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训练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探究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基础舞蹈

崔 姗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其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心理健康课程,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在艺术院校,舞蹈训练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雅的舞姿深受学生的喜爱,大学生能在舞蹈训练中依托舞蹈动作、优美音乐、漂亮服饰等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进而在提升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发展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养。

一、舞蹈训练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舞蹈训练内容

舞蹈训练是指为学生提供的系统的、科学的、连续的舞蹈教学活动,目的是在发挥舞蹈训练价值的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1]。舞蹈训练的内容是以音乐为辅助,以不同舞蹈类型为训练内容,通过舞蹈基本步法的训练,通过形体组合训练、通过身体素质训练等使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灵魂,进而在塑造身体灵活性的基础上矫正不正确的身姿。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先让学生观看舞蹈动作的视频,或通过自身的动作示范等使学生掌握不同舞蹈的动作要领,进而在动作分解的基础上,进行层层递进的舞蹈动作练习。学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能了解不同舞蹈背后的历史和风俗,能在舞蹈音乐的感染下将规范的舞蹈动作与自身情感进行整合,在实现舞蹈动作规范表达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发展综合素养。

(二)舞蹈训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舞蹈训练是集音乐、舞蹈动作、形体塑身于一体的教育形式,目的是依托科学的训练方法,辅助优美的音乐提升学生的气质美和形体美。在素质教育时代,大学生除要具备技术能力外,还要依托艺术修养带给他人以愉悦感。舞蹈训练不同于智育教育,其以灵活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审美心理,进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依托舞蹈训练,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完善,心智得到健全,进而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大学生作为文化素养高的思维活跃的群体之一,由于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且受扩招就业压力的影响,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调节能力不强,进而容易产生焦虑,最终导致心理问题。舞蹈训练可以使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缓解压力和焦虑,在沟通和锻炼中改善人际关系,进而对身体体质和心理进行调节,最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端庄、典雅的古典舞,奔放、热情的民族舞为例,不同舞蹈训练形式都能以训练为载体,对学生的心性进行塑造,在提升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上以艺术熏陶的形式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舞蹈训练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信心和审美能力

舞蹈训练过程中,学生依托优美的音乐、轻松的训练环境、舒缓的舞蹈动作能激发学习热情,并在全身心训练中体验舞蹈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训练中,学生由最开始的动作僵硬不自信到慢慢动作优美自信,体现的是肢体语言的动作美。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在音乐熏陶中,在舞蹈动作的舒展中,自信心得到大幅度提升。学生在坚持舞蹈训练中,能获得一个良好的形体,能提升自身气质,进而在审美能力提升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最终提升自信心。舞蹈训练是一种身体机能训练,能依托不同动作的拉伸,使学生在训练中拉长身体线条,进而实现身体的协调发展[2]。舞蹈训练能依托不同的舞蹈形式将基本舞蹈动作、把杆练习、综合训练等融入其中,在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操,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为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帮助学生稳定情绪、缓解压力

大部分学生认为,依托舞蹈训练能有效缓解压力。舞蹈训练中的舒缓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动作,都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在舞蹈训练中学生能最大可能地放松心态,并调整情绪,释放身体压力。相关心理调查显示,情绪是人对周边客观事物的主观体验,直接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愉悦的心情能使人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舞蹈训练能依托舞蹈技术动作,使学生在不同类型的音乐中缓解紧张、焦虑、忧伤的情绪。以古典舞蹈训练为例,其配乐舒缓悠扬,其动作柔美,学生在长期坚持训练中能在优美的音乐和舒缓的动作中感受柔美,进而帮助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再以中国民族舞为例,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不同,有奔放的佤族舞、豪迈的藏族舞、内敛的朝鲜族舞,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通过动作与音乐的配合宣泄情感,进而缓解压力。

(三)助力大学生提升艺术修养

舞蹈训练的形式多样,无论是古典舞还是民族舞,无论是拉丁舞还是广场舞,都展示不同的文化内涵。大学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其感情得到丰盈,在不同类型舞蹈文化的影响下能提升审美素养。舞蹈训练相当于一个能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树立的媒介,大学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需要通过合作、比赛等进行学习,是一种道德规范的过程。学生以舞蹈交往、舞蹈审美、舞蹈礼仪等为依托,能通过舞蹈知识、动作的展示,实现学习的持续性,进而有效提升文化品位。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进行动作的练习,并依托不同动作的完成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三、舞蹈训练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以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为切入安排舞蹈训练

在安排舞蹈训练时,要以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切入点,以学生的需求为本,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舞蹈训练中的柔韧性练习,如下腰、抱后腿等,虽然是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是对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学生在练习时容易存在畏难心理。那么在实际练习时,可以以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为切入点,不以专业的角度安排舞蹈训练内容,目的是先提升学生的训练兴趣,使学生喜爱舞蹈训练,并在坚持训练中感受到自身形体和气质的改变[3]。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安排,并要求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目的是通过展示的平台,帮助学生提升信心。舞蹈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以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为目标,在提升学生训练效果的基础上缓解学生的学习及就业压力。除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安排舞蹈训练内容外,还要安排不同的舞蹈训练形式,如依托舞蹈社团、舞蹈比赛等,先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积极性,进而使学生在提升舞蹈技能的基础上提升社交信心,为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二)加大校内外舞蹈训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过程中,高校的舞蹈训练场地存在与生源需求不契合的问题,且部分训练场馆老化,影响学生舞蹈训练的进行。为了保证学生舞蹈训练的正常进行,发挥舞蹈训练在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中的作用,高校要开发校内外的训练资源,依托舞蹈训练师资、舞蹈训练场地、舞蹈训练器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提升舞蹈训练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中的作用。高校可聘请舞蹈专家到校进行学生舞蹈训练的指导,目的是为学生的舞蹈训练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使学生愿意参与到舞蹈训练中,并依托舞蹈训练平台进行舞蹈交流,进而在展示的基础上提升信心。丰富的舞蹈训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舞蹈训练需求,能通过院系间的舞蹈训练交流、院系中的班级舞蹈训练交流、节假日汇演节目的舞蹈训练交流等让大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提升信心,进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三)依托及时评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评价是学生了解自身舞蹈训练效果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利用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使学生在缓解压力的基础上消除心理健康问题,进而在发挥潜能的基础上形成健全的人格。评价的方法比较多,如及时评价法、信息反馈法、心理暗示法等[4]。

首先,及时评价法。在学生舞蹈训练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规范,并以正向评价鼓励学生的训练态度,目的是使学生树立信心。学生在训练动作完成不完美时,会出现情绪低落等,严重会形成挫败感。此时,教师要对学生的训练进行鼓励,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并以闪光点为切入,对学生进行鼓励,之后再指出学生的错误动作,使学生在消除焦虑情绪的基础上减轻训练过程中的心理负荷。

其次,信息反馈法。舞蹈训练属于技术训练,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依托外部信息的反馈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在实际训练时,教师要对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警示,目的是使学生的舞蹈训练有的放矢,进而高效率完成训练。在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言简意赅的反馈,目的是在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基础上使学生规避技术盲点,进而高水平完成训练。对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自满情绪,教师要进行暂停反馈,目的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能看到其他同学的训练进步,避免因骄傲导致的心理不健康发展。

最后,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在学生的舞蹈训练过程中可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等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训练心态。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指导,目的是使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指令等提升训练效果,进而为心理素质提升奠定基础。教师的语言暗示要尽量有节奏感,并使用正向语言,目的是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规范且优美的动作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目的是以教师的动作激发学生的训练情绪,保证学生在完成训练目标的基础上为心理素质的提升提供支持。

总之,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舞蹈训练作为高校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教育形式,其在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中有重要作用。教师要了解舞蹈训练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并明确舞蹈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和意义,再广泛开发舞蹈训练的资源,以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为依托进行舞蹈训练的实施,并对大学生的舞蹈训练进行多元评价,目的是在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的基础上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形成积极的处世心态,最终实现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基础舞蹈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学舞蹈的男孩子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舞蹈课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