激励自我。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

猜你喜欢

机长权威意见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