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造物精神
2021-11-27任军君
任军君
(湖北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国民间造物历史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开拓创新的发展史,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一支鲜活而厚重的中华文脉。中国民间造物精神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基石和源头活水,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提出“乡村振兴”“设计创新”“绿色和谐”等发展战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系列政策,旨在挖掘、保护和传承中国民间优秀的文化资源,促进传统工艺的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凸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必须要筑牢民间文化创新的基石。
一、中国民间造物概述
中国传统造物按社会阶层可分为官营工造、士族文人匠作和民间造物三大类。官营工造主要是为皇室贵胄、官宦等统治阶级所营造的器物,他们利用其特殊的经济政治统治地位,在器物等制作中往往不计成本,正如王琥先生在《设计史鉴》中所言“举国之力而御于一人,是官作的本质”,官作造物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最高水平,是集材料、技术、艺术之大成者。官作器物除了使用功能之外,更多的是用来彰显社会等级的传统“礼制”,如始于西周的“藏礼于器”的青铜礼器,就有严格的制作标准和使用规范,通过器物来强化、维护统治阶级的权威,《公羊传·桓公二年》中记载“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可见礼器是身份地位的重要象征,不同层级不可随意僭越。
士族文人匠作造物则往往会疏离沉冗繁杂、等级森严的官营工造方式,在“不逾礼”的前提下追求本我的内心情感和审美情趣。孔子说“君子不器”,体现出士族文人对器的态度,他们虽极少参与具体的造物实践活动,但善于通过器物来抒发个人情感,诸如以“梅、兰、竹、菊”等植物造型来彰显“君子气节”,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来体现出“以玉比德”的观念等,他们“寄于器而高于器”处世哲学,追求“器以载道”的思想境界。历史上孔子、孟子、墨子、庄子、老子、荀子等先贤们,对中国传统造物活动进行了深刻地思辨,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人合一”“道器合一”“致用利人”“重己役物”“道法自然”等造物哲学思想。
民间造物则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立足于本土民风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实际,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物质器具,其涵盖了“衣、食、住、行、用、娱、祭”等诸多方面,又因地域性、民族性的不同而呈现出风格迥异的特征。民间造物活动远离了国家公器,没有等级森严的宗法壁垒束缚,也不像士族文人对造物所追求的超凡脱俗之意境,其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具备天然、健康、自由和生活的朴实特性。
中国有关造物文化记载的历史典籍众多,诸如《考工记》《天工开物》《长物志》《木经》《髹饰录》《营造法式》《园冶》等,大多是立足于官营工造、士族匠作的领域,归纳总结了中华民族的造物文化,它们是中华民族造物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明之瑰宝。从造物本质上来看,官营工造和士族文人匠作的造物主体仍然是普通劳动者中杰出的工匠代表,因此可以说庙堂之器的制作、士族文人的造物思想均来源于民间的造物实践,广博而丰富的民间造物文化、创造精神孕育造就了中华民族璀璨的造物文明。然而对中国传统的民间造物文化、艺术却鲜有典籍文献的知识传承,大多依靠口传心授的经验传承,处于自生自长、自存自灭的状态。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传承民间造物艺术和文化,充分发挥民间造物思想的创造力,是对我们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考验。
二、中国民间造物的精神特征
1.“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
民间造物活动是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早在公元前7000年前的上古旧石器时代,华夏族人“有巢氏”就教人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侵害,正如《庄子》所载:“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有巢氏为了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通过观察、模仿自然界中鸟类生存方式,带领族人创造性地构建木式巢穴居住,开启了伟大的巢居文明,也为后世辉煌的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5000 年-6000 年),我国先民就创造出陶器,这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物质天然性质的开端,标志着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极大改善了人类生活条件,也造新了中国举世闻名的陶瓷文化。这些划时代的人类创举,得利于我国先民善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造物过程中体现出“从无到有”的创新精神。
2.“敬天惜物”的节用观念
墨学是最广大劳动人民的造物智慧的杰出代表,他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志向,在《墨子·节用》中明确提出他的“节用之法”,涵盖了日常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对衣物倡导“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对宫室建造认为“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对车辆制造提出“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墨子站在底层劳动人民的角度,提出“诸加费不中民利者,圣王弗为”,劝诫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这种“敬天惜物”的节用造物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简朴、节俭自律的优良传统。
3.“格物致知”的科学思想
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认为认知事物是从逐渐积习到深入领会贯通的过程,总结出“致知在格物”的科学认识观。
中国传统民间造物文明是古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对科学技术不懈追求的结果。例如:远古时期人们利用榫卯结构制作出坚固耐用的建筑和家具;发明了陶轮成功运用了机械能,极大地提升了陶瓷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初步掌握了热传导学原理,将大部分陶质炊具如甑、鬲、镬、鼎做成开叉的三足造型,有更大的腹身范围受热可使食物更快煮熟;通过杠杆力学原理,创造出了汲水、灌溉农业生产工具桔槔、戽桶,极大地节省了人力;通过杠杆平衡原理,创造出衡器工具杆秤、天平;通过水流、风作为动力来代替人力、畜力,发明出水转筒车、水磨、水碾、舂米机、风车等;……。中国古人们“格物致知”的科学思想,通过“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劳动智慧,不断地创造出先进的、科学的生产生活器具,极大地提高了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造就了中华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史,极大提升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4.“致用为本”的功能理念
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指出器物应“效用于日用之间”,讲究日常生活中“致用”、“实用”的器用之道。
中国民间的造物从一开始就具有“功能主义”的特点,即“有用性领先的合理性原则”,利用“天时、地利、材美、工巧”创造出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器物。“天时、地利”是造物的原始本源,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需要对“天时”、“地气”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刻了解,逐步掌握“春、夏、秋、冬”不同时段,“东、西、南、北”不同区域,以及地势地貌等生长环境对自然材料的影响,顺应“天时地气”是“材美”的前提,是器物能否满足使用的物质条件,最后利用人们长期技术经验积累的“工巧”为技术手段,创造出优良的器具。如在《考工记》《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载了车轮的制作,车辐通常用槐木,车轴用檀木、枣木、梨木等硬木,这样选材所制作出来的马车、独轮车、水车、风车等,才能保证其优良的使用功能。
5.“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先秦《考工记》至明末《天工开物》等典籍中都提到“天人合一”的造物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共通、共融、共生,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和谐共生”的文化精髓,强调人类所有活动都应在顺应自然规律基础上,再发挥人的主观创造性,达到“生生不息”无穷尽的自然、人、物之间的和谐状态。
中国传统民间一切造物材料都来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通过主观创造发挥出自然材料最大的利用效率。民间造物的传统材料如黏土、木材、石材、竹材、藤材等,人们都会贯彻“穷尽其用”的造物思想,譬如竹子可以制作家具(竹凳、竹椅、竹床、竹架、竹席等)、生活用具(伞、扇子、勺子、筷子、牙签、吹火筒、竹筐、背篼、扁担、菜篮、箩筐、筛子等)、乐器(笛子、箫)和武器(弓箭、长矛)等;人们就地取材制作出各式各样简易实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如葫芦可以用来制作水瓢、装酒水的容器;老丝瓜瓤可以用来清洗洗炊具、餐具;草可以用来编织草帽、草鞋、草垫、草席、扫帚等;蒲葵、棕榈可以做蒲扇、棕绳、蓑衣等,羽毛可以做成除尘的掸子;……。以上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器物制作都以自然提供的材料为基础,人们根据生产生活所需加以合理而充分地利用,使自然的生命变得隽永,平凡的事物有了情感。器物达到自然使用寿命后又回归自然怀抱,这种“周而复始”的可持续发展观,正是中国民族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最本质的造物精神。
6.“乐观祥和”的生活精神
中国传统民间造物艺术,即是生产的技艺,也是生活的艺术,是以生产和生活为基础,对物用功能、材料技术、审美情趣、伦理习俗的融会与综合呈现。民间造物都是大众化的、平凡而普通的物品,是老百姓每天都要使用的器具,具有鲜活的生活形态,是劳动与美的交融、技术与情感的融合。“劳者自歌”折射出人们在辛勤的劳作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日常生活用具的制作中非常注重“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表达,通过象征、隐喻、谐音等手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例如在建筑和家具上雕刻松、鹤、鹿、金鱼、蝙蝠、喜鹊、蟠桃、牡丹、葡萄、石榴、金银花、莲花、菊花等等,来表达人们对身体康健、延年益寿、子孙兴旺、平安祥和、幸福美满、五谷丰登等乐观朴素的生活愿望。
三、结语
中国民间造物艺术是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维系的是民情、亲情、国情,反映的是普通百姓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命脐带。中国民间造物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发展,虽然在近现代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技术、当代设计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但其所遵循的自然发展规律,寻求自然、人、物的有机统一平衡发展的造物精神,依然对当代中国本土文化的设计创新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