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2021-11-28张晶
张 晶
( 盘锦市中心医院 , 辽宁 盘锦 124000 )
股骨颈骨折属频发性临床疾病,好见于老年群体,通常是因车祸、高处跌落等因素所致,同时与骨质疏松、机能减退等有关。临床认为,该病解剖结构独特,牵涉血管及神经,碎块较多,机体常有肿胀及疼痛等表现,随老龄化社会不断深入,股骨颈骨折患病率逐年升高,需予以及时诊治[1]。临床对此多以手术实施治疗,为进一步保障手术疗效,需于诊治期间辅以护理干预,以减轻应激效应、缓解躯体疼痛。舒适护理具人性化、个性化护理特征,从患者自身状况出发,为其提供专业、系统的干预,最大限度提高诊治舒适度,促进机体康复[2]。本次研究对2018年6月-2020年2月,接诊的伴股骨颈骨折患者(73例)开展研究,以一般、舒适护理分组,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研究区间2018年6月-2020年2月,探究对象为此区间本院接诊的伴股骨颈骨折患者,统计73例。纳入标准:经全面诊断满足《实用骨科学》中对股骨颈骨折判别标准[3];患者对研究知情,且主动签订协议书;无重大认知障碍。排除标准:手术不耐受者;因其他因素所致疾病,如骨肿瘤等;肝肾肺功能障碍;精神罹患、急性感染。采取简单分样法进行组别的有效划分,可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7),对照组男女数量之比21:15;年龄最大、最小75岁、50岁,均龄(62.05±5.14)岁;15例交通事故,10例摔伤例、11例坠落;观察组男女数量之比23:14;年龄最大、最小76岁、52岁,均龄(63.01±4.72)岁;17例交通事故,11例摔伤例、9例坠落。2组一般性资料比对,P>0.05,则具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予患者体温观察、血压监测及饮食与睡眠干预。立足于此基础观察组行舒适护理。(1)疼痛干预:术前及术后患者需留置引流管,亦或是保持强迫性体位,躯体不适感增加,护理前对其疼痛阈值开展积极评估,结合患者喜好借助放松疗法、听力分散法及幽默法等手段达到舒缓疼痛的目的。(2)体位护理:维持半坐卧位,于患者上肢进行静脉通道的开通,抬升下肢10cm促进静脉回流;必要时于受压位置实施吹风操作,减轻受压程度。(3)心理干预:股骨颈骨折发病骤然,一般机体耐受性较差,易形成一系列消极情绪,护理人员要提升与患者的沟通频率,诱导其主诉,告知成功诊治案例,加强康复信心;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弥补患者情感缺失,配合治护。(4)功能锻炼:依据患者具体的恢复状况进行功能锻炼,计划科学、有效制定,逐渐增加强度及频率,加速机体康复,需要注意,锻炼应遵从渐进式原则,切勿操之过急,强度、频率均以身体耐受力为准。(5)饮食干预:掌握患者饮食爱好,改善其不良习惯,鼓励进食蔬菜、水果等维生素高的食物,增强防御力;坚持科学饮食,禁忌暴饮暴食。(6)并发症护理:若患者有压疮表现,需采取更换衣物、体位等方式进行改善;泌尿系统感染,建议患者多饮水,加大排尿量,同时维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对手术创口感染者,术后需开展抗感染诊治;因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休养,极易引起静脉血栓,为此鼓励患者早期实施股四头肌屈伸锻炼及踝关节的屈伸锻炼,达到微循环纠正、静脉血栓防治目的。(7)环境护理:入院后,为患者安排安静、温馨的住院环境,依据身体状况、气候变化进行室内温度与湿度的调节,强化通风与紫外线照射效果,保持空气流通,降低住院紧张、惧怕等情绪。
3 观察指标:(1)并发症。不同干预后进行2组肺炎、褥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有效评价[4]。(2)满意度。参考院内自制量表对2组满意度展开实时调查,可划分为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3个级别,实行百分制,分值界限95-100分、80-95分、80分以下。(3)VAS评分。采取VAS量表对2组疼痛程度实施比较,分值越低越好[5]。
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资料借助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研究所牵涉定量资料用t验证、平方差说明,定性资料选用卡方(x2)检验,%表示,统计数据以SPSS18.0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5 结果
5.1 2组并发症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肺炎1例、褥疮1例及深静脉血栓0例;对照组肺炎3例、褥疮4例及深静脉血栓2例,相比之下,观察组并发症率5.41%,相较于对照组25.00%显著降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x2=5.474,P=0.019)
5.2 2组满意度对比:统计数据可得,观察组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人数分别达21例、15例、1例,总满意度97.30%;对照组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与不满意人数分别达17例、12例、7例,总满意度80.56%,2组相比于统计学有意义,P<0.05(x2=5.241,P=0.022)。
5.3 2组疼痛程度对比:观察组经舒适护理后VAS评分(3.22±0.55)分,对照组经一般干预后VAS评分(4.05±0.78)分,由此可见,观察组VAS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效果更为显著,P<0.05(t=5.266,P=0.000)。
讨 论
股骨颈骨折隶属骨科疾病范畴,常与年龄、骨强度、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老年群体,因患者髋周肌群逐渐退化,自身反应迟钝,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坠床、滑倒等危险事件,继而诱发重症骨折。在临床上,股骨颈骨折多表现为外旋畸形、肿胀、髋部疼痛等,经X线检查及CT诊断确诊,制定相应的诊治计划及护理方案,确保临床疗效。目前,临床常采取手术复位进行疾病的诊治,复位程度越好,其骨折愈合度越高,为进一步保障手术复位效果,需辅以科学干预[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及VAS评分相比于对照组具显著降低优势,P<0.05;观察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提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提示舒适护理效果理想[7]。舒适护理本质上为人性化护理,其遵从“以人为本”的核心,采取多样化手段实施干预,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生理等各方面需求,使其心绪稳定,能够正确看待治疗与护理,加强诊治信心。同时让患者感受来自社会、家庭的温暖及关心,弥补内心情感缺失,进而实现减少诊治周期,加快康复速度的护理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减轻心理及精神压力,提升康复信心;采取饮食干预,保证机体能量所需,加强体质,降低感染;疼痛及并发症的有效实施不但使患者不适感降低,减少术后风险,且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友善,规避医疗纠纷。由此可见,舒适护理于临床效果、患者预后均具重大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8]。
综上所述,股骨颈骨折护理中引进舒适护理可获理想效果,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减轻躯体疼痛,亦能提高满意度,属理想化与科学化干预模式,值得临床深入推崇及大面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