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学研究
2021-11-27吴春妹
吴春妹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0000)
近些年随着经济日渐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势态,大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养已愈发地重要,人文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得以更为全面的发展。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教育培养予以全面推进,注重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改革已成为各高校在现阶段势在必行所要实施的重要举措。作为高等教育极其重要构成部分的大学英语来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如何利用好这块阵地将人文教育予以有效推进对于整体教育教学来说尤为关键。
一、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施以人文教育的意义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对外贸易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英语教学也显得愈发重要。教育最为根本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人们精神灵魂所给予的教育,也就是人文教育[1]。因此为了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具综合素养,作为高校英语教学来说,需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融合人文教育,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潜能及个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为日后快速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所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础因素。但是目前仍有部分高校把教学重点放在教学内容大纲上,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他们将大学英语仅当作是一门应试学科,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素养方面的培养,将更多的力量投入到应试能力的培养训练方面,课堂上老师仅模式化地将句型、词汇及语法知识进行相应的讲解,通过习题练习来将知识内容及技能进行巩固,将顺利通过四、六级作为该课程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只是将大学英语当成语言工具课程,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并没有展现出来,这样仅仅起到传道的作用,而忽略了其育人的属性。其实传授知识内容仅仅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而情感、态度、思维模式等相关人文素养因素才是教育培养最为根本的目标。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如今在多种文化的相互冲击、价值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极容易将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掉。部分大学生极容易出现价值取向扭曲、欠缺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感及奋斗意识、理想信念不够清晰及心理素质偏差等问题。中学阶段的文理分科,使学生被禁锢在较为细致的学习中,加之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都用于技能考试、竞赛及考研方面,无暇顾及人文知识上的学习,特别是就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将专业化予以反复强调,这无疑致使学生在人文精神方面会有所缺失,即便学校就人文精神教育方面开设的相关课程,但基于师资投入力量及学生主观意识等原因,导致很少有学生来听课,因此,当下必须要在教育理念方面予以改革创新,促使教师及学生深刻体会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如若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文精神,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培养不可或缺。人文教育可以真实反映出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及社会正义感,是高校英语教学的精神导向。要想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高校英语教育中,需先将人文教育的内在价值予以充分挖掘;创建良好的人文氛围,提升创新能力,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注重情感上的熏陶[2]。英语学习其实也是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有效体现出人文精神尤为关键。语言作为一个媒介载体,其不仅传播着知识内容,更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文明及文化。教师不应仅注重书本内容的传授更应该通过开展英语教育,而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文化内涵上的学习,从而将学生自身的个性潜力进行挖掘、培养其心智、开阔其视野,使其更具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何等的重要。
三、将人文教育充分融入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将人文精神贯穿至整体教学过程中
学生可通过课堂教学及相关实践活动来将英语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技能予以逐步掌握,学生在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还可起到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个性、磨炼意识、培养思维意识能力等作用。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大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精神素养愈发地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将语言知识予以了解掌握,使学生语言技能得到培养锻炼,与此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全球经济政治、生态环境及科技文化等多方面予以了解,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对异国文化包容关心的人文精神及交流协作能力,从而将不同文化背景所引发的冲突矛盾予以消除和缓解,学生在对异国文化予以不断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文化形态、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也会展现出尊重、关心、接纳的态度[3]。此外,还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阵地,构建出良好的教育氛围,正确引导学生领悟书本内容所传递出的更为深层次的信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人文精神的内涵,自身的境界也能得以有效提升,进而完成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英语知识的学习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只有将人文精神的培养贯穿至整体英语教学过程中才可以使学生将语言知识予以掌握,又培养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切实实现德育与智育共同培养发展的目标。
(二)在英语教材中充分发掘人文教育潜在资源
若想将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有效的融合起来,可先将现有的资源予以充分地利用,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发挥并利用自身的引导作用构建起符合教学情境的互动教学模式,在其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及兴趣爱好来向其推介有关民俗风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也可根据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找寻相关的文学作品、名言警句及时事热点新闻等,通过整理、摘录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相关文化背景的了解[4]。只有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可将互动交流予以实现,进而使课堂教学更为活泼生动。教师还应将教材中的人文教育资源最大限度予以挖掘,而后对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此凸显语言学习的趣味性、思想性及知识性,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文化内涵也有所提升。与此同时还可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将一些优秀的外国读物推荐给学生,阅读量的积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内涵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还可让其逐渐养成思考、感悟、品味等阅读习惯,认知水平得以提升的同时还促使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个人文化素养,进而使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素养的目标予以有效实现。
(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教育主题活动
高校英语课程是传递不同文化理念、价值审美观念及实践成果等精神文化内容的主要媒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有将侧重点仅放在知识传授上,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和精神内涵的发掘,这样虽收获了短期应试效果,但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发展其个性是极为不利的。外语教学其实也可看作是一门艺术,可以引领学生进入到艺术境界,从而带来愉悦感[5]。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语言学习亦是如此。因此学校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有关人文教育主题的课外活动,通过营造人文教育环境的氛围,使学生人文意识得以有效的培养,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比如可借助学生社团,开展形式更为多元化、内容更为丰富的集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的英语活动;还可举办英语知识辩论、国学讲座、英语文化节等。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得以培养,自身英语知识储备得以延伸,审美观念及文化修养得以有效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认知社会能力、感悟人生能力也得以显著的提升。
(四)增强师资建设力度,使整体教师群体更具人文精神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教师实际教学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文教育贯彻实施的成功与否。作为将人文教育贯彻到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实施者、教学深化改革的主要引领者的教师来说更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设计创新,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并予以不断的改进完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科知识予以不断延伸,可涵盖语言知识学、教育心理学、审美学等,通过不断的探究钻研使自身业务能力和人文精神素养得以不断的提升。同时教师自身“以德立身、以身立教”的品格、“德高为范”的精神还可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学生将以此作为自身审美观、价值观构建的主要参照。
总而言之,人文精神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人文知识不断积累的基础上予以逐渐内化,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直观感受及外界环境所给予的影响教育。随着文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强人文环境教育已刻不容缓。高校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应竭尽所能将教材资源进行利用,并与时俱进地予以创造,从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语言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将人文教育潜移默化间渗透至教学整体过程中,从而实现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操可得到陶冶,精神世界愈发地丰富,民族精神及文化认同感还可得以不断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