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的探索
2021-11-28刘卫民
刘卫民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职业教育是民族振兴、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拓展学生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方案中也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这两项举措的出发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三型”技能人才,切实服务地方经济。
一、“1+X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内在关系
(一)两者的独立性“1+X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具有相对独立的内涵和外延,两者相对独立。“1+X证书”制度是国家为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出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调动企业、培训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培训,深化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强调技能的复合性和可转化性;“三教”改革是教学综合改革,是推进当前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中“传道授业”的教师是改革的关键,“庖丁解牛”的教材是改革的载体,“授之以渔”的教法是改革的路径,三者结合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两者的关联性。“三教”改革是过程,“1+X证书”制度是成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在联系。“1+X证书”制度的推行和落地,离不开学校、企业、行业、培训机构共同参与解决“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关键性问题。而“三教”改革中德技精湛的教师队伍、内容形式精良的教材、精准施教的有效教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是否可以通过“1+X证书”证书的评价和检验。
(三)两者的融合性。“三教”改革推动“1+X证书”制度的落实,“1+X证书”制度推进“三教”改革,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融合,互推互动。“三教”改革中融入“1+X证书”制度对师资的要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的要求,使得“三教”改革有的放矢,改革有方向;“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贯穿“三教”改革,最终“1+X证书”制度有章可循,落实有办法。
(四)两者目标的一致性。两者目标高度一致,目的都是为了深化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这两项重要举措联手推进,可推进职业教育深度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二、“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双证融合。“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首先应具备“双证融合”的理念。职业教育在“三教”改革实施中应注意把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把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融入课堂教学、专业实训,构建学生“专业+技能”知识体系,强调学生所学即所考、所学即所用,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解决企业用工难题[1]。
(二)产教融合。实施“1+X证书”制度,要求教学与实际、专业与岗位、教学与技能紧密联系,教师教学过程中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实施教学,这也是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方向,“三教”改革要求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为主线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产研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证岗能”一体化闭环式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三教”改革,强化技能技术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三)课证融合。实施“1+X证书”制度,需教师充分掌握岗位技能操作要求,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融入教学体系和课程,全面制定技能训练、课程实训、实习教学大纲,将职业技能融入课程教学,课程与证书无缝融合,改革教材、教法、考核方法,将学科知识传授与岗位专业技能培养精准对接,提高学生考证比率和专业技能。
(四)平台融合。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企业和学校可以互建工作室,还需要对标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标准开发配套教学资源,或对原有实训场所、实训设备进行改建等,这就形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而这些平台也是“1+X”证书培训、考试所必需,“1+X证书”制度与“三教”改革实现教学、实训、考证资源共建共享,利于专业发展定位。
(五)成果融合。“1+X”证书制度下学历教育与“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的学习成果可以相互转换、互相承认、互换互通,这必将给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学分银行下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灵活的学习制度出现的同时也为“三教”改革提供新思路,教师在依据行业新动态、新观点、新技术开发教材时需考虑知识技能点的完整和实用,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同样可结合技能需求,改变教学场地、模式、情境,贴近职业岗位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果融合促进两项工作良性推进。
(六)考评融合。教育部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内容系统地纳入日常教学内容以促进书证融通,也强调需加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以推进“三教”改革。可以将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结果作为教学效果的考核依据,评价教师参与教学和课程改革的效果,检验专业办学质量。
三、“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的具体操作办法
(一)统一思想,重塑教育教学体系。按照职业教育办学原则,在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职业院校以“1+X证书”制度为突破点,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以“一专多能”理念重塑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指导,从教师提升、教材创新、教法改革上入手,以证促改、以证促学[2]。
(二)部门协调,构建多维工作格局。“1+X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的落实,不只是教务部门的工作,需教务处、各系部、人事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等多部门协调联动,从双师认定、职称晋升、教学考核、学生管理、学生就业等多维度推动“1+X”制度下“三教”改革。
(三)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双师能力。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除了“企业专家”请进来的模式,积极探索建设与“1+X”证书相关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完善“双师”标准内涵,与教师轮训、新教师实习和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打造一批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这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师改革的“必攻之痛”。
(四)课证融通,深化教材重构创新。课证融通将职业技能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职业技能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融合、专业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的融合。这就需要校企合作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更新,以岗位技能为课程体系的主线重构教材,将行业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新规范、新业态纳入教材,把爱国情操、职业道德、工匠精神、诚信品质等思政内容融入教材,这是当前职业院校教材改革的“必攻之实”。
(五)搭建平台,推进教法改革创新。以学校牵头、以企业牵线成立各行业产教联盟,搭建行业领域技术和人力资源平台,以产业行业需求推动着教法的变革,将学校搬进园区、将课堂移到车间、把试卷改成作品,在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老师提升、有利于专业发展的原则下落实“1+X”证书制度,打造教学相长的“新课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当前职业院校教法改革的“必攻之难”。
四、“1+X证书”制度下实施“三教”改革的重点工作
(一)牢固树立能力为本理念。“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宗旨,实施“三教”改革与1+X证书制度应牢固树立师德为先、学生为重、能立为本的教育理念,这是改革创新的核心和宗旨。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持续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施方案。为保证“1+X”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两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应从专业定位、岗位需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多视角完善、评估和论证人才培养方案。
(三)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为保证“1+X”证书制度和“三教”改革两项工作顺利实施、有效运转,需建立健全教学考核、双师认定、职称晋升等相关常态化工作机制,把这两项工作纳入教师教学绩效考核以督促推行落实;具备“1+X”证书讲师资格等认定为“双师”可以助推教师队伍双师队伍的形成;而“1+X”证书制度工作的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挂钩则可以推动老师积极实施“三教”改革。
(四)严格把控技能证书质量。“1+X”证书能否反映相关专业领域典型岗位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是职业院校选择相关“X”证书的基本要求。另在实施过程中,还应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评价机制,学校、企业、行业、学生、家长等多元监督,从“X”证书的实用性、服务性等多方面严抓技能证书的准入和退出机制。
(五)优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评价体系不仅包括对职业培训评价组织承担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引用、考核和发放的考核、对职业学校承担的职校学生职业技能工作进行评价,还需要考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情况以及试点工作推进“三教”改革进展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