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主导型集团化职业教育深度融通运行机制的创新研究

2021-11-28郑发泰

山西青年 2021年17期
关键词:集团化职教浙江省

郑发泰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多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集团的不断改革与推进,与之相应的一些理论研究也不断涌现,正如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潘懋元先生在本世纪初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模式的变化与未来走向应该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同时,国内一些职业院校研究人员也分别从职业教学的经济学和职业教育市场化、以及各集团办学模式相互融通运行的视角对企业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实践,依托其行业开展集团化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其研究成果对我国集团化办学及运行的实践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尤其在一系列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存的集团化办学教育管理体制的问题是影响集团化办学和运行最根本的因素。上述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比较清晰阐述了集团化办学的必要性和运行模式的可行性,但对于集团化企业办学内涵建设及职业教育管理中的深层次矛盾,尤其是机制性的问题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改善建议[1]。诸如浙江省职教集团大多是行业主导类型的,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企业职教集团如何建立融通的运行机制,高效发展职业教育是打造未来浙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早在20年前,职业教育集团化的体制、管理模式以及运营方式等一些问题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效。诸如,德国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通过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也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社会上出现了不同层次和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其开展的职业教育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的职业教育集团主要由城市集中的职业教育中心和社区里的职业教育学院组成,通过建立了模块化递推式的课程体系,来强调不同规模但具有极强针对性的复合课程结构。英国《教育法》中提出城市技术学院的建设,主要由企业和国家共同来投资办学,特别是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模式等方面与企业不断深度融合并成为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办学模式。在1961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办了松下电器工学院,就是按照松下电器公司的职业岗位开展职业教育。这些发达国家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在今天市场化运作过程中,职业教育集团是使职业教育不断走向稳定成熟的产物,是不断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综合提升办学水平以及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特点的组织形式。

一、开展集团化教育意义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不断快速发展,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共赢的难点,同时还不断去提升为地方区域产业服务的能力,面临着由过去在数量快速扩张型的外延式发展向高质量高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转换的重要课题。要加强产教融合和深化校企合作就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架构,去搭建合作共赢行之有效的平台,形成多方主体互惠共赢的运行机制,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围绕着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运作,我国国有企业以及职业院校进行了多方面的共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诸多的成效,其成果也将是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浙商职业教育集团里的各家企业集团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有效地集聚各类职教资源,促进集团各成员深度合作和协同发展,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其体制机制逐步健全、高效的资源配置、产教深度融合的运作体系,逐步提升服务国家的战略,诸如在全国开展的“一带一路”倡议、“互联网+”以及精准扶贫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职教集团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努力成为在全省有一定的吸引力、在长三角地方具有一定辐射力、甚至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浙江职业教育品牌,为国有企业积极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开创一条新路子。积极探索研究企业集团创新职业教育新模式,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从浙江省职教集团办学的形式均以行业为主导,其运作形式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相关制度的建设、包括运行方式以及效果均体现了行业办学,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但从改革实施的实际情况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未能实现集团内的产教有机融合、校企和校校之间的深度融合,以及在发挥集团化运作的优势上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更进一步开展探索与实践研究[2]。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不断地深入细致研究,全面落实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优化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探索统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激发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活力,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新模式。同时,也要按照政府提出的要努力补齐制约职教发展最关键、百姓需求最迫切的短板的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比较系统分析国内职业教育发展新动向,尤其是浙江省职业教育集团组织建设及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按照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和企校合作共赢的思路和方法,充分有效地发挥当地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作用的总体目标和逻辑线路,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验,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对接,围绕行业主导性职教集团在组建和运行的现状、成效和存在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运行过程中的机制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密切产教融合的视角出发,对行业主导型职教集团的多元主体架构进行科学设计,不断克服机制性的一些问题,切实发挥行业主导型职教集团在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去为区域产业服务的功能,不断增强浙江省国有企业经济活力、控制力以及影响力,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3]。

(二)研究主要内容

1.分析浙江省以行业为主导型的职教集团建设以及运行的现状及一些机制性的问题

(1)分析职教集团建设与运行的现状。以浙江省目前职教集团的主要办学类型和运行模式,以及产业经济发展状况与职教集团的互动效应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职教集团运行效果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

(2)分析职教集团在建设过程机制性的问题。分析行业主导型浙江省职教集团建设过程中的机制性问题及其产生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包括:运行过程中机制性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分析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的深层次矛盾及其主要类型。

2.国内外职教集团的比较研究

主要比较发达一些国家职教集团的管理机制和内部治理结构性问题,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的形成与实施;典型职教集团的运作模式和效果分析;国内外职教集团管理与运行模式方面的差异性分析。

3.浙江省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与职业教育集团运行的相关性分析

4.构建与创新浙江省行业主导型企业集团化职业教育深度融通的运行机制

(1)构建行业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的组织与制度汇编。主要包括:机构的组织架构、各集团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下的运行模式、集团内部的制度建设等等。

(2)创新浙江省行业主导型企业职教集团的运维方式。包括:部门领导成员配置、人力资源队伍管理、产业(行业)导向性的高职院校专业定位、招生与就业、以及专业评审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

(3)构建浙江省行业主导型企业职教集团运行的评价机制。包括: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对集团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等等。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从职业教育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新视角,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集团发展的成功经验,构建以行业为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2.难点

针对目前国内已组建的企业职教集团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机制性的问题,优化了各利益主体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区域行业分割与封闭状况以及产业与院校分离的二元机制,促使企业职教集团进行实体运行。

研究的难点:

(1)行业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的组织与制度化设计。

(2)提升行业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运行效率的法律与政策支撑。

(3)行业主导型企业职教集团运行的评价制度的构建以及采用的方法对集团运行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三、研究创新与实际应用价值

(一)创新点

1.行业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各多元主体利益的治理结构。

2.纳什均衡思想及其内涵在行业主导型企业职教集团多元利益的构建与探索。

3.深入探索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在行业主导型职教集团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二)应用价值

在对浙江省企业集团职教办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行业主导型浙江省企业职教集团组建过程中,对企业集团化职业教育运行过程中机制性的问题,从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视角提出改善方案,使企业集团在职教办学市场化运行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运行效率,不断丰富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运作以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理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集团化职教浙江省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双轮驱动型军工企业集团化协同营销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融合共生:新时代高中集团化办学的创新实践
第十五届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会暨2021年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年会圆满召开
再论集团化办学
欢天喜地过大年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