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后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11-27陈春燕凌宇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20期
关键词:左心动力学心功能

陈春燕 凌宇鹏 李 亮

(吴川市人民医院,广东 湛江5245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和坏死,而左心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改善冠状动脉的不良特征并改善患者预后[2]。但是,PCI后患者的心肌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因此有必要结合术后恢复护理以改善预后。通常选择延续性护理,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血液动力学的恢复较慢。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是通过正确的心脏康复治疗方法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并改善心脏功能[3]。联合疗法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3]。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和左心衰竭患者,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5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7)。

纳入标准:(1)通过检查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的诊断;(2)冠状动脉狭窄率>70%;(3)45岁≤年龄≤55岁。

排除标准:(1)心功能Ⅲ~Ⅳ级;(2)合并严重肢体关节疾病影响康复训练;(3)严重合并症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延续性护理:出院后两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告知坚持用药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的鼓励和心理支持,告知心肺复苏可以减少紧急情况造成的意外伤亡。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如下:

(1)有氧运动:测试患者的心肺功能并评估患者身体可以承受的最大负荷。评价结果:运动训练强度为40%-60%:适用于患者,跑步机轻快行走,踏板运动,自行车运动,患者运动目标心率可达到60%-70%,耗氧量可达到40%-70%。训练前需要将其预热10min,并且连续训练时间不得超过30min。

(2)抗阻力练习:抵抗运动:通过分级运动实验,根据负荷测试评估患者可以承受的最大抵抗负荷,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松紧带。初始阶段:运动强度<30%,每组伸展5-10次,每次3组;晚期:运动强度30%-50%,每组伸展10-15次,每次1组,根据耐力逐渐增加运动量,每次3-5组为最终目标,两组患者的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情况。

(1)临床疗效:显效: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基本得到控制,心脏功能改善了2级以上;有效:经过3个月的干预,心功能提高1级;无效,患者在干预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未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数]×100%。

(2)心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

(3)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心脏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χ2/t/Z值P值例数(n)27 26男/女12/15 11/15 0.468 0.493年龄(岁)50.36±1.20 50.39±1.26 0.089 0.931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18/9 20/6 0.153 0.695

2.2 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对比[n(%)]

2.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

干预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对比(±s)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7 26干预前58.72±15.13 58.71±15.43 0.002 0.998干预后45.53±8.94*51.21±8.32*2.395 0.002干预前46.32±9.34 47.30±9.21 0.385 0.702干预后36.32±6.54*42.61±6.72*3.452 0.001干预前37.21±7.75 38.18±7.29 0.469 0.641干预后45.61±8.91*50.83±8.43*2.189 0.033 LVEDD(mL) LVESD(mL) LVEF(%)

2.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干预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水平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7 26干预前42.21±4.21 42.43±3.02 0.219 0.827干预后61.45±5.20*54.35±4.13*5.515<0.001干预前3.23±0.20 3.19±0.43 0.432 0.669干预后5.70±0.24*4.51±0.63*9.022<0.001干预前2.51±0.15 2.55±0.06 1.283 0.208干预后4.61±0.25*3.62±0.82*5.898<0.001每搏输出量(mL) 心排血量(L/min) 心脏指数(L/min·m2)

3 讨论

心功能减退的患者常伴急性左心衰竭。PCI在临床上通常用于降低心梗患者的死亡率[4]。尽管它可以改善患者的状况,但在临床实践中仍需继续护理。由于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容易发生变化,因此预后较差,需要选择联合干预[5]。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是根据患者身体的差异来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运动能力,以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训练和阻力训练,其中运动训练将患者的心功能提升到一部分 运动可以提高冠状动脉的供血能力,促进血管弹性的恢复,阻力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血管再通,并改善一些慢性心力衰竭的不良症状[6]。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提高干预效果。心脏康复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刺激可以促进机体周围心血管系统的调节[7]。其次,它可以增加心肌细胞中环磷酸腺苷的水平,并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恢复。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水平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后患者的心功能。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改善心肌收缩力。长期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的运动适应性[8]。

本研究中,干预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以加快患者的血流速度,从而溶解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机体对代谢细胞的保护并显著减少心肌缺血组织的损害。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PCI后患者运用延续性护理结合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可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左心动力学心功能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