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务管理方略初探
2021-11-27柳琼
柳 琼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6000)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联着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教务管理工作应该被纳入研究的范畴,特别是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日益宣传与推广,很多专科类型的院校升级为本科,那么扩大招生规模便是必然趋势。生源持续化增加促使高校教务管理朝向科学性的方向转变,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创新高校教务管理方略是必要内容,具体如下:
一、高校教务管理基础概述与现状
教务管理是明确教学方案与实施教学方案的一项工作,首先是对教学文本进行管理,即教学期间学生学习信息录入与教务文档信息整理;其次是对教学课程进行管理,即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学习时间具体化安排课程;最后是对教学进度进行管理,即学生学习进度与其他课程教学安排。教务管理基础要点是规范化地进行学院、课程教学方案制定,确保教材内容科学分配,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凸显教学进程的高效性。然而诸多高校管理者在教务管理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不够新颖,存在着资金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问题,教务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先进管理思想观念,在工作实践中表现出形式化特点[1]。在教务管理期间尚未密切地和院校发展进行关联,影响教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造成高校实际管理工作呈现资金周转难度大的问题,教务管理不够全面,尚未构建完整的教务管理体系,所以新形势下进行高校教务管理方略创新势在必行。
二、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务管理方略思考
(一)树立效用管理思想。高校管理者应该全面研究效能管理思想,效能包含效果和能力两个因素,组织之间的互相作用朝向预期目标方向发展。高校教务管理单位应合理地配置现有资源,凸显工作中的每一个要素,致力于教务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2]。效能管理思想意识的形成可带动高校有效发展,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拥有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因为现有的教务管理工作无法满足院校发展脚步,还因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应该将高效的管理方法当作保障。所以新形势背景下要及时树立效能管理思想,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观点,增强教师自身的服务意识,强调教师和学生一同发展。同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效能观念,高校教务管理者要存在前瞻技能与宏观调控技能,设置的院校管理方案可以为高校的持续化建设提供条件支撑。整体效能观应该保障教务管理者进行院校和院系的交流,对教学资源加以时效性整合,促进院校内部多个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3]。强化自我效能重视程度,教务工作者应该分析自我效能的增强,及时吸取先进的教务管理思想和技巧,全面做好高校教务管理工作。
(二)增强教务工作者综合素养。在高校转型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应该不断地创新,日益增强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素养与工作质量。教务管理工作者作为教务管理的执行者,还是高校经营的主力军,所以教务管理工作者素质决定着教务管理工作成效,关联着高校是否可以持续化建设。换言之组建高质量的教务管理工作团队是高校创新的迫切条件。教务管理工作者是教务管理的领军人,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便于教务管理工作者正确分析党组织以及国家战略政策,在实践中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4]。教学管理期间,教务管理工作者会遇到诸多的事情,若心理素质良好能够冷静地处理事情。全方位强化教务工作者素质还要做到几点:对教务管理工作者进行人才选拔,管理者决定着高校创新的方向,时代的发展高度要求教务管理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并且关注教务管理工作者培训,依托进修与自学等模式增强教务管理工作者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进行科学的考评制度建设,客观化的制度建设便于提高管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调动教务工作者的自身潜能,确保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成效得以提升。
(三)注重人本文化建设。文化作为高校经营与管理的软实力,还是教务管理效用彰显的必要途径。优良的校园文化气氛可增强教师工作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高校长久运作,所以注重人本文化建设,形成友好的工作气氛比较关键,推动着高校教务管理工作革新[5]。高校管理者需要关注文化气氛营造的意义,教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管理院校师生,所以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基础点应该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师生自身的根本利益,使得教师工作热情与学生学习兴趣能够提高,加快教务管理工作进程。还要对工作气氛的营造途径进行创设,管理者将人本文化当作教务管理的核心点,首先关注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人尽其才”,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选拔[6];其次创设完整的激励制度,体现教务管理工作者的主动性,烘托优秀的企业制度文化;最后强调自我约束以及自我提升,从本质上控制官僚思想的传播,尽全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保障高校成员可以在工作环境中彰显自身思想价值,为高校长久运作奠定基础。
(四)注重教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信息化迅速发展给予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即便信息化和教务管理工作之间的融合存在问题,然而若采取科学的方法,便可以最大化地体现教务管理信息化优势,增强技术管理水平。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几点不足。首先是高校缺乏高水平的信息研发队伍,针对教务管理体系设计以及具体应用实效性不强,高校应该关注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和软件企业深入合作,自主创新完整的教务管理体系[7]。其次是信息化管理设施不能适应信息化教务管理的特点,造成具体应用期间出现问题,影响师生对教务管理工作的肯定与认可,所以高校要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教务管理建设,增加相关的资金,优化信息化教务管理体系的设施。最后是教务管理工作者不能全方位运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管理优势凸显上有待增强,影响教务管理效能。所以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应该在教务管理工作中运用信息化理念,彰显教务管理的有效性,确保信息技术的价值充分发挥。
其一,对现有的教务管理体系进行规范化处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要想保障教务管理制度建设具备严谨性与科学性,要从教务管理体系入手优化管理内容。教务管理包含各个学院的教学数据,保障教学数据规范性管理,科学地配置现有教学资源,朝向教务管理高质量与高标准目标前进。并且教务管理规章机制建设期间,应该围绕高校现有的发展情况,避免形式主义制定和高校发展方向相偏离的规定。完成制定方案之后严格实施,不可以违规操作与懈怠,而是通过相对严格的规章机制强化教务管理水平。另外扩展高校教务管理体系的运用范围,覆盖面应该广泛一些,制定过程中围绕具体情况完成信息数据的修改,满足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使得教务管理机制可以顺利实施。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大工程,若操之过急很有可能出现教务管理的纰漏。
其二,优化教务管理信息功能。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该确保信息化管理和教学的多个方面建立关联,聘请网络专业化的技术维修人员常驻教务处,处理教务管理问题,规避教务管理工作堆积现象的产生[8]。综合高校具体发展趋势,给予教务管理信息体系功能加以增加与删减处理,使教务管理信息建设功能具备实用性,促使教务管理信息体系密切关联教务管理系统,优化教务管理信息体系。
其三,提高教务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信息技术应用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在存有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一定挑战,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违法技术对教务系统进行入侵,引发教学信息数据泄露的情况。所以要树立教务管理工作者安全责任意识,依托技术开展网络防护,登录对应系统过程中注重权限设置与密钥设置,规避人为恶意修改信息数据的现象。给予信息数据进行备份保存,降低人为删除信息数据的概率。定期维护教务管理系统的运作效果,不要耽误对应的教学进程,从多个维度上实施安全防护操作,体现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要想保障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具备有效性与实效性,高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教务管理工作创新。结合现有的教务管理工作情况,一些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者要依托切合实际的管理手段,通过树立效用管理思想、增强教务工作者综合素养、注重人本文化建设、注重教务管理信息化体系构建等,减少教务管理工作问题,持续化建设教务管理工作系统,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动态,掌握教务管理信息数据,全面挖掘信息数据的价值,强化教务管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