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长助学中心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2021-11-28张雷蕾王丽萍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学长新生高校学生

张雷蕾 王丽萍 刘 娜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一、高校学长制的概念

近年来,学长制在许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广泛好评。学长制也可以称之为学导制,是指高校在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时,选出一些政治觉悟高、思想品德优异、学习成绩优秀、具备一定经验的高年级学长,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帮扶、指导、沟通、经验传授、教育等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可以协助辅导员或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强化学生管理效果,将高校学生的真实想法反映给辅导员和学校,成为院系和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让高校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高校实行了学长制,形成了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培养,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更好的教育方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在更加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提升高校的人性化教育模式。

二、高校学长制实施的原因

高校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管理、思想教育等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需要将教育与管理方式结合社会发展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高校学长制便是这种教育模式的衍生品。高校学长制可以根据新形势,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兴趣爱好、学业提升、工作方向、甚至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帮助。学长制的开展是高校教育方式的创新和突破,是对目前的高校教育方式的辅助与完善。学长制的开展与推广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

我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开展,重视对高校学生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批具有崇高理想、道德水准高、职业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高校首先要建立一支有素质、有能力、有热情、有经验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时,都使用了辅导员制度,这种制度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人均教育水平也在稳步提升,做到每个孩子都有书读、有学上。而且,我国的高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造成我国高校的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达到了1∶230,使得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很难照顾到每一个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也无法了解高校学生的内心活动。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更好地引导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学长制度的设置必不可少,高年级学长可以在高校辅导员工作繁忙时,辅助辅导员开展工作,为高校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对学生管理的效率,增进高校学生与辅导员的感情,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成长,也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工作有序开展[1]。

(二)我国高校学长制的优势

在我国高校的学长制实施中,要聘请政治素养高、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热情高涨、并且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高年级学长,这种模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平等的学习感觉,减少了沟通障碍,容易增进感情,形成亦师亦友的学习模式,便于开展教学工作。学长制教育模式针对性强,可实现一对一帮扶,针对学弟学妹的特点,制定个性化帮扶计划,帮助高校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同时,高校学长制不仅可以给高校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未来工作上给予帮助,还可以锻炼高年级的学长,让高年级学长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提高其沟通的能力,提高高年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因此,高校学长制具备着强大的优势,是一种双赢的模式,有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上的进步,也有助于高年级的学生提升自身的能力,值得在我国高校中进行大力推广。

(三)学长制对学生心理的培养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大招生,我国大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毕业后的竞争也越来越大,独生子女抗压能力以及承受能力薄弱,容易造成高校毕业学生的心理压力过大,造成高校学生的心理失衡,所以需要学校进行及时疏导与及时排解。目前我国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良莠不齐的内容,负面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很容易影响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加上初入高校的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盲目模仿与崇拜,学生接触一些不良信息和软件,导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严重影响学业。而且,高校的辅导员无法实时对高校学生进行监督与引导,高校学生对辅导员与家长都存在着抵触心理,有着明显的代沟,这时,高校学长制便可以起到作用,可以与高校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倾听高校学生的心声,可以从他们的角度给予高校学生一定的建议,更容易被新生接受,学长制为高校学生管理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三、高校学长制实施对策

高校学长制通过选拔品德优秀、成绩优异、责任心强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作为辅导员助理对新生进行学习、生活、情感、心理方面的帮扶,让大一新生建立起健康的人生观、是非观、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对大一新生进行专业知识、考研经验、职业规划、社交技能、衣着搭配等等全方位的指导,让大一新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并且在高年级学长的帮助下,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梦想。

(一)科学选拔高校高年级学长

在新生报道之前,高校可以通过邮件、工作群、纸质通知等宣传方式向高校学生发布信息,招募高年级学长参与学校的学长制活动,详细说明具体要求与奖励措施,欢迎符合条件的高年级学长前来报名,并且说明学长制的重要程度,希望参与报名的高年级学生予以重视。同时,采取自我推荐与教师推荐的选取模式,组织学校老师与学生干部进行公开选拔,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与测试,最终确定最适合的人选。由学校团委进行培训,明确责任范围,进行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以及心理辅导方式的传授,让高校学长充分掌握这项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合格证书,放于学生档案中保存。

(二)高校学长制的基本要求

高校学长制所选拔的学生必须是大三、大四的优秀本科生或者是研一研二的优秀研究生,需要具备政治素养高、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品德;同时还要具备学习成绩优秀、学习态度端正、知识面广、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等特点;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交流,热爱公益事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热爱文艺、体育锻炼等,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有乐观、正能量的精神。

(三)高校学长制的工作内容与职责

高校学长制的工作内容包括:梳理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即将面对的问题,并且给予解答;对大一新生的学业、考研、就业、人际关系、学生会、学校社团、入党条件、奖学金等问题进行讲解,还需要对大一新生的大学生涯与工作规划进行指导,并且与大一新生进行心理交流,了解大一新生的诉求,并且将学生的问题反馈给辅导员与学校,进行更好地帮扶工作;及时关注大一新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辅导与疏导,问题严重的需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学长制的职责:保证高校学生健康成长,保障高校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避免高校学生接触不良信息,及时关注学生情况,避免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疯狂消费;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将学生可能遇到的情况与家长沟通,将对高校学生的教育方式与高校学生家长进行讨论,形成高校、家长、学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保障高校学生健康地成长[2]。

(四)高校学长制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前,高校学长制在高校的学生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实现高校学生直接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让高年级的学长与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进行友爱的互动,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营造良好的大学氛围。高校学长制的实施,促进了高校不同年级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不仅可以加快低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可以培养高年级学长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高校学长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实施高校学长制需要正确处理高校学长制与高校团委之间的关系,要有助于团组织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处理好与低年级学弟学妹的关系,与他们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高校学长制在高校中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的开展,为高校的教育工作作出了创新。可以使高年级的学长与低年级的学弟学妹更好的交流互助,让大一新生感受到大学校园的温暖,低年级学弟学妹能从高年级学长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也能让高年级的学长在帮扶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因此,高校学长制值得在我国的高校中实施推广,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法,有助于高校学生更好的发展,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促进广大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学长新生高校学生
重获新生 庇佑
高考满分学长带你洞察数学奥秘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枯蓬新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看!学长!
看!学长!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