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成性资源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21-11-27李建梅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

李建梅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尽可能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该注重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在大班额教学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成性资源。对此,教师应该聚焦“错中对”,帮助学生化解错误;关注“对中优”,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发掘“异中同”,帮助学生把握本质。

关键词: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化解错误;提升认识;把握本质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课改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尽可能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应该注重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可以说,教学应该是“发现儿童并让儿童发现的过程”。

在大班额教学中,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生成性资源。对此,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聚焦“错中对”,帮助学生化解错误

如果学生的探究结果出现错误,教师当然首先要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千万不能选择性地回避学生的错误,那样的教学看似顺畅,其实只是“走过场”;只有面子,没有里子。对此,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学”思想给了我们重要启示:聚焦“错中对”,探寻错误的根源,同时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从而自然地化解错误(所谓“错着、错着,就对了”),同时彰显探究结果的价值,保护学生探究的热情。

例如,对于小数加法笔算题“4.75+3.4”,会有学生如下页图1所示列竖式计算。这时,不妨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想到“末尾对齐”,就会发现是整数加法笔算题“475+34”的学习经验产生了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肯定这种形式化迁移体现了类比思想的同时,着力引导学生从外部形式的相似走向内部本质的不同:“475+34”是475个一加34个一;“4.75+3.4”是475个百分之一加34个十分之一,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从而促进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这一算理本质:对整数加法而言,是“末尾对齐”;对小数加法而言,是“小数点对齐”。

再如,教学“利用列表整理策略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动态演示的水位变化图填写表格(如图2所示),有学生填写了三个“10”。对此,教师追问:这三个“10”表示的究竟是什么?在追溯数据实际意义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这样的结果虽然是错的,但是并非完全没有价值,因为它体现了水位变化的规律——每2小时下降10厘米,而这样的规律正是“归一问题”的重要结构特征,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抓手。

此外,笔者认为,聚焦“错中对”还有一层含义:由于大班额教学中学生的差异,学生的探究结果往往是有错有对的,这时可以充分地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实现“兵教兵”。因为学生更容易理解学生,同时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教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因此通过“兵教兵”,无论是“错了”的学生,还是“对了”的学生,都能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活动课,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将打乱的三阶涂色方块复原,时间限制在3分钟内。各小组纷纷活动起来:有的小组手忙脚乱,毫无头绪;有的小组一齐上阵,不断调整;有的小组从关键部位入手,尝试突破。3分钟后,大部分小组复原失败,极少数小组复原成功或接近成功。教师抓住这少有的“错中对”,组织全班交流与讨论: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有什么经验或教训值得借鉴或需要吸取?由此,学生的认识逐渐清晰:首先要弄清楚涂色方块分为几种,分别有几个、摆在哪里;其次要分工合作,有人负责寻找,有人负责摆放,有人负责观察。在此基础上,学生第二次尝试复原,成功率大大提升。

二、关注“对中优”,帮助学生提升认识

有时,学生的探究结果不错,但是不好。对此,教师需要聚焦“对中优”,探寻正确结果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同样地,如果学生的探究结果有优有劣,也可以充分地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实现“兵教兵”。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让学生创造“二分之一”的书写形式,学生给出了“1/2”“2/1”“1/2”“○/○”等写法。尽管这些写法有的规范,有的不规范,但是它们只有优劣之別,并无对错之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写法的道理,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由此,学生在肯定这些写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这一本质的基础上,先否定了“○/○”这样的形象写法,因为其没有明确表示出“取其中的1份”,而且,如果平均分的份数很多,则写起来很麻烦;再否定了“1/2”这样的抽象写法,因为其在算式中容易和前后的运算符号以及其他的数产生混淆;又否定了“2/1”这样的抽象写法,因为其和平均分的除法表示在数字出现的顺序上不一致。从而,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再如,《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师出示一个装有数量未知的书签的信封,让学生表示其中书签的数量,学生一致认为可用字母a来表示;教师接着出示一个信封,并且指出“这个信封中的书签比刚才那个信封中的多4张”,让学生表示其中书签的数量,有学生认为可用字母b来表示,有学生认为可用式子“a+4”来表示。显然,这两种表示方式只有优劣之别,并无对错之分。于是,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a+4”既能表示第二个信封中书签的数量,又能体现两个信封中书签的数量关系,是更好的表示方式。由此,学生的认识从对象为重上升到对象与关系并重的层面,为从算术思维走向代数思维做好了铺垫。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受学生已有知识或思维水平的限制,关注“对中优”还需要延迟。例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学生计算45+31时,有的从十位算起,有的从个位算起。显然,这两种算法只有优劣之别,并无对错之分,但是,就这节课的内容而言,教师很难让学生体会到两种算法的优劣之别。因此,教师不能强行灌输从个位算起的方法,而要让从十位算起的方法“再飞一会儿”,等到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再让学生体会从个位算起的优势以及从十位算起的不足。

三、发掘“异中同”,帮助学生把握本质

有时,学生的探究结果既不错,也很好,但是依然各不相同——这尤其体现在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结果,发现联系(共同点)和区别(不同处),从而透过表象把握本质。

例如,《认识厘米》一课,教师让学生利用1厘米的小棒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出现了两种测量方式:有的用1根小棒,以做记号后移动的方式测量;有的用多根小棒,以拼接的方式测量。教师让学生寻找两种测量方式的共同点,学生发现:无论是“移动”还是“拼接”,都是在创造更长的棒子,测量结果包含了几根小棒,就包含了几个1厘米。进而,学生感到:直尺等测量工具实际上就是“更长的棒子”,就是长度单位的“移动”或“拼接”。由此,学生体会到长度测量的本质。

再如,对于“每2小时水库水位下降10厘米,照这样的速度,12小时水位一共下降多少厘米?”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有如下两种解法。(1)“归一法”,即先算水位下降速度:10÷2=5(厘米),5×12=60(厘米)。(2)“倍比法”,即先算现在放水时间是原来的几倍:12÷2=6,10×6=60(厘米)。对此,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两种解法的共同点和不同处,发现它们只是对“照这样的速度”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以1小时为单位的“小速度”,也可以是以2小时为单位的“大速度”。第一种解法,“小速度”未知,所以要先求;第二种解法,“大速度”已知,因此需关注包含几个这样的“大速度”。然后,可以出示如下更为直观的变式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两种解法的联系和区别:如图3所示,2个长方形代表10,则12个长方形代表多少?

*本文系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小学数学原生态课堂实践研究”(编号:GH2018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成性资源小学数学
英语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产生及运用解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挖掘资源,提高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