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1-11-27田青

魅力中国 2021年44期
关键词:现代化基层群众

田青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 抚顺 113001)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描绘蓝图。社会治理作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目标的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基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前如何统筹协调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最优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我们必须切实优化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不断提升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

一、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一)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

十九大以来改革深入推进并往纵深方向发展,推动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至基层,基层由此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基层最贴近人民群众,最能感知人民群众的喜乐疾苦,最能检验改革成果共享范围和程度,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水平深深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习总书记曾指出:“创新社会治理,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1]由此表明,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价值和地位决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基层的阵地作用,思想上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的目标,完善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战略目标,其中还提到当前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来自基层,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基层社会治理。只有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更好地发挥基层社会治理在推进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作用,才能让来自基层的力量之源得以充分涌流,最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从而实现从基层治理层面为完善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切实使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得以提升。

(三)强化基层社会治理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有力举措

当前我国的社会治理有了新要求和新目标——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便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模式,从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的实现。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基层是落实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要做到在贯彻落实和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时,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规范和全面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力争在基层治理范围内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治理能力,把基层蕴藏的社会活力激发出来。

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基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阵地,也是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社会治理的重点地带也是难点地带。近年来在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指引下,基层社会治理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基层社会治理仍是我国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制约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当前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一)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总揽全局能力欠缺

基层党组织属于基层各项工作实施的领导核心,理论上必须以维护群众切身的利益为基础,实施社会治理的具体措施,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总揽全局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基层地方部门治理观念落后,当前基层政府仍有部分存在“家长式”管理的观念和行为,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将“以民为本”的行为准则抛之脑后,没有真正做到倾听民众心声,为人民办实事,更无法组织群众、无法团结群众力量办大事。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存在职责交叉不清。除此之外,目前对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误区,比如认为基层社会治理只是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工作。

(二)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单一、方式单一

社会治理涉及广泛、内容丰富,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基层治理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无疑加大了基层治理的难度。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离不开基层群众的参与,但基层社会治理却存在着群众参与感低的现状,具体表现在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往往以管理人员为主,基层群众参与人数不足、参与范围有限、参与感低下,现实大多情况是基层管理人员代替群众参与,无法及时全面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治理主体的单一性削弱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当前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当前我们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没有结合时代变化进行创新性升级,基层治理弥漫着强制性约束、追求量化结果的氛围。随着基层人民群众诉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大,如果不结合时代变化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会直接大大削弱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三)基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是社会治理环节中的薄弱地带,基层处理一般社会治理难题的能力稍有欠缺,在重大风险面前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例,此次基层疫情防控是我国疫情防控的关键战线和重要战场。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成为疫情防控中最薄弱的环节,究其原因是基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不足。在疫情中发现作为最基层防疫体制管理主体的基层干部,大多数没有接受正规的应急管理培训,他们大部分危机管理意识非常薄弱,防控疫情的能力差,部分农村党员领导干部有心无力,只能做一些基础性帮助工作。战“疫”面前,面对突然而至的复杂情况,基层组织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就显得十分欠缺,从而导致基层后续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体系的建设仍任重而道远,这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路上的绊脚石,严重制约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

三、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新时代改革深入推进和往纵深方向发展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保障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保障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要准备。

第一,加强立法,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2019 年全国人大的四个立法重点之一就是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法律支撑。[2]我们要加快推进和落实地方政府在有关基层民主、社区建设等方面的立法调研工作,加快订立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制度,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方式依法实施社会治理,确保基层社会治理依法推进,以此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第二,完善监督和考核制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关于完善监督制度,首先必须完善制度建设,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此外还要加强基层群众对基层组织的监督,及时合规范的进行基层政务公开。良好有序的群众监督可以提高基层组织在民众心中的权威和公信力,提升基层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关于完善考核制度,要施行专项治理工作进行事后专项总结汇报的制度,秉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自觉主动地接受上级的考核与监督。同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考核制度,明确具体社会治理工作事项的具体责任人,出现问题时以便精准的找到相关负责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

第三,总结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经验,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借鉴路径。中国社会重大的制度变革,通常是先进行地方性的试点再进行全国性的推广。应当系统地总结基层各级政府的社会治理改革经验,并进行加强和改进,最终将科学的、比较成熟的、可行的基层治理创新做法上升至国家制度构建的层面上。

(二)强化基层组织力量,提高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

强化基层组织力量,提高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第一,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决定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因此要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就要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导、组织引导作用,促进社会治理多元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协同治理,实现为人民解决难题,为人民办实事、办难事的工作目标。

第二,加强基层政府职能改革,提高基层政府工作效率与治理效能。基层政府是对基层治理的直接管理和实施单位[3],因此基层政府在社会治理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尽快加强基层政府职能改革,严格规范各部门的社会治理职能和权限范围,以此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针对传统治理思维带来的不利影响,基层政府应当积极转变思维模式,不断在创新发展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针对基层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基层政府要借助高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基层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透明度与畅通度,同时便于基层群众及时了解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信息。

(三)创新治理方式,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新治理方式,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提高社会治理效率。应当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着力发展创新而不是守旧不变,革新工作方式、改变工作态度、提高社会治理效率。要改变传统的社会治理思维与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治理方式,当前必须结合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推动“智慧数字互联网+”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利用微信公众号、手机问政APP 等方式,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利用大数据信息系统,掌握实时数据并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基层事务进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使得社会治理更加往精准化和便利化方向发展。此外,推进治理社会化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前瞻性的意义,要改变单一的“命令式”“家长式”的管理方式,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社会化、推动基层治理社会化的步伐。比如通过购买服务制度、委托运营等举措,形成更加创新灵活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4]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长效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好的带动基层建设与新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化基层群众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