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路径探析
2021-11-27王琼
王 琼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完成三年专科学习,通过省级统一考试后,进入到全日制本科高校完成两年学习,最终取得本科学历的“3+2”培养模式,江苏称之为“专转本”,该群体学生为“转本学生”。
专转本制度的实施,在满足个体发展、提升学历需求的同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深入普及和发展,专转本规模日益扩大。202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共有80223人报名,计划录取30335人[2],录取人数较2019年增长近一倍。转本学生既具有本科学生的普遍特征,也具有该群体的特殊性,需要予以着重分析研究,进而切实提升专转本制度的个体价值和社会效益。班级是转本学生在高校的重要基层组织之一,基于转本学生日常管理实践,立足转本学生的特殊性,探索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路径,既有利于个体在班集体中价值的实现,也有利于班集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一、班级凝聚力建设的价值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组织[3]。然而,随着班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的弱化[4],班集体的育人功能将难以实现。以班级凝聚力建设为突破点,发挥班级的育人、管理、服务功能,适应高等教育变革和发展的时代之需,既契合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诉求,也是班级共同体发展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家巴克将凝聚力界定为使成员保持在群体之内的一种合力[5]。班级凝聚力则是指班集体内部成员凝聚为一体的心理合力,体现成员对集体的组织认同和情感归属。班级凝聚力反映班级成员之间的黏合程度,即班级成员在心理上向班集体凝聚、集中的程度,这关系着班级的运行、班级成员间朋辈功能的发挥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认同。
班级凝聚力建设有利于班级成员个体成长。凝聚力强的班级,成员间的信息交流、知识分享、经验互补更活跃,对现有资源的运用也更充分,有利于个体间的交互学习[6]。互动过程中,成员关系黏合度随之提高,促进个体在与人相处、团队合作等情境中成长,朋辈效应充分发挥。班级更易于成为成员寻求帮助的主要选择,满足学生的集体归属、情感归属的需要。
班级凝聚力建设有利于班级事务高效开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奖助贷等日常管理工作均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班级兼具教育和管理的职能。班级凝聚力高,成员则互动频繁,依赖程度增加,成员间倾向共享和合作,进而推进班级事务的高效完成。
班级凝聚力建设有利于集体意识的培养。以班级为载体的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强调个体成长和集体发展的同一性,实现二者相互建构[7]。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什么才是正确的群己观?班级共同体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握、平衡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合理处理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提供价值指导。
二、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的现实分析
(一)班级成员互动有限。转本班级学生在校共处的时间约为一年半,具体时空的直接互动有限。随着网络和电子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网络社交平台进行交流沟通,转本学生通常更倾向于在专科期间形成的既定朋友圈内互动。两年的本科学习生活,同班同学存在彼此间缺乏交流互动的情况,转本学生通常作为“个体的个体”而存在,而非作为“集体的个体”而存在。
(二)集体事务参与率低。日常管理中,转本学生的配合度低于普通本科学生,班级骨干力量短缺。班级骨干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核心力量,然而,转本学生争做班级骨干、服务集体、提升自身能力的意愿偏低。同学间缺乏有效沟通,班级骨干难以形成较强向心力,无法有效组织班级成员开展集体活动。此外,班级成员对于骨干工作的配合意识不强,消极被动应对集体事务[1],班级事务的治理效果常常因部分同学的拖延而受到影响。
(三)集体活动设计不足。高校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如军事训练、新生教育、综合测评等,但此类活动主要围绕普通本科学生展开,因转本学生的特殊性而不适宜参与其中,影响了该群体的高校融入程度。校、院、系规定的集体事务中转本学生参与主动性不足,其他非规定性活动在转本班级组织开展难度较大,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活动载体有限。此外,转本班级规模大也增加了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难度,专业分流、班级重组等制度致使原有班级凝聚力建设中断。
三、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目标集中,集体意识缺乏。转本学生个性突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缺乏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集体意识不强[8]。转本学生进入本科高校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目标高度集中:提升个人学历层次、提升就业质量;取得本科学位,继续研究深造。转本学生更多关注个体任务的完成和个体目标的实现,如考取专业证书、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等,成员间缺乏互动载体和动机,团队信任难以形成[6],班级价值难以凸显,不利于班集体建设和发展。
(二)组织认同缺失,支持系统乏力。大部分转本学生将本科阶段发展目标确立为单一的提升学历层次,对班集体在个体思想道德、责任意识、团队合作等能力提升方面的价值认识不足,影响班集体对个体成长功能的发挥。转本班级成员间因事而聚、事毕便散的被动互动模式,致使师生、生生情感淡薄,妨碍个体全面发展,制约班集体建设。此外,班级辅导员、班导师等通常为兼任教师,投入在班级建设中的时间精力有限,也是导致班级支持系统薄弱的重要原因。
(三)活动载体不足,凝聚途径有限。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建设的有效载体。本科期间,转本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非常有限,这与转本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密切相关,也与高校的重视程度相关。高校对转本学生集体活动的规划通常是按照普通本科三、四年级的活动一并设计,对于转本学生而言,这些活动专科期间或曾参加过,或存在着转本身份标签的自卑心理,参与意愿不足,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观念逐渐弱化,无益于学生和班级的长足发展。
四、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道德素养与学历水平提升齐头并进。转本学生取得本科学位是其继续深造的核心动因,这意味着转本学生积极上进,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提升的要求。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包括思想道德素养在内的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才符合社会发展的期待。尤其在全球化思潮碰撞交融的背景下,提升学历层次水平绝非高校教育的唯一目标。新时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确立的关键期,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落实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转本学生既“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9],也要注重提升个人思想觉悟,实现学历水平与思想道德素养同步提升,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二)校、院、系、班级联动,齐抓共管。转本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熟络高校“游戏规则”、自卑又不甘心等特点,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关爱。校、院、系在活动规划开展中,应为转本班级凝聚力建设搭建更多平台,逐渐形成高校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在转本新生入学至毕业的全过程贯穿班级意识,在主题活动、教学实践、生产实习等过程中强化班级意识。职能部门,尤其学生工作部门设置专门转本服务岗位,对转本学生本科生涯统筹规划,打造专属活动,形成转本班级活动建设的长效机制。此外,综合利用线下与线上平台,注重从学习与生活、职责与情感等多维度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在正式与非正式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增进成员情谊和班级凝聚力。全成员、全过程、全方位建构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强有力支持系统。
(三)班级管理与班级治理并驾齐驱。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手段,由教师、班级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班级事务的开展,但着眼于个体与集体共同成长的发展目标,应着力探索班级治理模式。班级治理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交互性和协同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参与班级治理的过程中,个体潜能有效挖掘、自信心不断增加、组织协调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成员合力加强班级建设,有效互动增加,作为“集体的个体”价值得以体现。在转本班级管理中,以“打卡班级服务活动”的形式,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意愿、专长等为班级至少服务一次,能够有效提升个体自信心和综合能力,增强个体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
班级凝聚力并不是随着班级组建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各方主体有意识的努力才能建设好。班级是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将班级凝聚力建设贯穿本科全过程,在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实现个体和集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转本学生群体同样是有力的先锋力量,关注转本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在本科阶段注重学历学位之外教育目标的实现,对于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