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区域史线上教学的困境与优化对策
——以河西学院为例
2021-11-26毛雨辰
毛 雨 辰
(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新时代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建设高水平的历史学特色专业,是历史学专业建设的关键.基于“一带一路”优势背景与国家建设契机,历史学本科教育教学在通史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河西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将通史与地方史教育有机结合,可凸显历史学专业的地域优势和特色.现代化网络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是高校教学的有益补充,逐步实现网络技术平台共建、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的现代化教育模式,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载体服务于高校历史学科,加强完善区域史课程慕课建设,达到以“慕”助教,形成区域史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未来教学建设发展的方向.目前,网络教学工作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河西学院历史区域史教学为例,针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使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方式应用于历史专业区域史教学实践中,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1 区域史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史在线课程优质慕课资源短缺
高校历史学教育具有较强的学术性,需要从冗杂的资料中筛选和整合优质历史教学资源.目前,我国历史学通史线上优质资源在不断的积累储备中已趋丰富,而区域史教学作为历史教学的特色专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河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承担的《河西史专题》《甘肃地方史》和《丝绸之路旅游研究专题》等专业选修课程和方向课程,不像历史学传统课程具有相对丰富的慕课资源.因此,不能有效地依托慕课平台等资源开展区域史教学活动.为了准确了解区域史在线教学的情况,确保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自己承担的区域史课程教学班的50名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作了问卷调查.
问题一:区域史课程学生学习主要使用的学习资源(见表一):
表一
问题二:区域史课程在线学习慕课平台情况(见表二):
表二
学生认为区域史课程在线学习慕课资源缺乏的占76%以上,并建议加强互联网资料共享,制作区域史MOOC课程.但目前区域史在线学习资源主要以教师课堂教授及提供的学习资料为主,占96%.在线教学的优势在于开放性与共享性,例如:疫情期间,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及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平台、智慧树、学堂在线、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等,在此类平台上汇集了2.4万多门高质量在线学习课程,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1].教师可以对现有资源择优推荐给学生并进行在线指导,由师生互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然而由于前期区域史教学慕课资源储备匮乏,无法有效实现慕课平台与在线指导有效融合.
1.2 区域史在线教学要求相对难度大
区域史教学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实践性,建立在通史课程理论基础之上,在教学实践中“以地域沿革发展作为主线,以区域文化的讲述为主体,以剖析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为重点.”[2]由于地域差异性、各地域文化不同,既有个性,也有共性.所以,如何将通史教育和区域史教育有机融合,凸显历史学教育的地域优势和地域特色,做到“通史地方化”是历史学专业教师必须承担的责任.一方面,地域文化资源为区域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地方史志、地方文化遗产、地方民俗风情等都是区域史课程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个案和专题的优选都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既不喧宾夺主,还要突出地方特色.要将线上和线下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尤其要适应线上教学的时效性,无疑对教师是一种全新考验.线上教学无法替代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但在今后教学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无疑是未来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线上教学是对高校教师传统教学理念的一次大挑战,教与学双方理应有新的选择.首先,作为教育主角的老师,面对新形势下教学资源的需求,要求老师具备更高的教学能力.除了选择适应线上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外,还要求老师能够熟练掌握网络教育设施的操作技术,完成“面对面”实体课堂到虚拟“云课堂”的巨大变革.其次,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要求学生由老师线下“监督式”的教到线上“自律式”的学.根据问卷调查显示,70%学生认为相关区域史资料缺乏,只能搜集少量资料,如图(见表三):
表三
不但如此,88%的学生搜集相关区域史资料的途径是通过网站查询或手机百度,如(见表四):
表四
由此可见,老师与学生互助互学共同完成在线教学目标,这无疑又是对师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线教学中如何突出区域史教学的地域性、实践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3 教育技术支撑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技术进步与应用平台的发展,在不断加强建设,是传统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师生教学由传统课堂转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这对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要求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区域史教学同样存在此问题.西北本是欠发达地区,河西学院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自己所授区域史课程的50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生活在边远乡村,在线教学无法保证每个学生能正常接受信号.据笔者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以手机为终端学习硬件的占64%;学习时手机经常卡顿的占24%;网络环境非常稳定的仅占11%,大部分学生的网络仅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见表五、表六).
表六
表五
这种现实的网络接收环境使学生学习效果明显降低,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问卷调查自评学习积极性中,积极学习的只占62%(见表七):
表七
除此以外,是否能够熟练使用教育技术平台是线上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教师是在线教学的主体,学生是中心.教师和学生使用线上平台,熟练程度不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无法有效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考验和挑战.“线上教学,教师已从一个知识传播者变成了一个知识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观察者.显然,这样一种变化,无疑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组织提出新的要求,也对大学资源配置及学习空间提出新的要求.”[3]由此,区域史线上教学亦存在教育技术支撑及边远或欠发达地区学生学习终端网络条件不均等诸多问题.
2 区域史线上教学优化对策
2.1 筛选和积累区域史线上教学资源
自古以来,河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是民族融合的大摇篮,又处在丝绸之路黄金路段.河西学院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甘肃各地,每个地方都有本土的历史文化,各地都有彰显本土的重要历史见证.自西汉在河西建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后,中华文明就在河西走廊不断演绎并发扬光大.以敦煌为中心的石窟艺术,以凉州为模式的佛教文化以及屹立大漠的“天下第一雄关”,无一不折射着中华文明的博大.所以,作为授业解惑的传承人,需要培养学生热爱中华、热爱家乡的情怀,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依托地方历史文化,整合通史与区域史课程资源,构建通史与区域史互相补充又相互支撑的教学方法体系.
首先,积极推进区域史慕课建设,围绕区域史课程目标,精选区域史课程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凝练成线上慕课资源,实现区域史课程共享.为此,河西学院积极优化教师资源,组织教师策划《河西史专题》慕课建设,在2020年3月份初步完成录课的阶段性工作.目前,该专题课程正在有序向下一个阶段推进.其次,以学生学情为主,积极筛选优化区域史慕课资源,主旨体现区域史特色,力求符合本土化、个性化特点,努力推进区域史与通史有效融合,有机将通史教学和河西区域史紧密结合,让学生融会贯通.再次,建立有效的慕课考核评价机制,做到线上与线下紧密结合,适当调整考核比例,解决线下辅导与课程监督难点,实现线上教学师生互动,切实保证线上教学效果.继续加强完善区域史课程慕课建设,达到以“慕”助教,使区域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
2.2 转变教学理念和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现阶段区域史线上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由被动式教学转为主动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教学环节以课前预习、课中直播和课后作业为主.课前预习即教师将整合好的电子书籍、参考文献、ppt课件及阶段性进度计划作为教学公告发布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有的放矢.课中直播则充分利用媒体资源,选择合适的在线教学工具,选取区域史课程内容直播,利用主题讨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课后作业,督促学生整理笔记,查找相关区域史研究资料完成发布作业,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探究式教学,以“自主、探究、合作”为模式,使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相长、教研相长的目的.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摸索在线教育规律,发挥在线教学优势.结合区域史课程地域性强的特点,优化教案取材.以《河西史专题》课程为例,一是突出本土历史,选取河西境内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给学生提供本土遗址、文物、地方史志资料开拓学生视野,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分析能力.二是加强师生互动,有针对性地发动学生搜集当地文献资料和历史轶事,老师要掌握和了解学生所在地的信息和相关资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学生掌握搜集到的地方史,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或以小组协作方式汇集资料进行反馈,并撰写区域史相关论文,利用线上讨论、投稿等方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加大对河西地方城镇的纵深研究,并以此为载体和途径,强化历史特色专题课的育人功能,推动课程育人的协同互补,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河西区域史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2.3 完善网络体系和提高师生的操作使用技能
2021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优化投入结构”,对此,有代表建议:“在网络环境和硬件设备优化、资金投入、上网优惠等方面进一步向城乡弱势群体倾斜,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享受优质在线教育.”还有代表建言:“科技领军公司建设高质量的,较为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有理由坚信,在今后教学建设中将会迅速建成一套“互联网+”,助推教育均衡化的网络教育服务体系.很明显,通过教学实践改革,将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国家和社会将会全力做好常态化的线上教学准备.时代和新形势要求,在我国网络设备硬件提升的情况下,要求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同步提升.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传统课堂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常态化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将会迎来线上线下教育有机融合时代,形势迫使师生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其次,要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学习网络教学相关操作与使用技能,提高对硬件设施运作的熟练程度.学校要打破专业、学科、机构的藩篱,强化师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知识的培训,任课教师要熟练掌握网络平台技术操作,科学合理地进行线上课堂教学设计.
3 高校区域史教学策略的完善
面对区域史教学诸多困境,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调整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及方式方法,积极促成区域史课程建设,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以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在线教学不但可作为常规教学的有益补充,还应当作为应对诸种危机的替代式教学进行持续建设.首先,持续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总结区域史在线教学工作实践经验,形成包括理念、内容、方法、技术、评价、范式等在内的改革方案,实现区域史课程线上线下有机衔接,妥善处理好网络教学与常态教学的关系.其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范的线上教学管理机制.通过区域史线上教学实践,暴露出线上教学优势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因为前期工作准备不足,课程资源不足,操作熟练程度不高等因素困扰,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网络运行环境欠佳,手机界面狭窄,甚至缺乏学习的自我约束等影响学习的效果.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设置课程内容外,还设置相关讨论问题,但教学的效果主要靠学生的自觉,个别学生会出现懈怠甚至不学习的现象,教师无法完成对学生线下学习的全面监督,学校也无法有效地考核、评估教师教学效果.因此,建立规范的课程辅导和课程监督考核评估双重机制势在必行.再次,监督考核约束下的主动性的培养同样不可或缺.在启发推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同时,强调教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选择适合线上教学管理的技术平台及软件和学生互动交流,深入学习,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利用和发挥区域史教学的独特优势,进行正确的“三观”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四个自信”,既可以增强主动性与自觉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区域史典型案例剖析,有目的创造情景模式,在弘扬历史人物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将区域史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有机融为一体,也是线下线上融合教学模式的全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