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体育课程中以职业特色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策略及方法的思考
2021-11-28王宏春
王宏春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受传统教学模式及理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尚未搭建起健全完善的教学体系,加之内外部教学环境有待提高,导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无法真正满足现代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基于此,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现状及办学任务、办学宗旨,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同时鼓励并引导所有教师转变错误教学认知,革新教学理念,梳理完善教学内容,以此实现全面发展[1]。
一、高职体育教学凸显职业特色的重要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生产、管理、建设等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很多学生在后期会从事与基层实践相关的工作,而这类工作通常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人才的培养应当以职业能力提高作为核心要点。体育教学在实践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分析学生的专业特征,根据其专业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增加或是删减部分内容[2],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体质体能,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具体而言,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当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紧密联系,全面实现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为其后期的职业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据调查显示,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职业病层出不穷,使得我国大多数群体逐渐处于亚健康的生活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及社会适应能力[3]。因此,积极有效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极为重要,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手段凸显出学生未来的职业特色,能够使其更好的应对复杂多变的职场生活,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岗位,提高其职业体能。而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专业需求的分析,增加具有一定职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开发出与学生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及模式手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同时也能够在提高学生职业体能素养的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其生产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实现职业发展。
二、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针对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通常是借鉴参考中职院校或是本科高校的模式及手段,对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并没有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征,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无法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因此对于综合型、技能型、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有职业技能及职业体能,对职业健康有着系统化全面的认知和掌握,这样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及价值[4]。
要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凸显出职业特色,必须将课程内容与职业发展进行充分有效的渗透融合,而这就需要梳理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不断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仍然集中在学生体能素质的达标,针对保健、健身、职业病的预防等等认知有待提高。
我国相关教育部门针对目前职业教学的现状及特征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具体而言,高职体育教学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及核心竞争力,搭建起健全高效的教学机制,将体育教育与职业特征有效融合,以此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目前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缺乏先进的教学模式及理念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教学的体育改革必须充分立足于职业特色,将就业创业作为基础导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受滞后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这些都直接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贯彻落实。目前仍然有部分体育教师采用的是传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手段,并且整个课程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和体育相关的基础内容及技能,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个性需求,也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这样的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及实践能力,仍然将自身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重要价值。
(二)缺乏健全完善的高职体育改革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明确职业特色的具体外在体现及其主要内涵,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难点问题仍然在于如何将职业特色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机的渗透融合。具体而言,教师通过对职业特色的深入分析,明确学生的职业发展方向、心理认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教学机制、教学体系的建设要点,将上述要义与体育教学渗透融合,能够全面实现学生的素质提升,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职业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融合的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或多或少会对职业特色理论内涵存在疑惑,不清楚其价值体现,而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无法凸显出教学重点内容。
(三)缺乏全面系统的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
第一,针对体育教学的最终成果并没有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导致对实际效果无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也就不能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及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第二,考核机制的缺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职业发展,也无法对教学机制的改革指明方向;第三,过程性评价的缺乏导致教学改革失去了客观性,也无法对其具体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约束规范。
四、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策略措施
(一)革新滞后教学理念及体育认知
职业特色本质上来讲主要是指重视高职院校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及未来工作岗位,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推动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学的改革首先应当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任务,基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岗位需求,将岗位标准与教学进行有效的渗透融合。例如,针对某些特定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其对于从业学生的体质体能的具体要求及可能对学生身体心理造成的影响,以此有效梳理完善理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耐力、速度,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同时还应当提高其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树立正确道德理念,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调整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改革过程中,高职体育教师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应当将体能训练作为基础,职业特色作为核心,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素养作为主要内容,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完善必须充分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征及就业要求,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身体素养、职业能力四个模块入手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例如,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未来会从事一些与基层建筑等等相关的实习工作,对其耐力、整体综合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设置教学内容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拔河、登山、攀岩等等相关的活动,实现其整体机能的同步发展。
(三)创新高职体育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创新,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必须正确看待现代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创新发展企业的推动作用,积极引入多元化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更好地服务于职业特色体育教学工作。例如,第一,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体育目标任务,这为其后期工作的有序开展能够提供可靠的帮助;第二,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在网络中打造高效的教学平台及互动交流平台,学生及教师可以在平台中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友好协作交流,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得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积极正确的体育指导帮助,切实提高体育精神及体育素养;第三,教师应当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采用分层教学法的方式实践其能力的提升。
(四)搭建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学改革的考核评价对于整体效果的凸显及未来教学的进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评价应当是整个教学的重点内容。第一,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教学的具体开展实施情况,有效明确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第二,通过实践探究的方式了解企业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体能要求,分析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岗位内容、体质状况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不同行业对体能素养心理状态的实际要求,以此有针对性地搭建起相应的评价机制;第三,对于某一种具体的项目活动而言,高职院校应当根据不同专业项目活动的设置情况制定差异性的评价标准,以此充分凸显出职业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