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2021-11-28韩颖娟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监控教学质量专业

韩颖娟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自2015年起,社会工作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分别用了“发展”“支持”“促进”(17、18年同)三个词分别描述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与演变。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社会工作教育质量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的实践性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重视挖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是提升社会工作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核心路径。

一、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是助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2020年10月17日,民政部在会议中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加快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高等院校社工专业基本都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利用多方主体的有效监督,可督促学生不仅夯实理论基础,同时在实践操作层面同步提升,最终达到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预期目的[1]。二是查找问题及根源,补齐短板促改革。通过系统地评价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及时查找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及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促进实践教学改革。三是对标对照创新提升,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工作中积极的对标对照挖掘实践教学工作中的创新方向,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并不断改进提升。

二、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监控目标不够科学。目前不少高校仅将社工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对象限定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教学设施、教师课堂教学、机构实习等方面。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监”多“控”少的现象。二是监控主体模糊且不够全面。目前质量监控主体仅局限于“实践教学工作领导小组”,且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在校外实践教学中会出现实习单位不愿管、学校管理有盲区的情况。三是监控职能划分不清。目前,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务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的职能分述不清,尤其是有关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和实施细则没有建立或完善。四是过程监控缺失。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多数高校社会工作实践教学通常运用形成性评价而忽略了过程性评价,不利于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三、“AGIL”模型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路径

帕森斯“AGIL”模型指出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要保持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需发挥适应(Adaptation)、目标达成(Goal-attainment)、整合(Integration)、潜在的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的四种功能。该模型既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际存在状况,又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一)Adaptation: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实践教学专业认知

在人才培养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固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在学院各项工作的中心地位。强化实践教学专业认知,主要是从思想上正确理解参加实践教学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社会实践,高效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参与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部分学生存在把实践教学等同于简单的劳动活动的错误想法,要想从思想上接受,须加强思想引导,统一认识。在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开展合理实践教学安排,加强合理监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价值。

(二)Goal-attainment:制定合理监控制度,实现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工作,以规范的实践教学模式保障实践教学质量。需制定定性与定量考核项目,优化考评办法。一是根据教学环节分类,建立实验教学、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管理制度。二是制定并完善过程性质量监控制度。如实践教学环节听课制度、评教制度、教学大纲与编写制度、师生考勤制度。三是制定实践教学质量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对实践教学形式创新、成果突出的相关教师和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社会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的给予通报批评及相应的处理。

(三)Integration:统筹联动各方资源,多元主体有效监控

校内实训类实践及校外实践是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直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应根据专业特质及师资力量建立由学院、教师、学生及实习机构多主体参与的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校内实训及校外实践监控机制。

1.对校内实训类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

一是建立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灵活监控政策。日常检查主要包括实训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情况,开展课程与计划课程的实施情况,对安排不规范、组织混乱、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实践教学项目进行提醒或通报。专项检查主要包括对个案、小组、心理访谈等实训场地设备的检查,对课程材料的审核以及观察学生个案访谈等情景模拟的作品。从而了解实训实验室的建设情况、使用情况及教师的组织情况和学生的参与情况等,有针对性地提出课程提质增效的意见建议。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人员保障。从专业社工机构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职社工作为兼职教师到校讲学或担任课程兼职教师。此外专职教师“走出去”到实习单位交流学习,通过学习、观摩、锻炼等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具体教学过程中。三是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开展学生网上教学评教、同行评教及学院领导评教等多主体参与的评教模式,以求客观公正并取得实效。四是打造优质实践教学设施,合理管理提质增效。实验室的建设应立足所开课程建立配套的设备及软件,使学生能够真正投入使用,并定期检查维护提高其实际操作的价值。同时,一些必要的实验室可在周六周日对学生开放,使学生所需即可用,将培养高质量人才真正落实在行动中。

2.对以实习和实际参与为主的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一是教学副院长牵头成立校外实践质量监控小组。与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对接协调,做好前期的考察与洽谈工作,明确具体实习时间、实习形式以及选派学生的数量。定期委派实习指导老师赴实习基地对实习质量进行评估监测[2]。二是实习基地和院系相结合的双向监控体系。将实习基地组织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学生实践表现情况,纳入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实现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三位一体。三是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组建学生自主管理组织。设立总负责人,同时设立每个实习基地的组长、副组长。定期收集学生对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内容、形式等方案的评价与建议,并交由实习基地专职督导及学校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总结本阶段实习过程中的个人的收获、存在的问题,同时相互点评全面提升。

(四)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实践教学模式可持续可推广

一是围绕培养目标制定“全程式—进阶式”培养模式。理论课程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将通识类、基础类的社会工作导入课程放在低年级开设。从易到难的顺序开设配套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每个阶段应设定不同的测量指标,动态监控并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二是强化专业认同,树立优良学风。汪润泉指出专业认同与大学生的学业表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专业认同度越高其学业表现良好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应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3]在低年级阶段除了进行基本的专业导论基础课学习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参观社会工作机构或参与社会工作服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相关的技能比赛,在参与中内化专业价值观,领悟专业方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三是搭建并发展特色化、多元化的社会实践平台。依托本校的师资优势,搭建校内的特色的社会实践平台。同时,应主动“走出去”拓展实践教学平台与资源,与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合作,选取高质量实践基地并建立长期合作。

四、小结

在社会工作实践教学中,因实践教学体系自身的不完善再加上质量监控机制的不健全。实践教学活动与预期成效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于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质量监控问题,对于不同地域、类型的学校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

猜你喜欢

监控教学质量专业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冬奥项目训练监控方法的研究——TRIMP、sRPE在短道速滑训练监控中的应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于量化的风险监控预警机制探索与实践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侦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