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021-11-26邓淇尹张娜管太兴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形势高职院校

邓淇尹 张娜 管太兴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当代高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还未树立正确完整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自我约束力较差,思想行为较为自由,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失衡及思想上的迷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非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有它自身的特有属性,本质上应以学生的自我感受和心理体验为主,是一门兼具学科性质和实践体验活动的课程。

一、高职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第一层面是针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潜能激发开展一系列普及式和预防式教育;第二层面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开展辅导,对学生提供专业援助;第三个层面是当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治疗。通过理论教学,学生虽然了解了心理知识,但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困惑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自我调节,对于外在环境的变化出现不适时,也无法调动个人的心理能量[1]。

(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在大一期间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大二期间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集中学习以课堂教学为主。大学期间,不同年级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重难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应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相关的实践任务。

(三)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实操性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技能实践较少,已无法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趋势。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加强实践教学内容。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特点,加强个性化引导,注重个人潜能开发。使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接纳自我,提升主观幸福感和个人价值感,完善自我人格[2]。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指个体以情绪情感为核心,因亲身经历和感受而产生和赋予意义的内在能量,它是一种发展式的心理活动过程。实践教学是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载体,核心是通过参加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心理素质训练、团体辅导活动、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来获得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是以提升心理素质的实践训练活动为载体,以体验感知为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亲身经历体验实践活动感受周围的一切人事物,实现自我内化,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3]。

三、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一) 增设课内实践活动

以学生实际问题为导向,结合年级特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遇到的共性问题,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实践教学课程目标和任务,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趣味心理测试、心理素质训练、团体心理辅导、沙盘体验辅导、共情体验等,推动体验式教学,将学生实际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参与性,让授课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真正体验实践教学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真正做到理实融合一体化。

(二) 拓展课外实践项目

拓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实践教学,开展主题活动、朋辈心理辅导,运用线上线下资源,真正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能力。结合学校“3.25”“5.25”“10.10”心理健康教育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心理游戏、心理技能大赛、心理情景剧、心理知识竞赛等课外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兴趣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和自我能量。开展学院心理部干事、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三级朋輩心理辅导课外实践教学,根据一定的条件选拔部分学生,组织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技能培训[4],让他们对身边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朋友提供帮助,满足学生多层次心理发展需求,有利于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性。通过专栏专刊、心理育人微信公众号,定期持续向学生传播和普及心理育人的知识和方法,展示学生心理风采。在心理健康官方微博网络平台上以视频或动漫形式推送心理资讯和心理调适方法,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信息化资源,达到自我服务。

(三) 强化社会志愿服务实践

整合多方资源,依托联合社区、专业机构、学校团委,结合第二课堂开展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及线上心理援助。在学校的指导下,学生深入周边社区和福利机构,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开展心理关爱关怀行动,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用实践教学成果反哺学生自我成长。通过社会服务实践教育,有效帮助学生理性看待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客观认知自我,学习更多沟通交流技巧,提高学生情商和社交能力。

(四) 升华自我成长体验实践

自我成长实践应以学生为主导,由学生自主设计自我成长实践方案并且主动开展,教师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实践进行指导。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创设轻松氛围,开展游戏互动、探寻自我、角色扮演、分享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获得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知识性理解,学习对心理调适技能的实践应用。

四、打造“心理育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一) 专兼职相结合,校内外相辅助

通过专家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人员)、专职带兼职(专职辅导员)、兼职带朋辈互助团队(心理委员及寝室联络员) 的方式进行学校内部专业教师培养。学校外部通过专业督导、系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发展式培养。最终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育人和实践教学育人的优势互补,建设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实践训练和科研优势的教学团队[5]。

(二) 形成“四维度四层级”师资队伍服务管理模式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坚持育心育人育德相结合,深化心理育人内涵,由学生工作部、校团委、二级学院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形成以心理育人课程教学、心理育人实践教学、心理育人咨询服务、心理育人危机干预为四个维度,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人员) —二级学院(具专业背景的心理辅导老师) —班级(辅导员) —朋辈(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 为四个层级,从而构建“四维度四层级”的师资队伍服务管理模式[6],加强“心理育人”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

五、实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一)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基地应包括心理咨询室、家庭治疗室、沙盘体验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VR心理训练室、心理测量室、心理阅览室等。购置必要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提供相应实践活动材料,为心理健康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

(二) 提升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应不断完善。通过实践技能提升培训,在专职辅导员队伍中选取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职业资质的教师参与教育教学实践,并进行持续性培养,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更好为学生服务,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7]。

(三) 开展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

在注重常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为注重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咨询长效机制,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建专兼结合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建立健全心理咨询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采取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及时、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及咨询服务。

(四) 危机干预机制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新生心理健康普查,通过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晤谈及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现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全覆盖。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及时掌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实际状况,一旦发现心理危机个案,立即启动学校、院系、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心理危机极端事件的发生。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完全有必要且可以实行的,它可有效促进从传统授课方式向体验式教学模式转变,实现理论实践融合一体化,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悟,让学生更满意。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新形势高职院校
例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去学科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慕课模式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如何上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