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果影响分析
2021-11-27潘金霞
潘金霞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福建 莆田351100)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在其病情发展过程当中会致使耳供血障碍、脂质代谢紊乱,进而在血压持续波动的过程当中诱发突发性耳聋[1]。在此期间,受病情影响,在长期与外界沟通不便期间,患者会滋生各种负面情绪,进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同时还会加重病情的发展,不利于患者预后。为此,本研究为探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期间发挥的临床效果,对我院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治疗的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20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纳入标准:(1)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2)患者临床资料完善;(3)依从性高;(4)临床资料完善,且均采取一致的治疗方法。排除标准:(1)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者;(2)临床资料缺失;(3)依从性差;(4)合并其他老年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标准护理干预,(1)卧床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外,将床头摇高30°左右,降低内耳迷路内压力;(2)预防感冒,避免咳嗽、打喷嚏、擤鼻、屏气等动作;(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饮食低脂、低钠、清淡易消化,多食富含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素的食物,预防便秘;(4)遵医嘱用药,治疗原发病;(5)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
1.2.2 观察组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指导,具体如下:
(1)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首先要强化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掌握受病情影响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来有秩序地进行引导。指导患者放松身心,明确疾病的可治疗性,以此促使患者能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疾病的治疗过程,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积极掌握患者的想法,并加大对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在此期间还可借助成功的救治案例来消除患者对疾病产生的恐慌,帮助患者治疗信心,积极参与到临床工作当中。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主动与患者进行接触,根据患者所需来予以其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3]。
(2)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在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期间,要详细向患者以及家属明确疾病发展的诱因,治疗方法,让患者充分掌握不良生活方式对病情转归发挥的作用和意义,进而在临床护理干预工作开展期间加强患者日常生活调整,尤其针对吸烟喝酒的人员,指导患者尽早戒烟戒酒[4]。
(3)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日常生活当中,让其掌握一定的自我调节方法。加强饮食管控,保证饮食健康营养以及易消化吸收,保证患者躯体健康的同时,引导患者正确释放压力,避免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保证患者睡眠质量,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禁止患者熬夜[5]。向患者明确失眠对疾病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而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以及自我放松方法,在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过度疲劳,稳定情绪,积极参与到一些娱乐活动当中,以此来促使患者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避免病情持续发展[6]。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在不同护理模式应用下患者的血压水平、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
(2)血压水平:从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后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水平来进行比较。
(3)心理状态:参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29分严重焦虑;<7分无焦虑症状。参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5分严重抑郁;<8分无抑郁症状[7]。
(4)患者治疗依从性:从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后患者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以及不依从的概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s表示患者的血压水平、HAMA评分、HAMD评分,行t检验;用n(%)表示患者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如表1所示,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男女比例以及均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例数(n)100 100男60 60女40 40均龄(年)58.26±5.69 58.27±5.18 0.012 0.089 1.000 0.000
2.2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如表2所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相比对照组更稳定,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s,mmHg)
表2 两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s,mmHg)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100 100收缩压136.75±5.47 120.12±5.56 21.321<0.001舒张压97.58±5.45 85.36±5.75 15.424<0.001
2.3 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好转幅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s,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100 100 HAMA评分19.59±2.46 10.04±2.48 27.339<0.001 HAMD评分24.13±2.61 15.65±2.93 21.611<0.001
2.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更稳定,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好转幅度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在此次研究当中,通过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得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能够真正认识到疾病发展的原因、发展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发挥的作用和意义[8]。积极展开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以此来增强患者的保护意识,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强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评估疾病发展期间对患者心理健康产生的危害,并综合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来有序地进行疏导[9]。以健康教育为前提,启发患者在后期护理过程当中能够及时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向护理人员说明自己所需,在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保证患者的配合度与依从性,带动临床治疗水平得到全面的改进[10]。
综上所述,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工作在高血压伴突发性耳聋患者当中的实施,可及时消除疾病为患者带来的负面心理,稳定患者治疗心态,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促使患者病情得以更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