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博纳尔的绘画艺术特征

2021-11-26刘畅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印象主义笔触主观

刘畅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00)

博纳尔生于1867 年,卒于1947 年,作品以表现室内风景、静物为主,整体风格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作画有聊以自娱之意。他的作品按照绘画风格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早期风格受日本浮世绘和木刻版画的影响较多,色彩柔和,作品呈现装饰化、平面化的特征;后期风格渐脱离日本的影响,又吸收了印象主义对于光色的观念,同时舍弃了对于自然过度的描绘,融主观与客观之中,形成自己的新风格。作为过渡时期的画家,他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现代主义乃至当今的越来越多的艺术家的关注,野兽派的马蒂斯就曾受到博纳尔的影响,我国当代油画家更是有很多人借鉴了博纳尔的绘画风格,比如夏俊娜、毛岱宗、陈和西、孙为民、王克举等人。

一、博纳尔的绘画风格

(一)前期风格

在博纳尔前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整体风格受日本艺术影响很大,十九世纪末日本浮世绘及木刻版画在欧洲产生了极大地影响,这个时期很多画家的作品中都有这种影子,博纳尔曾画过大量的海报、屏风、广告宣传画,如1891 年的油画《女人和狗》、1897 年创作的屏风画《保姆出游马车的饰带》,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借鉴的浮世绘的风格,造型多以剪影的形式出现,突出表现画面的平面性,增强画面的装饰趣味。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色调比较柔和,灰色较多,和维亚尔的作品类似,喜欢将颜色用一个灰调子统一起来。笔触也很有广告装饰画的风格,大多以平涂的方式处理,没有空间的描绘,弱化透视,简化物体形象,以版画的剪影手法,对物体的阴暗面进行主观的归纳概括,这是他早期作品的整体面貌。

(二)后期风格

大约在十九世纪末,博纳尔逐渐摆脱日本的影响,而吸收印象主义画家的色彩表现手法,如莫奈、毕沙罗、德加等人,画面转向高明度和小笔触的印象主义风格,甚至探索到新印象主义的色彩原理,这是他放弃早期的装饰观念,形成自己个人新风格的开端。但不同于印象派的是博纳尔的创作理念更加主观,不似印象主义那样更忠于自然主义,博纳尔画面中的颜色不再仅限于物体本来的色彩,而是更加注重画面中整体的搭配,关注的是画面本体,事物本来是什么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画面中怎样才“好看”。在他的风景画《田园交响曲》中绿色的树叶旁边配以红色的树叶,《水果篮》中橙色的物体旁用紫色处理阴影等等,他在颜色上主观应用色彩去协调画面的创作手法已经超越了印象主义的传统。博纳尔后期作品中的画面语法使他形成了符号性的语言,在美术史上闻名中外,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1.洇晕的笔痕

博纳尔的笔触独具特色,采用小笔点绘,圆圈形的小色块上下起伏,用笔像是水在纸上洇开后的效果,类似水墨和水彩的痕迹,通过多个色层的叠加,且在笔与笔之间留有空隙,笔触的边缘保留着下面色层的颜色,产生一个个“小水圈”,画面经过反复的色彩并置增强丰富性与耐读性。博纳尔将自己的主观情绪通过琐碎细小的笔触加以表现,同时在画面整体上运用印象主义的色彩对比结构,将看似随意的笔触控制于整体之内,画面达到繁而不乱,井然有序。这种多个小色层叠加的标志性笔触对我国很多艺术家都产生了影响,可见博纳尔对当代艺术家的影响力是非常广泛的。

2.对油的控制

博纳尔受印象主义的影响,在描绘物体时保留“第一印象”的瞬间性,他说:“对于画家来说,对象、题材的存在是很讨厌的。画的出发点乃是一种想法。如果作画时,对象就在那里,那就有被直接、即刻观察的偶然性带走的危险。画家总是通过诱惑或通过第一个想法达到普遍性,如果第一个想法被抹掉了,所剩的就只有题材了,对象侵入了画家。从那时起,他便不再画自己独特的画了。”为了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在博纳尔的部分作品中,画风往往具有速写意味,笔触自由迅捷,颜色轻薄透亮,质感类似水彩,在这部分的作品中可以发现画家对油的控制十分考究,才能使笔触轻薄且色层丰富,达到深厚的画面视觉效果。他于1945 年创作的《法国南部的风景中》这幅作品,笔触像是随意的挥洒在画布上,既保持了速写性,又不似草图那样潦草缺乏完整性,主要是得益于这种轻快透亮的笔触。这种手法类似干擦出来的痕迹,对松节油的使用十分有限,他的笔触在边缘有形似水痕的印迹,油太大便无法挂在画布上,太少又出不来边缘的水痕,由此可以看出博纳尔用笔尤为耐人寻味。

3.色彩

人们说到博纳尔,都会感慨于他的颜色,说他是色彩大师,博纳尔的色彩确实丰富绚烂,颜色也很大胆,像玻璃彩窗一样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我们仔细分析他的作品也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和他善用的颜色,克莱夫贝尔曾在《艺术》一书中说过,颜色本身根本没有什么意义,单纯的色调也并不会打动我们,一个好的色彩画家不是因为他会调色和造色,而是因为他会运用颜色的层次和把诸种层次结合起来。首先在博纳尔的颜色中,常常出现强烈的对比色,绿色的树叶旁有红色,黄色的物体用紫色描绘阴影等等,因此颜色之间的色阶被拉大,其中包含的色域更加宽广,视觉上会更让人觉得鲜艳多彩,所以说丰富从不在多,色域的秩序性也很重要。其次,博纳尔在画面结构上保留了印象主义的冷暖色对比,他常常采用一冷一暖去分割画面,《浴室》中用画面上部的黄色与下部的蓝色分出层级,《海边松树下》用红色与蓝色分出层级,这种用色彩处理结构的手法与他的小笔触相得益彰,使画面有大有小,有面有点,给人以明快又清晰的视觉感受。

4.多视角的构图

博纳尔以描绘室内景色为主,将平常的事物赋予全新的面貌。水果篮、餐桌、生活起居在他的笔下熠熠生辉,这与他巧妙主观的构图密不可分。他的画面不是客观的表现自然空间,而是主动控制三维空间的延续,通过剪裁、分割、加框等手法,弱化透视,将多视点的观看感受暗藏于同一平面内。在《红色桌布上的水果篮》中,他将平视的罐子与水果篮放置于俯视角度的桌子上,和水果篮一样平视角度的红色果子放置于俯视的盘子中,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组合。博纳尔还善于截取事物的局部特点表现画面,在他的画中物体常常被不完整的切分、割裂,《窗前的桌子》表现了一个由室内餐桌看向窗外的风景,画面右侧描绘了一个女人的头和手,身体超出画外,餐桌也以截取的局部呈现,这样的构图方式放大了画面与观者的距离,仿佛置身其中。《浴缸里的裸体》中右侧的浴缸也是以不完整的形式出现,浴缸里还有沐浴人物的下半身,与画面相呼应的左侧着衣女人同样也只展现了裙摆的面貌。博纳尔的构图方式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主观安排的布局使画面的装饰效果更为强烈,故此原本平常的室内景色、静物也变得活灵活现。

二、对中国艺术家的影响

我国很多艺术家吸收了博纳尔的语言特点,陈和西的画面中很多小圆点式的笔触,就类似于博纳尔的“小水圈”,这是几个颜色重叠后的效果,颜色相叠又在边缘保留住下面的颜色,不只陈和西,夏俊娜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法;毛岱宗和王文生的作品中,用小的单色笔触描绘,且笔笔之间留有空隙,其实和博纳尔的用笔大同小异,或者说是博纳尔语言的变形;孙为民作品中对于明暗的处理,又类似于博纳尔的剪影式手法,主观归纳物象的外形,删减多余的部分,运用光影概括物象轮廓,同时在大面积的暗色中呼应着小光点;在夏俊娜的画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闪烁的亮点,两个色层相叠,边缘处用更亮的颜色留底或直接附上,追溯到博纳尔的作品,便有很多类似手法。博纳尔十分善于运用语言技巧,但又不拘于形式,始终服务于主观情感的表达。傅雷曾说:“艺术者,天然外加人工,大块复经熔炼也。”优秀的艺术作品在灵感或天分之外一定也要经受的住审美的检阅,方法和感受对于创作者来说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结语

皮埃尔·博纳尔作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画家,处于艺术流派的变革之中,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理念,保持本心,继承传统又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创新丰富自己的语言体系,从而形成独属自己的绘画风格,在艺术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忠于自然又不拘于自然的创作观念,对形式语言的巧妙安排,对色彩的独特审美,以及画面中具有中国意蕴的写意性,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印象主义笔触主观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艺术之春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后印象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梵高:笔触与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