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的导师制教学探究

2021-11-28王乃茹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五年制导师制专项

黄 辉 王乃茹

(1.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运动系,福建 福州 350003;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保健系,福建 福州 350003)

本文分析各类体育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运动员学生的组成与教学背景特点,探讨建立一个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导向,以导师制的教师负责制的体育职业的实践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做准备。

一、五年制学生组成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收入、生活水平和全民体育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地的体育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学生生源数在增加,尤其是五年制一贯制的运动训练的学生占有体育职业院校的绝大部分人数[1]。以福建某体育学院为例,每年运动系五年制运动训练学生招收330名学生,在校生五年制的学生有近1500人,占全校3000人的一半的学生数。可见,五年制的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成为学院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五年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教学与管理是学院教学改革中所涉及人数最多时长最长的教学对象,因此是教学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五年制学生现状分析

五年制运动训练学生不同于普通高考录取的高校学生,其入学为初中的应届毕业生,年龄平均在15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处于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完善过程中。刚入学前两年的学生们离开家庭在学院独立学习生活,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未能建立稳定的对世界的认知,针对这类学生情况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情绪与管理难度,学院在教学管理中对学习与生活的合理的疏导干预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及持续性。

因此,运用导师制管理从学生所从事的专业背景和入学的意愿入手,学生对于运动训练是具有广泛的兴趣的,通过合理的体育激励与教学引导与学习生活相互间的把控管理,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和组织竞赛,建立良好的归属感,有效地展现学生青春期的激情与能力。抓好学风建设与训练的态度,让学生能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学会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在竞争中感受到集体荣誉感与成功,从中体现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技能与知识能力的教学分析

(一)专业技能的状态

五年制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依托学院的优势软硬件平台与全省专业队的教学平台体育专项教学能力,根据不同的专项运用导师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模式。通过连续四年的专项技能训练,在技能上与同等年龄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较有明显的技能优势。但与本院通过体育高考录取的三年制专科学生相比较,学生年龄、体能素质和心理成熟方面都有显著差异。三年制学生在年龄上较五年制学生大一到两岁,并且通过参加体育高考前的一到两年的考前身体强化训练,身体发育与体能素质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接受三年普通高中的文化教育学习和经过高考的洗礼,专项知识的掌握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养成都具有优势,对于社会竞争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五年制学生强[2]。

(二)知识能力的状态

五年制运动训练学生在知识能力等方面还是较为弱势,从多年的招生情况分析,所招收的生源大致有三类来源:省内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各地市及省级体校学生报考、各运动管理中心的适龄运动员报考。这三类中应届初中毕业生报考人数为最多,但也存在着生源的平均文化水平能力不高,学习习惯不良,报考时的专项能力不高,但训练有积极兴趣的特点。

因此,利用学生的兴趣的特点,在导师制的专项训练过程中要区别于运动队的训练模式,除了提高专项技能与体能素质时,合理引导学生学习专项文化知识,并迁移到学生的专业文化学习与基础知识的体系培养。借鉴国内外高校运动队的先进学习管理模式,在没有达到或未能完成基本的文化学习成绩或任务时,给予一定的约束与规范,让学生在专项训练与文化相结合,为日后的毕业与就业打好基础。

四、人才培养方案与导师制结合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专项性

依据五年制运动训练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来看,在长达五年的教学过程中,前两年的专项提高阶段是学生们进行专项训练的重要时期。运动专项教师在两年中每天与学生们都进行课堂教学交流,形成了以各运动训练专项教师为核心的专项技能为依托的教学活动。因长时间的接触与学生们教学活动中价值观的正逐渐形成与建立,导师制的教学体验与社会引导成了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师制的教学与就业的专业技能的准备都需要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提出预见性及导向性。给予学生们在未来参与社会的就业与创业创新过程中能发挥自主的专业能动性,为学生们的学习与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准备。

(二)导师制的完善

以导师制的教学过程对运动训练专项教师的高要求必然能打造出高水平的教学名师,通过建设一批学院的名师后,形成了名师工程。同时,建设名师的工程也提升了学校的声誉,有了更多的名师就能逐渐形成名校的教学大目标。通过名校名师工程及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交流教与学的方式,从专业、年龄、研究领域等多层次的确立教师的职业生涯的教学与实践,为创业建立专业的名师名校的导师工程做积累,完善条件。

因此,五年制学生的教学与就业方面应加强导师制教学和管理,从软硬件、资源共享及专项教师的培训上入手,打造以多级导师制为核心的专业梯队建设。在学生管理上以专项训练的背景引入竞争机制,以竞争意识的常规化、日常化的方式练好内功,学生训练与学习更为积极主动。走出去与地方高校和社会团体或海峡两岸的交流竞赛等形式,对学院的形象起到推动与宣传的作用;树立良好的团队效应,对学生也是份荣誉与骄傲,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规范。同时,交流中会有更多就业的机会与创业的资源,让学生能走得更远更好。

五、实践为主的职业导向

(一)职业方向

五年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体育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部分,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实践是为培养优秀的服务社会的体育技能型人才。从福建某体育学院五年制运动训练专业往届的就业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职业方向:

1.各类体育教学培训机构;

2.各类小学体育教师与运动队训练;

3.各类招考;

4.自主创业;

5.参军入伍;

6.从事非体育类工作。

五年制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到第四年的下学期进入实训,但期间的专业学习与就业的相关性在自主认识方面未能达到一定的确定,因前两三年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8岁左右,相当于普高的高三学生的年龄,学生思想还较单纯。对社会的就业与方向认知度不高,需要对专业就业所需求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也不明确。因此,需要导师制的专项教师进行合理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引导,对自身的学习和职业规划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二)实践为主的职业导向

在五年制的运动训练学习中,通过导师制的合理引导,征求学生的个人意见后,提前在转轨后第三年中,引导学生参与和就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或实训,通过15~30天的实训,体验参与社会工作后的自我认知与就业观的形成。更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与就业中更具有针对性与成效性。相应的减少第四年的实训时间,增加职业引导与观念的建设,开设一定的创业与创新的多学科的社会就业知识与认知的建立。

导师制的引导工作应在学生实习前,首先进行相应的学生的实习职业意愿调查,统计实习工作中的学生所选择的职业种类与动向,并从所掌握的实习情况分析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创业创新的意愿与比例。在此基础上,学院相关部门根据学生的情况建立数据库,以数据库为依据,与社会就业需求的比例进行分析和引导,引导实习生选择更为合理的实习工作。

(三)自主创业优势

职教20条的发布,高职院校每年100万人的新增生源都为职业教育和职业就业的创新和创业推广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的数字信息的应用,在大健康的背景下,部分行业与体育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形势在不断更新各种行业新的就业形式。对于体育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业,创业教育及创业基础理念需在校期间加强,尤其是有一定的运动基础和经历的少体校背景的运动员及五年制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

除了具有职业优势外,体育高职校的五年制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好,大多数学生在体育专项的运动过程中所承受的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对抗,需要经历不断重复的失败挫折和重新振作成功的过程;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具有更多的心理打击承受能力。而创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容易坚持下来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创业心态。通过导师制专业领域所具有的专业资源为学生们提供的合理专业引导和建议,能更有效地发挥学生们的优势并转化为创业的有利因素。

综上所述,体育高职五年制专业培养教学应在制定能适应人才市场岗位和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通过对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各类情况分析,运用导师制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的建设指导。通过导师在多方面和多渠道的专业引导,为五年制学生在不同的实践时期过程中提供更好的学习指导与就业体验,并能通过导师的专业资源和经验结合学生专业学习中所具有的抗挫折和不断增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基础,进行合理的自主创业等就业导向,为建设合乎体育市场需求提供符合工作岗位的体育人才。

猜你喜欢

五年制导师制专项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导师制联合进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来源的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效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五年制高职 人才培养方案的标准化刍议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