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异化现象
2021-11-27顾云娇
顾云娇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1)
青年已成为中国网民的主体,尤其在网络的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青年活跃的身影。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部分,“网络化生存”已成为他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部分大学生网络化生存下心理异化现象较为严重。
一、网络化生存概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已有针对“网络化生存”的研究,但针对其定义仍未有统一的界定。有学者从网络时代的历史定位出发,研究网络化生存的内涵指出,网络化生存即在网络时代,一个具有网络使用能力的人,将自身的生存实践置身于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世界中,既作为自然人又作为虚拟人游走在现实和虚拟之间,以在网络技术空间内的社会活动,以及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相互衔接状况定义自己生存状况和人格属性[1]。也有学者针对网络化生存给高校学生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研究中指出,虚拟的网络通过数字、符号等来代表人的存在,将人抽象成非现实的人,每个人都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体验到另一种生存方式。这种不以现实性为前提的生存方式就是网络化生存[2]。
综合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网络化生存即在网络时代,一个具有使用能力的人,将自身的生存实践置于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两个世界中,他们频繁地使用网络媒体工具进行生产、生活,以致随时随地离不开网络的一种生存方式。而这样的生存方式具有形式虚拟性、内容丰富性、空间开放性、呈现便捷性的特点。
二、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异化现象
一般而言,心理现象是指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以及个性特征等。因此,针对大学生心理异化现象的研究也无外乎从认知、情绪情感、人格、人际关系等方面,研究其与正常心理状态相较下的负性现象。因此,针对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异化的现象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认知异化
认知是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依赖网络,表现认知过程的异化主要体现在认知不全,造成消化不良的情形。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决定了网络信息内容丰富、广泛且数量无限。大学生在该阶段寻求独立和自由,他们倾向于自主选择阅读网络信息,但个人认识不全面,造成大量信息堆积,不能及时消化,这些未完全消化的消息似是而非地存储在大学生的大脑内,久而久之,这些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从人的认知活动规律的角度来讲,当外界信息的输入超过个体的正常负荷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排解和消化,即会形成信息过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思维混乱[3]。无法自我消化的信息长期残留会潜移默化的干扰大学生学习、思考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长期循环势必导致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下降甚至钝化。
(二)情感异化
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大学生摆脱现实生活中的拘谨,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但正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暴露了网络对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在网络虚拟的情形下,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会肆意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通过暴力的语言等形式表达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满,彰显自己的独特性;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游戏、聊天等感受到网络世界的趣味性,容易不自主地陷入其中。网络游戏是目前大学生沉浸网络的主要活动之一,但网络游戏所营造的虚拟世界往往充满血腥和暴力,大学生沉浸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他们为赢得比赛分数或者战利品,需要不断地与人PK、搏击等。长此以往,网络情境中面对生命,暴力的解决方式势必影响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同情之心以及怜悯之心,这必然会引起情绪情感的匮乏、冷淡甚至麻木。适应了网络世界粗暴的解决方式以及粗鄙的表达方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情绪情感的培养和管理难度也会有所提升,一方面他们不愿在现实世界中表露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当外在的人和事干扰到自身时,他们将很难管理自己的情绪,表现出不良情绪的一触即发,这就必然导致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异化和迷失。
(三)人格异化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人格往往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其人格表现出自身所独有的人格特质: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行为选择趋向多样化,个体化行为逐渐展现等,其中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内容。在崇尚和追求个性化的时代,网络独有的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展现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以及支配性,但是也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膨胀和集体意识的淡薄。
网络化生存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部分大学生在网络化背景下利用其匿名性以及虚拟性的特点,在行为上表现出放纵和随心所欲。在网络交流中掩盖自己的真实姓名或性别年龄等,以捏造的角色肆意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出口成“脏”,粗话连篇;在网络游戏中更以虚拟的身份,沉浸在游戏的快感中,一改现实生活中乖巧伶俐、文静内敛或彬彬有礼的角色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完全相悖。长期处于网络中捏造的身份,这种网络经常性的表现逐渐固定下来,并与现实具有很大的差异时,势必造成虚拟角色与真实角色间的碰撞与矛盾,造成心理危机,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
网络化生存导致自我意识减弱,影响价值观形成。虽然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觉性、深刻性不断提高,但又具有动摇性,大多数的同学能理性地进行思考和行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又存在动摇性,主要表现为易受外界的影响。质量参差不齐的网络信息,海量的影视视频,“异彩纷呈”的宣传舆论等势必会动摇学生的价值选择。大学生在价值观念还未完全树立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接收负性的新闻信息,例如血腥暴力、拜金主义等有害信息,凭借其传统伦理规范很难约束网络行为,势必致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偏移,直接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变形,造成自我意识异化呈现减弱现象。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力也会发生异化,大学生在便捷的网络化背景下,遇到课后作业或者生活中日常问题时会习惯性地寻求网络各种渠道的帮助,逐渐弱化了探索求知的过程,以至于其思辨意识越来越薄弱,思辨理解能力越来越退化。
(四)人际关系异化
网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等的束缚,表现出自由度、自主性、广泛性、便捷性得到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人际交往中的异化现象。
网络化生存减弱人际沟通能力。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包含感受能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表达力等。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往往呈现“人机”交流模式,虽然可以突破空间的束缚实现远程的交流,但是多数情况下只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在交流过程中缺乏观察对方表情、动作、感知对方情绪等过程,长期依赖网络交往势必导致感受能力下降,不能及时准确地感受对方的情绪等,进而影响交流过程中对对方表达的理解和反馈,仅凭文字的了解,可能造成信息理解的偏差,影响人际交往的沟通。此外,“人机”交往的模式往往忽视了人际交往中必需的一些外在表现,例如与人交际的举止、谈吐、风度等。大学生在网络化生存的背景下长期依赖,表现出不愿意主动去培养或塑造自己的个人语言魅力、动作魅力等,长此以往会造成人际沟通能力的短缺。
网络化生存降低社会化程度。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社会化,尤其是人作为个体与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实时的交往。依附网络的人际交往恰好就完全避开了这种社会化的交往模式。“人机”交流的模式大大减少了大学生现实面对面与人交往的机会,有学生反馈在网络交往的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收获来自“网友”的回应,因此部分大学生愿意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到网络交往中,造成对现实交往无尽的疏离感与孤独感[5],导致对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感知的降低。他们倾向“龟缩在自己的网络世界之中”,传统的友情、亲情等情感淡漠,社会化程度降低。
网络化生存弱化交往原则。网络的特点决定网络交往中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表现出人际交往对象的不稳定性,部分大学生在长期的网络交流下已产生了情感,但抵不过面临交往对象的突然消失;角色设定的随意性,即网络的匿名性导致在交往前可以随意地设定自己的角色,导致情感上的欺骗;语言表达上的随意性,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致使部分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大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甚至进行人身攻击。这种交往中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所呈现的行为严重淡化了交往中的人的主体意识,使交往的主体忽视了自身行为的后果,从而降低了交往中的责任感,严重违背了人际交往中的诚信原则。
不可否认,网络文化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利因素,但网络化生存也给大学生心理带来冲击和挑战,表现出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异化。因此,社会各个层面应引起高度重视,确定具体措施,在网络化生存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全健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