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学术视阈下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
2021-11-27胡继华
胡继华
(徐州工程学院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一、教学学术
自1990年Ernest L.Boyer提出“教学学术”概念以后,很快吸引了学术界专家的注意,教学被认作是学术的一种说法也逐渐被教育学者们所认可。但是对于教学学术的定义,Boyer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其后L.Shulman对教学学术理论进行了研究,认为教学学术就是教与学的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是教师教学最基本的知识,教师既要专注于“教”的理论与方法,又要专注学生的“学”的问题和收获。
“教学就是学术”的观念也引起了我国教育学者们的研究兴趣。我国学者刘隽颖[1]通过对教学学术发展脉络的梳理,提出“教学学术”的四维研究体系,即合法性、主体间性、关联性和保障性四个维度。孙元涛、李侠[2]对教学学术的边界研究认为,教学过程中的德性教育实属教的学术范畴,该观点给了教学学术更广的解释。“教学就是学术”的观点改变了我国高校长期“科研为主、教学为辅”的做法,部分大学把教学指标列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主要内容,打破了职称评定中唯科研的现象,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蒋松华因教学出色被评为“教学型教授”。教学即学术的绩效导向为高校教师专注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是一项综合指标,既包含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包含了教师的知识传授能力。近些年来,高校为了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大量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他们往往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由于教学理论与方法的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薛素铎、李庆丰等[3]通过对所在学校青年教师的调研发现,54.8%的教师缺乏教学方法和技巧,34.2%的教师难以维持课堂纪律。韦雪艳、纪志成等[4]通过调查分析得出,教学志向是评价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指标。而大多高校过度关注科研的做法必然会导致青年教师的教学志向和对教学研究兴趣的不足。
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与教师自身有关,也需要高校关于教学政策的支持,何阅雄、蒋云良等[5]从培养过程和政策支持角度提出了“三阶段四协同”模式,支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熊华军、刘兴华[6]通过对美国高校青年教师研究指出,整合、实施、研究、创新和理解等五种能力是发展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手段。
三、教学学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教学学术为教学能力提供理论基础,是教学能力组成的一部分,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学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教学能力源于教学实践过程的锻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课堂组织纪律的控制、课程设计与课件的制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磨炼,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情况调整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学术源于教学实践智慧的总结,反过来又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备课、教学、反思等环节,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教学理论知识,实现教学能力的发展。
高校可以从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两方面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1.在教学实践方面,通过制定学生评教活动、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教学名师评选活动等制度,来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2.在教学研究方面,通过晋升及奖励等政策的倾斜,鼓励教师进行教改类课题研究和发表教改类论文、申报教学成果奖、参与各种课程建设等,促使教师进行教学学术研究,发表教学成果,不断提升教学理论水平。
四、教学学术视阈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一)加强师德教风建设
师德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无论是任何学校,教师始终要把师德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承担人才培养的“育人”工作,没有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是不可能做好育人工作的,打铁还得自身硬,尽管大多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丰富,但在育人方面还做得不够好,这不能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从教学学术来看,教师的教学既包含了教师的“教”,又包含了学生的“学”,不提升教师的师德教风,学生可能会因“三观”认识的不足而缺少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立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岗前培训是青年教师入职后的第一环节,也为青年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多侧重于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这显然是不够的,其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不能立马安排到教学一线岗位从事教学工作。完善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体系就是要通过培训,保证青年教师能够独立进行上课,因此,培训中有必要增加课堂教学实践的练习。对于徐州工程学院来说,学校规定了新进教师一年的坐班时间,在做好未来所要教授课程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参加名师教授的听课观摩,参加学院课堂讲授的专题讲座,进行课程试讲,待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任课资格,因此,新进青年教师需要参加实践锻炼,学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进度的安排、教学方法运用以及课堂的控制等方面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
邵春艳[7]指出,青年教师学徒制是解决青年教师教学问题并提升其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徐州工程学院来说,各二级学院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模式,由学院领导或者老教授给青年教师分配教学任务,并检查教学大纲、教案和课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改正,在学期末要对青年教师考核评价,同时学院还给予导师一定的帮扶奖励。除学徒制以外,学院还采取了聘请督导组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听课跟踪,现场指出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各二级学院为保证青年教师快速地进入角色,提升教学能力,要求各教研室对每门课程成立了3~5名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各团队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结构合理,在确保每门课程教学质量的情况下,也加强了团队成员间的教学交流。通过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制度,为青年教师快速进入教学角色提供了保障。
(四)建立合理的导向和激励机制
高校重在教学,首要的工作是培养学生各种文化知识,但是在高校评价与考核当中更多的是看高校的科研能力,如科研项目的级别、科研经费的数量、论文所发期刊的质量等,这必然会产生“科研优先”的教师考核评价导向。
建立合理的导向和激励机制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既要激发教学型教师的教学热情,又要调动科研型教师的科研兴趣,是高校制定教师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教学和科研同等重要的考评标准能同时有效地调动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的积极性。对于徐州工程学院来说,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教学质量才是其首要任务,但有科研专长的教师也较多,因此,目前政策方面采取教学科研并重的方式,无论是在科研还是在教学方面,只要是取得突出成就,在职务晋升和奖金分配上享有同等的权利,例如在教改项目、教学获奖、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成绩时,获得如同科研方面一样的待遇。由于学校对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学校在2019—2020年获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5门课程获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认可。
(五)积极开展多种教研活动
第一,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观摩需要听课老师做好听课笔记,总结授课老师的内容和特色,青年教师参与教学观摩有利于他们从有经验的教师处获得更多的授课技巧,并对照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会解决自己上课时遇到的问题。徐州工程学院每学期将教师公开示范课的做法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学制度固定下来,通过对示范课教师的授课观摩,青年教师都要做好记录,完成学校要求的《教师成长记录手册》,这对青年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并尽快掌握授课方法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举办多级别的各种样式的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竞赛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教案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讲课比赛等等。学校也可以先进行各二级学院层级的选拔比赛,然后进行学校层级决赛。目前教学竞赛已成为各高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贯的做法,通过教学竞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必然会精心打磨自己的课程设计、教案编写、课件的制作以及方法的运用,并在讲课竞赛中查漏补缺,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徐州工程学院为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每年都要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对课堂讲授质量和教学材料质量两个部分综合评比,并给予奖励,促进青年教师课程设计与课堂讲授全方位进步。
第三,鼓励青年教师进修与实践锻炼。徐州工程学院已经将青年教师进修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通过政策支持教师学位进修、做访问学者或参加博士后学习等方式学习专业知识。为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出台《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暂行办法》,为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通过实践锻炼,青年教师能够将实践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