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规模刺绣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11-27谭英霞
谭英霞
(甘肃省积石山县高关中学,甘肃 积石山 731700)
庆阳香包,当地俗称“绌绌”“绌儿”“耍活”,也称“福寿娃娃”,历史悠久,形式古拙而富有韵味,是当地重要的民间手工艺术品。经历了从农耕时代从宫廷到民间的繁荣发展阶段,也遭遇了工业文明的冲击,庆阳香包绣制这一民俗手工艺品开始没落,人们的日常生活很少有绣制鞋垫、佩戴香包、绣制枕套等。为了挽救这一民俗文化产物,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庆阳香包绣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手工绣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强势回归。青少年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使命。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以庆阳香包绣制这一民间资源为依托,统筹师资力量来开设乡村小规模刺绣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因此,探讨乡村小规模刺绣高效课堂的策略,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情境创设,捕捉思维焦点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而形象的图片、视频、实物等较容易理解,乐于在具体的活动中探究与发现。很多学生对刺绣的历史、特点、技法等抽象的理论不感兴趣,这就导致在实际的刺绣观摩活动中,教学目标难以落实,学生对观察的重难点不清楚,就无法形成思维的聚焦点,而这种浅尝辄止的观摩不利于后面的实践操作。在《手工刺绣启蒙》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对刺绣有初步印象,教师播放视频《千姿百态的庆阳香包》,让学生在图片与讲解中走进庆阳香包历史,感知绣制背后的文化,体悟那种来自民间劳动人民身上的健壮淳朴的精神。有的学生从有关庆阳香包的视频中感受到了民俗的趣味、刺绣的魅力、文化的厚重,产生了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有的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发现了日常生活所蕴含的民俗特色,有的学生通过庆阳香包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而这些发现与感悟,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的兴趣点来加以引导。对此,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观察,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及思维聚焦,从而发现小学生对香包的夸张的构型、图案及寓意、色彩等更为感兴趣。这样,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观察视频中的香包,看它们的功能是什么?由此判断与生活的关系是否密切?那么你的衣服、鞋垫或其他配饰是否也有刺绣元素?这样,学生在生动的教学中有了思考的兴趣点,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之下思维得到发散,聚焦于刺绣的历史渊源、工艺特点、生活影响、文化意义等问题,对本土的民间工艺即庆阳刺绣有了初步的认识与理解。当然,刺绣课的情境的创设不能完全由教师来主导,而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学生才能从“课程”的角度来建构,明确生活中的刺绣与课堂中的刺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动手操作,关注实践发展
知识只有经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将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并融入学生的认知体系之中。而传统的应试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学生在课程中的素养发展让位于知识掌握,这就导致学生的知识概念、空间理解、实践技能等方面的发现相对狭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突出学生在课程活动中的实践发展,使其对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动作分解、技能操作等有新的认识与发现。一节高效的课堂,尽管其标准不一,但至少它是属于学生的,是学生、知识、教师的交融与统一,学生愿意学,学得自主,学有所得。动手操作能够协调学生的视觉与触觉,使其多感官参与活动探究,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思维水平、认知基础、理解能力等因素的限制,需要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知识、技能及方法的理解,促进实践能力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的小规模刺绣课,凭借丰富的乡土资源,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使其充分动手操作。在《手工刺绣启蒙》教学中,女生心思细密,对色彩、图案、构型等更为敏感,她们乐于手工制作,对配色、针法、描摹花样等刺绣技艺的兴趣浓厚,而部分手工实践能力弱、性格浮躁小学生,未必就对绣制工艺有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分组并分层设计任务:让擅长手工的学生负责针线,擅长美术的同学负责色彩与构图,擅长思维的同学负责设计。唯有让学生进入动手操作,才能发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通过动手操作发现,绣制工艺的流程较为复杂,并不能直接用于小学生的刺绣课,需要从使用材料、操作步骤等方面给予简化。对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选取“香包制作”这一课题来设计。结合绣工师傅的指导并依据电脑十字绣的打格、配线等思路来敲定方案。
三、分享交流,体验创作乐趣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能够将自主学习的成果与同学分享交流,并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当然,为了使学生的探究高效、精准、全面,能最大限度地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教师需要以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教师设计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将问题交给学生来讨论,实现对操作步骤的自主设计与灵活创作。[1]在《手工刺绣启蒙》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观察你手头的鞋垫、荷包等手工绣制,看看它们的原材料是什么?这些原材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吗?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作为绣制的主要材料,布、丝绸、针线、填充棉等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获得,但不容易为小学生所驾驭。为了降低学生的操作难度,使其体验到自主创作绣制的乐趣,教师可以设计替代品,如卡纸、超级黏土等,这些材料在城乡地区的普通超市货架或文具店就有售卖,且为儿童手工制作的常用材料。乡村小规模刺绣高效课程的构建,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课程中的自主建构。这样,通过小组探讨,分享交流,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建构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分享交流也是呈现学生个人创作及对课程见解的基本途径。基于对绣制这种工艺品的理解与发现,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从画面造型上欣赏,感受作品夸张、变形的手法,从作品色彩上欣赏体验作品的感觉。学生在制作“香包”时,多数因龙、虎、鸡等图案太过繁复多样,便以卡纸、双面胶等材料来代替,或用彩笔描绘在布料上面,然后根据构图再用针线补齐,使其产生浮凸绣花的立体效果。学生自主制作的绣品,尽管针法粗陋、形式走样,与工作室的手工绣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但他们乐在其中,深得其趣,这作品的意义也就大为不同了。完成的绣制,可以让学生自己带回,可以纪念或收藏,也可以送人,这样能够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绣制,并有效传播绣制这一民俗文化。
四、根植生活,感知民俗特色
高效的课堂是富有生命力的,它根植于日常生活,并能够通过课堂来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学生在联系生活、理解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内化素养,“不断加深对民俗特色的理解与建构”。[2]在《手工刺绣启蒙》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庆阳刺绣这种手工艺品与你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学生通过调查发现: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双鞋垫或枕套,大到婚礼庆典的红盖头或传统服饰等,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庆阳刺绣的元素。端午节的插艾叶、挂香囊等民俗活动,婴儿过满月时亲朋送的绣花肚兜、虎头帽、虎头鞋等,呈现了庆阳绣制的原汁原味的造型,精美绝伦的针法,耳熟能详的民俗,将庆阳绣制的古老文化气息与独特艺术韵味传递给世人。根植生活,源于乡土,是庆阳刺绣的拥有持久的生命活力的根本,也是乡村小规模刺绣高效课程构建的特色内涵。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虎头鞋、五毒娃等图案,让学生描述这些图案的总体印象及造型特点:夸张的造型、鼓鼓的眼睛、鲜艳的色彩、古拙的风格。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图案与造型,不是当代人的独创,而是从古至今,这些图案与造型代代相传。究其原因,古代经济落后,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理解程度低下,思想处于蒙昧状态,但又渴望幸福安宁的美好生活,于是便将对世俗生活的美好愿望反映在人们的民风民俗活动之中。
五、参观调查,加深文化理解
学生对刺绣课程的高效构建,不应局限于校本教材,还应当将教学视野放大,“向生活与实践进行课程拓展”,使学生理解生活现象背后的文化内涵。[3]对此笔者所在学校多次与绣制工作室、“非遗”工作坊协调联动,组织学生参观调查。在《手工刺绣启蒙》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首先确定观摩与调查的内容:观摩绣制工艺流程,感受刺绣手工艺。然而,结合内容制定参观调查方案:调查的内容是什么?调查的对象是什么?调查的时间、地点在哪儿?调查的问题有哪些?学生在教书的指导与启发下,制定调查计划:调查内容为家乡的手工绣制的传承与发展;调查的对象为绣工师傅、周围的乡亲等;调查地点为:校外(学生家庭、刺绣工作室等);调查问题包括对图案、构型等的理解,对秀制品与当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等。这样,学生通过参观调查,与秀制品及其传承与发展的主体零距离接触,进一步了解到绣制背后的民俗文化。以虎、蛇为主的图案源于上古伏羲女娲时代的图腾崇拜,以鸳鸯、鱼、莲花为主的图案多与美丽圣洁的爱情有关。时代在发展变化,然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却没有变化:祈求平安健康,渴望美好爱情。当然,通过参观调查,也能够发现庆阳绣制这种古老的民间工艺传承与发展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即与当代年轻群体的距离太遥远,古拙的“五毒”图案、龙骨造型、花开富贵的构图等很难打动年轻人的心,手工艺与现代化的节奏相冲突,年轻人疏远刺绣手艺。对此,学生可结合调查报告提出相应的对策:将现代元素融入民间刺绣,创新绣制的形式,赋予绣制以新的文化内涵。
六、结束语
乡村小规模刺绣高效课堂的构建,关键在于学生。要想在乡村教育的天地中实现小规模刺绣教学的“突围”,教师唯有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激活学生的兴趣,认真落实学生的活动,积极推动学生探究,使其在情境化的课堂中理解刺绣的人文内涵,在主题化的活动中丰富刺绣的民俗特色,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