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要素的渗透研究
2021-11-27四川音乐学院
□曹 乐 四川音乐学院
在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要素是指演唱者全面理解歌曲蕴含的情感,并在演唱中通过技巧与音色将其表达和诠释出来,以此呈现出情感共鸣与交融的效果,获得更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构建以情感要素渗透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对情感要素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一、流行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分析
(一)情感要素的概念
从字面意思分析,情感即人的情绪与感觉,一般属于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心理变化与特征,主要有喜、怒、哀、乐四种状态,这四种状态又可以细化为欢乐、欢喜、欢快、愤怒、愤恨、哀愁、感伤、忧伤、忧郁、忧愁、绝望等不同深度的情绪层次;要素是指情感是音乐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其实质与本质中的必要元素。从宏观层面分析,情感要素存在于流行音乐的方方面面,如旋律表现的情绪、歌词描绘的情境、编曲效果呈现的意境、歌手演唱的效果、创作者的创作经历等,都是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变化的要素,也是流行音乐演唱中需要展现的内容。
(二)情感要素的作用
流行音乐是当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音乐类型之一,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受众的普遍性与大众化,虽然古典音乐与严肃音乐具有更高的艺术性,但是,普通群众并不能从中获取其情感表达的意义与内容,难以实现通俗易懂的效果。流行音乐中的情感要素表现力强,呈现效果直接,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共鸣。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需求,流行音乐的通俗性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通过情感要素的表现,让人们产生了共鸣情绪,体会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另一方面,每个人有自己的忧愁与压力,流行音乐可以借助情感要素,引导人们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达到解压和建立共情的目的,这也是流行音乐影响力大、表现丰富的关键所在。
(三)情感要素与声音要素的关系
对于流行音乐而言,情感要素的表现离不开声音要素的支持,声音要素的表现也需要情感要素的辅助,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这就需要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把握好情感与声音的协调性,将二者融会贯通,以实现“乐者本于声,声音发于情”的演唱效果。
二、流行音乐演唱中情感要素的渗透方式
声情并茂是流行音乐演唱的基本要求,情感要素的渗透需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一,演唱者通过剖析与体会歌曲的歌词、旋律、风格、手法等各个方面,感受其中潜藏的情感与思想,以深刻理解歌曲蕴含的情感要素;其二,演唱者通过唱功、音色、演唱风格等将自己理解的情感表现出来,以此获取听众的情感共鸣和反馈。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对情感要素的理解
流行音乐作品的情感都是以生活为主要来源,通过创作者的加工与修饰,形成具有独立情感载体与内涵的作品。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历与价值观,对于音乐作品情感要素的理解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本文仅从外在因素展开探索,提出演唱者理解作品情感的必备能力。首先,演唱者应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能够敏锐且细致地发现音乐作品与实际生活乃至社会关系、世界发展规律等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够在情感与实际之间建立可靠且有效的网络,感受音乐作品时联想到生活实际中的事物、画面、人际关系和情感特征,如亲情、爱情、友情等,这些深刻的自我情感可以帮助演唱者进一步理解作品中传达的相似情感[1]。
其次,演唱者应具有细腻、敏感且深刻的感受力。如果说观察是建立情感网络的环节,感受就是在网络上实现信息交换的过程,只有产生信息交换,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人的感受与情绪。音乐作品就是演唱者与创作者之间的网络,演唱者只有具备更强的感受力,才能真正透过作品挖掘出创作者最深层次的创作意图。
再次,演唱者还要拥有丰富且活跃的想象力。在心理学中,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后形成新形象或新内容,在流行音乐表演中,演唱者要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明确作品基本的表现形式与诠释方向,并结合自身的感受与演唱能力,进行适当的想象与表达,以此呈现出二次艺术创作后的演绎效果,为观众构建一个全新的意境画面。
最后,演唱者还要具备精准的感悟能力。感悟的重心在于“悟”,即根据自身的观察、感受,在想象与联想后内心所产生的价值判断与审美认知,是一种思想升华的过程,一般表现为渐悟与顿悟两种形态。在流行音乐表演中,演唱者既可以循序渐进地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逐渐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也可以在一瞬间联想到自身的经历或事物,从而当即产生新的认知,这都是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途径。因此,演唱者要具备多方面的认知与经验,一方面要养成自省、总结、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要积累生活经验,对文学、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有普遍的了解,以此提升自身的感悟力。
(二)对情感要素的表现
对于演唱者而言,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要素是前期准备工作,而将其中的情感要素进行合理而充分的表现,则是最终的目的与追求的方向。对于流行音乐表演艺术而言,唱功是演唱者表现情感的关键所在,演唱者在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后,所有的情绪与意象都需要演唱者借助声乐技巧进行呈现。因此,演唱者既要把握音乐旋律、节奏、音高音准及歌词吐字上的效果,又要将自身的情感状态通过肢体动作、表情等表演出来,呈现出最自然状态下的情感,但这并不是条件反射的结果,而是需要演唱者以自身的记忆、联想及自我暗示为引导,通过自主意愿控制而呈现出来的效果。这恰恰就是唱功所发挥的作用,是演唱者控制力的体现,演唱者既要使情绪铺垫、给予、呈现的程度饱满,又不能受到自身情绪过分波动或激烈的影响。
唱功的具体表现主要涉及发声与音色两部分内容。发声是演唱的基础要求,也是体现唱功的技术要求,更是情感要素表现的前提条件。首先,演唱者应拥有良好的气息控制能力,对于特殊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必须通过气息的延长或控制来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即使在流行音乐中,演唱者也需要熟练掌握美声的气息练习方法,以扎实的基本功为情感的铺陈建设道路。其次,演唱者还应掌握多种发声部位的发声方法,这不仅是达到一定音高的有效途径,更是表现不同情感的重要渠道。音色是演唱者与生俱来的声音效果,不同的音色在表现不同情感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演唱者应根据自身的音色条件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从而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音色与情感相互融合所产生的作用。
三、流行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渗透案例
在理解流行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要素时,研究者应了解创作者的多方面信息。本文以汪峰的《我爱你中国》为例,从观念、行为、音乐三方面展开探析,挖掘影响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渗透的关键因素。
(一)观念
要想判断一首音乐作品的表达观念,研究者就要了解创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创作动机。汪峰生于北京,成长于军区大院,少年时成绩突出,家庭幸福,并且考入理想的学校,可以说是长在红旗下的意气风发的少年。从其成长经历来看,爱国在他的心中是一份很自然的情感。但是,为了追寻音乐理想,他与家人产生了隔阂,辞掉工作进入社会打拼,这段艰难的经历又让他饱受磨难。在经历曲折后,他对社会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也正因如此,《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并不是简单地弘扬爱国之情,而是包含了更为复杂的有关生命与生存主题的意义,这使得这首作品的情感要素更为丰富。
(二)行为
创作者的行为是其内心真实想法的展现,也是探析其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一种方式。汪峰五岁时在幼儿园登上了人生的第一个舞台,演唱的曲目是《红星闪闪》,由此能够看出,爱国是他从小就深植心中的不变情愫。2008年,汪峰还担任奥运火炬手,为北京奥运会传递圣火,并且创作、录制了《我们的梦》《梦想的光芒》等多首歌曲,以庆贺祖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从这些行为不难看出,汪峰对祖国有着很深的爱,从幼年时期就形成的爱国思想已经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
(三)音乐
分析创作者的音乐作品,可以发现其创作规律及对情感的体会和运用。从汪峰的创作生涯来看,其早期的作品偏向消极与悲伤,这主要是因为其刚开始创作时的艰难经历,使得他本身的情绪比较低落,创作情感也倾向于消极方向,以表现自身的失意和惆怅。从2004年的专辑《笑着哭》开始,汪峰的创作理念开始转变,一首《飞得更高》登陆了各大音乐排行榜,这让汪峰感受到,歌曲可以给人们带来力量,带来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感受,因此后续创作了《怒放的生命》《勇敢的心》《光明》等歌曲,以彰显音乐的正能量。从这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汪峰的创作情感从原来的消极转变为积极,这也是《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诞生的内在因素。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要素是流行音乐中的关键内容,是音乐艺术魅力的根源,也是音乐演唱者专业素养的重要体现。演唱者只有理解了音乐作品中蕴含的真实情感,并将其通过演唱效果进行充分表现,才能让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获得音乐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在流行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音乐作品中情感要素的挖掘与分析,让新一代音乐人拥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