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利用
2021-11-27苏庆霞
苏庆霞
【摘要】博物馆馆藏资源授权的内容包含著作权授权、商标权授权、品牌授权及其他授权四类。馆藏资源丰富,历史文物较多,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将博物馆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解读、理解历史知识。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为学生历史思维及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博物馆资源;高中学生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有效利用博物馆馆藏资源,能够创新历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及探究意识,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探究了博物馆资源应用的价值与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利用价值分析
(一)丰富教学素材,开阔学生视野
当前,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历史课本,但是受篇幅的影响,历史教材的整体性结构较好,相关细节性内容不足,教材中各单元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多具有碎片化、松散性的特点,难以深入掌握历史知识,影响了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效果。
将博物馆资源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对历史教材加以补充,丰富历史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1]。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内容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博物馆中不同时期农耕器械的图片,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等。博物馆资源的融入,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时期的器械特点,开阔高中生的视野,对其历史知识的深入学习大有益处。
(二)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兴趣低下。教师结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适当融入博物馆资源,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索欲望[2]。这种方式能够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课堂上,教师可以基于博物馆资源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三)培养历史思维,渗透学科素养
历史思维能力即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能力[3]。若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而博物館便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最佳场所。
博物馆记载着城市的变化、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入博物馆,感受不同时期的变化、社会的变迁;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博物馆网站提供的信息、影像资料等,深入理解相关知识[4]。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问题、看待问题,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博物馆资源的利用方式分析
(一)感受历史脉搏,体验历史韵味
教师将博物馆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的脉搏,体验历史的韵味,从而加深学生的历史学习印象,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生动[5]。课堂上,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博物馆的线上资源,为学生展示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等,有力补充历史文本内容,以更好地达成高中历史教学目标。
博物馆的展藏品主要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等予以呈现,具有区域性、地方性色彩。历史教师需要深入调查,掌握本地博物馆的资源类型,分析其与课本内容的关联性,将家乡的博物馆资源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融合,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博物馆网站提供的信息、资料等,为学生展示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中国的地图、古都所在的位置等。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书籍、画卷等,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人物着装特点、文化特点,以及实施中央集权制度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当时本地区的发展情况,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学习历史。将博物馆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并渗透乡土文化,能使学生在感知历史、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开展主题活动,加深历史感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历史教学需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高中生留出充足的学习及探究空间。教师将博物馆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的内容。博物馆中实物内容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实际参观的方式,让课本中的知识“跳出来”,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展示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人类变迁特征等,为学生留下较深刻的观看与学习体验,这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大有益处。
博物馆藏品涉及的内容较多,具有情境性、开放性及广博性的特点,能够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环境。基于高中生的认知及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开展各类博物馆主题活动,做好实地调查工作。教师还应全面了解博物馆资源的类型,且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以丰富多样的主题及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明确历史主题活动开展的目标,把握信息与历史课本、历史教学与高考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与博物馆资源密切接触,在亲身体验中感知历史知识,加深历史学习印象,增强理解能力。
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比如,指导学生提前上网或者在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教师可以设置一名“小小解说员”,由学生担任解说员的角色,为同学介绍博物馆的资源,以便将博物馆资源与教材内容相融合。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互动活动,如博物馆相关知识的竞猜活动、抢答活动等,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针对某个主题或者文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古代政治經济”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博物馆资源,设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参观博物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学习与调查相关资料,而后参观博物馆,返校之后展示交流活动的收获和反思。学校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博物馆兴趣社团,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使学生在社团中加强交流与探究。
(三)融入现代技术,鼓励学生思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博物馆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也在逐步发展变化[6]。比如,很多趣味性游戏装置、智能技术逐渐在博物馆中得到应用,更加注重参观者的体验与感受。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将博物馆中的趣味游戏装置带入课堂,或者邀请学生到博物馆实际体验等。比如,应用VR技术感受不同时期的历史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深入理解博物馆中不同展品的历史内涵等。
以“原始文明”课程内容为例,由于原始文明距离当前社会很久远,很多知识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古代文明的相关主题展,通过VR技术将学生带入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视频,为学生介绍农耕生活中的石器。学生也可以通过VR技术模拟打石器的动作,且可以观看自己“制作”的石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信息化的历史教学模式能够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符合学生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VR技术应用期间,教师还可以在不同的内容中渗透相关问题,如“石器的制作,对当时的生活能够产生哪些影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
综上所述,将博物馆资源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拓展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学校与教师要积极与博物馆开展合作,挖掘博物馆资源,使学生体会到历史的韵味,在丰富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现代技术的应用,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彰显与时俱进的教育特点与博物馆发展特点,促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陈桂荣.活化博物馆展览中深度融合红色资源、历史教学资源的思考:以云浮市博物馆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3):164-165.
许峰.巧用身边史料,深化历史教学:《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2019(12):44-46.
郑俊杰.《国家宝藏》等博物馆资源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课堂整合:以《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9(10):50-52.
刘琴,余冬,曹霞.馆校合作在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应用:以广州市执信中学校本课程《朱执信和他的时代》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12):54-56.
周宽,胡婷.博物馆资源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利用和开发:以长沙市高中历史教学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03):14-15.
李鹏.博物馆资源在高校历史专业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历史专业实践教学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7,5(05):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