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育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2021-11-26李自纳申笑梅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育三农职业院校

李自纳 申笑梅

关键词:“三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职业院校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1],从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

乡村振兴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院校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创新思路,服务乡村经济建设和人才建设,助力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新时代,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涉农专业优势,调整和制定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策略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政合作,多举措培养高层次农村干部队伍,全方位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打造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培育效果,助力乡村振兴。

一、构建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乡村要想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只有大批量高素质人才入驻乡村,发挥力量,带动乡村发展,乡村才有可能振兴,因此,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职业院校是人才汇聚的中心,也是人才培育的主要阵地。要不断向社会输送人才,才能有效改善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3]。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推进课程实用化,传播实用的科学知识与技术,满足农业发展需求。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根据农村实际和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确保课程实用性,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到农村实际中,为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大批专业人才。

为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不仅开设农村发展需要的实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同时,增加团建课程、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课程和职业规划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产学研模式,积极推行工学交替,实行“1+1.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1.5年,在社会实践0.5年。其中,在企业实践1.5年的这段时间,采用一边学习一边实踐的方式,接触社会当前最先进实用的技术,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才干。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既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操作方面是行家里手,能够指导生产实践,又能在思想上引导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农村、爱农民、爱农业,真正做到学有所知、学有所成,拉近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的距离,使其在毕业后愿意在农村广阔天地奉献自己的力量,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通过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内容更加契合农村发展的需求,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

同时,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积极落实国家高职扩招政策,先后录取村“两委”干部、新型职业农民、致富能手、退役军人2000余人。针对这部分学生的特点,实行弹性培养模式,即弹性学制。既定学制3年,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业,可适当延长学制时间。

在课程学习方式上,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即同一门课程在线上和线下都有学习任务的设置。学校在线上进行网络课程设置,将本学期需要学习的课程通过学习平台进行教师与资源的分配,同时,在线下定期安排面授课程。期末成绩由线上学习分数和线下学习分数按一定比例进行计算。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理论知识这一短板得到改善,提高综合素质,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能量。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结合当前农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要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懂经济、善管理”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四有”精神,即有情怀,要把农民当亲人,要为农民谋幸福;有本领,要成为“三农”工作行家里手;有担当,要勇于创新,敢抓敢管;有作为,要主动作为,为乡村谋振兴,早日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养计划。

二、构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共建优势特色专业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建立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的有效衔接机制,成立河南省首家康养产业学院,建设牧原产业学院、一带一路产业学院、正大产业学院、想念产业学院、防空学院等十余个产业学院。联合招生办学,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线上线下结合、线场教学等教学形式,开发活页教材,实行灵活而有质量的学业考核形式。

康养产业学院由南阳农业职业学院、宛城区人民政府和南阳市中心医院三方强强联合,通过机制创新、体制互融,共建混合所有制学院,旨在通过“政府+高校+企业”的合作模式,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发挥各方优势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和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满足健康养生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康养产业学院于2020年开始招生,目前共设置食品营养与健康、指挥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康养产业学院的建成与招生将为乡村发展输入大量医护专业人才,大大提高乡村发展卫生条件,为乡村振兴提供健康保障。

牧医工程学院与南阳正大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南阳市动物疫病防控实验室,农业工程学院组织成立“i科普”科技服务志愿队,由数十位专家教授组成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广泛参与南阳市百名人才进百企、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精准扶贫和校地校企校政合作等活动,为企业和农民朋友传经送宝、答疑解惑,用贴心的科技服务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开展基层干部能力提升培训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依托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陆续举办四期乡村书记大讲坛,开展南阳市新招录公务员的初任培训,完成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培训,承办11期新任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主任、监委主任培训等,并先后对1000余名乡村书记、400多名公务员和1200余名新任村(社区) 党组织书记、主任、监委主任进行以脱贫攻坚、“四议两公开”、全域党建、基层治理、农村电商等为主题的专项培训。

其中,“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全域党建是基层干部做好工作的重要法宝。为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应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域党建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金钥匙”,就是在多方合作的改革发展实践一线实施党组织和工作覆盖。从历史脉络上看,全域党建是党在建设阶段必须探索的一种形式;从理论逻辑上看,全域党建是加强基层党建系统性、整体性建设的内在要求;从现实需求来看,全域党建是破解新时期党建工作难题的有力抓手。

授课教师、专家包括脱贫攻坚以及生产管理一线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优秀县长书记、全域党建典型代表、高校教师、行业部门领导、电商经济专家团队等,既有政策解读,又有经验分享,还有现场教学,上课形式多样,授课内容丰富,将当前农业发展急需的技术进行传授,将已初见成效的乡村建设优良经验进行分享,可有效提高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成为乡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四、培育干事創业的高素质农民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立足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凭借雄厚的师资和管理服务能力,对职业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每年组织300人次的农民培训,分三期进行,每期100人,培养模式采用线下面授12天,线上授课3天,总计15天的培训。培训主要讲解重点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参观考察典型种植基地,将新技术手把手进行传授,让参加培训的农民通过培训开阔思路、增强技术,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还能提高农民收入,持续为农业发展输入高质量人才。

在培训后,农学专家和服务人员可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和农闲时节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管理技能,服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同时,可组织专家讲师团队定期开展跟踪服务和送技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现场指导。

通过培训,学员对产业发展方向、模式、框架、经营管理等有进一步认知,为学员创业和发展提供新思路。南阳农业职业学院累计培训和指导农民4000 人次,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提高农村基层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为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产业提升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乡村振兴战略工程长、任务重、意义大,要想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是我国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保障基地[4]。因此,各职业院校要充分发挥在职业办学和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完善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内容,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探索更多人才培养模式,要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尤其要大量培养涉农人才,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发展乡村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人才保障,进一步促进农村农业稳定发展,绘制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

猜你喜欢

人才培育三农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赞分盐镇裕牛村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