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装裱修复技艺专业学科建设的探讨
2021-11-27郑梦凯
赵 亮 郑梦凯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清末民初时期,很多散落民间的文物修复工艺及其传承人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纷纷进入博物馆等相关专业领域谋求生存和发展;面临大量文物急待保护、修复,专业修复人才匮乏的现状,相当一部分文物修复工艺的从业人员逐渐走入地方各级高等院校,建立相关专业并开展教学工作,为国家文物修复事业输送人才。
一、高等院校开设专业学科建设的社会基础及发展导向
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是一项具有时间、空间跨度的古老技艺,经过历代先辈不断完善发展,逐渐形成一套完备成熟的技术体系。经过对这项工艺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国内地方各级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多年的努力和经营,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些高校内形成较强实力的专业教学体系,在除博物馆以外相关专业领域中保持着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较有特色的学科,这些高校也转化成为社会培养书画装潢技艺、古字画修复专业方向高级人才的摇篮。这项别具特色的专业紧密结合当前文物保护修复以及国内书画艺术发展的现状,从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播、艺术市场等角度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方向设置,目的是通过对这项传统修复技艺系统的教学,使未来投入到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学员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熟练掌握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工艺技术,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古代字画的画芯、托纸、裱褙、镶料通常为纸质、丝织品材料,由于历时久远,纸质丝织品、质地纤维的强度韧性有些出现自然老化、损伤,往往霉生虫蠹,又因修复失当,使书画产生断裂、酥裂、重皮等现象,若保管不善,则使之碎如鳞片、弃如敝履,许多书画作品的文化信息、艺术价值散失殆尽,这些古旧书画只有经过细心修复、装潢,才能得以枯木逢春,再现精神风采。因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对中国古代书画真迹妙品的保护、修缮、流传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在长期的历史流变中,从宫廷官设到百姓坊间,在传承的亦步亦趋之间,逐渐分成南北两宗,各宗又分若干支派,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现状。[1]传承人才普及的滞后和断档,供需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在除博物馆外,各级地方高等院校及专业培训机构招收人才、开设专业,成为培养具备传承传统工艺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的良好途径,发挥了坚实的“根据地”作用。
二、充分发挥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地”“根据地”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文博事业刚刚建立,还未进入文博系统而散落民间的老一辈修复技艺传人,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仍滞留在各个省市县,甚至隐藏在县、村级地方,传统技艺的传承力量相对分散和薄弱。对于如传统书画作品这样的文化遗产来说,一些掌握绝活、绝技的老艺人成为文化艺术信息、考古学术价值能否保存的决定性因素。这些传承人普遍年龄较高,一旦离世,传承技艺也随之消失,这种“人亡艺绝”的事件并非个例,令人扼腕叹息。
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壮大,许多地方高等院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修复人才的培养,注意收纳这些散落民间的修复技艺传承人,为他们提供专业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学空间,使这些“身怀绝技”的专家发挥余热,有效地遏止了传承断裂、人才凋敝的局势。这些高等院校发挥自身的教学优势,成为“书画装裱修复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地”“根据地”,确立了专业学科特色,相关的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也相应地发展开来,为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传承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有地”“根据地”是指: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生存在民间的传统工艺,以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历代传承人的经验积累、不断改进而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环境”,这种具有“原生态”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转移,伴随传承人的继任更替,导致这种传统技艺由“发源地”传播到其他地方。后来在传播过程中的“滞留地”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生态环境和文化土壤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有地”“根据地”。“保有地”应具备有迹可循的传承脉络,稳固和扩大“再次传播、传承”的可能性。“保有地”“根据地”的这种良性的“再生导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有地”“根据地”的维护和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专业教学与学科建设
(一)专业教学理念、模式
地方各级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验、整合、落实和学科建设的逐步加强,专业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逐渐形成了更适合专业发展、有效培养人才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通过对装裱修复技艺专业学科的详细了解、深入调查和反复的教学实践,一方面要特别强调和强化传统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现实操作性在教学中发挥的基础作用,一些古代裱画约定俗成的固定程序、通过经验积累而成的传统技术和手法是学生认识和掌握这项专业的根本保证,也是向古旧字画修复重装的高层次技术操作过渡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应该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专业素质放在首位。所以教学理念上要尊重传统、重视传承,严格规范教学实践并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时代的进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科建设,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的合理结合,鼓励创新创造,推动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在新思维、新领域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技术全面、高素质、高质量的综合复合型人才,在教学上采用技、艺结合的教学模式,拓宽输出口径,增加就业率。在专业修复技艺的同时,将传统书画艺术的笔墨技法、临摹技法贯穿教学始终,训练学生的笔墨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种教学模式的确立将书画装裱修复技艺和笔墨运用技法、传统艺术审美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在学科设置与时间安排上做出了详细部署,使技、艺有效配合、相辅相成。从事书画装裱修复专业工作应基于对中国传统哲学、艺术审美趋向的科学辩证认知,将书画装裱修复的工具、材料作用于有待完成的修复重装的裱件作品,以对修复技艺、手法的熟练掌握的强化操作为方法,使之成为一件具有审美价值、经济价值、学术价值的书画艺术品,同时也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工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具意义的是,以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专业训练为核心、以笔墨训练及艺术鉴赏为辅助的教育模式给予了学生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生存能力,并且提供了多元的发展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专业教学方式、方法
专业教学应重视现行行业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理论联系实际,专业课程与辅助课程协调一致,结合国内外艺术发展的动向变化,不断完善加强专业课程的更新和调整。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技法课程、理论课程、应用实验课程,及时调整课程的开设时间与课时量,使课程设置达到规范、科学、有序。课程包括书画装裱基本技能训练、古旧字画修复重装训练、书画做旧仿制、书画鉴别赏析、传统书法绘画技法训练、传统美学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产、学、研一条龙”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宗旨,结合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思想,利用中国文博体制的逐渐完善、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的资源优势,设置特色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技能实操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教师团队为社会及文博市场培养人才,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等多元方向为振兴文博事业做出贡献。各专业学科教师配合协调,团队应具备教师职称结构合理、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基本条件,同时注重教师学术研究及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增长学术成果。
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工艺,书画装裱修复专业依然要秉承传统的工艺方法和技能,去伪存精,结合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拓宽教学手段,形成多元一体的教学模式。学科建设以工作室为主要授课场所,以工作室教学管理制度为准则,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加强与相关专业的互动合作和社会考察、实习,鼓励教师与学生的互助,拓展教学平台。积极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室实现专业教学的多媒体化、网络化;学生可采用讨论协作式学习,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教师适时适度地参与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指导。[2]教学上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教学方法要循序渐进,使学生充分利用工作室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多层次的专业教学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全国和区域性的各种展览,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自主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加强教学空间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学科应为学生提供多媒体教室、空间画廊、美术馆等专业空间供学生进行教学实习。为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书画的认知和笔墨运用能力,设置书画临摹室和多媒体教研室。教师通过临摹室使学生了解传统书画知识,掌握一定的书画技能,促进书画修复的笔墨技能训练。发挥院校藏品优势,为学生提供临摹古画条件。
在完善校内教学实习空间的同时,学科要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结合起来,聘请国内外相关的专业人员讲学指导,使学生能够接触国际国内最前沿的实践信息,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搞好订单培养模式建设,要广泛联系社会上的相关机构和单位,以订单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办学的新思路,为学生实践提供真实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