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策略分析

2021-11-28郭敬超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活动

郭敬超

(新疆工程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3)

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大学生人群的安全教育成为目前大学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为此从2016年开始,全国各地高校开始逐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纳入“高校思政教育”系列课程之中。

一、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类型及作用

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是以大学生安全教育为基础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安全教育活动的上课形式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只能加剧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却很难从实际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就是在这一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活动。

(一)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类型

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类。第一是理论实践活动,即思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的各种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有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设一些趣味实践活动,辩论赛、情景再现等方式均可,从而提升学生对这一理论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第二是趣味实践活动,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参与的各种趣味实践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类活动是富有一定趣味性的,但实际上却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不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都能在娱乐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安全教育的意义。第三是主题节日安全教育活动,这类活动往往是配合不同节日展开的趣味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节日中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对节日的认知深度,达到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作用分析

从上述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类型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实践中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与枯燥的理论学习相比,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更容易帮助学生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及保护自身安全的方式、方法,因此对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二,增强学生对安全教育知识点的学习兴趣,降低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难度。由于“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被纳入思政教学课程之中,因此学生必然需要接受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当学生尽快在实践中感悟安全教育的实际情况,才能让学生对这一课程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第三,对提升学生安全防控意识、增强学生安全保护能力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任何一门技能学习及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学生大量的实践与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本身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所感悟[1]。

二、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策略分析

鉴于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作用如此显著,最近几年很多高校教育者及学生社团组织了大量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们参加,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活动目的不明确、活动方式单一、活动缺乏引导性、组织开展模式缺乏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出来,为此教育者必须重新思考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开设策略。

(一)以思政教学为基础,引导学生实现学以致用

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依托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开展这一类型的活动时教师首先应考虑的就是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理论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学生提升对某一知识点的整体认知深度,因此教师有必要在策划或组织各种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前充分考虑思政教学的具体内容。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组织一些课堂趣味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可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但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不要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整体进度。第二,开展具体活动的目的不应仅仅以帮助学生记忆或理解某一知识点为主,而是应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找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实现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安全教育活动的自身价值。

(二)以个性挖掘为目标,培养学生实现主观能动

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位参与到其中的大学生都能够深入体会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学到一些安全防护的方法。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就必须照顾到全体学生。然而,大学生本身是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的,在对待相同问题时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及看法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积极引导每一位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将自身能力融入活动之中,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2]第一,每次活动开展前组织教师深入挖掘每一位成员的个性特点,分配对应的工作内容。当对一些新成员不了解时可以先分配某一任务,并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其行为,并在恰当的时间给予任务调整;第二,给学生更多空间让学生敢于发挥自身能动性,引导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给出自己的观点,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或水平,增强学生自身意识水平。比如在开展“网络安全”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提供一些网络安全案例,这些案例可以是自己身边或亲身经历过的,也可以是从网络、书籍中收集到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在案例背后书写上自己的感想,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三)以小组合作为途径,引导学生实现共同进步

小组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效率的最佳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活动参与欲望的最近途径。由于大学生个人能力有限,让任何一个人单独完成某一任务的难度相对较大,相反,当学生们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时,学生的个性特点的相互结合就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同时,当学生们共同完成某一任务后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感悟,对更好地提升每一位学生自身能力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要想更好地实现这一策略,组织者应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根据任务要求合理选择小组成员。将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选入到相同的小组之中,提升小组的整体能力。比如将具有一定绘画能力的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之中能让每个小组都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绘画的方式展现自我能力。第二,选择小组成员时还应考虑同学之间的关系,尽量将一些平时有分歧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之中,确保更好地完成小组任务。第三,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引导学生共同完成安全教育任务。在主题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教师应留意小组同学的完成情况,一旦出现小组任务完成不当或方向有误的问题时应及时给予纠正,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完成效率。

(四)以主题创设为依托,培养学生实现创新发展

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的辨别事件的真伪,及时觉察危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都需要学生在不断地主题任务经验过程中不断积累才能形成。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的开设就是这样的一个目的,教师应结合不同主题设计一些不同内容的安全教育活动,进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一,国家安全主题活动,活动形式可以以竞答式、情境创设式的方式开展,竞答式主题活动主要是围绕国家安全相关主题设计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们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方式完成题目,从而提升他们的知识储备。情境创设式则是通过设计一些情境的方式随机选择一些学生参加,考查学生临场应变能力。第二,网络安全主题活动,最近几年,网络安全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网络本身属于一个开放的空间,由于无法实现面对面交流使得网络受骗的数量逐年增多。为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参与更多网络主题安全教育活动,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采取网络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展开实践与交流,合理选择场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网络欺诈现场”的氛围,检验学生自我感知危险或骗人行为的能力,提升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网络安全防护意识。

三、总结

长期以来,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都是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最近几年,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逐步增加,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变得更加显著,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安全知识的同时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出其本身的价值。因此单凭教师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是很难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的,只有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以致用,才能更好地达到上述目标。为此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以思政教学为基础、以个性挖掘为目标、以小组合作为途径、以主题创设为依托四个角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安全教育活动,让更多学生在参加教育活动的同时提升自身安全意识。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活动
“六小”活动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活动随手拍”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