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7钟清香
钟清香
(郴州市生态环境局永兴分局,湖南 郴州 423300)
生态环境与公众的健康和生活都密切相关,近年来公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问题也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监测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能够为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推进奠定基础。但就当前我国发展实际来看,环境保护落实不到位,环境监测技术有所不足,这就亟待探寻环境监测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环境监测技术及其现状
环境监测致力于创设优良生活环境,对自然环境加以科学运用,真正服务于人民。环境监测的对象就是影响生活环境的各种因素与事物,通过监测的实施来将环境情况加以真实准确的反应,针对影响性因素及事物制定解决方法,以确保对生存环境加以维持。环境监测的实施,以测试分析和布点采样等方法为支持,调查环境污染状况,进而评估环境污染状况。通过环境监测的实施,能够为环保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随着国家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环境监测方式也不断发展,自污染源监测向自动化环境监测转变,监测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当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经过多年来的发展,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先进技术得以应用,比如物理监测技术、卫星监测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监测仪器的规模与数量也不断扩大,仪器精准度更高。研究人员的思想意识也不断增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力度也明显加大。
二、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监测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能源与产业结构逐步变化的大环境下,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不足得以暴露出来,主要在三个方面有所体现,其一是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法律政策的保障,实际环境监测工作中缺乏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难于追究责任。其二是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到位,受到部门职能限制,彼此之间缺乏合作机制,导致重复性工作存在,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与效率均比较低,预期目标难于实现。其三是环境监测工作缺乏完善的体系,工作规范规定的标准度不足,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存在随意化的问题,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不理想。现如今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监测领域的更具法制化特征,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出台,为环境监测工作的推进提供了指导,但此类规定相对广泛,缺乏清晰界定,执行步骤与标准细则的精细度不足,无法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
(二)监测技术资源不足
环境监测工作任务繁重,但就我国环境监测实际来看,技术资源有所不足,导致环境监测效率不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也无法得到保证,因此亟待以现代化的监测技术为支持。不仅如此,环境监测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不足,导致环境监测效果也并不理想。环境监测工作中现有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不足,缺乏完善的机制,所采购设备的证明不够完善,规范性不足,并未落实专业检查与严格审批,这就无法保证设备使用性能,甚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监测工作质量也并不理想。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足,导致环境监测技术发展也受到制约。
(三)监测数据分析不准确
环境监测过程中,一旦监测数据分析的准确度不足,会导致误差出现,数据有效性无法得到保证,导致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也必然会受到影响。部分城市与地区中有些特征污染因子因实际浓度含量较高,现如今的分析方法基本满足低浓度样品分析,高浓度样品就必须多次反复稀释才能分析出来,但是稀释次数越多倍数越大,误差就越大,呈几何倍数增加,导致数据失真。分析技术方法亟待进一步完善,因此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亟待提升。
(四)监测设备缺乏先进性
环境监测部门隶属于政府部门,由于设备方面缺乏充分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现代化水平不足,导致应急监测能力不足,仪器设备相对落后,环境监测的准确度难以得到保证,甚至会阻碍环境监测工作的有序推进,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创新缺乏优良条件。环境监测资源并未得到整合,大型仪器设备并未得到高效使用,甚至出现闲置的情况,部分设备维护保养的时效性不足,导致其作用并未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发挥。不仅如此,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并未得到提升,在环境监测工作多样化的大环境下,环境监测技术无法加以承担,导致环境监测事业发展受阻。就新兴产业来说,其中存在重金属污染、微量有机物排放等情况,这些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而环境监测部门所应用仪器设备的精密度不足,分析监测工作的开展无法经一般监测技术与分析方法来实现,这就导致环境监测管理出现真空情况,生态环境也极易遭到破坏。
(五)监测技术人员有限
就环境监测工作的现实情况来看,当前专业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并不能够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现实需求,因此需要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当前公众的环境监测意识不够强烈,并未充分认识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也速度也比较缓慢,因而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极易受到制约。以基层生态环境监测站为例,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较为明显。近年来环境监测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并未重视人才的价值,以技术变革和设备引入为侧重点,监测站编制不充足,部分存在编制的技术人员并未真正履行职责,大多年龄较长,培训学习积极性不足,效果也并不理想,仅仅是运用常规技术手段开展操作,即便是将先进技术设备引入,现有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加以正确运用,这就无法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部分环境监测站中人员配备不够充足,职责分工不够清晰,人才队伍素质建设不到位,这就导致实际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环境监测站中新进人才的引入不规范、不严格,监测事业编制受到转岗及分流人员的挤占,而管理者并未重视专业技术培训的落实,缺乏系统化的人才培训养成机制,导致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专业技术人才都在素质方面有所不足,因而亟待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环境监测队伍。
三、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对策
(一)健全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环境监测管理体制的完善化,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至关重要。为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制定环境监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环境监测管理机构职能,就其法律地位加以强化,细化完善各项法律规范,为环境监测法律体系的完善创造优良条件,以保证环境监测实际工作与法律法规内容的一致性。环境监测机构之间应当建立密切联系,彼此互相沟通,协调开展各项工作,为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优良条件,促进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行政部门及机构内部门应建立联系,保证部门分工的明确化,依照统一方式实施管理,确保环境监测管理收效显著。垂直化管理体制的构建,能够确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细则制定的严格化,就环境监测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规范环境监测各环节,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以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得以高质量开展。
(二)完善监督体系
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需要重视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确保环境质量管理获得显著效果。技术资源十分有限,这就需要就监督体系加以完善,以确保技术资源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有效方式管理各项技术,全面检查设备,就其中缺陷加以改进,及时校准设备,降低误差几率,促进技术设备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环境监测技术必须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与监测需求相一致,以行业标准为参照,就环境监测技术加以积极完善,从而促进环境监测技术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与治理中。
(三)设立监督部门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通过监督部门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就环境监测实施有效管理,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均可得到保证。在监督设立后,应细化监督职能,强化监督,营造规范化环境,以确保环境监测技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监督部门应对一手数据加以合理运用,落实监督检查,保证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并制定有效解决对策,以促进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中相关问题的顺利高效解决。这一环节应加大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保证设备管理的人性化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应优化配置技术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监测资源浪费,重视设备使用效率的提升,推动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中,应合理分析周围动态环境,保证向有关部门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促进环境监测技术质量效果得到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报告信息应逐步完善,保证报告的准确性,为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环境监测技术的改进,需要保证技术设备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也能够得到保证。因此应当在环境监测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立足环境监测实际情况出发,将先进技术设备引入,保证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也得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多元化,信息资源也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环境监测站应加强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提升硬件水平,完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与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挥自动化监测设备应用价值,确保应急监测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在环境监测方面可建立仪器设备共享制度,科学运用并管理仪器设备,促进监测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型仪器设备利用效率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真正为环境监测而服务。
(五)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技术的合理化应用,需要保证环境监测人才的专业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开展专业且具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打造高质量的环境监测队伍,确保环境监测人员掌握相应知识技能,并积累丰富经验,确保监测人员能够就不同类型设备加以正确且熟练的操作,促进环境监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环境监测队伍打造方面,可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技术交流,总结现阶段工作情况,就其中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保证所制定解决策略的针对性,以确保环境监测中技术难点得以顺利突破,环境监测质量也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强化环境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切实提升工作质量。可定期组织开展知识技能考核,创造实践条件,以确保检测人员的实践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监测人员的各项操作必须要以环境技术标准为依据,在全面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础上加以不断改进,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并重视后期总结,以确保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得到逐步提升。
四、结束语
现代社会若想要实现稳步发展,就必须要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化,通过环境监测的落实,能够就社会与生态之间平衡进行维持。在客观分析环境监测技术不足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创新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就传统工作模式加以转变,重视就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加以完善,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部门职能,重视现代化技术设备优势的发挥,并打造高水平的环境监测队伍,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效率,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