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知识扩展型教学方法初探
2021-11-27沈中洲
沈中洲
(苏州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英语课堂教学中,一般以词汇、对话、课文、语法等内容分类教学为主,学生也以背单词、练对话、读课文、学语法为主要学习形式。这种形式的教与学,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全面性,语言的实用性,和语法的层次性有不少益处,但是在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拓展与知识应用上还是有不少欠缺。当教师在熟悉整体教学内容后,如何利用由点及面的知识扩展型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思维拓展能力,能在课堂学习中更多的学会主动把所学知识相互联系起来并能在实际中应用,这是一个很有实用性的话题。
一、课堂教学常见问题
在中学生包括大学生常见的各种通用英语课程的教材中,绝大多数的内容基本分为许多单元,每个单元包含一个或数个主题,形式为词汇学习、对话模拟、短文阅读、语法练习等。英语教师的一般课堂教学设计,基本按照这样的形式按部就班地进行,这种传统教授方法,对于一些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自觉性高,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来说,一般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教和学的速度快,每节课的学习量足够大。但要大多数学生的在上课中具备这样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更多的是,青少年学生普遍对比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难以保持全程的专注力[1],对于常见的单词跟读往往较多的是有口无心,前读后忘,对话练习中,也只是照书直读,并不能真正从中练习和习得语言技能;短文的阅读理解上,一般是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涉及语法知识、语言点讲解等内容;语法学习中,经常以答题的方式进行,可能是选择或句子翻译之类的形式。这些形式的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为主要角色,在课堂内的讲课时间占据较多,学生大多数是被动接受,练习时间不足,课堂参与感不足,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辛苦,但效果不佳,同时,学生比较疲倦,兴趣很难持续较长时间。
甚至在一些经过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课堂教学上,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尽管公开课课堂形式,看起来丰富多彩,形式各异,且准备充分,但在那些各式各样的形式的背后,以孤立的知识点学习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
二、英语教学的初心
在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琳琅满目的教材内容之后,我们应该看到英语教学的初心,依旧是通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而语言技能中,最重要的就是会用,即学以致用。当然这个“会用”包含了语言的诸多方面:听、说、读、写、译都应该有所涉及。传统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中也许能做到教师“教”得面面俱到,但很难保证学生“学”得足够全面。
如果我们明白教材和内容只是为了实现用以提高学生语言技能这一目的而借助的材料,那么教学完全可以不必局限于书本的框架结构,只要能实现教学的目的,方法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因此教师可以更多地从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创新上想办法。只要充分准备,英语课堂一定能让学生提起兴趣,提升效果。
三、知识扩展型教学方法的提出及实施
在对传统内容教学方法的观察和分析思考后,笔者发现,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上要尽可能地整合联系起来,而不是一些比较孤立的知识点;教学形式应该是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由点及面的扩展学习与练习。
在此以我系某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来说说由点及面的知识扩展型教学方法的一般教学设计方法。该课程选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PETS三级标准教程》。该教材内容丰富,共有18个章节,包含30个单元,每个单元由4篇对话/独白、一篇短文阅读、词组表以及模拟题共四部分组成。我系相关专业选用此教材的目的,一是通过学习,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二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该等级考试,获得相应等级证书[2]。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此教材内容较多,由于周课时有限(4课时),不能详细全本学习,以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学习以后,语言技能学习情况因人而异,难以真实判断,但学生在该等级考试中的通过率较低,足以说明该课程的教学未达到理想状态。经对教学过程的总结与反思,作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准备工作
1.分阶段知识汇总。这里的阶段,可以是一次课、一个单元、一个章节,或者是时间上的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是一学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教师对相应阶段内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针对该课程,以第一章节为一个阶段,本阶段的主题为人物,分两课,分别是问候与介绍、人物。
2.重难点分析。将当前阶段内的知识点中的重难点详细列出,可以跨单元、甚至跨章节进行整合重组,将有连续性或有可能联系的重难点进行组合,将相关联的重难点放在一个阶段内连续学习。
在上述阶段中,重点知识有如下几点:人物关系、称谓;对一般人物的特征描述;对特定人物的详细描述。
3.点的选择。这里的点即指小的知识点,如单词、短语、句子。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每阶段选择部分切入点。再根据选出的点,准备一些与之相关的拓展知识,可以是背景文化、关联词、结合实际的例子等等,通过组合学习、学生练习等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这样的效果会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效果也会更佳。
设计中将英语中常用的人物关系称谓的词列出,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等,同时与中文称谓做简单比较。
4.面的划分。这里的面即指与点有关的诸多学习内容。比如由词句联系到的课文其他内容或实际学习生活相关内容。这部分由点扩展而来,需要教师提前做较多准备工作。将多个点组成面,进行统一讲解、关联学习,这样可以使得学生从学习到实践连续完成,能及时巩固所有知识,加强记忆效果。
本节中,模仿对话中内容,由学生用相似的语句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由此涉及的内容从简单的一些人物称谓发展到诸多人物特征描写的内容。
(二)实施过程
1.由点开始
学生通常对简单易学的内容能保持有效的关注力。因为由点开始最为简单有效。可使学生快速建立获得感与成就感。因此由点开始,但这个开始,教师主要是抛出已经设计好的问题与目标,由真正的学习主体对象——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学习。
本阶段中,刚开始接触到的是几个简单的人物称谓,学生一般可以快速学会。实际上这些称谓,跟汉语中的称谓相比,反而更简单些。
接下来要把学会的几个称谓词,用到实际练习中,去描述身边的人,此时如果仅有那几个人物称谓就不足以完成任务。需要更多的关联知识,这就要涉及更广阔的面了。
2.由点及面
面的大小和难易,在设计时需要注意适度,太大太难,学生在尝试中的问题会较多,那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这个面扩展得不够,毫无难度,那学习的目的也不能得以有效地实现。因此在设计面的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能力,设计合适的内容和目标。或针对同一个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设计有不同难度的内容[3]。
本阶段中,由点及面后,学生需要尝试完成的任务是描述自己比较熟悉的人的特征,每个人物2~3句描述即可。一般从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开始描述,学生大都能有话可说,同时班级同学也乐于听到别人的评论观点,能有较好的课堂氛围。
3.继续扩展
继续扩展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之外,再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完成更多任务。
本阶段中,在完成基本任务后,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但并不是说学习结束。需要继续布置任务,要求学生继续扩展,可以用写作或对话的形式完成课后作业:描述更多的人物及特征,并在下次课前进行检查评价。
4.整体关联性
在课前准备时可将本学期内的其他单元内凡是涉及人物或人物特征相关的内容,都放在扩展部分一起学习。比如后续的第二章住房家庭及环境、第五章日常生活、第十三章社会关系,在这些章节内都有部分内容将涉及人物关系和特征,可以在本阶段先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既作为拓展知识的学习,也是对后继任务的预习。这样的教法,要求在课程开设之初就需要有全盘的考虑与计划,先后也许有调整,但总量与总时间其实并未受到影响,而教学效果会比孤立讲解或学习要有不小的改善。
四、实践效果反馈
经过近一学期的实践,此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收到学生的较好的反馈,课堂上练习内容增加,任务明确,由于课堂对知识点整体学习较为全面,课后对相关内容会有更好的获得感,因此对整体内容中的知识点,有了更多的连续性的认识和掌握。
实施过程总体也比较顺利,备课难度增加不大,并没有超出以往的备课时间,只是在准备工作中,思路的变化较大,不能以惯性思维去设计教学过程。几乎每个阶段的教学知识都有可能跨越三到四个阶段的部分内容,对学生而言,由于有较好的关联性,并不会产生额外的负担。对教师而言,如果对教材熟悉,对阶段目标清楚掌握,那么也能比较容易进行内容的整体设计。
五、问题与不足
个人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教学设计时,因为有多位教师的分工与合作,虽然提前分好了“面”的范围,但在“点”的内容上有一些衔接不够或重复的内容,因此后继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整合。总体来说,由于实践时间并不是很长,实践对象也没有大范围覆盖,所以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与讨论,因此本文仅是初探,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也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