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的生成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
2021-11-28杨煌辉
杨煌辉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
领导力,即一种特殊的人际间影响力,一般表现为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个人的素养、品格、魅力和能力等对组织成员行动产生的影响。学界对领导力的理解见仁见智,大多厘定在领导者、被领导者、作用过程和结果等几个方面。例如,基思·格林特(Keith Grint)从地位(位置)、个人(个性)、结果(成就)和过程(方式)四个方面演绎了领导力生成的机理[1]。又如,约翰·安东纳基斯(John Antonakis)与大卫·V.戴(David V.Day)认为,领导力是指“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以及产生的结果”,这种影响过程和作用结果是“通过领导者的性格特征与行为、追随者的认知与特质,以及影响过程发生时的情境”来解释的[2]。不难理解,领导力的生成具有四个缺一不可的因素:领导者、被领导者、发生场境及领导过程(方式)。其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一对能动的(矛盾)因素,因而二者间的互认、互动过程对领导力生成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26”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到:“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大大增强了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领导力、号召力。”[3]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历史生成,一方面体现为党的品格特质对人民具有强烈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另一方面又展现为人民对党的地位、党的威信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人民性标识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党品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方位,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我们清晰可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觉、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认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所彰显出的最鲜明理论立场、最厚重历史底蕴、最生动实践特色。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铸就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的磅礴伟力。
一、领导人民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理论逻辑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人类历史已充分证明,社会变革往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人类的发展需要理论引领,时代思想的精华需要理论提炼。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的西欧,它的影响跨越了时空,为全人类的解放提供了真理性探索。马克思主义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指出,没有一种理论能够穷尽人类一切真理,科学的理论只属于人民的理论,理论只有为人民所掌握、为人民所实践、为人民所发展,理论的真理性光芒才能经得起历史与时代的检验,“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抓住事物的根本”,就是透过现象把握住事物运动的本质。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社会运动和发展之根本,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形成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之中。“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正是因为它的基本立场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它的基本观点是关于人民的观点,它的基本方法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实践中的经验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普适性只有面向各国具体实际,才会彰显出不朽的发展力。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只有被中国人民彻底掌握,才能迸发出改造中国社会、改造中华民族命运的强大变革力量。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创造出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根本在于党始终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凝聚人民、武装人民、引领人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需,更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之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具体实践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具体经验的总结升华为创新的理论,对新实践作出新指引,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永葆不朽生命力。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深刻表明,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必须坚持和发展的指导思想。虚无化马克思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失去方向;教条化马克思主义,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脱离实际而遭受重大挫折。“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个别论断的区别,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新内涵。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最深沉的底色,也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因为站稳了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8]。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已充分表明,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在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一)马克思主义的“行”在于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立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对唯心主义哲学、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解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唯物史观指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对立的根源。“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9],私有制内部的矛盾在资产阶级社会中得到最充分暴露和发展,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历史结果必然是工人阶级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定社会主义的必然性与必胜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行”在于发展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人民的理论,它所肩负的使命就是为全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向全世界宣布:“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0]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揭示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人民的利益、愿望和实践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人类解放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具有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发展出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体系,揭露私有制社会不平等及剥削的根源所在,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的社会力量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马克思毕其一生的理论创作和实践斗争,目的就是唤醒工人的阶级意识和人民的革命觉悟,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投身于全人类解放事业。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的认识,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马克思主义的“行”在于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信仰、所实践,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不断取得新胜利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现“第一次结合”,诞生出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在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廓清了认识障碍。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就“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出重要思考和回答,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邓小平在全党重新确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实现了又一次结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启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新征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的复杂形势,如何成功驾驭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历史考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明确党的根基在人民、命脉在人民,党的全部工作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推向了21世纪。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进行了总结,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强起来”的时代,是需要理论且能够产生出理论的时代,同时也是需要思想且能够诞生出思想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新时代、解读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方面的论述中,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不断达到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理论品质。
总之,“以人民为中心”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诠释出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原因,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精髓所在。
二、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自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党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自觉,表达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伟大梦想”展现出社会主义发展新模式、标识出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生动地用“昨天的寻梦”“今天的追梦”“明天的圆梦”诠释了近代以来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光辉历程。
(一)“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自力更生,中华民族迎来“站起来”的伟大胜利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强敌入侵,内患不穷,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重乃世界历史所罕见。从那时起,复兴中华民族就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目标。过往形形色色的所谓“革命”,无非是各种派系、各种主义、各种思潮“你方唱罢我登场”,喧嚣过后,消弭殆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道路及命运问题。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路在何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壮大是久经磨难的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面对中国革命的特殊形势,毛泽东指出,认清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毛泽东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等问题,指出中国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符合中国革命特征。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只有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党才能最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加革命,进而在全国最终取得胜利。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才有了正确道路,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谱写出气吞山河的伟大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中华民族迎来“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事业。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逐渐展开和暴露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批判,构想出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人都可以在其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如何发展?要经历哪些阶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作具体描绘,留给后继者们无限的理论发展及实践探索的空间。我国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中,由于经验不足,在思想上长期拘泥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刻板印象,在实践中又存在过多照抄照搬苏联模式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发展曾走过一些弯路,遭受了一些挫折。邓小平指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重要问题。“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2]。“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进入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又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立足于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发展才是硬道理。通过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效推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无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还是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是第一要义”,都深刻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自2010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中华民族的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华民族在“强起来”的伟大复兴征程上行稳致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展现出“强起来”的复兴逻辑和客观必然,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中华民族“站起来”不容易,“富起来”也不容易,“强起来”更不容易。发展起来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比以往任何时候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要有保持战略定力的底气,又要有化危为机、破立并举的勇气。唯有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才能在“强起来”的复兴征程上走得更稳、更实、更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每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又是每一代中华儿女念兹在兹的伟大梦想。“强起来”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历史状态,又是中华民族自信自觉的意识彰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却没有办成的大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强。所谓“获得感”,是指人们在获得物质和精神利益之后产生的满足。这种源于人民内心深处对国家由衷的认同,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反映。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7]人民获得感的基础是物质利益,但又绝不局限于物质利益。“获得感”一词的提出,表达了人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要求过得更体面、更有尊严,而且要求在高层次的价值创造中追求多样化以及全面发展的强烈自我实现和自我认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为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8]
三、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认同,是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生成的实践逻辑
美好生活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它不是思想王国的“乌托邦”,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是由党领导人民沿着正确方向,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艰苦奋斗创造出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9]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求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标志着存在于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推动实施改革开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接续奋斗,随着经济社会协调充分发展,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过上了小康生活,共同富裕目标扎实推进,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一)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中把握创造美好生活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标识出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的历史性变化。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的八大准确把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1]。“落后的社会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源头,锚定“落后的社会生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然而,在经济社会发展起来的同时,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逐渐凸显,不仅严重制约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而且会影响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同,不利于发挥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是对新时代人民生活内容、生活层次、生活质量更高诉求的精准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在人民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广泛诉求上,表明仅物质利益需要的实现并不能全面体现出“美好生活”的深刻内涵。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虽仍是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更加聚焦生产关系的调整、制度的创新和制度的供给,以推动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更加协调发展,引导人民转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如此才能有效激发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党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推动经济社会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二)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中创造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22],同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揭示出私有制是贫富分化、阶级对立的根源,必然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23]的、所有人都能“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邓小平深化了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4]深刻体现出共同富裕的人民立场。
首先,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实现要紧扣人民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有效发挥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既体现公平正义又合理拉开差距的社会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社会各个方面。
其次,共同富裕既要求人民物质上的富裕也要求人民精神上的富裕。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但并不是人类发展的全部,精神上的富有才是人类更可持续性的富有。精神的富有体现在人对自我实现的强烈需要和创新动力,是物质财富创造的潜在和再生形态。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充分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
再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既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循序渐进的、动态性发展的共同富裕。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正确处理好市场的效率机制、政府的平衡机制和社会的”第三次分配”机制的关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中最大限度地调动价值创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与创新力,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发挥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的平衡性作用,就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正义的稳定实现,切实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全面地惠及全体人民;发挥社会在微观治理中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是在推动共同富裕中形成“先富带动后富”、“先富帮扶后富”的社会内生动力和长久动能,形成全社会干事创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和道德体系,使全体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走得更实、更稳、更远。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的理论立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的历史密码,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动力。这种理论自信、历史自觉、实践认同正是深刻体现在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领导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逻辑、领导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之中,又生动诠释出中国共产党百年领导力历久弥坚、永葆生命力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