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科研管理过程融入精细化管理方法研究
2021-11-26于立岩谭聪
于立岩 谭聪
(成都文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401)
引言
对于高校来说,教学和科研是其教育的最大核心,也是保证其长足发展的基础所在。民办高校,在教学和科研两条腿走路过程中,显然科研这条腿要承载更多,也更为艰辛。有些民办高校虽然已经成为了民办高校的“先锋者”,也比较重视科研工作,然而其民办的身份还是给其科研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在科研的师资,经费,设备等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如何打破这种局限,关键之举还是要加强科研的软实力,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解硬件不足带来的影响,科研软实力更多的是指科研管理的实力,包括制度的设计、实践的规范以及科研人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执行的能力。要强化管理,必须对当前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发现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才能使管理水平提升。
一、精细化管理理论
精细化管理是借鉴了工业史有价值的管理成果。我国是在20 世纪末和21世纪初提出并广泛推广精细化管理的,国内精细化管理创始人刘先明先生,结合自身长期在企业管理实践以及丰富的咨询培训经验,于2001 年创造性地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工程,将其定义为“五精四细”的内涵,后又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将其提升为“六精五细”,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很多行业都采取这样的管理办法,而且取得不错的管理成效,比如在政府管理中就涉及这样的管理办法,现在提倡的网格化管理就是精细管理的一种形式,实现全覆盖、无缝隙、零距离的社会治理模式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2004 年汪中求先生在其《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首次提到精细化管理这个概念,书中用了相关的例子对此概念进行说明,他也在提示社会各界精细化管理时代已经来临,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精细化管理这种模式应用在社会各界,而且都结出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2009 年8 月侯建设的《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一书中,将精细化管理延伸到教育领域,并做了相关的论述工作。精细化管理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精细化操作、第二部分是精细化控制,第三部分是精细化核算、第四部分是精细化分析,第五部分是精细化规划,这五部分组成精细化的全部。精细化操作是指企业每一个活动都要有标准的规范和要求,这样可以使得工作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精细化控制是指企业要有一个流程,要有计划、审核、执行和反馈的过程;精细化核算,是管理者清楚认识自己经营情况的必要条件和手段;精准化分析,通过现代手段,将问题多角度和多层次去跟踪,进而研究提高企业生产力和利润率的法则;精细化规划,根据需求预期和经营情况制定企业的中长期目标,同时根据目标进行实施。高校科研精细化管理要借鉴精细化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流程和管理手段,促进高校的科研管理效果的提升,进而促进高校科研有效性、精准性。
二、民办高校科研现状
(一)机构设置
很多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设立在教务处,正本无可厚非,因为这个工作项目具体的管理负责部门正是教务处,但是没有单独的机构设置,这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是一种制约。当下民办高校,好一点的会专门为其设立一个办公室,差一点的会简单地设一个科研管理的门类;条件更好一些地方也会专门设一个科研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权责混乱,经常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也缺乏相应的管理力度。
(二)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应该有制度作为支撑,但是很多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要不是姗姗来迟,要不就是不健全,或者制度不细致,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规范和流程,这样也在制约着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总之,不能很好地指导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难以支撑现代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管理队伍
管理人是核心要素,在科研管理上,对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人员没有规范性的引导和清晰条理的工作方向,加之科研管理机构往往是隶属于教务处的,不是一个独立的机构组织,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浮于表面,难以深入,难以发挥应有的管理效果。
三、精细化管理融入到民办科研管理的方法策略
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如果想提升管理的效果,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管理目标。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一台机器,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策略,就很难支撑它的发展,因为它同样存在不足,这就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策略来弥补和促进科研的发展。我们可以根据精细化管理流程,重新规整一次民办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使之成为民办高校科研工作最有力的支撑。
(一)实现精细化操作
精细化操作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这里要求操作的每一步都应该有具体且规范的流程,同时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这样的流程,按照规范要求去执行,这样可以为高校管理工作扩展提供可复制性。这就要求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要对整个科研流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科研的每个环节都有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制定相应的规范流程,这样方便科研人员的实际操作。在此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科研管理工作,应该设置独立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将其从教务处独立出来,由高校的管理层直接领导,这样更加有利于其发展。
(二)实现精细化控制
这是精细化管理的第二步,也是比较重要的一步,通过这一步可以规避一些管理中的风险,让管理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民办院校科研管理过程中,对管理人员数量以及治理的控制就属于精细化控制中的一种范畴,对于民办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设置相应的岗位,配备相应的管理人才,不能在不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人才配备工作,这样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或者造成人力资源难以支撑岗位要求的情况。在控制过程中,不仅要对数量有所控制,而且要对相应的人才质量也有所控制,在选择科研管理人员时,应该选择既具备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又具备相应科研实践经验的人,这样的人更加符合岗位的需求,这同样是民办高校管理岗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选择。如果以上的条件难以全部满足,高校就应该选择具有管理能力和管理经验的人从事这个岗位,因为科研管理岗更加侧重管理,以至于他们对科研工作不熟悉,可以以在职培训的方式让他们了解整个管理过程,促进科研管理的发展工作。
(三)实现精细化核算
精细化核算,这个在科研管理中其实更加侧重对科研经费的核算,民办高校科研经费是十分有限的,应该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发挥科研管理的效果,首先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核算规定,做到一视同仁,这样可以防止经费使用过程中的腐败问题,同时,让经费核算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其次,对项目要进行严格审批,学校要成立专门的审批领导组,教师要进行科研时,可以将科研的相关材料交到领导组进行审批,审批之后的项目才能进行相应的经费核算工作,最后要让科研管理人员有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做好相应的核算工作。当然经费核算只是实行精细化核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科研管理工作,还有一些内容需要经过这个程序,管理人员要对核算精益求精,保证核算的准确性。
(四)实现精细化分析
这一步对于精细化管理很重要,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所在,任何的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确定,都要在精细化分析的基础上产生,这是一个核心,只有通过分析调研,才能更加理解高校科研工作,才能制定出比较科学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更有助于科研管理效果的发挥。
(五)实现精细化规划
规划是展望未来的一步,也是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一步,这一步可以使整个管理制度,包括管理流程具有长期的指导性,更有助于民办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结语
总之,在民办高校中,使科研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依托精细化管理的理论,促进其作用的发挥,弥补科研中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