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分析

2021-11-28王雨时

探测与控制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胶合板靶板灵敏度

王雨时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0 引言

触发引信以及非触发引信兼具的触发性能,包括触发灵敏度、钝感度(低灵敏度)、防雨、大着角发火性(角度灵敏度)、擦地作用正确性、触发作用时间(瞬发度或延期时间),是影响引信对目标作用可靠性和战斗部毁伤效能的重要性能。这些性能,涉及作战目标和试验用靶标,还涉及弹道环境,也涉及可靠性和考核样本量,并且以弹药作为一次性消耗的陪试品,因而试验考核成本高、周期长。长期以来,触发引信以及非触发引信兼具的触发性能,始终处于测试数据偏少、底数不清、信息量不足的状态。触发性能指标的确定对于引信设计原理和方案,对于研制周期和风险,也有很大影响。

文献[1]在分析前苏联和美国中大口径榴弹机械触发引信设计思想的同时,还具体讨论了前苏联和美国的中大口径榴弹机械触发引信碰击触发灵敏度和瞬发度性能。文献[2]主要分析了前苏联和西方国家小口径榴弹机械触发引信的作用时间性能,同时汇总了前苏联和西方国家小口径榴弹机械触发引信的触发灵敏度性能(包括着角、立靶距离或着速、铝合金靶板厚度)。文献[3—4]报导了西方国家炮弹弹头触发引信防雨性能(雨滴大小或模拟靶板规格、着速或靶距),同时还汇总了这些引信的触发灵敏度(着速或靶距、靶板材质和厚度、着角)、大着角发火性以及作用时间等性能数据。文献[5—6]详细分析了美军20世纪80年代小口径炮弹引信性能及其实现的技术原理,其中包括作用延期、大着角发火性、擦地炸作用正确性、防雨、触发灵敏度等触发性能。文献[7]汇总了西方国家新兴的小口径无引信火炸药撞击起爆多功能弹的终点效应,包括触发灵敏度(靶厚、靶材、着角、靶距或着速)和延期作用性能。文献[8]根据弹丸结构以及外弹道学和终点弹道学理论,在确保作战效能的前提下,论证了中大口径榴弹弹头触发引信的作用时间性能指标。文献[9]综述了近八十年来西方国家大口径火炮榴弹弹头机械触发引信的发展历程,其中涉及这些引信的触发灵敏度、防雨、瞬发度、延期时间、擦地炸性能数据。

目前未见有文献系统归纳引信触发性能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入分析,特别是对试验考核所用靶材的分析。本文针对此问题,开展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的分析,试图为引信触发性能论证、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文中仅从目标特性角度讨论,基本上未涉及引信的具体结构和技术原理。

文献[10—12]披露了西方国家制式引信产品触发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信息。本文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限于篇幅,这些信息不再在此列出。

1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触发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综合

1.1 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

西方国家将触发灵敏度作为引信的主要触发性能,并用直观的试验条件衡量触发灵敏度性能,包括靶材、靶板厚度、着速或靶距(或模拟靶距)、着角。其考核试验类似于我国传统的发火性试验。除美国M739引信产品族,美国低速40 mm榴弹发射器引信M536A1、M550和M551,美国2.75 in火箭弹引信M423和M427以地面为目标外,西方国家其他引信产品型号均是通过立靶方式来考核的。立靶材质较多,不同的型号有所不同,包括钢板、铝合金板、木板、胶合板和纸板。其中最薄的靶板,对于弹头引信碰击触发而言,钢板是3.175 mm,铝合金板是0.4 mm,木板是25.4 mm,胶合板是3.175 mm,纸板是1 mm,纤维板是12.7 mm(50%发火率);而对于弹底引信惯性触发而言,钢板是3.175 mm,铝合金板是1 mm,木板和胶合板均是50.8 mm。

其中以1 mm厚纸板作为触发灵敏度试验考核靶板的,只有迫击炮弹引信。迫击炮弹引信是触发灵敏度最高的一类引信,要求对薄雪能够可靠触发,而因其系曲射非平射故对其钝感度无要求;但由于其触发区直径较大,所以这并不意味着迫击炮弹引信不能防雨。

有一部分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试验考核是以有效射程处的存速作为着速(具体试验方法不详),而另一部分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试验考核是以可靠解除保险距离作为试验立靶距离。大部分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试验考核时的着角是0°,少部分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试验考核时的着角就是能保证可靠发火的最大着角。

1.2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钝感度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

未见有文献专门提及。只有3种型号产品涉及,分别是:美国0.50 in多用途枪弹引信在20 m处0.5 mm厚的2024铝合金板上不作用,以165 m/s着速对2 mm厚2024铝合金板作用;美国Mk79Mod0(M118)对3.175 mm厚胶合板不作用,对19.1 mm厚胶合板可靠作用;美国M820对3.175 mm厚胶合板不作用,对25.4 mm厚胶合板可靠作用;挪威20 mm火炮M/70引信对距炮口25 mm处1.6 mm硬纸板不作用,而对750 m处2 mm厚铝合金板作用(0°着角)。

1.3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大着角发火性及其试验用靶材

研发较早的海军引信最大发火着角一般是20°~60°,晚期研发的引信最大发火着角一般是64°~85°。对付空中目标的小口径炮弹引信最大发火着角则是70°~90°,晚期开发的引信最大发火着角都是80°以上。靶材有钢板、铝合金板、胶合板和木板,以钢板、铝合金板应用较多,其中对付空中目标时靶材一般是铝合金板。典型的如美国25 mm口径引信M758和XM771的大着角发火性试验条件为:着角80°,1.016 mm厚铝合金板,着速152~1 097 m/s;德国35 mm口径引信DM331的大着角发火性试验条件为:着角80°,2 mm厚铝合金板,1 500 m距离内;美国面空导弹引信M934E21的大着角发火性试验条件为:着角80°,10 mm厚铝合金板,着速76~975 m/s。

1.4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擦地炸性能

这方面数据较少。目前只有低伸弹道的轻武器、小口径高炮和航炮、直升机载火箭引信有擦地炸即小落角发火数据。其中美国84 mm口径无后坐炮引信FFV447的擦地炸发火最小落角是5°,美国40 mm口径榴弹发射器引信M533、M536A1、M549A1、M550和M551的擦地炸发火最小落角是3°~6°。美国小口径火炮引信XM771和M758的擦地炸发火最小落角均是10°,而M759和FMU-154/B的擦地炸发火最小落角均是5°。美国直升机载2.75 in口径火箭引信M423的擦地炸发火最小落角是2°,而M427是5°。配用于美国直升机载2.75 in口径火箭的引信XM754在弹底起爆引信内设有惯性开关实现擦地炸作用,最小发落角是20°。

还有某些大口径舰炮弹头引信如Mk29Mod3RFM和Mk30Mod5给出了对水面射击的最小落角要求,一般都是45°。这应该不是引信对水面射击时的最小发火落角,而可能是为了保证在落点水面不跳弹所规定的最小落角。

1.5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防雨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

文献[10—12]中未见有此内容。按文献[3—4],西方国家触发引信一般能防中到大雨,几乎都以等效靶板来考核。等效靶板靶材有硬纸板(0.5 mm或1 mm厚)、铝合金板(0.3 mm厚)和胶合板(3.175 mm厚)。靶板布放在引信解除保险距离点,着角为0°。

1.6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瞬发和延期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

美国小口径榴弹引信只有瞬发作用模式,而西方国家大口径弹引信一般有瞬发和延期两种作用模式。

瞬发作用时间数据较少,已知配用于陆军中大口径火炮的机械时间瞬发引信M562和M564的触发瞬发度为25 μs;配用于陆军2.75 in口径火箭弹的XM754引信由头部压垮开关接电,瞬发度为25 μs;配用于20和30 mm火炮榴弹的M505A3引信瞬发度不大于50 μs;配用于战场支援导弹的引信Mk79Mod0(M118)由头部压垮开关接电,瞬发度为60~80 μs(19.1 mm厚胶合板,速度76 m/s);配用于陆军中大口径火炮榴弹的M739系列引信为170 μs(以25.4 mm厚木板作为试验靶材来考核)。配用于陆军66 mm口径火箭弹的弹底机械触发引信M434E1的作用时间为300 μs(3.175 mm厚胶合板,速度114 m/s,无专门的延期设计,系惯性触发原理)。

西方国家大口径弹引信延期作用模式下的延期时间多为30~70 ms(50 ms),一般以25.4 mm厚木板作为试验靶材来考核。也有较短的,如XM773和M782引信为7 ms(76.2 mm厚胶合板,速度1 100 m/s),配用于海军76 mm口径火炮穿甲爆破弹的M66A1(A2)引信为16 ms(12.7 mm厚钢板,速度427 m/s,着角20°)。

分别配用于120 mm口径坦克炮灵巧弹药和破甲弹的引信XM780和M774对硬目标的瞬发度分别为20 μs和50 μs,而擦地作用时为0.5 ms。

西方国家榴弹弹头触发引信延期性能试验用靶材有木板、胶合板和地面(砂石)。西方国家穿甲爆破弹弹底触发引信延期性能试验用靶材目前只有钢板。

2 西方国家触发引信试验用靶材

西方国家小口径弹触发引信对付的目标主要是空中目标和地面轻型目标,其靶材也比较一致,主要是铝合金板,偶尔也有纸板和纤维板。而西方国家中大口径炮弹触发引信靶材与火箭弹触发引信对付的目标基本相同,都是人员和轻型目标,靶材差别主要是木板和胶合板。如以装甲车辆和舰船为主要目标,有时也以低碳钢板作为靶材;而以空中目标为主要目标,有时还以铝合金板作为靶材。靶材木板与胶合板所对应的目标类型未见有明显差异。

历史上压制弹药引信均以木板、胶合板等靶材作为试验目标。近些年来,中大口径火炮榴弹弹头触发引信M739系列也以地面和水面作为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的目标。

此外,美国40 mm口径底速榴弹发射器引信M536A1、M550和M551,美国2.75 英寸口径火箭引信M423和M427,也都以地面作为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的目标,而未选用靶板。

2.1 木板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用木靶板厚度范围是25.4~101.6 mm,其中弹头触发引信用的是25.4~50.8 mm厚的木靶板,而弹底触发引信用的是50.8~101.6 mm厚的木靶板。可能是受限于各向异性特性影响强度和完整性,目前缩减最薄木靶板厚度是25.4 mm。这样的厚度并不适合一般情况下触发灵敏度性能的试验考核。高触发灵敏度引信如小口径炮弹弹头引信等,有用铝合金板和胶合板作为触发灵敏度性能试验考核靶板的。

FFV447引信木靶板材质是松木。其他产品未见有对靶材材质的说明。FFV447引信是原生自瑞典的。

2.2 胶合板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用胶合板靶板厚度范围是3.175~700 mm,其中弹头触发引信用的是3.175~700 mm厚的胶合靶板,而弹底触发引信用的是3.175~101.6 mm厚的靶板。

美国中大口径火炮榴弹引信近期产品以胶合板作为靶板的要比早期产品的略多,似乎胶合板有取代木板的趋势。这可能与胶合板材质均匀、各向同性、结构完整性好、使用方便有关。

美国战场支援导弹引信Mk79Mod0(M118)同时以胶合板作为钝感度和触发性能(灵敏度)试验考核靶板,其中考核钝感度性能的靶板厚度为3.175 mm,而考核触发性能(灵敏度)的靶板厚度为19.1 mm。

美国空面导弹引信M820也同时以胶合板作为钝感度和触发性能(灵敏度)试验考核靶板,其中考核钝感度性能的靶板厚度为3.175 mm,而考核触发性能(灵敏度)的靶板厚度为25.4 mm。

2.3 铝合金板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用铝合金靶板厚度范围是0.4~10 mm,其中炮弹弹头触发引信一般用的是1~2.03 mm厚的铝合金板,炮弹近炸引信备用触发功能用的是1.02~4 mm,火箭弹弹头触发引信用的是0.4 mm厚的铝合金板,导弹弹头触发引信用的是10 mm厚的铝合金板(惯性触发开关),而炮弹弹底触发引信用的是1~2 mm厚的铝合金板。其中美国引信产品均有材质标示,炮弹引信的都是2024或2024T3,火箭弹引信的均是24号特殊铝合金。估计都是一种合金,只是叫法未统一。德国给出的铝合金靶板合金牌号是杜拉铝F40。

除上述触发性能试验外,美国0.50 in口径Mk211Mod0型多用途枪弹引信以0.50 mm厚的2024铝合金板作为钝感度试验考核靶板。

2.4 钢板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试验用钢靶板厚度范围是2~127 mm,其中弹头触发引信一般用的是2~6.35 mm厚的钢靶板,而弹底触发引信用的是2~127 mm厚的钢靶板。其中美国引信产品均有材质类别标示:低碳钢(mild steel)、特殊钢(special-treated steel)和装甲钢(armor)。德国给出的钢靶板钢牌号是St37(大概相当于Q235B或20钢)。

2.5 纸板

用纸板作为靶板的引信产品很少,中大口径压制火炮引信没有,目前看只有意大利两种迫击炮引信AJV111A3和RO88以1 mm厚硬纸板,美国40 mm口径高炮榴弹引信Mk27Mod1和EX421分别以3.5 mm和3.4 mm厚的粗纸板(chipboard)作为触发灵敏度靶板。挪威M/70引信以1.6 mm厚硬纸板作为钝感度试验靶板。

2.6 地面

M739系列引信,以地面人员和车辆为主要目标,美国考核其触发性能的试验目标是砂石混合(sand & gravel mixture)地面(着速300 m/s)。而西班牙考核其触发性能的试验目标是31.75 mm厚的胶合板(用4.2英寸口径的迫击炮,着速162 m/s或用105 mm口径的榴弹炮,着速204 m/s)或6.35 mm厚的胶合板(用175 mm口径的加农炮,着速914 m/s)或45°落角的水面(用4.2 in口径的迫击炮,着速137 m/s)。

美国40 mm口径低速榴弹发射器引信M536A1、M550和M551,以地面人员和器材为主要目标,考核其触发性能的试验目标是地面(ground,落角3°)。

美国2.75 in口径航空火箭弹引信M423和M427,主要用于打击地面人员器材,考核其触发性能的试验目标是地面(earth,落角分别是2°和5°,着速约为762 m/s)。

目前尚未见有对作为试验目标(靶)的地面的具体技术要求。

2.7 水面

除上述M739系列引信以水面作为触发性能考核的试验目标外,未见有其他引信产品也以水面作为触发性能考核的试验目标,包括舰炮引信。

3 分析与讨论

1) 受导弹总体结构布局所限,导弹引信不可能采用碰击触发原理和结构,只能采用惯性触发原理和结构;因而导弹引信多以过载环境阈值来衡量其惯性触发灵敏度。惯性触发原理有可能会延迟引信作用时间。如果导弹速度比较低,则对战斗部毁伤效能影响不会太大。大概是同理,美国迫击炮弹引信M745由于在头部布放了涡轮发电机及其进气通道,所以其也采用了采用惯性触发原理和结构,其触发灵敏度阈值是100g的前冲。

2) 引信碰击式弹头机械触发作用,瞬发度可达25 μs(美国迫弹引信M562和火炮榴弹等引信M564,着速762 m/s,70°着角,25.4 mm厚木板)和不大于50 μs(美国炮弹引信M505A3,着速914 m/s,70°着角,1.016 mm厚2024铝合金板)。

引信碰击式弹头机电触发作用,瞬发度可达20 μs(美国坦克炮灵巧弹机电引信XM780,初速900 m/s)、25μs (美国2.75 in口径火箭杀爆弹引信XM754)、50 μs(美国坦克炮破甲弹引信M774,初速1220 m/s,硬目标)、60~80 μs(美国战场支援导弹引信Mk79Mod0,着速76 m/s,19.1 mm厚胶合板)。

引信弹底惯性机械触发作用,瞬发度可达 300 μs(美国66 mm口径火箭燃烧弹引信M434E1,着速114 m/s ,3.175 mm厚胶合板)。

3) 引信触发灵敏度,对付空中目标的,要明显高于对付地面目标和海上目标的。小口径炮弹对空攻击使命必不可少,因而小口径炮弹引信触发灵敏度明显高于中大口径炮弹引信。如再考虑触发区直径的差异,则小口径炮弹弹头触发引信防雨性能设计明显难于中大口径炮弹弹头触发引信防雨性能设计。

4) 由于迫击炮弹和航空火箭初速低,引信头部触发区较大,因而防雨不会有大问题,所以迫击炮弹引信和航空火箭引信触发灵敏度都很高。如意大利的迫击炮弹弹头触发引信AJV111A3和RO88对1 mm厚纸板能够可靠发火,美国的3种迫击炮弹弹头触发引信(M524A6、M525A1、M716)对小雪(light snow)能够可靠发火,美国4种航空火箭弹头引信对0.4 mm厚铝合金板能够可靠发火。

5) 只有地面低伸弹道攻击的引信才涉及钝感度问题(才有钝感度性能需求),其触发灵敏度可能会因此而降低,如轻武器引信、小口径火炮引信和战术导弹引信。

6) 尽管中大口径火炮和航空火箭等以对地面目标攻击为主的武器系统(包括其引信)有很多,但只有其中几种引信是以地面作为其触发性能试验考核的目标,绝大多数引信都是以立靶方式通过适当的等效靶板来考核对地作用灵敏度的。常用的对地触发灵敏度考核试验等效靶板是胶合板、木板、铝合金板和钢板。相比于利用等效靶板短程直射靶道试验引信触发性能,曲射对地远程射击需要靶场靶道较长,并要求落点土质及其软硬状态较为一致,试验周期长、成本高。

7) 从几种同时给出不同材质、不同厚度靶板触发灵敏度性能数据的引信型号(FMU-153/B、Mk399Mod0、Mk399Mod0-1、Mk407Mod0-2、EX426Mod0、Mk27Mod1、M758、M759)大体上分析,3.175 mm厚低碳钢板等效于50.8 mm厚胶合板,1 mm厚2024-T3铝合金板等效于3.5 mm厚粗纸板和碎石地面,1.6 mm厚2024-T3铝合金板等效于普通地面。文献[10—11]认为Mk66Mod1与Mk29Mod3RFM、Mk30Mod5是相似产品,由此也可以粗略估计出50.8 mm厚的胶合板与3.175 mm厚低碳钢板等效。从西班牙M739引信触发性能数据估计,水面的触发灵敏度会略高于31.75 mm厚的胶合板,估计与25.4 mm厚胶合板相当。由此来看海军非对空作战的中大口径炮弹触发引信的触发灵敏度考核试验用靶板均是厚度50.8 mm以上的胶合板或其等效物(厚度3.175 mm以上的钢板),应该不是实现不了高触发灵敏度(同样平台的对空引信触发灵敏度都很高),而是刻意而为之,猜测有可能是为了攻击水面以下的船体结构。

8) 单就木板和胶合板作为靶板而言,早期美国海军一直选用胶合板,而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先选用木板,近些年来多选用胶合板。与木板相比,胶合板材质较为均匀、致密,也没有相邻两板对接的结合部位对触发试验结果和结论正确性的影响问题。但木板与胶合板的厚度等效关系尚得不出来。估计胶合板对引信的触发强度要优于木板的。

9) 美国0.50 in多用途枪弹引信钝感度试验靶板为0.5 mm厚2024铝合金板,而触发灵敏度试验靶板为2 mm厚2024铝合金板,假设不考虑试验着速的差异,则该引信触发灵敏度试验靶板厚度是钝感度试验靶板厚度的4倍;美国Mk79Mod0(M118)引信的钝感度试验靶板为3.175 mm厚胶合板,而其触发灵敏度试验靶板为19.1 mm厚胶合板,后者厚度是前者厚度的6倍;美国M820引信对3.175 mm厚胶合板不作用(钝感度),对25.4 mm厚胶合板可靠作用(触发灵敏度),后者厚度是前者厚度的8倍;挪威20 mm火炮M/70引信对距炮口25 mm处1.6 mm硬纸板不作用,而对750 m处2 mm厚铝合金板作用(0°着角),如果认为1 mm厚硬铝板等效于3.5 mm厚硬纸板,则后者厚度是前者厚度的4.38倍。综合上述4种引信,在靶材相同的情况下,触发灵敏度试验靶板厚度是钝感度试验靶板厚度的4~8倍,平均为5.6倍。

10) 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试验考核一般是一项综合性能考核试验,不但考核触发灵敏度性能,还可以同时考核引信作用时间性能(瞬发度或延期时间)以及触发角度灵敏度(大着角发火性或擦地炸性能),接近于我国的所谓“发火性”试验项目。

11) M739引信触发灵敏度与速度关系非常密切。假设不考虑参试武器平台和弹药的差异,单看触发灵敏度着速与靶板厚度的关系为:31.75 mm厚胶合板,着速162 m/s(4.2 in口径迫击炮弹)或204 m/s(105 mm口径榴弹炮弹);6.35 mm厚胶合板,着速914 m/s(175 mm口径加农炮弹)。

12) 从文献[10—11]看,西方国家引信触发灵敏度性能考核试验的着速选择,可分为两种情形:有效射程内的最小速度,解除保险距离上立靶着速。其中后者较大,容易实现,以预定初速发射制式引信即可,但与战术使用实际有偏离;前者较小,反映战术使用实际,但涉及具体试验方法。受常规弹丸飞行精度所限,不可能在有效射程点立靶获得着速。只能以减装药降低初速的模拟试验方法获得有效射程内的预定着速。由于外弹道上弹丸自旋转速衰减比速度衰减要慢,所以以减装药降低初速的方式在立靶点获得的弹丸自旋转速要比真实情况下的明显偏低。一般情况下这不会对触发灵敏度等触发性能有明显影响。但以减装药降低初速的方法同时减弱了发射过载和炮口转速等弹道环境,被试引信有可能难以满足解除保险条件。文献[10—12]披露的有弹道环境、解除保险环境和触发灵敏度着速的引信,绝大多数有可能直接使用制式引信和减装药发射,而不存在引信不能可靠解除保险的问题。只有4种引信即FMU-154/B、M758、M759和M934E2在试验时要进行降低解除保险阈值改制。

FMU-154/B引信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是150~300 m/s,其解除保险环境阈值是6 000~10 000g和200~800 r/s,而其正常发射环境是初速805 m/s,最大发射过载84 000g,炮口转速975 r/s。M758引信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是152~1 097 m/s,其解除保险环境阈值是2 000~2 500g和200~800 r/s,而其正常发射环境是初速1 097 m/s,最大发射过载104 000g,炮口转速1 734 r/s。M759引信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是150~300 m/s,其解除保险环境阈值是6 000~10 000g和200~800 r/s,而其正常发射环境是初速805 m/s、最大发射过载84 000g、炮口转速975 r/s。估计这三种引信在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的减装药发射环境下离心保险不能可靠解除。

M934E2引信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是76~975 m/s,其解除保险环境阈值包括后坐22~32g,而其正常发射环境是最大发射过载(后坐)不低于32g,初速671 m/s。估计M934E2引信在触发灵敏度试验所需着速的减装药发射环境下后坐保险不能可靠解除。

13) 文献[10—11]认为M51A5、M557、M572引信是与M739相似的产品,它们的配用也相同或相近。 M51A5、M557、M572引信的触发灵敏度性能考核试验靶板为25.4 mm厚木板(缺乏着速数据)。考虑到M739引信是在M51A5、M557、M572引信基础上增设了横栅式防雨机构,该防雨机构对触发灵敏度可能会有不利影响,那么就可以初步认为是增设的横栅式防雨机构使M739引信的触发灵敏度由增设前的试验考核靶板25.4 mm厚木板降低为增设后的试验考核靶板31.75 mm厚胶合板。 M51A5、M557和M572引信的瞬发作用时间是170 μs,延期作用时间是0.05 s,M739引信与此相同,说明M739和M739A1引信的横栅式防雨机构对作用时间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14) 近些年来,美国轻武器、小口径高炮和航炮、直升机载火箭等低伸弹道引信的大着角发火与擦地炸性能水平提升较大,已经到很高的水平,80°着角、5°落角均能可靠发火。也有坦克炮弹引信关注擦地炸性能,如120 mm口径坦克炮弹引信M774和XM780。

4 结束语

本文以产品手册披露的性能参数信息为基础,分析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引信触发性能及其试验用靶材。所得分析结果和结论可为触发引信和非触发引信触发性能论证、分析、设计、实验和鉴定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胶合板靶板灵敏度
基于等效简化的流体网络灵敏度集成计算方法
飞机舱门泄压阀机构磨损可靠性与灵敏度分析
钨球破片撞击指控装备毁伤效应研究
海外胶合板厂设计初探
钨合金弹侵彻运动双层靶板的数值模拟研究
胶合板甲醛释放量检测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平头破片侵彻中厚Q235靶板的破坏模式研究
胶合板生产技术管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电磁轨道炮超高速弹丸侵彻靶板仿真研究
广东胶合板业靠质量赢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