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2021-11-28侯玮婷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困难个体

侯玮婷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青年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需要不断被挖掘,通过激发潜能和创造美德,促进心理品质的积极发展。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形成良好思想素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过硬思想素质和理论修养必备的条件。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学生普遍因为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等因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将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引导中,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认同并接受培育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在与外界环境交互形成的由思想、行为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形成会由于个体所处的积极环境变化、生活圈层、教育经历、社会关系的改变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个体的心理品质存在差异。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状况、成长环境和心理特点,本文认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自身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与后天教育环境相互影响、作用下,形成的正向态度,且能够获得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和社会认同感。

一、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征

(一)积极性

积极心理品质本身就是积极、正向的,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特质。在客观环境的刺激作用下,能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形成激励,促使形成乐观的心理状态。高校大学生青年的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情绪善变,其心理品质尚不稳定,但在校园文化环境的促进下,积极的心理品质易形成积极的思维,从而产生积极的行为[1]。对待具体问题时,抗压能力强,善于问题解决。

(二)创造性

创新能力是个体善于通过新鲜的方式解决、处理事件或产生具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产生激发个体创新能力的内在创造力,有利于以非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大学生而言,创造性一方面体现于个体的智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心理品质的积极健康。

积极的心理品质意味着健康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活跃开阔的思维方式,这种品质下的学生兴趣广泛,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勤于思考并学习[2]。在挫折面前,甚至高压条件下,容易突破常规,挑战创造性方法,调整个体行为以便适应社会发展。

(三)适应性

个体需要与不同的环境接触,也需要习惯不同的环境。适应性指的是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主动适应新的环境,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能力。成长过程中,人们习惯按照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对新鲜事物本能的排斥。积极心理品质会帮助个体消除负面的心理暗示,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寻找生活的乐趣。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自主产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在消极的社会环境下,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影响适应性的关键因素[3]。

(四)稳定性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因此没有人是完全一样的。正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都有独特的模式,这些特征的总和构成了一个独特、稳定的人格。人的思想、行为会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但结合高校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规律来说,大学生的人格趋向于稳定,其积极的心理品质一旦形成,也不会被轻易改变[4]。积极心理品质是青年学生自我调节的基础,这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使个体有明确的定位,正确评价自己。

二、培育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一)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中发现:家庭收入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意味家庭收入越低,心理健康水平也就越低。城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农村大学生,而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多分布在农村,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困难学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校园的压力,在应对压力或竞争时,容易出现由心理承受能力交叉而引发的诸多问题。当这些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时,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其不利。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其在应对困难事件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品质,消除负面情绪,积极自我调节,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5]。

(二)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经济压力影响需要适应多种环境,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紧跟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迅速调整社会角色的定位和对自己的定位,融入周围环境。高校学生多为初入社会,尚未经历过太多的挫折,当处于逆境中时,极易出现社会恐惧、挫折压力、人际矛盾等,从而产生自我否定,导致出现消极的心理品质,难以适应社会。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有助于个体以积极的态度和较高的自我评价应对生活负性事件,调动积极的自身力量,较好的调整角色变化,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引导积极的社会心态

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会影响周围环境中的个体或群体,从而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社会支持系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早走向社会,其积极心理品质伴随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在互动交往时扩大到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唤起积极能量,引导积极的社会心态[6]。调动社会群体积极发展,面对挫折不畏惧,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四)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既可以是感官的享受,也可以是心理愉悦,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区分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换的。用积极的心理品质解决问题,能够让个体对未知事件充满期待,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评价。在社会环境中,积极心理品质是释放压力的驱动力量,能够以积极心态感受周围环境,使消极情绪得到宣泄,显现出来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培育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

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在校时间较多,学校有责任培育经济困难的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第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筑牢思想基础。通过广泛开展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感恩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主动性。第二,增强学生的校园体验。充分调动每一名困难学生的积极性,摆脱自卑心理,将个人代入到校园活动的主要角色,通过放松训练、团体辅导、班级活动等建立积极体验。第三,建立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言传身教,通过自身能力、素质丰富学生的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具备高水平的道德修养[7]。

(二)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多聚焦于心理问题学生上,缺少对特定群体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探究,更趋于对问题成因及改进方式的调研,忽视了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对家庭经济困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可以拓宽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第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面向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形成规律性和特殊性探索,重点消除学生内心负性情绪,激发潜能。第二,开设积极心理学相关课程。在教学环节,通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第三,开展积极的心理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月的宣传教育,通过积极心理知识问答、心理情景剧、心理拓展训练等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完善人格[8]。

(三)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反之则会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第一,树立积极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的理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与学生积极交流,关注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和重要节日能够合理分配角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第三,选择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家长不是一味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和在校表现,而是应该从教育方法上究其原因,根据家庭实际情况与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选择适合家庭且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取得的成就给予肯定,面对学生的失败事件时能够耐心听其解释原因,一起克服困难。

(四)形成广泛的社会支持

个体与社会存在密切的联系,每个人都有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与社会成员的互动实现沟通交流。丰富社会支持系统可以通过社会关系倡导社会成员的积极心理品质,也是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支撑因素。第一,加强人文关怀。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文化环境引导积极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同时通过举办公益性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意识。第二,发挥新媒体优势。大众传播前要严格审核把关,避免虚假信息,确保信息的正能量,通过贴近生活的信息和典型事件引导大众用积极情绪看待社会问题。第三,建立心理咨询平台。平台针对高校大学生而设,可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行业内专家开展网络知识宣讲和科普。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或选择就近的咨询师表达诉求,解决自身存在心理问题,从而促进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困难个体
困难中遇见团队
普通高中家长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困难我不怕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选择困难症
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的实践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