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下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分析

2021-11-26陈彬

魅力中国 2021年17期
关键词:影视节目虚拟环境天气预报

陈彬

(山东省泰安市气象局,山东 泰安 271000)

引言

信息技术催生了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对气象影视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气象影视需要以传统的多媒体广播为基础,并向人们提供多媒体节目形式的天气预报服务。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气象影视事业要有效发展,就必须实现自身与多媒体设备的有效结合。

一、虚拟现实的概述

虚拟现实英文名称 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人工智能、光学、运动学等相关技术,借助一些特定的交互、运算和显示设备,生成逼真的、具有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虚拟环境,用户在虚拟环境里与虚拟物体进行实时交互,使用户沉浸其中,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运算、模拟出来的色彩鲜明的立体视景,它可以是某一真实世界的再现,也可以是基于真实世界的一种改变,甚至是纯粹构想出来的虚拟世界。虚拟现实具有调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等3 个方面特性。沉浸性是指用户借助显示、音效等设备将自己的视觉完全融入计算机营造的虚拟环境,用户感觉自己已成为虚拟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从被动的观察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虚拟现实注重人与虚拟世界之间通过自然方式进行交互。即人通过借助数据手套、力反馈器等一些特殊的交互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交互,如用手抓取虚拟世界的物体,会感觉与真实世界抓取物体一样具有重量、外形等感知,人甚至会忽略计算机的存在。想象性是指虚拟环境是由人凭空想象出来的,这些想象出来的虚拟环境体现出设计者一定的实现目标及思想。

二、我国气象计划的起源和现状

在20 世纪,人们通过报纸,广播和其他传统媒体获得了天气信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观众的逐步增加,1980 年7 月,我国第一个电视气象节目《天气预报》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天气预报》节目由原国家气象局和中央电视台合作,于《新闻联播》首次播出。该节目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进行广播。持续时间只有两分钟。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广播方法相对简单,并且出现的屏幕仅是图片,文字和配音。可以说,当时的《天气预报》只停留在配音图片的时代。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们对天气信息的需求增加,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也在提高。目前,央视《天气预报》每天晚上《新闻联播》之后广播。该程序的格式相对简单。基本上,主持人将通过卫星云图,一些城市的天气情况和舒适的音乐来说明天气情况。预测的内容基本上仅是天气,降雨,温度,风等。CCTV《天气预报》始终保持庄重而严谨的态度。无论节目的形式,主持人的衣服和语言表达的方式如何,它们都凸显了中央电视台的严肃性。但是,与某些地方的天气预报相比,CCTV 天气预报方法似乎相对简单。

三、气象影视节目中的两个问题

(一)形式单一

在传统媒体的发展中,人们对电视天气预报的关注重点是天气预报信息,对节目的形式和相关内容却不太重视。因此,难以有效地反映气象影视节目的单一形式的问题。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当前影视节目的不断创新过程中,人们通过影视节目获取信息时,更加注重利用大量的新技术制作的影视节目的感官体验,并且新的影视节目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广泛,可以更有效地去展现和表达影视节目本身的所要表达的想法。但是,由于传统气象影视节目在开发、制作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很难跟上现在媒体发展的脚步,突出气象影视的特点,由此形式过于单一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二)节目市场动力不足

市场需要品牌,只有光明的品牌才能带来利益。现阶段,在我国各省,市,区的气象影视节目中,只有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具有一定的品牌效益,而其他省,市,地区还没有可以形成品牌效益的气象影视节目,无法在市场上获得观众的喜爱和高度关注,这也直接导致了气象影视节目的市场发展动力不足。尤其是在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气象影视节目缺乏知名品牌而导致的利润不济的问题也变得非常突出。

四、虚拟现实技术下气象影视节目的创新和应用

(一)气象灾害应急模拟实战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极端灾害天气体验,转换极端天气信息中包含的统计数据,为群众提供更真实的体验,并在确保群众安全的同时以视觉方式呈现极端天气场景。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群众可以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性。作为气象影视节目,您可以在开发虚拟现实技术的同时设计自然灾害的虚拟体验。一些游戏链接旨在使群众能够通过设备完成模拟真实自然灾害场景的紧急演练任务,并通过关卡设计来增加群众的兴趣,并增加群众的体验时间和频率。并得分排名。用这种方法教人们如何正确应对天气和自然灾害,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实现有效的科学和防灾减灾。群众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加重视自然灾害的严重性,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更好地与政府合作开展防灾救灾工作。我相信,有了这些影响,气象影视节目将在创新的虚拟现实技术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二)AI 虚拟锚应用

AI 虚拟锚的实现大致可分为三种:1.“实时操作”模式。此模型受制于影视行业,需要现场表演。在早期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在中期需要运动捕捉设备。与广播相结合,视频制作需要稍后进行重新处理。从初步准备到后期制作,成本并不高,并且该模型目前仅限于某些大型媒体。2.“AR +AI”模型的灵感来自全息投影,其实现取决于增强现实技术。在这种模式下,需要预先设置AI 虚拟锚点的答案,动作,表达方式等,并通过与真实锚点的交互来营造一种真实感。但是,此实现对真正的托管和后期制作有很高的要求。从应用的角度来看,很难大规模推广。3.完整的AI模型受到早期演讲者的启发,但其实现方法和效果远远优于早期演讲者。该模型分为两个步骤:定制AI 虚拟锚点并在后台使用视频制作。它极大地消除了上述两种方法的“人工”部分。这些方法专注于用AI 代替人类,并整合声音,情感,动作甚至虚拟锚点。将后期视频制作所需的图片和视频集成到后台编辑系统中。当前,它更接近于完全自动化,并且是节省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方式。

(三)在气象培训中的应用

气象知识极为复杂。在传统的教育培训过程中,很难根据气象领域的现象来建立相关模型和再现模拟环境,这对气象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后,各种气象现象的高度仿真和还原模型的创建提供了解决气象教学中实验设备,实验地点甚至实验资金短缺的解决方案。同时,创建虚拟现实技术气象模型还可以为气象培训中的气象设备教学提供指导,即指导学员进行有序的设备拆装,组装测试。由于模型对物理对象的高度仿真,使学员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业务的真实效果,从而在仿真环境和仿真设备支持的基础上快速掌握相关技术和应用。

(四)在气象科学普及与推广中的应用

三维影视的发展培养了用户的认知偏好。在虚拟现实技术的背景下,大多数用户还对相关的气象科学和宣传提出了三维互动的要求。气象科学普及和宣传的对象一般是年轻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可以通过3D 虚拟现实技术来提高年轻人对气象领域中风,云,雷电和闪电等气象学知识和现象的有效理解和掌握。执行视觉和声音模拟还原,结合信息科学的交互技术,可以改善青年群体学习过程中的现场感,可以给青年群体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并敦促他们更好地掌握气象知识。此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模拟和恢复不断变化的天气状况,向公众提供灾害预警和防灾知识的宣传,从而提高气象科学的普及和宣传能力,促使我国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结论

新的虚拟现实技术在电视气象节目中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节目格式和表达方式的进步。设备不能经常更新,但是技术人员的概念,知识和能力需要不断更新。他们认真思考,敢于尝试。通过不断挖掘设备的潜力,研究设备的新用途和组合应用,可以使设备的优势最大化。创新使计划变得更加频繁和新颖,并更好地为公众服务。

猜你喜欢

影视节目虚拟环境天气预报
虚拟环境中空间压缩问题的影响与改善
前庭刺激对虚拟环境三维空间定向的影响及与空间能力的相关关系
如何通过虚拟环境有效管理Python第三方库
影视节目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影视节目策划制作探讨
虚拟环境下大数据智能并行聚类方法研究
试析创新推广优秀中国影视节目的策略
中期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