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2021-11-27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杨 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对于演奏者来说,音乐听觉是一种专业素养,是给予音符最合适的音准,是创造出动人韵律的基础条件。对听众来说,音乐听觉是一种能力,是鉴别钢琴演奏好坏、参透钢琴演奏奥秘的必备条件。在时代不断发展、钢琴演奏不断普及的今天,越来越多卓越的钢琴演奏者浮出水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大众更懂、更愿意去懂钢琴音乐演奏的内涵。本文就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展开了分析探讨。钢琴演奏不仅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的钢琴弹奏技巧,还需要其具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钢琴学习者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建议:“如歌般的演奏!”“注意和声色彩”“聆听声音所产生的美感”。从某种角度来说,音乐听觉是感情演奏的一半灵魂,是演奏出动人曲目的根基,这也是音乐听觉在感情演奏中的重要意义。而从内涵来看,音乐听觉不仅代表着用耳朵去聆听,还需要用心去感知。
一、音乐听觉的意义
所有的舞台表演都体现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真理。而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每一个音符的敲打、每一段韵律的谱写、每一曲音乐的演奏,都是演奏者在台下夜以继日地练习中锻造和沉淀出来的。
例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音乐家,在其作品《琵琶行》中就曾写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扮演的是一名听众的角色,但他所表现的,不仅是在用耳听乐声,更是在用心去感受。“转轴拨弦三两声”,就能听出曲中情意,从“弦弦掩抑”中更是感受到了“平生不得志”。这些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用心听到的结果。而用耳听到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更是形象具体地描述出琵琶曲调声。“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收尾,则是白居易通过自己文学上的造诣、阅历上的沉淀以及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勾勒出完整的琵琶演奏的画面。其将音乐、情境和感情糅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侧耳倾听的微妙感受。
而这种复杂的、优美的、丰满的描写,正是音乐听觉在音乐演奏中的意义。它可以让音乐演奏变得完整、有意义,得到升华、更加高尚。音乐听觉和音乐演奏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唇齿相依,音乐听觉能够使音乐演奏更加完美。
二、音乐听觉的内涵
音乐作为一门以听觉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表演者与听众主要是通过听觉来感受音乐带给心灵的震撼,实现心灵的放松与愉悦。所以,在钢琴演奏中想要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就要高度重视听觉在音乐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艺术价值,并让人们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钢琴演奏者演奏出的音乐听觉可以分为内部听觉和外部听觉。外部听觉主要依靠人耳结构所形成的听力,有利于钢琴演奏者判断音准和声音;内部听觉则主要凭借人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造诣,是内心构建的对钢琴演奏所形成的感官上的一种知觉。
(一)外部听觉
外部听觉,顾名思义,就是正常人体通过自身的听力结构,所能够达成并实现的,经过外部声音的刺激后传达给听觉器官,最终在大脑形成的一种声音的知觉。在钢琴演奏的声音传出之后,声音进入耳朵,通过耳膜中枢结构神经传达给大脑,大脑下达指令之后就会反馈出“听到声音”这一信息,从而使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由此形成“听觉”。因此也可以说,人的生理反应所完成的接收、转化和传递声音的结构和过程,被称为“外部听觉”,这是一种相对程式化的、机械化的过程,是所有拥有完整听觉结构的人都能够完成和达到的。人们可以利用外部听觉来辨别、感知各种声音,这是拥有完整听觉结构的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而好的听众和钢琴演奏者一方面需要在钢琴演奏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还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听力的灵敏程度,从而使自己获得辨别不同音符、节奏和韵律之间的差异的能力。
外部听觉能力得到强化以后,通过演奏技能的训练和提高,钢琴演奏者便能够判断自己的演奏是否顺畅、音准是否准确、弹奏的间奏和力度是否把握到位等。我们知道一句话,音乐无国界。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类型,以何种形式、语言表达出来的音乐,都有可能被不同民族、国家、肤色和年龄的人听进去。好的曲目不仅能让大家听得见,更能走进听众的心里,让听众感同身受,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受,就要借助另一种能力即内部听觉来达成。
(二)内部听觉
如果说外部听觉给人带来更多的是“享受”,那么内部听觉能够给人带来的就是“震撼”。内部听觉,就是人在听到音乐之后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油然而生的感受。好的演奏不仅能够让演奏者和音乐融为一体,同时也能够将听众带入一个未知的奇妙世界中,让演奏者和无数的听众达到一种“共鸣”。而“共鸣”的力量之大,与“共振”几乎能够相提并论。一座坚固无比的桥梁,在共振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崩塌,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则能够在共鸣的作用下瞬间消散。
但内部听觉不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不是所有人在听到《命运交响曲》的时候都会感受到心灵的强大冲击,不是所有人在听到《月光》的时候都会觉得宁静安稳。内部听觉需要靠长期的训练、感受,得到不断加强。在世界音乐历史上,音乐巨人贝多芬失聪后,仍旧依靠自己强大的内部听觉和高超的钢琴演奏技艺谱写出一曲又一曲令人震撼的世界名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部听觉是外部听觉的一种升华,是在拥有了外部听觉和情绪感知之后凝结而成的。内部听觉更为强大、高级,更能从心灵深处给人带来力量和震撼。
三、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作用
整体上来说,在音乐听觉上,外部听觉和内部听觉是密不可分的。音乐的演奏离不开音乐听觉,音乐的赏析同样离不开音乐听觉,失去了音乐听觉,再好的钢琴演奏都会沦为“对牛弹琴”。因此,音乐听觉是贯穿在钢琴演奏的整个过程中的,同时更是让钢琴演奏者和听众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实际的钢琴演奏中,想要表现出好的钢琴演奏效果,演奏者就要掌握好钢琴演奏中的弹奏技巧以及触键技巧,从而获得绝美的音色及源源不断的渲染力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由此可见,音乐听觉会促使钢琴演奏者不断加强自身的钢琴演奏练习,使其在不断的练习中获得良好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
(一)音乐听觉是钢琴演奏的基础
一曲优美动听或是令人震撼的钢琴演奏,必定是演奏者在舞台下苦苦训练的表现成果。只有经过长期的钢琴弹奏技艺的练习和音乐听觉的培养,才能成就一段能够打动人心的钢琴演奏。钢琴演奏者如何才能弹奏出层次丰满、音色色彩丰富的音乐呢?在学习钢琴演奏的时候,演奏者需要用耳去聆听每一个音符的声音,用心去牢记每一段旋律的间奏,同时认识每一次击弦时钢琴发出声音的原理,最终明白在一个曲目中哪一个音符的声音是最准确的,哪一种间奏是最舒服的,哪一种力道的敲击是最自然的,只有这样才能为完美的钢琴演奏奠定扎实良好的基础。
(二)音乐听觉是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关键
在之前的论述中提到,内部听觉是外部听觉的一种升华,如果说外部听觉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基础,那么内部听觉感知的训练则是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关键。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个“稀”并不意味着演奏者有多么标新立异,而是要求演奏者在钢琴演奏时能体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能让人感受到他的不同。而同一首钢琴曲目给人带来不同感受的前提是,演奏中所流淌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内部听觉的造诣在钢琴演奏中所展现出来的是曲目的灵魂,听众能够感受到演奏者在闪闪发光。他们所展现的钢琴演奏是经得起推敲和传承的,他们所勾勒出来的情感是丰满的、真诚的,也只有这样的作品和演奏,才能走进听众的心里。
演奏者在练琴时可以通过调整影响音色变化的演奏技巧,并结合“内部听觉”功能,尽可能缩小“外部听觉”与“内部听觉”之间音色的差异。在钢琴演奏中影响音色变化的因素很多,触键方式就是其中一种获取音乐色彩和声音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练习过程中,演奏者要学会把握好触键的速度、力度、角度等。
如演奏肖邦圆舞曲作品64,这首作品的触键要求做到音色透亮清晰,声音要有穿透力、集中度。另外,旋律还要具有优美如歌的音色。首先,我们如何在钢琴上弹出透亮和颗粒性的声音呢?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建议供演奏者参考。首先,在练习时,钢琴演奏者应尽量使用指尖的前半部分去演奏。这是因为,触键面与琴键面之间所产生的角度直接影响到音色的层次,指尖越垂直于琴键面,即接触键面越小,声音就越清晰。在这首圆舞曲里练习半连跳音型和和弦时,演奏者都要尽量用指尖到手指第一关节之间的部位去控制。另外,触键的速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透亮度和颗粒性,下键速度越快,声音就越明亮。此时,演奏者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快,不然音色将会变得尖锐、生硬,缺乏流动性。那么,接下来如何演绎这首作品旋律的歌唱性呢?演奏者可以考虑增加指尖触键的面积,即指腹接触琴键面进行弹奏。这样可以产生较为柔和的音色。同时,演奏者还要配合触键的发力点,尽量利用手腕的力量。如在弹奏音阶、分解和弦的时候,钢琴演奏者可做一个手腕画小圈的连贯动作来带动手指,做到旋律流畅。而在弹奏和弦或者音程的时候,演奏者也可以利用手腕力量上下移动的支撑与张力,使音色松弛有力,达到一种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和声效果。
演奏者需时常结合自身的“内部”与“外部”听觉进行有规划性的练习。在钢琴演奏中,不同的音色是通过对演奏者上半身各个部位如手指、手腕、手臂进行系统的训练而获得的。钢琴演奏者要加入一定的手指练习来提高自身的手指基本功,并学会把握好触键的速度、力度及手指触键面与琴键的角度等。触键方式是一种获取音乐色彩和丰富声音效果的重要途径。触键的速度与力度直接影响音色的穿透力和集中度,演奏者可结合不同的下键速度与力度来判断音色的透亮清晰度。
(三)音乐听觉是钢琴演奏水平登峰造极的助推利器
提升音乐听觉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通过行万里路,有的人通过读万卷书,有的人通过与其他人产生关系和情感收获丰富的人生阅历。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我们不断克服人生的种种障碍和困难,攀登上更高的山峰。对于钢琴演奏来说也是这样,演奏者只有通过不同的路径,达到更高的水平,才能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和更美妙的风景。只有在那时,其所演奏出来的钢琴作品才能堪称包罗万象,是深入人心的。而这些都需要通过锻炼音乐听觉中的外部听觉和内部听觉来实现。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毫无疑问,在钢琴演奏中音乐听觉就是打开音乐世界大门的钥匙。在钢琴演奏中,无论演奏者还是听众,他们的音乐听觉是唯一能够将彼此连接,让演奏者和听众产生强烈共鸣的源泉。音乐听觉不仅能奠定钢琴演奏水平的基础,还是钢琴演奏水平提升的关键,更是让钢琴演奏水平登峰造极的助推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