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如何创新管理工作浅谈
2021-11-27徐宁
徐 宁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3)
图书馆是学校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载体,具有储藏图书和管理教学资料的初始性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经济领域不断产生,且所需求的实用性人才不断扩增。在高校教育中,培养优秀的应用人才,理应准备广阔的图书馆资源,让学生能够实践和探索。但传统的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的实践需求,同时由于落后的图书馆管理模式,造成了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图书馆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教育职能。主要职能为高校图书馆基本知识职能,因为图书馆是学生专业知识更新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是知识储藏的宝库,有许多文献资料,信息内容价值高。高校图书馆要迎合高校科研和教学需要,系统收集、保存和整理资料资源,为师生提供必需的文献资料,辅助科研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二,知识更新。科技时代的序幕拉开,知识更新速度显著提升,终身教育逐渐发展为现代教育主要特征。学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闲余时间,从图书馆获取各种前沿信息资料,吸收不同专业信息,进而把握学科发展趋向,和课堂所学知识相融合,以更好地自主探索新型专业知识。其三,提升综合素养。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已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能辅助学生文献资料的学习,锻炼文献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形成知识独立获取习惯,更好地提升综合素养。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意义
信息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具有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能奠定持续发展基础。传统图书馆服务是以纸质文献资料借阅为主,该类文献资料更新速度较慢,难以满足图书馆服务全面发展所需和读者容易增长的需求,所以改革创新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途径。信息化时代新兴科技的应用,能拓展图书馆服务内容、服务空间,使其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第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创新是为了满足科研、教学所需。传统教育和科研受到知识更迭的冲击,其不单单要求学生具备足够文化知识,还需要其具备综合创新意识、能力。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创新上,能发挥信息传递、储存的作用,以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需求倡导。新兴科技支持的图书馆管理创新,能为教育科研提供更全面的服务,满足工作信息资源收集所需。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虽然图书量多,且能够提供给学生查阅的通道。但是由于图书馆空间较大,而要运载大量贮藏的图书,就必须对其进行封档保存,并且对查阅和借阅的人群登记和管理。尽管有的高校已经建设了互联网的引入渠道,但是在高校投入资金中,这种建设的周期并不固定,常是将图书馆的网络作为辅助微格教室和教学大楼所使用,同时图书馆的书籍更新也经常是通过教学研究的后台所传导所运输的,跟随课程的更新所配备,一定程度上没有与社会接轨,当学生具备需求,很难第一时间查阅对应的书籍。
而且,传统的图书馆虽然进行了标签分类,但是在宣传和引导学生利用网上图书馆进行查验个人信息与书籍信息时,经常出现无标识或同类书籍混乱的情况。例如以专业课程为书籍的《电子检修实录》就和课外辅助的《电子汽修实录》有一定的重复,且在作者署名和识别码等方面并未具体区分[1]。另外,传统的图书馆往往只是由管理员通过后台监控进行管理,无法对突发的意外进行及时的诊断,尤其是资料遗失和书籍撤换,缺乏对本校书籍的应用需求的了解。而且为了扩大学生的用书需求,学校常将图书馆作为开展评比活动的渠道,在学校官网也建设图书馆通道,在学生的学期末以图书馆书籍的内容作为考试题目,但在这一个过程中图书馆的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沟通技能,无法有效地与学校方面对接传输资源,尤其是和学生之间并未形成一定的熟悉度,从而在引导学生进行图书馆的科学任务时缺乏专业性。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科技更新力度
随着学生们的专业实践需求扩大,图书馆不应再拘泥在理论书籍的引入,还应将图书馆作为实践的载体,积极建成学训一体网络平台。为此,一方面,学校的网络建设必须与时俱进,能够将“互联网+”的形式融入专业课程的区域划分,以每个专业划分图书馆区域,让学生运用图书馆的管理后台进行成果转化[2]。减少高校多区域占用网络的可能性,保证图书馆信息的及时性,将图书馆借阅卡、借阅证和评估凭条等列为一整套科学化流程,在网络上存档并且定期查验。从原本的粗放管理转向公开透明的有效科学管理,不再依靠单纯的人力浏览,而是借助定点定时的技术化特点,对每个角落的学生与书籍进行拉网排查,保证空间的和谐干净,维护图书馆长久的稳定。另一方面,学校可建立起本校电子书平台,学生只需要在平台上填写相关信息,就能够获得电子书的借阅权,这无疑能给没时间前往图书馆的学生提供一条知识获取的渠道。或者,也可建立图书馆官方图书网页,丰富平台应具有的查询和服务功能,链接借书、还书、续借、查阅存书等一系列需求和学生的信息。学生平时需要亲自去图书馆才能完成的事,现在只需要打开高校图书馆官方网页,输入学号,便能完成借书、还书的操作,十分便捷。如此,不单单方便了学生图书馆图书借阅,还有助于图书管理,更好地开展图书管理工作。
(二)加强图书馆与学校的信息互动
其一,必须将图书馆作为高校同一轴线的平台,决不能单纯作为课外的空间独立使用。在管理中,可以发挥各方的合力,让学生与教师各抒己见,成立图书馆管理应用的小组,对图书馆的馆员、馆长以及资料员等进行明确分工,能够对接社会的发展轨迹,将不同专业的技能运用。将珍惜图书、珍藏智慧的行为文化贯穿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能培养出图书馆中的优秀人才,不再以传统的借阅数量作为评判标准,而是启动建设计划,让相关同学能够将自己对图书馆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转化为学校建设意见。因而学校应当开通数据库的接收沟通渠道,组织各种有益的实践比赛,吸引更多学生广泛的参与。其二,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社交方式相融合。伴随着新兴科技、网络媒体的发展,学生在网络社交方面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对此,高校图书馆正可以利用这一点,根据学生网络社交时间分配特点来连接图书馆信息资源和微博、微信等社交方式,使图书馆和学校、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学生关注学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后,可以直接在微信主页上进行图书的借阅、预约与查询图书等操作。同时,微信主页能记录下所有借还书学生的信息,便于管理员统计和管理图书的出入量。此外,学生还可以依托微信平台来和学校反映意见,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图书馆成为符合社会潮流的图书馆社交微信、微博平台。
(三)图书馆管理实现个性化信息服务
在新兴科技应用背景下,学生习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希望享受到更快捷方便的借阅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应更关注各师生读者的不同个性化需求,而不单单只关注图书馆馆藏资源营销。高校图书馆应面向学生读者,积极主动了解其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图书馆走向数字化发展方向,其核心为个性化信息服务。信息推送为个性化服务中心的重要服务方式,其不再是如同传统服务一般对不同需求读者提供统一的服务,而是会主动对读者进行个性化推送以满足其不同需求。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中心,有丰富的读者资源访问历史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能对这些访问历史数据进行关联挖掘。例如,某学生访问S文献的同时,也会访问K文献,那么另一位学生访问S文献的时候,也可给其推送S文献。
(四)图书馆管理机制采购、分类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还需从管理机制着手,优化图书采购和分类管理方式。图书馆进行图书采购决策时,通常为管理人员所决定。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下,管理人员能看到各种类型图书的需求量,其依照学生读者所需的种类、数量来进行采购,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图书需求,又能给予图书馆采购工作以参考。图书馆管理系统能为学生提供检索功能,检索不到的图书会发送信息给后台,便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及时对图书进行补充。另外,关于图书分类管理,也可依托信息系统来了解高校学生学习借阅图书情况,以此为基础来整理有关图书进行分类排放。在信息系统中,图书资源数据化储存,能更好地分配和定位每本图书,以帮助学生在快速找到所需图书的同时,还能获得同一类书籍的信息。
(五)加强图书馆的管理方法探索力度
在以往的管理过程中,图书馆基本都是以开馆闭馆的探究式方法作为管理经验生成的基本思路。但是除了学生与管理流程的互动以外,还需要明确图书馆中还蕴含着实地考察价值,在学生进行阅读和练习的过程中,实际上生成了图书馆新的画面,而这些都可以作为推广和宣传的载体,加强图书馆氛围的渲染。可以引入自媒体的渗透,以影像拍摄、图纸音频等形式,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将图书馆进行身心陶冶的新的定位。
综上所述,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理应承担更多职责,管理工作模式也应随之转变。而传统的图书馆显然只是贮藏了纸质图书,无法扩大学生阅读和实践的需求量,同时也因为管理模式单一,无法为学生匹配更多有价值的互动信息。本文对此提供了相关解决策略,望予以重视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