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实践探索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23期
关键词:混合考核互联网+

王 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人文学院,江苏 句容 212400)

现代科学技术在日日刷新着我们的认知,无论哪一方面如果不与科技联系,不与先进的设备挂钩都会有被淘汰的可能,哪怕是几千年的教育体制,也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高职院校的教育更是如此,现代科技的教学模式已经彻底渗透到传统教育模式的每个角落。大学课堂的教具不只是黑板和粉笔,大学生课下作业也不只是书本和钢笔。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将微课、大学慕课等方式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构成一个个知识模块,通过相关的课程平台配送给学生,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和工具随时随地自获取知识。改革让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点力不从心,原来传统教学模式下一直被视为“金课”的课堂也不再是大家所学习的对象,但是教育工作确实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这样的力不从心是对现代教学方式方法的不熟悉造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教改成果,将传统课堂模式成功地转变为“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让每节课变成现代意义上的“金课”。

一、高职院校“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上层驱动者,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方向。肩负着教学改革的政策保障、教师能力培训、教学结果评价等多项责任。实践中发现,“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学校层面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改革的软硬件设备没有跟上。互联网是基础,配套的软硬件设备是保障,目前为止,学校网络基本覆盖了每个角落,但是偶尔也有网络不畅通的情况,若不能及时维修,一定程度会影响教学实施的效果;教学场地的硬件设备,如电脑,投影,扩音器等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使用速度慢、卡顿等现象大大地影响课堂效果;配套的“线上”教学资源的质量有待提升,未能及时更新和补充。

2.学校层面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培训。学校层面的培训对于教师网络教学的能力提升来说仅仅是“师傅领进门”,至于后面的具体操作还需要针对具体课程、具体教材以及具体学情。大部分老师都需要有一个摸索和熟悉的过程,尤其是年龄稍大资历稍深的老教师,要求立马上手更是力不从心。

3.对教师的考核方式单一和考核结果的运用有待提升。自从“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高职院校遍地开花后,很多学院对教师的考核也仅仅为是否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考核指标单一,缺乏激励性和挑战性。考核结果也并没有实际的运用。还停留在表面阶段。且考核实施者(督导)某种程度上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掌握也并未达到实施考核的能力。

(二)教师层面

教师是“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际操作者,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是决定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中坚力量,在实践中发现,教师实践层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具体的实践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开发者,若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技巧,很难对所教授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线上仅仅成了一种辅助甚至是“不得不辅助”的方式。

2.教师参与度不高。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非常熟悉,课堂讲授中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而线上教学模式的提倡让很多老师尤其是老教师无法快速适应,所以总体来说,教师的参与度并不高,甚至有些教师依旧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愿调整。或者草草布置一些线上作业,而老师对这些作业的反馈并不高,缺乏有效的监督,整个学习没有达到一个闭环的状态,流于形式。

3.教研室的相关交流缺少。大学的课程都是成体系的,所以组成了不同的教研室,教研室内部的课程精髓是相互可以融合的,所以不能割裂某一门课程,而目前的教研室对于线上资源的学习并没有形成体系。都是任课老师自己完成,缺乏一定的交流和切磋。对学生系统知识的帮助很弱。

(三)学生层面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成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日常学习习惯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1.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进一步改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来说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主动预习即将学习的知识,对于课堂发散性的思考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不会主动去学习,课后也不愿意主动完成配套的练习以及实训内容去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线上的自学和线下的自主巩固,这将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2.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较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由于长期知识积累不足,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漏洞或者说不成体系。而“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尤其是课堂发散性的思考,更加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去完成相关的自主学习。

二、高职院校“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办法的实践探索

(一)学校层面需要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保障、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学评价结果的实际运用

1.加强资源建设,及时更新教学设备,保障设备的正常良好运行。制定相关的教学政策,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和数量。争取做到每门课,每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有相关的线上辅助学习资料。宏观上把控“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进度实施。

2.增加教师培训,保证教师能及时获取最新的线上教学技巧和资源。学校层面要规划教师相关培训,形成体系,主要是对教师及督导开展线上教学能力的相关培训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技巧。

3.教师教学考核增加线上教学相关的指标。学院对教师的考核涉及很多层面,“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除了线下考核的指标体系外,不能单纯地考核线上资源数据,以资源多少,资源优劣为考核指标。一方面,应该根据课程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有针对性地将学习资源上传到线上,供学生随时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自学和老师课堂的讲解对本门课程掌握的情况进行考核,有理有据。

(二)教师要转变思想,积极主动,彻底完成角色的转变

1.教师要提高线上操作的实践水平,不是简单地将线下的东西以电子的形式上传到线上就可以,而是根据线上线下课程的教学要求,设计一套配合线下教学的线上学习资料。提供良好的学习途径,让学生有更多更便捷的途径接触到学习资料,更多的自学机会。

2.教师要随时为学生答疑。学习能力不同和基础不同的学生通过线下的学习可以将下一节课老师要讲解的内容提前得到预习,在某一个知识面来说,可以让学生的起跑线统一到相对一致的水平。而线上学习首先是强调自学,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遇到问题,若不能及时解答,便会影响下一步的学习,若长时间得不到反馈,更有可能放弃自学。所以,教师要提供便捷的答疑渠道。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批改作业,让学生发现错误和不足,加强课后作业的提醒和监督,让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可以达到一个闭环的状态,做到有效学习。

3.教师之间要增加交流和合作,尤其是教研室之间。“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尚处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初期,教师之间要增加交流与合作,让线上教学的资料更加成熟,更加成体系。大学生每门课的学习其实不是割裂开来的,尽管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相同的知识点会反复出现在不同的课程上。教师之间增加合作与交流不仅可以增加教学技巧的沟通,也可以让线上和线下的教学配合得更加融洽。

(三)帮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激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非常强调学生线上的自学,只有学生提前完成线上老师要求完成的学习内容,课堂中才有针对性地更好讲解难点和重点。然而,不得不承认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本科院校有一定的差别,他们绝大部分是高考低分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欠缺,自学能力也较差。通过激励的方法提高适当增加外部动机,比如线上积分的方法,让学生享受赚取积分的乐趣。

2.由于学生长期积累不足,学习能力有所欠缺,很难保持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但是高职院校的学习和本科院校的学习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高职院校更加关注实践能力,这就在学习内容上对注意力的要求进行了弱化。需要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课堂中要合理编排讲授时间和学生动手实践时间,如:及时让学生根据所讲内容动手实践;增加课堂模拟实验;在相关的学习APP上让学生及时完成知识点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感,提升学习整体效果。[1]

3.对学生期中期末考核来说,不能轻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不要单纯的以考试结果作为评分依据,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缺乏导向性,容易让学生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结果,而事实上高职院校更加偏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适当地增加学习过程的考核分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三、结语

“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实践推广,不仅大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时间,寒暑假共有3个月,大约90天,一年双休日(去除寒暑假周末时间)大约是80天,每年还有11天法定节假日,这样有180天左右的休息日,如果不好好利用,将会是多么可惜的浪费。“互联网+”线上学习可以有计划有质量地将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起来,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混合考核互联网+
混合宅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