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研究

2021-11-26郑沙沙

魅力中国 2021年3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导师德育工作

郑沙沙

(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大学生德育现状

大学生德育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在工作上的积极性缺乏充分地调动。并未能够依照大学生群体所拥有的新特点展开德育工作,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大学生德育目标的达成。

(一)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1.大学生教育存在复杂性,管理难度大

大学生可以说是德育工作对象中较为复杂的群体,因为大学生和教育者在年龄上有一定差距。这种情况导致大学生德育工作具备的针对性相对较弱。并且,大学生群体其整体的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本身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缺乏集体依赖感。一些大学生经常会有自我为中心的一种唯物主义倾向。

2.忽略大学生群体特点差异,致使管理效率低下

大多数大学生处在青春后期刚刚成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比较成熟,心理以及生理上也较为成熟。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上不能采用惯性管理模式。并且,大学生在学业感情、经济和就业等几点内容和专科生相比能够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一些,但是当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情况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3.忽略大学生能力以及预期目标彼此之间产生的矛盾,造成管理错位

大学生处于渴望经济独立和学习阶段,全日制大学生的培养形式使得大学生无法保持经济独立;除此之外,社会交往和群体凝聚力缺少也导致矛盾存在。目前的大学生培养主要是在导师引导下的自学培养形式,所以很容易出现和学生本身的学习目标相互矛盾的地方。

(二)大学生德育工作理念以及方法无法与当前实际挑战保持契合

大学生德育在工作理念以及工作形式上有很大局限性。一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和价值观基本成熟。大学生教育需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上的传授,但是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经常忽视大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理论以及综合素质起到的重要作用。二是把大学生德育和专科生划上等号。

(三)大学生德育工作在管理形式上有很大缺陷

一些高校仍然是用专科德育工作形式来进行大学生相关的德育工作,管理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方式以及方法比较薄弱。大学生培养在当前学术层次、学科门类、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类型等方面不同,实际环节上的培养以及学习提出的需求也不尽相同,部分高校未能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去展开大学生德育。大学生管理较为集中并且粗放,无法按照大学生多个阶段的情况对大学生完成分类管理,使得管理产生错位以及缺位的情况。

(四)大学生德育需要面对德育资源紧缺的挑战

最近几年,大学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地提升,学校在德育资源以及投入上无法对海量大学生提出的需求给予满足。大学生德育体系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大学生德育工作缺乏整体性,导致部分工作低水平,重复繁琐,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严重浪费。

二、“三全育人”视角下提高大学生德育质量的必要性

大学生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核心方式。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发展中心,完成对大学生德育管理的优化,从“三全育人”的角度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德育质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提高大学生的德育质量是国家当前的中长期教育发展方向

改革的必然举措是在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教育发展提出的基础需求。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生源结构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教育开始以一种外延式发展朝着内涵式的发展产生变化。

(二)提高大学生当前的德育质量,强化加强德育主体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完善教育体系

大学生教育模式的主体其中包含了大学生导师、专业课程教师和辅导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人员和学科等,其与大学生德育工作主体相互关联,将教育和自学融入教学管理,进一步将整体的示范作用发挥到位。“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其中涵盖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以及校园文化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网络思想教育等。

(三)提高大学生德育质量能够不断地完善研究

大学生德育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不能够缺少组成部分,其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中不能够缺少的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修养以及整体素质的基础保障。提高大学生德育质量,要以德育为抓手,立体教育为抓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实际的思想引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同时需要将敬业精神作为发展的导向,为大学生提供思想政治相关的教育,并且明确发展的方向,丰富发展的内涵。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德育研究模式路径探索

建立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德育的工作形式,更有利于协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并努力改进大学生培养。营养体系促进大学生德育内化,培养理性、平和、良好的心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的相关素养。

(一)加强各级责任管理,形成全方位教育新格局

面对当前大学生德育的实际情况,需要改变德育其属于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相关观念,建立和加强全员参与、人人有责。“大教育理念”和“大思想政治理念”。大学生德育管理部门需要与其他职能部门保持配合,积极地把德育工作融入当前大学生人才的培养体系中。

1.细化组织管理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大学生培养实践,结合当前学生工作制度以及大学生德育工作情况,摸索适宜大学生发展的德育体系。在组织结构上,首先,大学里当前德育系负责人可以同时对大学生院的其余工作进行分管,有利于协调各系之间的关系,让大学生当前进行的德育工作全面与当前整个大学生院的工作体系保持契合,让大学生德育管理部门能够针对当前大学生院中的工作体系进行负责。二是教育工程部对大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行监督。在对科研院所日常德育以及管理活动当前的重叠部分给予统一管理的过程中,还根据大学生当前群体所具备的特殊性去完成精细化的管理,使其能够和当前的专科生德育工作保持良性的互动。并且通过党委副书记去完成对专科以及大学生工作进行负责,同时还需要由1 名副院长对大学生培养负责。团委研究对于当前大学生共青团工作进行指导。学校及各系成立了大学生院协会和大学生院分会。其干部的选拔以及工作指导主要是通过党委以及学生工作部去进行负责。

2.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需要确认并规范当前岗位人员实际的资格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为管理人员提供继续教育以及培训的机遇,建设学习型的发展组织,强化整体的发展合力;定期对在职人员进行考核,通过健全的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队伍自身的素质;进一步确认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岗位数量以及职责,确认有关部门人员在德育工作上的职责,构成全员参与的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3.落实激励和监督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有利于充分将各级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发挥出来。首先是需要对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且在招贤纳士、考核职称、选拔导师过程中需要注重师德师风评价,将育人作为发展导向。二是制定一个相对坚强的大学生激励措施,重点考核大学生学术诚信,提升对学科和创新创业大赛等奖励上的支持力度,通过大学生选拔,发挥同行团队的带头示范作用和楷模。

(二)全面执行大学生导师培养人才职责,系统协调

在大学生德育全员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导师属于对大学生进行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需要执行大学生导师责任,首先需要对导师选拔考核体系给予完善,完善导师激励和培养体系,然后设置需要将科研为基础的导师责任制以及导师补贴制度。大学生导师关注学生的学业。在科研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活以及就业等状况,使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并影响学生。

(三)把握“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融入各阶段育人全过程

1.管教育人,确实的进行好党支部和科研组以及班级“三支队伍”,推进大学生组自主管理。以党的建设为导向,完成对党组织“思想教育”体系的优化。高校需要将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作为发展的重点,充分将党支部起到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位,深入进行党员座谈会,加强党员在身份上的教育,严控党员“进出”,结合学院具体的情况,完成对高校毕业生党员组织的优化管理。侧重综合量化考核和评价指标的相关体制,丰富考核评价方式,进一步加强党员民主评价。并且,要进一步完成对高校大学生党建队伍保障体系的建设,强化大学生党工党性,不断地强化工作激励相关的机制,充分将大学生导师在党建工作进行中起到的作用发挥到位。将大学生团队的建设作为发展的抓手,充分将“团队育人”作用发挥到位。研究小组、班级和俱乐部都是大学生不能够缺少的组织模式。团队教育要坚持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方向,展现出优秀大学生所具备的榜样力量;将科研作为发展的抓手,使用科研队伍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培养质量;将学术活动作为发展的载体,利用专业团队提高大学生在活动上的积极性以及参与度。

2.学历教育,实现大学生培养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以大学生学风建设体系规范为基础,使用精细化和流程化以及立体化整体推进学风建设以及相关的管理,着力构建“鼓励、勤奋、优秀”的工作体系,丰富学风建设内涵,并实现学风整体优化提升。在科研素养进行教育过程中,需要侧重导师队伍进行的培养,要关注对青年教师进行的培养,提高导师自身的学术指导能力。建立大学生学术团队扶持项目,建立效益观察平台和培训体系,定期开发实习岗位,鼓励大学生及时进入到校友企业展开实习。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导师德育工作
公益性家庭教育服务中小学德育工作实践研究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小学大德育工作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和谐秘诀