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

2021-11-27黄羽萍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血液学标本血液

黄羽萍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血液学检验技术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该课程将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通过各种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与技术,“显微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免疫学技术”、“遗传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深入研究血液以及机体内造血器官各种病例变化等,让学生全面掌握血液疾病发生的机制,并学会通过相应的症状以及检查报告进行血液疾病的诊断等,进而对血液系统疾病的系统认知。具体而言,血液学检验检测既属于血液学的学科范畴,但同时也属于医学检验的学科分支,因此,该门学科属于医院检验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但由于该专业涉及内容较广,再加上科研范围较广,对许多高职学员而言,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实际问题,有一部分学生会感觉课程“内容抽象”,学习起来难以理解,学习难度较大,例如骨髓细胞相形态的认知等内容。同时,在教师教学中也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一、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缺乏足够的教学标本,学生难以达到更好的辨认能力

在医学类课程教学中,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课程教学中配备足够多的教学标本,才能引导学生对相关病理结构及发生机制产生正确的联系,尤其是一些动态性的变化过程,要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提高对相关病变过程及病变特点的辨认能力,更需要足够的教学标本。然而,在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符合要求的标本非常难以获得,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课程教学的成效。血液标本是一种较为容易获得的教学素材,几乎可以达到“随时”“随地”可获取的便捷性,再加上还有其他学科会涉及血液细胞形态的认识,因此,对于大部分高职学生而言,都能够较好地掌握血液相关知识,且能够对血液细胞形态进行准确的、快速的辨认。但骨髓细胞就不一样,首先该细胞的形态会呈现出变化多样的特点,在短时间内难以全面掌握,而且,骨髓标本以及典型的玻片标本等都非常难以获得,再加上相关实验课学时安排有限,这就导致课程教学受到较大的阻碍,学生在优先的课程学习中、在有限的教学标本条件下,不能形成更好的形态辨认能力,从而影响教学成效,也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后续相关内容上的高效学习,最终会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课程实验学时安排较少,学生难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应用

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课程学习中,“骨髓细胞形态”和“细胞化学染色”是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析并诊断的第一步,因此,要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就必须掌握这两个关键点。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上相对缺乏,例如学校本身没有附属医院,或是学校位置偏远,不能与优秀的医疗结构合作,这就导致该课程中涉及到所有实验课程部分只能在校内实验室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中,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局限,例如试剂的严格管理,以及与细胞化学染色相关的部分物质难以获取(主要是指有毒、有害的试剂),这就会限制课程学时安排,而一些有条件的项目,也会由于受到标本以及实验条件等方面原因的限制,影响了教学效果,“细胞化学染色”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难点,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对该类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细胞的认识和辨识能力,同时,也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的吸收与消化,考试成绩受影响。

(三)检验技术的配套资源缺乏,学生难以开展课后的自主性巩固学习

对于一部分高职院校而言,血液学检验技术这一学科是新开课程,对于教师与学生而言都是在摸索中,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加以探索,从教材、教学方法、课程安排到考核评价制度以及资源库搭建等,不断推进课程建设走向规范化和系统化。按照课程设置最初的设想,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资源库中将包含丰富的教学素材,包括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计划(学期计划、年度计划)、实验课程安排(校内实验、校外实验)、骨髓和血液细胞形态染色图片库以及习题库和试题库等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资源库正处在建设过程中,在课程实施中还缺乏一些教学素材,再加上缺乏集中性的课程学习与课后复习,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巩固学习,使得学生的认识仅停留于理论知识的层面,凭“自觉”进行学习与巩固,不能通过系统性的指导完成课后巩固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习的成效和学习积极性。

(四)欠缺临床血液疾病的系统性知识储备,影响对相关疾病的综合性分析

血液学检验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系统的知识,包括正常情况下以及血液病状态下的各类细胞的识别、骨髓报告及骨髓象分析等内容,还需要对常见的一些血液病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无论是该专业的课程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能够对血液系统的疾病进行全面分析时,还能充分结合丰富的临床知识,这才能提高病情诊断的正确性。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课程教师的在血液疾病方面的知识储备相对不够,在加上多方原因影响导致学生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课程学习中,还没有完成临床学科的系统学习,因而对临床疾病的相关知识不了解,会在较大程度上教师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

二、提高血液学检验技术教学水平的教学策略

(一)提高课程教学的师资素质

在血液学检验技术的课程教学中,将涉及到大量的医学技术使用,同时与临床关系也非常密切,这就代表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对理论知识加以消化,并学会相应的仪器操作和技术方法,学以致用,才能将相关知识真正应用于实践中。而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实效,则需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通过主讲教师、带教教师的医学综合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提供更切合医学实际的课程指导,因此,应当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从三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第一,指派课程教师积极参加省内或国内知名血液机构或教学单位的进修与学习,以学院为基础组建成血液学检验技术的专业教学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教学素养。第二,打造“集体备课+分组实验”的教学模式,提高实验课程带教的整体效率。第三,鼓励高职院校内符合条件的检验教师积极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提供整体教学实力。

(二)充分利用并有效维护已有的先进教学设备

在实验教学中需要借助大量的先进教学设备,按不同的学校办学,实力不同不能做到各教学环节配备完整的教学设施,学到学校应当立足实际基于综合办学情况,适当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已经配备的设备加强维护和充分应用,例如在部分学校已经购置了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该系统中能够找到玻片中典型的细胞或者染色的图片,也可以提供大量典型的数码相片等教学资源,在课堂中为全体学生进行集中展示和详细讲解,促使学生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验项目与理论知识“不统一”的矛盾。但由于这套教学系统整体价值不菲,而且显微镜是精密仪器,在使用中一定要做好保护,忌摔、忌尘、忌潮,因此,要不断加强探索,如何有效保护设备的优异性能,又能尽量提高应用价值,不断延长系统给的使用寿命,提高教学价值。

(三)充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效

血液学检验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利用“检验医学”的系统性知识与技能来有效解决临床中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问题。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以“备课、授课、听课、复习、练习”为主线,强调教师的“教授”过程,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课堂中以听为主,较少思考,不能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与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有较大的距离。在新时期的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并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指导,提高学习成效。为此,血液学检验技术课程应当积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为课堂教学提供助力。在当前的高等教育中,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在国外也已经被应用到医学专业的心血管、影像学、药理学、呼吸以及肾脏生理学、护理学和麻醉学等学科教学,彻底颠覆传统模式,提倡构建新的学习路径:上课前学生在教学片的引导下自主预习,课堂中教师指导旭升展开应用层面的知识讨论与问题解决,下课后结合教学片进行复习、巩固、练习与拓展,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这个过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活跃检验技术课堂的气氛,并且可以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深刻明白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最终是为临床服务,而非为了考试,进而为课程的系统学习打好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血液学检验技术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学科,内容抽象,难以理解,对许多高职学生而言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阻碍。同时,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且该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要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就必须立足于课程实际,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教学策略,才能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

猜你喜欢

血液学标本血液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血液透析中风险护理的应用探索
临床路径下的案例教学模式开展于血液学教学中的价值研究
基于血液学细胞形态学技能学习的轻游戏教学软件开发探索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富硒女贞子对山羊生产性能、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
复方磺胺氯吡嗪钠—二甲氧苄啶混悬液对鸡的安全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