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笛演奏技术中的音准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1-11-27张俪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口型长笛音准

□张俪馨 延边大学艺术学院

长笛(flute)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在各类音乐作品中使用长笛能够直接达到最和谐饱满的音响效果。无论独奏还是合奏,长笛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是当代音乐乐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长笛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随着音乐家们对其不断进行改进,传统的长笛无论是在演奏上,还是在外形上,都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长笛与我国传统的笛子之间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它们都是使用边棱发音的方式,演奏人将长笛放在自己的嘴部,并对其进行吹气,就能发出声音,把指头按压在不同的音孔上就能够发出不同的音调。但是演奏者如果对长笛构造和吹奏技术掌控不熟练,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音准问题,给整个演奏带来一定的影响。音准问题是长笛演奏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问题,演奏者经常会在音准的掌握上出现差错。这一问题的出现既是一种常见的客观因素,同时也是演奏者本身存在的一种主观问题。基于此,演奏者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既需要对长笛的音准进行准确地把控,还要通过不断加强对自身技能的训练,使自己的吹奏技术得到提升,进而为乐曲的顺利演奏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长笛的演奏理念与方法

长笛的演奏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指演奏者在对某一部作品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加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进行情感的总结和升华,并在自己的演奏中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是思维活动的具体化产物,同时也是演奏者本身对音乐作品的一种情感表达的具体展现形式。演奏者在使用长笛演奏音乐作品时,需要将发音和运气、吐奏、指法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运用。此外,演奏者还需要确保演奏出来的音色结实、圆润、透明和刚柔,给听众一种仿佛置身于作品当中的体验感。长笛的演奏理念与方法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缺一不可。演奏者需要在正确理解长笛演奏理念的基础上,添加自己的情感表达,对音准、演奏方式以及音色等方面进行综合表达,以此来提升自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一)长笛的演奏理念

长笛的发展在世界上已经有很长的历史。相较于现代化乐器,它显得更加沉稳,其所富含的文化特征和技术特征也较为悠久。长笛的演奏理念也是长笛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技术和性能的综合表达。通过对演奏理念的输出,演奏者能够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长笛的魅力所在,感受其艺术底蕴以及整体音乐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因此,演奏者在开展相应的音乐作品演奏时,需要格外注重演奏理念的运用,不断提升整体演奏的水平。

(二)长笛的演奏方法

长笛的演奏方法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是演奏技术的具体表达形式。上文中说到使用长笛演奏音乐作品时,需要将发音和运气、吐奏、指法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运用,在确保技术要领掌握到位的基础上,保证音准的准确表达。

在演奏的过程中,长笛的发音和运气是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演奏者的嘴型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把握,主要的注意力应放在下颌,下颌的收放程度对音色有较大的影响,但从外观上看,口型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在演奏不同曲目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结合音乐本身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不断转变自身口型,演奏时还要注意始终保持欢快自然的姿态,口腔放松、呼吸自然,将音乐的上下篇幅流畅地表达出来。同时,演奏者还需要注意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多接触不同类型的曲目,不断锻炼自己的发音和运气,达到“嘴在腹中”的境界,以便在实际操作时能够以更好的姿态表现出作品的情感。

二、影响长笛演奏音准问题中的主观因素

(一)演奏气息存在的问题

气息在整个长笛演奏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初学者在实际运用气息的过程中会夹杂着不同的音调,有的呼吸过于沉重会直接导致整个音调变高,如果呼吸低沉则会导致音调较低,这种忽高忽低的音调是非常不稳定的。从听众的角度来说,这会直接影响整个音乐作品的稳定性。从管乐演奏上来说,这类音听上去是没有根基的,且技巧性明显不足。因此,演奏者在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演奏时,需要综合性地运用气息的技巧,在演奏时可以按住小腹部体会腹部的紧张程度,并从这个方向进行练习,不断提升自己气息运用的技巧。

(二)演奏口型存在的问题

在上文中提到,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同时,口型的变化情况需要结合音乐本身的特点和情感的表达进行转变。在演奏高音和低音时,演奏者所使用的口型是不同的。演奏者要通过不断地对自己的口型进行训练,使自己能够适应在不同的情境中随意转变口型,满足不同音乐作品的需要。例如,我国长笛演奏音乐家李学全先生在演奏长笛时所使用的口型的变化特征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李学全先生演奏时使用的口型吹法一般人很难模仿。而演奏者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同时还需要将运气综合在内,腹部发力时用丹田运气,通过腹部紧张程度自由控制气息。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部分长笛演奏家在对作品进行诠释时,所使用的口型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部分演奏家在遇到高音时,发力过重;而遇到低音部分则使不上力。这样的演奏方式对整个音乐整体表达来说,是一种较差的表现,会直接导致出现高音部分过高、低音部分过低的现象。这是部分演奏家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长笛初学者,其对口型的技巧掌握不足。长时间的练习再加上没有专业化的指导,会直接导致演奏者的嘴唇麻木甚至逐渐失去控制,音准的表达也就随之出现问题。

(三)演奏指法存在的问题

长笛本身属于一种十二平均律乐器,它的各昔是直接按照半昔递进的方式排列的。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不仅需要使用到嘴部,同时还需要综合使用手指对其进行按压。因此,演奏指法在整个长笛演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主要是通过口和手指之间的协作来改变空气柱中长度的不同发出对应的音色。演奏者在使用长笛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手指对音孔进行调节。不同的音孔在打开或者关闭时发出来的音色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演奏过程中手指按压的重度或者使用不同的指法都会造成音色发生改变。因此,演奏者在对这些音孔进行按压时需要保持身体站立的姿势,全身肌肉放松,使用正确的指法力度。演奏者在掌握了基本的技巧后,再反复不停地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

(四)演奏者经验及技巧存在的问题

长笛属于一种西洋乐器,但是与我国的传统笛子有较大的相似之处,并在我国音乐的发展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位置。部分家长将长笛作为孩子的音乐兴趣进行培养。长笛的经验及技巧能够直接展现出演奏者对长笛的掌握程度,同时这也是长笛演奏技术中发生音准问题的一种主观因素。演奏者可能因为技术和经验掌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音准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演奏者在日常生活中要训练不同的曲目,熟练掌握长笛的演奏技巧,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演奏者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奏姿态,通过反复训练的方式提升演奏技巧。

三、影响长笛音准的客观因素

演奏者在演奏长笛乐曲时可能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导致音准发生一定的变化,如温度、环境等。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周围的温度过高,会直接导致音准变高;相反,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音准较低。温度对于音准的影响是成正比关系的。而在不同的环境演奏长笛时,长笛的音色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例如,在冬季演奏时,在没有空调影响的作用下,室内温度较低,会直接导致音准降低。常温室内音准的水平会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因此,演奏者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需要对温度、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量,确保音准的变化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演奏者要通过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提升自身训练的效果。

四、长笛演奏技术中音准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灵活调整气息

在长笛演奏中,演奏者的气息掌握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演奏者因为没有丰富的演奏经验,在实际演奏时无法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气息进行调整。在演奏时,演奏者在将自己的气息进行调整的基础上还需改进音准问题。为了控制吹出气流的压力,演奏者的小腹部必须始终保持紧张(肚脐下横三指)微微挺起。用传统的语言来说,就是直接用自己的丹田运气。当腹部紧张程度能控制自如时,演奏者就能熟练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气息。相关学者对如何调整气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使用胸腹式呼吸法更加科学合理。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演奏者的肺活量,同时还能让演奏者在不同的音阶自由地转变气息,对于演奏一些曲目较长的作品有着较好的帮助作用。例如,在演奏我国著名的长笛曲《牧童短笛》时,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情感表达的基础上,演奏者可以结合长笛演奏的气息进行分析,调整在不同的章节中具体的气息吐露和表达。演奏者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选择篇幅较长的曲目进行训练,在不断增加自身的肺活量的同时,调整气息的运用,以此来矫正自身在演奏技术中存在的气息不足的问题。

(二)合理调接口型

不同的演奏者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口型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同,而口型使用的不同会直接导致音色和音准出现差异。长笛演奏中出现的高音或者低音不足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吹出的气压过高或者不够所导致的。因此,在实际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将嘴部上下均匀地合并在一起,吹出平缓的气息。口型在演奏的过程中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演奏者要均匀地吐出气息。在平时,演奏者可以使用“微笑型”口型进行训练,并使其形成一种固定姿势,避免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出现因口型不稳定造成的演奏音准失控的现象。

(三)巧妙转换指法

长笛演奏中指法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音色和音准的变化,而音色发声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就是用手指控制音孔的开闭。因此,演奏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熟练掌握不同的音孔的位置和具体的按压方式,不能以死记硬背的形式进行按压。在需要发出较为明亮高亢的笛音时,演奏者应该打开较多的音孔;在需要发出暗淡低沉的笛音时,演奏者应该闭合较多的音孔。演奏者要在练习中自觉地去探索发出好音色的方法和技巧,确保音准稳定。

(四)丰富演奏者的个人经验

经验的累积对于乐器演奏者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演奏者只有不断累积和丰富自己的演奏经验,才能提升演奏技巧。因此,在参与各类音乐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都需要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面对各类突发问题,演奏者要能够沉着冷静地应对和处理。演奏者还要总结自身在演奏时出现的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在丰富经验的同时,提高对技巧的掌握程度。

(五)重视客观因素的存在

客观因素影响音准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演奏者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对这些客观因素的解决方式也会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演奏者要关注和重视客观因素的存在,并结合外界的因素改变自己的演奏方式。例如,由于长笛本身是一种管状乐器,管内难免会出现空气柱热气,因此,演奏者在演奏之前,需要对长笛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擦拭,确保空气柱内没有多余的水分,温度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夏季演奏时,空气柱内的温度会升高,演奏者应当避免直接将长笛放置在暴晒的阳光底下,做好防护工作。而在冬季,室内的气温较低,在演奏之前,演奏者需要对长笛进行预热,可以通过向空气柱内吹气的方式进行预热。在日常维护长笛时,演奏者要注重保存,定期对其进行保养。这些方法有利于减少演奏中音准问题的发生,保证长笛的音准效果。

长笛演奏形式多样,能够演奏不同类型的曲目。但是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容易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长笛的音准出现问题。基于此,演奏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巧,通过发音和运气、吐奏、指法及个人经验累积的形式,及时发现自身在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增加自己的演奏经验。同时,演奏者本身还需要重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树立准确的音色概念,掌握和熟悉演奏技巧,促进自身音乐综合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口型长笛音准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轮胎挤出口型参数化设计与加工
MG动画中制作角色声画同步口型的研究
不一样的/e/和/?/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论长笛在交响乐队中的地位与作用
浅谈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与气息运用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