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记者队伍的管理
——以沈阳建筑大学大学生通讯社为例

2021-11-27傅翔宇李欣彤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队伍校园素养

傅翔宇 李欣彤

(沈阳建筑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8)

随着新媒体发展的不断成熟,校园师生对及时接受新信息的迫切性在不断提高,在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高校新闻工作面临着更大更艰巨的挑战。校园文化打造更加精品、校园新闻传播更加迅速、校园舆论把握更加全面,面临不断加重、难度也在不断提升的工作任务,如何打造一支更加专业、战斗能力更强的学生记者队伍成为当务之急。因此,依托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管理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创新管理模式,对高校文化树立和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宣传节奏快,学生专业素养不足

如今,大多数高校中“00”后学生占比超过六成,这就意味着学生记者的年龄层次不断更新,学生记者年龄与宣传工作人员年龄差距也越来越大,对于新闻的理解与分析也因为年龄、眼界与生长过程中所受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不同,往往会有较大差异。而相对较少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也限制考验着学生记者挖掘报道深层意义的能力、对进一步追踪后续的敏感度以及撰写新闻报道的全面性考虑。同时,作为建筑类院校,学生普遍以理工科专业为主,更由于学生记者来自不同的省份市县,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相关能力也参差不齐,团队协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本身所具有的传媒、文字等专业素养等也明显不足。面对日益加快的宣传节奏,要求学生“多能”成了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在此要求下,根据对近些年学生记者队伍管理的经历经验整合研究后发现,很多学生记者虽然能熟练操作多媒体平台,或者可以按时定期完成任务,但是由于并没有经过专业系统性的培训,或者实地实践的机会受限,经验不足,能力进步缓慢,产生的优质精品内容较少。

(二)青年优势明显,更快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

虽然学生记者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很大,但是青年学生记者队伍所具有的优势也十分明显。在新媒体日益成熟的环境下,新闻更加多元和开放,涉及的领域也在逐渐增加,新闻传播速度与以往有了更大的提升,新闻的获取形式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碎片化阅读、以图为主、文字辅助阅读的传播模式,标题更加富有新意、抓人眼球,新闻主题策划也更加新颖,新闻报道角度更加多样,新闻内容以及情况分析更加全面具体、生动形象,这些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宣传提出的要求,都需要青年学生记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改进。他们思维活跃、价值取向多元化,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更加容易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所想到的好点子与好想法结合在新闻报道的撰写与传播中,吸引更多的受众,同时也因为学生记者属于学生,更容易被校园新闻的主要受众即师生群体所亲近与接受。因此,学生记者队伍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优势明显,对媒体融合、工作模式创新也十分重要。高校宣传工作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记者的青年优势和时代感特性,更好地助力校园新闻工作开展。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记者队伍建设的构建与发展

(一)提升学生记者政治素养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青年学生头脑灵活,精力旺盛,他们通过网络取得多种信息,思考探索,因此获得大量经验知识。但同时,来自网络的大量虚实难辨的新闻、评论也充斥着几乎所有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而青年学生还没有真正步入社会,他们虽然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却缺少充足的社会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却往往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尚未完全成熟,对待社会和网络上的一些现象,并不能做出正确和理智的判断和分析。而校园新闻平台以及校报等,本身就是传播校园文化思想的重要阵地,需要积极向上的思想指导以及正确的思想内容。作为一名青年学生记者,不仅专业素质要过硬,更应该树立正确上进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念,理智分析形势,不感情用事或主观意味强烈地进行文章撰写以及新闻播报,应当冷静探究真相,始终牢记政治立场,积极执行响应学校党委的决策和号召。因此,组织青年学生记者定期观看并讨论点评官方播报的国内外新闻热点,将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思想与之结合学习,以此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政治素养。[1]同时,也对青年学生记者进行党史的组织学习或是对距离学校较近的革命老区、红色景点的参观记录了解,启发他们与身边的同学师长进行交流,挖掘背后故事,了解相关人物,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也对这些故事进行撰写报道宣传,为校园营造良好的气氛,也助推校园新闻工作的进行。

(二)强化学生记者专业技能

一名合格的记者,需要具备优秀的新闻敏感度和政治素养,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拥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新闻动向,同时,也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在建筑类院校,大多数青年学生记者都来自非新闻类的不同专业,相对来说理工科知识更加丰富,而有关媒体新闻方面的理论知识偏向薄弱,专业素养和技能都相对欠缺。因此,培养合格的学生记者,就需要从他们的选材、策划、走访、整理和写作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定期邀请相关专业老师或者专业记者进行指导培训,也在学生记者队伍内部进行经验交流的分享,同时,可以定期分批安排学生记者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操作实践、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因材施教,注意不同学生记者的专业水平和特长能力。在进行系统化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记者的优势,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在日常工作的实践上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创新进步,以此打造一支有特色、有能力的学生记者队伍,使校园新闻工作做到高效有序,作品质量高、发布快、反馈好,也因此建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新闻环境。

(三)创新管理培养机制

高校学生记者专业能力的相对欠缺、新媒体和信息化的时代新闻传播途径的增加和更新速度的加快,以上这些都给学生记者队伍造成了相当的困扰。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除去基本的对于写作、摄影、采访能力的培养,对新媒体设备和平台的熟练应用、运营维护以及与用户读者的良性互动也成了青年学生记者新的必备能力。除此之外,校园新闻题材的相对单一、校园场景的局限、学生记者课业的忙碌、专业素质与工作热情的不平衡也限制着学生记者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进步。同时,一个良好的团队,也需要良好的管理来约束,需要良好的奖惩机制促进成员及时反省,合作共赢,积极向上,共同进步。因此,在管理机制和培养机制方面,应当进行合理的创新发展,针对新媒体时代学生记者的培养,可以分别从平台运营、选题、撰写、配图等多个方面进行意见征询,并征集感兴趣的学生记者进行系统培训,并同步进行平台的试运营,也为学生记者进行经验的积累和练习。与此同时,对选题和采访内容等也可以进行尝试性创新,贴合学生兴趣以及日常生活,借此激发学生记者对工作的热情。同时,也可以让他们自拟选题,自行组织三人到五人左右的队伍,请一位专业老师进行相关题材与问题的指导,定期走出校园,进行自己的独立采访和撰稿,成稿后在部门内部进行评选讨论,在实践中取得进步。[2]针对管理考核方面,可以在部门内部设立考核制度,在学期末进行评优奖励,自行发放奖品,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记者获得激励,也因此取得进步并获得团队归属感和参与感,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在管理制度方面,可以对学生记者的任命进行证书颁发与认证,激励新加入的成员努力进步,对各个部门设立奖惩制度总评比,以此严格管理规范。总体上,学生记者队伍可以以学生管理为主,指导老师辅助进行。学生记者的管理岗位,也应当设立考核制度,以此来约束和激励管理者,借此让他们对学生记者队伍的发展提出新思路,努力积极推动学生记者队伍的前进。

三、结语

高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校园内信息量大,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对外开放程度高,对当下时事以及身边新闻敏感度高。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由于信息的不断更新与迅速发展,高校学生记者队伍的创新管理以及改革对高校新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虽然学生记者队伍自身存在着一定的能力问题,但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在正确的培养与训练下,提升学生记者的政治素养,对学生记者的专业能力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挖掘他们的能力和优势,并且发扬创新精神,建立良好的管理和培训制度,就有望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记者队伍,营造良好的校园新闻环境,在高校的宣传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队伍校园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大雁的飞行队伍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