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兄弟卷入的三场论战
2021-11-27周慧梅
周慧梅
五四前后各种西方思潮被译介,知识界以此作为讨论中国妇女问题的理论凭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及贞操观等被作为钳制女性解放的象征,受到知识分子前所未有的抨击。从五四时期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个人主义、科学主义、优生学说以及革命集体主义、国族主义的时代底色下,以男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分子将妇女解放诉求放入恋爱、婚姻、职业、节育、贞操等问题的讨论中,以恋爱与欲望、贞操与性道德等为核心的两性关系成为焦点,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度。很有意思的是,知识界虽大多以西方观点来讨论中国妇女问题,却因解读角度不同爆发了数次规模不一的笔战,不仅《妇女杂志》《新女性》《民国日报·妇女周刊》等女性杂志成为双方论争战场,《现代评论》《莽原》《新文化》《一般》及《生活周刊》等亦被延展进来,恋爱自由、性道德、贞操观等问题的大众普及向深广扩展。其中,1925—1933年期间,周建人先后三次作为主角参战,长兄鲁迅、仲兄周作人亦下场协助,使得一度失和的周氏三兄弟重归伯埙仲篪,颇具轰动效应。
第一场论战:“新性道德”号风波与兄弟齐上阵
1921年10月,在胡适通融下,高小毕业的周建人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担任《妇女杂志》的“帮同编辑”,协助同乡章锡琛主编,将原本提倡三从四德、专注烹调缝纫的杂志加以改革,他们以《新青年》为模板,以“谋妇女地位的向上,和家庭的革新”为办刊新主旨,改文言文为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大力译介和挖掘世界各国妇女热点问题,他们利用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为《妇女杂志》搭建了前所未有的作者网络,鲁迅和周作人、胡适、茅盾、巴金、叶浅予、吴觉农、胡愈之、郑振铎等五四新文化运动干将纷纷加入撰稿人队伍。为更集中地讨论问题、吸引读者,《妇女杂志》先后推出“离婚问题号”“产儿制限号”“娼妓问题号”“家庭革新号”“配偶选择号”“男女理解号”及“新性道德号”等十一个专号,以恋爱、贞操、性伦理话题引导和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其中“离婚问题号”“产儿制限号”一再加印,依然供不应求,赢得了众多新青年男女的青睐,《妇女杂志》的订阅量,从原来的两三千册增加到一万多册,《妇女杂志》成为讨论妇女问题的影响力最大的媒介平台。1925年1月,“新年特号”发表周建人的《性道德之科学的标准》《现代性道德的倾向》,章锡琛的《新性道德是什么》,沈雁冰的《性道德的唯物史观》,作为“《妇女杂志》黄金时代的降临”的标志重磅推出,遭到北京大学哲学教授陈百年的迎头棒喝,称周、章二人为中国旧社会的“一夫多妻”陋俗张目,上海《晶报》《时事新报》副刊等迅速跟进批判,一时间,舆论大哗。
两人究竟在文章中讲了什么内容,被陈百年如此痛击呢?周建人在《现代性道德的倾向》一文中,宣称恋爱自由和节制生育是新性道德的两个中心问题,尤以恋爱自由更为重要,他认为:“恋爱自由是解决女性教育、经济独立等问题的根本办法”,女性应该作为独立人格存在于两性关系中。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男尊女卑,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女性作为“个体”独立性别被否定,沦为满足男性欲望和家族生育子嗣的工具,正是这种旧观念,造成男女两性政治上、社会上、生命价值上的种种不平等和歧视,唯一办法便是用新性道德取而代之。主编章锡琛认为“性的道德,完全该以有益于社会及个人为绝对标准”,“甚至如果经过两配偶者的许可,有了一种带着一夫二妻或二夫一妻性质的不贞操形式,只要不损害于社会及其他个人,也不能认为不道德”。周建人亦表示:“我们所需要的新道德无他,第一,认可人的自然的欲求是正当,但这要求的结果须不损害自己和他人。第二,性的行为的结果,是关系于未来民族的,故一方面更须顾到民族的利益,这是今日科学的性道德的基础。”他将新性道德的中心思想归为“把两性关系看作极私的事,生育子女作为极公的事”。显而易见,两人的新性道德理念是基于恋爱自由的原则,提出只要不害他人和自己,允许男女两性之间同时恋爱多人。
陈百年在《现代评论》上以《一夫多妻的新护符》为题,指出周的新道德观为一夫多妻张目:“以指导新妇女自任的《妇女杂志》的‘新性道德号中竟含着一种议论,足以为过一夫多妻的生活的人所借口,足以为一夫多妻的新护符”;“中国现在的家庭大有改革的必要。……古来一夫多妻的坏风俗非极力打破不可。仅以改革自任的新性道德家竟有许可一夫多妻的言论,竟挺身而出作一夫多妻的新护符,我不得不提出一种抗议了”。征诸史实,一夫一妻制在1912年《临时约法》中虽有所规定,但社会上妻妾现象仍大量存在,被知识分子作为社会旧弊加以猛烈抨击。陈氏作为新文化运动干将、《新青年》政论者之一,他的批评引发汹汹的社会舆论和商务印书馆高层的极大重视。章锡琛、周建人深知舆论的力量,次日便写辩解文章寄给《现代评论》编辑部。答文于5月9日发表,同期刊发陈百年的新回复文章。
双方论战焦点集中在三个问题上:(1)新性道德与一夫多妻制之间的关系;(2)新性道德与纵欲之间的关系;(3)恋爱与占有欲、妒忌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的是,这三篇答文虽有交锋,但火药味并不浓。5月15日《莽原》周刊出版,上面刊有周、章二氏另一面目的答文及主编鲁迅《编完后记》,悄然将笔战推向高峰。周建人用《答“一夫多妻的新护符”》为题,援经据典,语锋犀利:
恋爱应当绝对自由的话,在别国已经说的太多而且太久了,读者似乎并不为奇,而一出于本国人之口,便大家都来大惊小怪。即如我们这一次说了几句极平常的话,《晶报》就最早,说我们教坏青年,《青光》其次说女子可以多夫,“此可忍,孰不可忍!”最后,乃见陈百年先生在《现代评论》上提出抗议,说我们给“一夫多妻作新护符”,别的老先生则说我们是提倡自由恋爱。于是我们为一大伙道德家所包围。我们因为尊重陈先生的言论起见,特地作一篇答文,于看到十四期《现代评论》之次日,即行寄请发表。至今前已出二十期了,终于不见登载。又寄挂号信問现代评论社催问,已半月有零,全不理睬我们,威严实在可畏!我只好重写一篇,寄到能容许我们说几句话的地方发表去。或者陈先生以为的话没有多大意思,不再答复,或者在能给我们极有益的教言,都未知,但我们如果觉得没有再答复的必要时,也就不再答复了。
从答文中可见,章、周二氏将答文寄到北大的《现代评论》后,该杂志并未及时刊出来平息舆情,他们去函询问亦无答复,外在的舆论压力与日俱增,章锡琛在《驳陈百年教授〈一夫多妻的新护符〉》中直言,“中国人往往有一种牢不可破的最坏的下流脾气,就是喜欢崇拜博士、教授,以及所谓的名流,因为陈先生是一位教授,特别是所谓‘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有名的教授,所以他对于我们一下了批评,就好像立刻宣告了我们的死罪一般,这篇文章发表以后,从各方面袭来的种种间接直接的指斥、攻击、迫害,已经使我们够受”,面对《现代评论》一个多月的“留中不发”,“这是在使我们觉得有点害怕了。我虽是极弱的弱者,但在这‘生死关头当儿,怎能不做最后的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周建人只好求助大哥鲁迅。鲁迅接到三弟求援信后的心情,不仅在《莽原》上刊发两人的文章,并专门写了《编完后记》:
近几天收到两篇文章,是答陈百年先生的《一夫多妻的新护符》的,据说《现代评论》不给等他们的答辩,又无处可投,所以寄到我这里来了,请为介绍到可登的地方去。诚然,《妇女杂志》上再也不见这一类的文章了,想起来毛骨悚然,悚然于阶级很不同的两类人,在中国竟会联成一气。但我能向哪里介绍呢,饭碗是谁都有些保重的。况且,看《现代评论》的预告,已经登在二十二期上了,我便决意将这两篇没收。但待到看见印成的《现代评论》的时候,我却又决计将她登出来,因为比那挂在那边的尾巴上的一点详得多。但是委屈的很,只能在这无聊的《莽原》上。我于他们三位都是熟识之至,又毫没有研究过什么性伦理性心理之类,所以不敢来说外行话。可是我总以为章、周两先生在中国将这些议论发得太早,——虽然外国已经说旧了,但外国是外国。可是我总觉得陈先生满口“流弊流弊”,是论利害,不像是论是非,莫名其妙。
鲁迅简要说明前因后果,揪住陈百年文中提及法律和道德关系时所举例子,顺手一击,“章先生的驳文似乎激昂些,因为他觉得陈先生的文章发表以后,攻击者便源源而来,就疑心到‘教授的头衔上去。那么,继起着就有‘拍马屁的嫌疑了,我想未必。但教授和学者的话比起一个小编辑来容易得社会信任,却也许是实情。因此从论敌看来,这些名称也就有了流弊了,真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此期《莽原》篇幅共十六页,周、章二氏文章占据九页之多,周建人再次澄清新性道德与一夫多妻毫无相同点,“我们所说的性关系是指恋爱的状态,自由的意志”,并秉承“男女平等原则”,宣传的是恋爱结合和男女平等。
鲁迅的按语具有相当的冲击力,陈百年感到莫大压力,专门写了《给周章二先生的一封短信》寄给《莽原》,解释《现代评论》未及时刊登、答复的前因后果,将责任揽了下来,自称回京后杂务缠身,以致搁置多日才执笔作文,“都是我不勤作文的罪”。短信虽注明给“周章二先生”,信中却频引章氏驳文内容,并专门提及他与鲁迅的感同身受,称因“要吃饭”原因不再参与讨论。
大哥鲁迅先后援手,二哥周作人也在隔空助阵,在《语丝》上发表《与友人论性道德书》,以揶揄口气“劝说”主编章锡琛要清楚《妇女杂志》是营业性质的杂志定位,“我们要知道,营业与真理,职务与主张,都是断乎不可混同的,你却是太老实地‘借别人的酒杯自己浇的块垒,虽不愧为忠实的妇女问题研究者,却不能算是一个好编辑员了”,劝章“把气力卖给别人,把心思自己留起”,“少发在中国是尚早的性道德论”,“以致被道学家们所烤”。周作人同样在用自己的社会声望为三弟转移火力。
二位兄长襄助,友人顾均正、许言午亦撰文声援,章、周二人亦采取自救措施,在《妇女杂志》上开辟“读新性道德号”、“甲种征文”,借读者之力试图缓解舆论,周建人还在北京的《晨报》副刊发表《再论产儿制限与性道德》文章,但这些努力虽赢了笔战,却难以扭转被商务印书馆“弃卒保车”命运。1925年8月,商务印书馆撤掉章锡琛的主编职务,周建人被调去自然科学部编辑动植物教科书,“新性道德号”引发的风波以章、周二氏均被调离黯然收场。章氏转而自立门户,创办《新女性》,继续高扬恋爱神圣与新道德观大旗,在知识青年中发挥影响;周建人自1926年1月起担任新创刊《自然界》主编,主要精力转向“花鸟虫鱼”等自然科学,他的社会身份,逐渐从“妇女研究专家”向“科学专家”转换,妇女问题中的恋爱自由、两性关系依然在他视域中,在《新女性》《妇女周刊》持续发表的四十余篇文章是很好佐证,与之前相比,行文风格倾向于问题的科学层面解读。这种书写,却为第二次论战埋下伏笔。
第二场论战:《性史》书评惹火与周作人助战
第二场论战发生在1926—1927年间,阵地最初在《一般》杂志,是因为周建人的一篇书评而引发的笔战。这次周建人的论战对手是北大教授、留法哲学博士张竞生。与陈百年“守旧”不同,张氏因发起“爱情定则讨论”被世人视为思想前卫激进之士。相对于第一场笔战中的被迫迎战、仓促上阵,这次周建人多了几分主动,战至酣处,二哥周作人亦提笔作文助战,夏丏尊、潘光旦、高长虹亦先后加入,战火蔓延至《语丝》《狂飙》周刊、《新女性》等。
1926年9月,立达学会创办《一般》杂志,创刊号上周建人在“书报评林”专栏发表《关于〈性史〉的几句话》,认为“本书不是有系统的科学的著述,只是几则论料的结果”,不适合给中学生和一般人阅读;除去材料不可取外,周建人援經据典,一一指出张竞生《性史》书中错误。面对周氏质疑《性史》,张竞生颇为不屑,回应文章中声称“我的主张常有超过一般普通自命性学家的思想范围之外,……这是我的抱歉处,也是我值得骄人处”。周建人再以《答张竞生先生》回应,认为性知识的传播不应以“阅读趣味”凌驾“科学知识”上,重申《性史》是打着科学旗帜却又混淆科学真义、“伪科学”。周建人不妥协的态度,激怒了张竞生,张竞生专门创办《新文化》杂志作为阵地,笔战就此拉开。
1927年1月,自称“中国最有新思想的月刊”《新文化》创刊,张竞生出任主编。在《新文化》创刊号上开辟“批评辩论栏”,他以《新淫义与真科学》再次回应周建人,称自己“不是真科学家,也不是假科学家,更不是‘无科学家,但我比此更高然超然的,我是一个‘常识家,有时又是哲学家,有时更是艺术家”,讽刺周建人是“中国式的科学家”,“呆蠢歪缠”,大大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新文化》创刊号上,还刊登署名“娜丽女士”的《每况愈下的“新女性”》,延续张竞生文风,对与周建人关系密切的《新女性》大肆批判,认为《新女性》完全背离了该刊“努力青年男女之心的改造,建设新性道德的底层基础”的办刊宗旨,不仅“内容贫乏,不能名副其实”,“取材单调”,而且,“便是连文字都弄得不很妥帖”。文末还奉劝章主编,“还是多读些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吧”。《一般》杂志及编辑夏丏尊亦被殃及。
面对张竞生的讥讽,周建人遂在《一般》作答,《读“新淫义与真科学”并答张竞生先生》行文中亦带几分情绪:
张先生在《新淫义与真科学》里,几次称我为“不意自称科学家的周君”。这原没有什么要紧,不过我记得前几次回答张君的文中,并没有说过“我是科学家”的话,今张君说我自称,又从而笑之,这种攻击论敌的方法,不免近于卑劣,据理,我就不应再和这种人再辩论。但现在张君假哲学家兼艺术家的招牌,来宣传道教思想,使我禁不住又要出来说几句话了。至于张君以为“中国式的科学家”比之于无科学家或假科学家都劣等,则我用不着辩论,只有自惭是中国人和同时艳羡张先生西洋化的荣耀而已。
周建人认为灌输性知识的目的是谋青年的心身健全,在文末,他坦言“我和张君素不相识,更无丝毫的嫌隙”,之所以忍不住提出抗议,仅仅是因为他要把贻害中国社会已久的道士思想(丹田呼吸)的谬误灌注给一般青年而已。张竞生再次迎战,在《新文化》第2期發表《一个抗议》:
周君要以“道家思想”污蔑我是不能的,他所以出此卑劣手段者,无非对于“第三水”那问题辩输了,故不能不作些无赖的反噬。……末了,我也当如周君所说:“据理我就不应和这种人再辩论”,但我极要和“这种人”辩论,不过对一问题只许一二次无理胡闹,也能充充《一般》与《新文化》月刊的篇幅,与迷惑少年的眼光,使人知“生物学家”(用周君好友的说话)的周君“衔学”的苦衷与我“倡道”的无谓了。而且由这样胡闹使我不能不郑重用功,……我再请周君,勿客气,你可尽量胡闹,我不但不怕,而且极欢迎。……你愈胡闹,我愈有文章可做。你愈摆起科学家的架子来,我愈有打破科学家的张天师符咒。
此外,同期杂志上,张竞生还另撰《是也上海流氓的一种》一文,将骂《性史》(特别点名了郭沫若、郁达夫)等人斥为“文氓”,“这班文氓,确实代表上海一班文人堕落为流氓的好榜样”。这种重点回应并顺手一击波及其余的高调,加上笔战内容话题性十足,吸引愈来愈多人列队加入,如高长虹在《狂飙》周刊的《有话大家说》中写道:“关于《性史》我不愿意说许多话。张竞生只是一个毫无常识的昏人,他的话真是神话鬼话而已。……我希望有科学知识的人(这样的人,绝不是张竞生之流伪托科学名目的,就现在所在,周建人仿佛近似,至少他有努力于这方面的资格)。”论战双方言辞渐趋激烈,逐渐洇漫出学术争鸣的堤防。
笔战双方的主将,以《一般》和《新文化》为据点,你来我往,笔战酣热。张竞生不屑周建人没有留洋背景,在《性教育运动的意义》一文,他直斥周建人只懂“通俗”。周建人不甘示弱,以《张竞生博士最近的工作》为题,对张以留学生身份提倡“糟粕”予以挖苦,认为其患上了“道德视差”(Moral Parallax)精神病,要其“爱护你的留学国的面子”。
1927年3月,《语丝》全文刊登叶正亚《〈新文化〉上的广告》,详细披露张竞生与妻子褚松雪感情纠葛及出走经过,抨击张氏“是一个阴险、奸诈、凶恶的伪善男子”。周作人在文前加了“启明案”,申明自己的态度:
张竞生先生我是认识的,他做《美的人生观》时的大胆我也颇佩服,但是今年他在《新文化》上所讲的什么丹田之类的妖妄话,我实在不禁失望。褚女士和他离婚事件本是私事,我们可以不问,不过张先生既然先在《新文化》上大登其启示与广告,而其态度又很恶劣,……叶女士我也是认识的,她寄这份封信来叫我们发表,我相信叶女士所说的话一定有她的根据,可以稍做参考。……只看张先生自己的辩解,也就尽够引起恶感:证明张先生自己同《情波记》的著者一样,是一个思想错乱,行为横暴,信奉旧礼教的男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这正是旧日男子的常态。我们只见其中满是旧礼教,不见一丝儿的“新文化”。
此文一出,对张竞生无疑是致命一击,周作人迅速被张氏列入“恶仗”名单。
1927年5月,《新文化》1卷4期“批评辩论栏”中,张氏以“竞生”之名一人发五篇文章对周作人、周建人予以反击。邀请华林、湘萍作《致周君的一封信》,对周作人批评张氏“爱不加害”,以“恨不可恕”来应对,并称“万万想不到,大文豪竟有如此下井投石之巧技”!湘萍则将周作人定义为“一个虚伪者”“带假面目偶像式的学者名流”。在两封来信的铺垫下,张氏发表“竞生评论”:“周君终是抱守中庸之道,说好点是稳健,说坏点是不彻底,不新不旧,非东非西,骑墙派的雄将,滑头家的代表”,而且,“最令人不满处,就是他偏要以此为准绳去批评人”;“因为他是骑墙派的滑头家,顾凡对一切彻底及极端的事情皆认为不对的,根本上他就不知彻底的感情为何事”。称周氏“为人甚阴险”,列举其门前悬挂日本旗、订日文杂志、对“倒运”章太炎的落井下石(《谢本师》)等例证,认为其人对社会、人类进化都“危害甚大”。文末尚余恨未了,“周君那种师爷的态度,阴险狡猾,毫无特立独行的气概。……至于他的文章,其油滑无骨气一如其人”。从德行、批评态度延展至其文章,全盘否定了周作人。
张竞生对周建人的反击,布局则简单轻松。他在《砍不尽的上海文氓头与沪胞及周建人》一文中,直接将周建人称为“上海文氓”。在文中,张氏极尽挖苦之能事,将周建人定性为“假科学家”,并将周建人拥趸的英国优生学专家戈尔登归入玄学,《又出了一个怪头》一文中指出:“戈氏的优生学是玄学的,我们的才是科学”,并在文末调侃,“请作者除研究些‘戈学外,请你谦恭地研究些‘竞学吧”。因周建人先后在《新女性》上发表多篇有关性教育的文章,强调《新女性》重在培养健全的性道德,而非《新文化》那样教导人们寻求性愉悦。主编章锡琛亦发表《〈新女性〉与性的研究》一文,直指《性史》和《新文化》中教人用性部呼吸的“方士思想”,“徒然满足青年的性欲望,却无法有教育性的启发”。面对章氏诘问,张竞生自不甘示弱,在《勉新女性编者章锡琛君》一文中指出“方士思想”是“周作人周建人二君的瞎说硬指”,极为“语重心长”提醒章氏:“好好办你的《新女性》吧!若你要做批评家则当有批评家的学识和态度,不是跟随那不值一驳的周作人周建人的议论就可提笔葫芦呵!”张竞生论战中不容他人置喙态度及对抗性、攻击性的语言风格,科学逻辑上的缺陷以及“自由浪漫”的“艺术”书写,难敌逻辑严密的科学推演,社会声誉一落千丈,从倡导“爱的定则”“美的人生观”的权威变为“道士方术”的“异端”。1927年7月,发行6期的《新文化》被当局查禁、美的书店随后亦遭查封,张竞生被迫赴法避风头,持续大半年的论战戛然落幕。数年后,周建人卷入第三场论战时,曾提及与张竞生的战果,“性学博士不是已为读者所唾弃了吗”,颇有几分扬眉吐气气概。
这场论战,比第一次“新性道德”争论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卷入人员多,论战双方争执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性史》科学知识是否科学的争辩,一是性知识内容及方法的传播争辩,焦点集中在性知识的科学书写及其传播之道。周建人撰文《性教育运动的危机》,认为性教育书写必须以科学为依据,不能以推测、个人体验来妄下定论。这一观点深得多数知识分子赞同。如周作人在《语丝》发表的《南开与淫书》中指出:“假如我的子女在看这些书,我恐怕也要干涉,不过我只想替他们指出这些书中的缺点或错谬,引导他们去读更精确的关于性知识的书。”相对而言,张竞生仅以“通俗”和“提高”来界定性教育运动,并以个人经验演绎推测作为“科学的真意义”,难有说服力。这场论战,双方由对性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差异引发,你来我往,渐渐陷入意气之争,论战双方很难再就性教育、恋爱自由等问题本身做心平气和的学术讨论,甚为遗憾。
這次论战的思想史意义,在于在后五四时期科学旗帜下,展示了不同知识分子主体对性学书写的尝试、辩论及话语权的争夺过程,是中国知识界关于性教育书写、性道德讨论的一次集体抉择,经过这次论战,论证严密、表述严谨的性教育科学范式逐渐确定。很有意思的是,第一场论战中因提倡新性道德被认为激进的周建人,这次却被对手斥为保守迂腐,在二哥援助下,三弟周建人逐渐累积了“性学研究专家”的社会声誉。
第三场论战:《恋爱与贞操》与读者擂台赛
1933年4月15日,周建人以“克士”名义在《生活》周刊发表《恋爱与贞操》,自称面对苦闷现实“无话可说之中谈谈恋爱与贞操”,以便青年人“庶几将来的结合不至于陷入不道德”。在短文中,周建人修正了1922年关于贞操与恋爱的观点,认为恋爱是男女两方欲望趋向于一致,欲望是基础,而贞操是对女性的一种约束,并非恋爱要素,“贞操观念原和恋爱并不起于一个来源,其性质也自各异,欲加以融合和改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该篇文章在该刊8卷15期“信箱”专栏发表,引发了历时四个月之久的论战,十余位各界知识分子以“读者来信”方式参与其中,论战双方重点围绕构成两性关系基本条件、恋爱与贞操关系展开。
从论战重点看,周建人的“欲望是男女恋爱的基础”,恋爱可以超越阶级、思想、行为存在的观点遭到批评最多,几乎所有读者来信都持否定态度,尤以周萍子、吴蛮人、丁庆生、钱阜虞、锡斌、黄养愚、泽民等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欲望仅是恋爱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欲望与人格结合叠加才能构成“真挚的恋爱”。面对读者形形色色的观点,周建人坚定捍卫自己观点,将读者来信中所讲人格因素等归为“这些选择便是基于性欲”,“我所说的意思是现行的恋爱理想即性道德,虽然说得‘很抽象而且很复杂,然事实上无非由于性欲”。他在《答丁先生与钱女士》一文道出自己坚持的原因:“过去的社会大抵是蔑视欲望而重视‘精神的,我觉得这种观念根本错误,照我的价值判断说,生活上自然的欲望都不当加以蔑视。”五四运动以来,“恋爱是应该自由的”虽充斥大大小小报刊,但落到实处,却是知易行难。
恋爱与贞操的关系,是争论的焦点之一。相对于众人对“欲望是恋爱基本条件”的一边倒批判,贞操问题的争论则复杂很多,论战对方颇有几分小心翼翼、甚是谨慎来对待“贞操是社会的产物”的论题,提出贞操应该重视是“操行”,即忠实,提倡一夫一妻制度是恋爱应有的道德。蔡慕晖因“直觉地有点厌恶‘贞操这两个字的封建气味太浓厚”而不愿谈及太多,将其框定为“专一”。冯绝非则认为:“贞操问题我觉得没有多大可以讨论的地方。……我觉得贞操只是封建时代女子奴隶制下特有的名词,在女子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即已失其重要性,欧美社会对贞操已不十分重视,就是明证。”读者锡斌在《我也谈谈恋爱与贞操》中分析原因所在:“在这时候来谈贞操,好似有点落伍。”很有意思的是,除去少数读者声援外,即便持“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相同观点的,依然站在周建人的对立阵营中。
不少读者来信不同意将恋爱与贞操分开讨论,例如,心病认为“恋爱与贞操,同是同一时代的一种意识形态的两面表现。有某种恋爱,就有某种贞操”,“纯然把恋爱归之于性欲,则一般的反响,很容易使青年们走到色情的追逐,以性的满足为前提。这样的发展,一方面可跑到恶魔的肉的享乐,另一方面可趋向于颓废的浪漫的恋爱的游戏。这是中国广大的青年所需要的吗?这是能领导他们向正确的战斗的道路走的吗”?上升到了民族国家的道德高度予以审判。周建人避其锋芒,在《附在心病女士的信后》予以轻松回应:“知识分子中进步的青年,当然不会陷于颓废,历史告诉我们,颓废与浪漫的倒往往是布尔乔亚们,对于他们,我的确没有代为忧虑过。”对于论战双方的认识差异,吴景超将之归为“关公战秦琼”:“克士先生只在那儿讲恋爱,而读者却在那儿谈婚姻。所以这个说无条件,那个说有条件,弄得缠绕不清。”这一判断,真实反映出论战双方的隔阂和疏离。
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生活》采取“通信”方式有直接关系。读者来稿经过编辑筛选,“因为篇幅所限,我们所能发表的,还不到一半”。就笔战氛围看,大多数能心平气和讨论,但成纯例外。成纯与周建人你来我往的数次交锋,最为犀利,也最为吸引读者注意。7月4日,成纯以《偏袒》为名给主编邹韬奋发出第一封信,“是《生活》周刊对于克士先生态度的偏袒,对于加入讨论者待遇的不公平”,不仅编者按语中暗示周氏的权威地位,还把每篇写给编者的信预先交给周氏看,赋给他“扎彩特权”,还把讨论者文章加以长期压置。“无非使人觉得勉强在那里维持克士先生的擂台罢了”,而且这个擂台“只是反映出颓废的腐败的没落的思潮”,认为周建人在妇女问题上的意见“现在是无法再维持下去了”,建议周刊将擂台“早该拆掉不要再摆了”。主编收到此信颇有冲击力的来信,除安排尽快登出外,还在文后附上长长的“编者按”,逐条予以解释。周建人撰文《我先有几个质问》予以回复,他不认同成纯“摆擂台”说法。接下来的两封信往返交锋,双方围绕唯物的辩证法,援引大段恩格斯关于一夫一妻制、恋爱与婚姻的论述,作为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厮杀在一起,但最终双方都选择“不想说什么了,一切愿听编者读者先生们指正”。这个态度,直接说明是《生活》周刊主导着这场笔战的节奏。
笔战期间,主编邹韬奋先后多次在文后以“编者按”形式悄然引导舆论进展。《生活》周刊推出周建人这篇《恋爱与贞操》,文后“编者按”称:“克士先生的这篇文,也许要引起激烈的反感,倘读者有所赐教,不胜欢迎,当在‘信箱内讨论。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暂时保留,先听听读者各位和克士的高见,景观先生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有研究,将来也要请他加入‘战线。”接下来便隆重介绍章锡琛编《新性道德讨论集》、周建人译的《性与人生》等四本的参考书。为了增加讨论的热度,主编先后向蔡慕晖、詹詹、吴景超等人约稿,努力将讨论维持下去。实际上,在笔战过程中,曾有读者数次质疑这次讨论的价值、意义,认为在抗日救国大潮中,《生活》周刊拿出三分之一篇幅在讲小小的“恋爱”问题,失去刊物的价值,希望将“用在恋爱上脑筋用到抗日救国上而去”。9月2日,《生活》周刊8卷35期刊发《编者的话》,宣告“恋爱与贞操”讨论结束,邹韬奋认为:“最初克士先生所提出的,不过是一个道德问题,后来牵涉到人生观、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乃至唯物辩证法问题。……编者站在中立者的地位,相信从这场论战,至少是确定了以下的几个原则:
(1)从生物学上说来,恋爱是基于性欲的,超生物学的唯心的恋爱,无有存立的可能。
(2)恋爱和人类其他一切活动一般,不能脱离了社会关系去想象,因此恋爱的道德,应从社会关系这一点去着想,当然并不只是以满足性欲为唯一目的。
(3)在合理的社会关系中,恋爱与贞操是一致的,但是在现社会制度下,贞操观念是加于单方面的性的桎梏,所以是根本应该打倒。
邹韬奋将这三个原则视为论战所收获,认为在当今社会“恋爱与贞操”这个问题本身远没有结束,尚有第二次、第三次提出讨论的可能。在论战刺激下,《生活》周刊发行量突飞猛进,增至15.5万份,创下当时中国期刊发行量纪录,《生活》周刊作为都市文化生活通俗杂志,彰显了这次笔战的社会效应及波及面要远远高于前两次,五四时期的恋爱自由、两性关系问题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再一次得到广泛讨论。恋爱与性道德观这两个取道日本传入中国的欧美词汇,迅速捕获了众多知识青年的认同,恋爱自由与五四时期个人主义思想携手,互相强化成为新知识分子批判传统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贞操观等)的重要武器,但由于对西方妇女思潮本土化过程中解读差异,知识群体阵营内部论战不断,折射出知识界对妇女问题的多元解读。从论战结果看,原本在1920年代末已“不值一提”的性欲、贞操等概念,此时却遭到普通读者围剿,彰显了平民文化对妇女形象的定位。1920年代妇女普及运动的成效,远远抵不住国家政策引导对妇女社会形象塑造的影响,复古洪流下,舆论转向再次恢复到五四运动之前的贤妻良母定位,五四阶段高扬“发现女性”个性解放被挤压到角落中去,显示出近代中国女性启蒙经历了传统——近代——傳统的螺旋式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