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及对策探析

2021-11-28李小燕夏远贵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培育院校职业

李小燕 夏远贵 杜 云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21000)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所体现出的职业技能、职业态度及职业行为准则,是职业精神的综合体现。[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升级,整个社会、企业对于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对其求职就业与职业发展具有关键影响作用。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对于促进学生自身职业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一)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助推器

素质冰山理论认为可将职业素养划分成体现为知识和技能的显性职业素养和以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为主的隐性职业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过硬的显性职业素养是促使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砝码,能够提升就业的竞争力。而隐性职业素养则是检验个人工作能力,鉴别绩效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对于学生职业发展进步具有潜在的影响作用。因此,无论是显性职业素养还是隐性职业素养,都对于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重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而人才培养应是一个关于职业人综合能力培养的过程,不仅包括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包括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育提升。然而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较为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相对欠缺。高职院校应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就需要大批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的职业态度、过硬的职业作风、扎实的职业技能才能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有所发展,才能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进而加快我国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步伐。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现状

(一)职业素养培育机制不够健全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学生各个层面紧密协作,并且应贯穿于整个学制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培育目的。[2]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只停留在开设几门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之学时设置较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作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脱轨,学校未能全方位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难以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相应未能及时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育方法相对滞后

高职学生相比于本科生而言,理论功底相对薄弱,知识水平偏低,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要求高职教师适当改变传统理论讲授的教学方式,可根据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不断探索尝试易于他们接受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创造活力。在讲解专业知识,练就专业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职业素养的各方面知识,促使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了解不同专业的发展前景,职业要求与职业方向选择,在正确分析自我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三)职业素养认同感不强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升应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就目前看来,高职院校通过开设相关职业素养课程,借助校企合作等途径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于职业素养认同感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对于个人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方向等诸多因素缺乏明确的认识,系统地分析。部分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吃苦精神,导致频繁更换工作、同事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这些都是学生职业素养内化不足的突出表现。[3]

(四)校企协同育人成效有待深化

高职院校由于培养方式的差别,学生在大三阶段赴企业顶岗实习,直到毕业前返校办理毕业手续,这一阶段学生与学校处于“脱轨”状态,学校未能充分了解学生实习现状,难以发现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比如高职院校有不同专业的实训基地,但实训场所里多为机器、零件等硬件设施的投入,缺乏企业文化、行业规范、从业标准等的熏陶与感染,难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与过硬的职业作风,隐性职业素养不强。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对策

(一)健全职业素养培育机制,发挥不同层面育人合力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提升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发挥学校、企业、学生本人等不同层面的育人合力。高职院校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抓住课堂主渠道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合理安排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相关课程,避免学生产生轻视思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学生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可将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操作技能、行为规范准则要求融入课程学习中,为后期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

此外,注重发挥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企业对于学生的培育作用,企业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实习考核,学校将其列为优秀毕业生的参考指标之一,促使学生认识到职业素养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创新职业素养培育方法,加强体验互动式教学

“00后”高职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如果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单纯采用理论讲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高职教师可依据“00后”学生的个体特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开展诸如案例分析研讨、专题交流讨论、优秀校友故事分享等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活动加深学生对于职业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还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不仅能检验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磨炼其意志品质,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逐步加深对于职业素养内涵与要求的理解和认识。

(三)依托校园文化,营造职业素养培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历史、办学理念、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种隐性教育方式,对提高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养具有潜移默化地影响作用。[4]如何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素养培育过程中的无形作用。第一,校园景观与硬件设施陈列。学校应有规划地在校园里陈列体现学校特色与职业精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实训楼内加入体现企业文化、行业标准、经营理念的相关元素,学生每天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自身职业素养会在不自觉间得到提升。第二,利用各类契机,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开展诸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招聘会求职模拟、“我的就业观”交流会等。以这些特色比赛活动为载体,帮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无形中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高育人实效

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从入校开始已经具备“准职业人”的身份,不同学院根据开设专业、学生人数、企业需求等因素与多家用人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共同培养学生。然而,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来看,这种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订单班学生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离职率较高;学生实习后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脱节”,校方未能及时掌握学生实习状况等。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沟通、交流,形成企业、学生、学校多方联动的信息传输渠道,校方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发现学生在初次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在后期培养中与企业共同协商修订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要求。

此外,学校还可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将传统的实训教室改为仿真实训工作室,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实训中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感知企业文化与行业标准,逐步培养其职业意识与职业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

四、结束语

培育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客观趋势。立足于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院校、企业、学生个人等不同层面探索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形成育人合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切实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培育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