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不足及提升对策

2021-11-27李小雨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

李小雨

(蚌埠科技工程学校<蚌埠技师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可知,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其他学科具有较大不同,所以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结合其学科特点来实现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的落实。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基础,强化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难度体系有所增大,学生们会因此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只有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解决教学存在的阻碍,所以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要不断思考,结合教学经验来分析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的个体状况,结合现有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深化教学改革,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能力较低,应用水平受限

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于教材当中所介绍的计算机组成部件的名称十分熟悉,却不能将其跟主板、显卡、CPU 等实物相对应起来,更谈不上独立组装电脑。还有一些学生虽然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但让其解决一些软件和系统操作问题却又无从下手,这些不足会直接限制学生的学科学习质量以及后续的能力发展。

(二)专业设置笼统,教学内容浅薄

计算机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基本的软硬件组装、电路和显示原理、打印及扫描技术的应用、动画和图像的制作处理等都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作为铺垫。另外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一旦松懈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但目前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过于统一,对于细节内容的讲解不够深入,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后续能力的培养和技术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落后,更新速度滞缓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其应用技术也呈现迭代更新的局面,但部分职业院校在计算机教学中始终使用的同一本教材,教学内容缺乏更新,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知识的陈旧性导致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缺失,造成同职业学校实用技能教学的理念相背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传统,影响人才培养

过去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主要以教师结合黑板和大屏幕进行讲解的模式,实践操作为理论和上机同时进行。新的社会发展环境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能够对教育资源有较好的整合作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教师的教学体系过于系统,未能从模块化的角度来细化计算机知识点,特别是在计算机各个操作系统的应用、办公软件的实践等方面,忽视了这些部分所需要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职业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上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目的。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初级要求需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能够学会配置计算机系统。需要学会使用windows 系统,另外能够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比如Word、Excel 的使用。要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实现信息的筛选和下载,能够独立收发邮件或传真。再有要掌握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并编写程序,通过上机时间做出调整获得结果。另外要能够发现计算机病毒并展开防治,可以通过常用的软件维护计算机,要以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习能力的证明。计算机人才培养的中级要求是需要学生能够学会数据库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并解决常见的软硬件问题,可以掌握更新后的软件操作方法,另外要能够完成基本软件的安装和调试使用,要学会平面、动画和网页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制作网站,要以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习能力的证明。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高级要求需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程序和软件开发能力,可以结合专业软件设计程序。另外要结合局域网组网技术实现网络的安装、管理、调试和维护。可以处理简单的计算机故障并可以制作动态网页,最后以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习能力的证明。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对于专业类学生要以提高其专业技能为教学目的,对于非专业类学生要以让其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为教学目的,以此来开设科学的学科教学。

三、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提升对策

(一)调整专业设置,创新课程体系

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层次各有不同,学生个体的接受能力也有一些差别。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相比较,计算机的理论教学对这些学生来说具有更高的难度。结合目前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可知,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计算机的实践课程应用范围要多于理论课程的应用范围,所以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和课程设置时要尽量引入更多的专业技能操作课程。职业教育作为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的教学阵地,在课程教授的过程当中,要以实用性为教育的第一要点,结合学生个体存在的不足,以强化其自主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来创新课程体系。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只有计算机教学有所创新才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完全传授给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更为直观形象地介绍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知识,因为计算机学科知识理论更新速度较快且实践性较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融合。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到课堂当中,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做出教学演示。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大屏幕来看到教师是如何操作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其更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相关的知识,可以收获较好的理论教学效果,也可以为后续的实践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鼓励学生实践,强化操作技能

与理论知识相比较,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操作内容,学生掌握起来相对更容易一些,虽然有些知识内容教师并没有做出专门的讲解,但通过学生的独立摸索和实践也能够掌握一定的操作方法,这是计算机课程所特有的一个特点。但因为学生的个体能力和学习水平各有差别,所以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存在一些不同,对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也有差异。所以在进行计算机实践课程的讲解和操作时,教师对计算机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做出更为细致的指导,当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强化学生的信心,以此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其能够更愿意参与到后续的实践课程当中。对于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探索并研究一些教学计划之外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摸索来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进行上机实践,进一步强化其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1]。

(四)科学选择教材,优化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材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后续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材的选择时要以职业院校的特点为入手点,强调教材内容当中所涉及专业知识的实用性特点,要分析教材当中是否具有丰富的教学案例能够补充教学知识点。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编写校本材料来进行符合本校学生能力特点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教学实践内容不断丰富并更新教学模式,实现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合,以此来强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2]。

首先,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要重视演示过程的展示,要强调讲练结合,这是目前职业院校计算机课程教学当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初,结合此种教学方法来深化学生对此类此门课程的理解。现如今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微机房都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技术后台来锁定学生机以此来向学生展示操作,当需要学生自主练习时,再进行学生机的开放。这种方式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要结合有效的案例引导来实现教学任务的分解,计算机课程的讲解需要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案例得以落实,这样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介绍word 图文混排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学校校报的创作工作当中,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创作和制作校报的角色来巩固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程当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分解成多个任务步骤,带领学生展开层次性较强的学习。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能够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让一些对计算机课程存在畏难情绪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实现其动手能力的提高;再有,要通过设疑来引导学生自学,通过设错来鼓励学生分析问题,职业院校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更喜欢动手实践类的课程,所以体验的过程是帮助这部分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关键。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摸索并找出问题的关键,由此引导学生解决并获取新的知识内容。因为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强化学生的自学水平,以此来深化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职业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常用的程序以及互联网来开展自学,对于较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来展开基础性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找寻解答问题的方法来总结出新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C 语言程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编写程序并展开上机测试,如果产生问题要及时修改,这种在总结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锻炼学生自学,强化探究精神

随着计算机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会出现在今后的就业过程当中所面对的问题难以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的情况,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科技更新的体现。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师要随时掌握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动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延伸,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能够更为坦然地面对在后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新型问题和计算机技术。要引导学生实现自主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后续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地分析和探究。想要构建这样的教学氛围,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师要在强化自身知识储备的同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在有序学习的状态下,实现创新和探究能力的发展[3]。

结论

总而言之,教育是实现民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作为为今后社会发展输送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职业院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特点,来完善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转换教学理念,强化对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确保所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能够实现自身更为长远的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齐心协力 同台唱戏 合力推进职业院校关工委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